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善战之宋 >

第27章

善战之宋-第27章

小说: 善战之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颅的主人原成都府主刘玄和被歼灭的马帮首领饶天德。

    今天,王靖和当年第五都的所有人今天都来了,裴定方,余玠,童清,俞子期,朱冲

    王靖耳边,犹在响起当初陈继跟随裴定方几个人振臂高喊的声音,“我”

    “陈继”

    “裴定方”

    “余玠”

    “童清”

    “俞子期”

    “朱冲”

    “今曰立下誓言,不论前方多劫,不论前方多难,惟愿迎难而上,抛肝利胆,必将王记的旗帜,插遍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陈继,张左岸,赵二狗今天我们来了”一个一个死去的王记商队的人名被王靖念出来,这些人都曾经是北大营第五都的一份子。

    “弟兄们,我们五都所有人今天都来看你们了,刘玄和饶天德的头就摆在你们面前,你们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听着王靖念着名单,很多人都在底下泣不成声,当他们被告知放弃军职,加入王记的时候,还曾意气风发,把酒言欢,想不到才这么短的时间,就已经阴阳两隔。

    尤其是裴定方,他与陈继私下关系最好,感情亲如兄弟,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着转儿。

    “我说过,只要加入到王记,从此以后就是我的家人,你们安息吧,你们的家人,就是我王靖的家人,只要有我在,就有他们一口吃的!”

    王靖转过身来,对着所有人大声的吼着,

    “裴定方”

    “到”

    “余玠”

    “到”

    “童清”

    “到”

    “俞子期”

    “到”

    “朱冲”

    “到”

    “还记得你们与陈继他们当初一起说过的话么?”

    “记得”被点到名字的裴定方、余玠、童清、俞子期、朱冲齐齐大声吼道。

    王靖抬起了左臂指向天空“对着陈继他们,你们再说一遍。”

    “我”

    “裴定方”

    “余玠”

    “童清”

    “俞子期”

    “朱冲”

    “今曰立下誓言,不论前方多劫,不论前方多难,惟愿迎难而上,抛肝利胆,必将王记的旗帜,插遍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五人的洪亮的声音在山谷中不断的回荡,经久不息。

    闹市之中,小贩挑着竹担四处吆喝,临街的几个茶馆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喝茶聊天,酒楼青楼,挂幡林立,还有一些图省便的,地上铺一块羊皮,将瓷器杯盏放于其上,席地而坐。

    看到王靖走来,一些在府衙附近做买卖的,看到他纷纷向他打着招呼,而王靖也点头回礼,不知何时,他已经完全融入到这个宋朝的年代,原本每看到精美的瓷器都要惊呼的他,已经习惯了把这些瓷器当做寻常之物,而本来那些宋瓷其实都是百姓生活所用。

    “嗨,王大人,干嘛走的那么匆忙嘛,现在马帮都已经平叛了,有时间进来玩玩啊,咱们的清倌人可都仰慕您紧着呢,不需要您给茶钱。”

    青楼门口,一位打扮得体的老鸨看见王靖,和他笑呵呵的打着招呼。

    在她的眼里,这个王大人可是一个另类,居然从来不进青楼,而且身为少尹却没有任何的官架子,里面的姑娘每每看到他,总是喜欢调戏他,这不,听到老鸨的声音,又有几个绰约多姿的女子探头出来,对着王靖招着手帕。

    “公务繁忙,等以后有空的吧。”王靖一阵脸红,硬着头皮答应接着低头加快脚步走开,身后立刻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王大人,您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有空呀。”

    “王大人,看您这么害羞,该不会还是童子身吧?那妾身免费帮您破了可好?”

    “嘻嘻,大人,我们又不是吃人的女妖精,看把您吓的”

    听到这些调戏的声音,王靖的脚步声更加快了一些,老实说,对于这些粉妆玉琢婀娜多姿的青楼女子,他还真拿她们没有什么办法,敢情见到女人就脸红的毛病,到了这里也一直没有改掉。

    宋朝文人墨客众多,流传千古的名词绝句如银河般璀璨繁多,算是继唐朝之后再次开创了文学的巅峰,就连秦淮歌姬都仰慕那些才子文人的才华,以能够陪伴吟诗颂词为最值得留恋的事情,甚至还愿意倒贴银子让那些才子文人为其作词作赋。

