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官员 >

第13章

明朝小官员-第13章

小说: 明朝小官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溥与刘健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诧异。

    一般来说,对于地方上比较离奇的奏折,内阁都很谨慎,会低调的派人去调查一番,再下决断,否则出现问题,就是丢皇帝的脸,因为内阁的决断都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出的。

    这次请行牛痘的奏折也不例外,即使潜在的意义十分重大。这次刘棉花为什么会在事情没有验证前就这么大张旗鼓的调查,难道不怕闹得世人皆知,没办法收场吗?

    不过刘吉毕竟是首辅,他们刚刚入阁,虽然是皇帝的老师,但也不能恃宠而骄。刘棉花愿意这么高调就随他吧。

    随后由刘吉亲自票拟,交由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一边咳嗽,一边看着刘吉的票拟,笑道,“这个刘棉花倒是会抢功劳,另两位先生还是太过谨慎,还需要锻炼些时日。”

    “老祖宗所言甚是,只不过徐先生他们两位都是清流士大夫,一向讲究镇之以静。”旁边的随堂太监笑着给徐溥说好话,那可是内书堂的老师。

    怀恩看了一眼他,摇摇头道,“话虽如此,那刘吉就不知道镇之以静的道理了?分明是早已得到消息,那两位还缺了点根基。”

    随堂太监惊道,“锦衣卫竟敢如此大胆,与刘吉内外勾结?”

    “未必是锦衣卫的事情。你忘了上奏折的人了。宋鉴我不太清楚,李永宁我在凤阳时有所耳闻,看着有点像他的手笔。

    正统十年十三年出了不少人才呀!私下里有些来往也不稀奇。”

    “老祖宗所言极是。”

    原来,南京的锦衣卫早已经把庐州府种痘的奇事上报指挥使牟斌,再报于司礼监。

    怀恩已经看到相关的报告,所以对刘吉的消息灵通很是感慨,又对其他两位阁老的判断力有些担忧。毕竟内阁是天下的中枢,也应该是信息交流的核心所在。

    一封奏折来到内阁,真相与奏折所报往往是两码事,辅臣如果没有自己的消息来源,就容易被蒙蔽。

    这个时候就需要辅臣从奏折的字里行间分析得出结论,而不是简单的镇之以静,一切依照以前的经验。否则,国家不断提高内阁地位的意义何在?

    弘治元年