    诗歌宋词达到巅峰时代,但这也是宋朝最大的弊端,重文轻武,和那些受欢迎的才子文人相比,孔武有力的武将则被认为是莽夫,不识风雅,却不知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才让辽国的铁骑始终无法踏入中原。

    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却歌舞升平其乐融融,本来应该有无数名将横空出世,但却都被这靡靡之音,琴瑟琵琶完全遮掩住了,以至于宋朝的疆域是历朝历代最少的,更为可怕的是,即便是这样,宋朝朝堂之中偏安一隅的声音竟然还力压主战派。

    如今身为宋人,王靖却不想这样的历史重演,虽然现在和辽国签订了和平协议,但是他始终认为,辽国和宋朝必定还有一战。

第44章 返回汴京() 
“驾,驾”

    “殿下你慢点走”

    “王靖你太慢了,看到前面那个石碑没有,那是父皇的狩猎场,再往前走二十里就能看到汴京城墙了”

    寿春郡王赵祯和王靖一身便装,正一前一后骑着马狂奔,尘土飞扬间一大队士兵被远远甩在后面。

    时间一晃而过,三年已逝,现在的寿春郡王赵祯,已经没有过去的那种自卑的颓废,反而眉宇之间多了一层稳重,举手投足间也越发霸气十足,当初的王靖,身材也和成年人一般无二,看着赵祯眼睛里含着笑意。

    赵祯此时满脸兴奋的表情,三年了,汴京城,我赵祯终于回来了,父皇、母后,孩儿回来了

    “殿下啊,你别跑那么快啊,这个世界这么危险,万一你某个皇兄看不惯你追杀你,你挂了也就算了,可千万别把我顺带上啊,我可还年轻着呢?”王靖小声嘀咕着。

    “王大人,你刚才在说什么?”

    “啊,我说,恭喜殿下贺喜殿下马上可以全家团聚了。”

    寿春郡王赵祯回头看了一眼后面的队伍,点点头,看了一眼王靖,感慨的说“王大人,你说的对,是本王归京心切,有些太大意了,不过还好,在你在本王身边时刻提醒,让本王不会忘乎所以。”

    三年之间,不但寿春郡王赵祯和王靖发生变化,成都府同样变化巨大。

    首先是内城基本建成完工,主要依据王靖画出的草图,内城主街道是可供十二匹马并行的宽路,中轴对称、东西两市规划为主,有四条主干道从城中心向外辐射,在城内建了供平民百姓享受休闲的场所。

    其次为了防御吐蕃及来自西夏方面的威胁,重新加固了城防,内城的城墙是用最坚硬的花岗岩来建造,高十丈,宽七尺,本来花岗岩在别的地区比较贵,但对于成都府来讲不存在任何问题,附近山上到处都是这东西,和普通石头没什么区别。

    让人感觉到意外的是,这三年之中建设成都府的工匠不但有汉民,还有一大部分是蛮夷族,没有人能够想像得到,曾经对汉民仇恨的蛮夷族,会如此倾尽全力的去营造成都府,成都府建造中有很多细节,精细的让人咋舌,因为蛮夷族工匠手艺高超,非常注重细节,走在成都府大街上,每走一段距离,就会在某个地方出现一个精美的雕塑,每一个柱子,都刻有生龙活虎的花纹,每一个喷泉旁,必定会有一个拉吧雅汗的威武雕塑(蛮夷族的战神)

    对于蛮夷族这种假公济私的行为,王靖背地里也发过牢骚,整个一个成都府,差一点就被这些蛮夷族弄成拉吧雅汗城了,到处都是这种战神雕塑,按照王靖的意思,喷泉旁放一个美女雕塑那才叫有艺术唯美感嘛。

    王靖曾经试图据理力争的和那些蛮夷族工匠谈过,最终成功说服了对方,蛮夷族工匠非常认可王靖的城里需要有美女雕塑的观点,于是在喷泉上各放了一个美女(蛮夷族的),

    “其实我觉得我们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缺少信仰,这是我们生命的意义,奋斗的目标,我错了,还是让拉吧雅汗回来吧”据说当时王靖看到那些以蛮夷族工匠审美观建造的美女雕塑后,立刻掩面泪奔。

    如果一定要让我对那些蛮夷族美女雕像有什么评价的话,我只有三个字,二师姐——来自王靖酒后吐真言系列。

    实际上,蛮夷族这么勤奋是有原因的,以前蛮夷族一直被认为是劣等民族,长期处在被压迫状态,而赵祯来了之后就废除了这项规定,

    还有,成都府内蛮夷族生活状况越来越好,以前蛮夷族喝的酒是三个铜板一碗的劣等酒,就这还不能敞开怀去喝,但现在,那种蛮夷族过去常喝的劣等酒现在就连蛮夷族喂的猪都不喝,如果说成都府最富的是商人的话,那么接下来一定就是那些蛮夷族工匠了,毕竟现在成都府到处都在搞建设,而这其中的主力都是蛮夷族工匠,给他们的工俸极为优厚,还有,纹车弩最关键最精细的部位也一直由蛮夷族工匠来打造,而打造纹车弩的场所向来是成都府把守最为严密的地方,里面工匠的待遇是平常工匠的三到五倍。

    现如今蛮夷族人在城里就差没有横着走了,看他们脸上洋溢的那种表情,那叫一个得瑟,没办法,谁叫人家有这份手艺呢。

    可以说,作为大宋西部偏远边陲,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成都府的发展速度快的令人害怕,现在当地汉民和蛮夷族不再相互仇视,虽然偶尔也会有摩擦,但大部分相处其乐融融,齐心协力,这也是寿春郡王赵祯敢如此放心回到汴京的一大因素。

    三年前寿春郡王赵祯从汴京带走二千士兵,这次同样带回二千,由司马固亲自率领,单人单骑,每人身背铁臂长弓,以及几十架轻型纹车弩,比之前精锐许多。

    按惯例,被封为太原府道府尹的赵祯不能带兵汝城,因此这二千士兵在离汴京城二十里处安营扎寨,而赵祯则带领几十号人进城了。

    汴京城仍像往常一样热闹非凡,赵祯骑着马走在汴京城的大街上,恍如隔世,“王靖,你看这家酒馆,就是以前本王最常来的地方,里面布置的特别典雅”,寿春郡王赵祯拉着王靖指着一家酒馆,

    “王靖,你看那边那个当铺,里面有很多新鲜玩意儿,以前本王最喜欢的就是到这儿”

    “王靖,你来看这儿”

    “殿下,下官知道您三年没回京城了很兴奋,但是你也不用看见什么都要扯我一下啊,这一路上你总共扯了我一百八十一次,新做的衣服都被你扯破了,要不是我打不过你身边两个侍卫,你信不信劳资早就和你翻脸了。”

第45章 宸妃李氏() 
寿春郡王府久未人住,虽有下人打扫,但屋内积尘较厚,王靖嘱咐下人几句,就随着赵祯急冲冲的奔向皇宫,赵祯的生母,现今的宸妃李氏早已经摆下酒宴等待着他了。

    “母亲”赵祯一见到宸妃李氏,立刻就跪了下去。

    一贯从容的宸妃李氏看到了赵祯,早已经激动不已,“快起来祯儿,你西赴边疆,离京三载,如今总算是回来了,这些年苦了你了”

    赵祯从地上站了起来,拉着宸妃李氏的手“母亲,儿臣在成都府路这几年,开始是苦了些,但现在还好,到是您消瘦了许多啊。”

    宸妃李氏年轻时美貌就在汴京出名,年方十四岁时,更是出落的玲珑俊俏,美艳不可方物,曾有云游诗人描述宸妃李氏之美,

    北方有佳人,

    玉貌宛峨眉,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不知城与国,

    佳人难再得。

    她十六岁那年,被宋真宗赵恒选中成为妃子,至今已经四十岁多一些了,但岁月在她的脸上仍然看不到一丝的痕迹,相比年轻时更多了雍贵,举手投足间均有皇妃的气质。

    宸妃李氏摸着赵祯的脸颊,一脸的慈爱,这时宸妃旁边的一位贴身侍女插嘴道“娘娘想殿下,这宫里有关您的东西我们都得藏着,就怕娘娘看见想起殿下,触景生情吃不下饭去。”

    “小翠,你又多嘴了,快去给寿春郡王拿点吃食过来。”宸妃李氏看了一眼那个贴身侍女,那个侍女伸了一下舌头做个鬼脸“是,娘娘”,说完缓缓退了出去,侍候宸妃李氏这么多年,她知道宸妃这是想和六皇子赵祯单独说会话了。

    等小翠走了关上门,宸妃李氏拉着赵祯的手,亲切的说“祯儿,这次你父皇叫你回来,是因为那辽国耶律奥古公主已经成年,可以婚嫁了,准备从你们三个皇子之中选出一人来,她如今就在‘清水宫’中居住,本宫心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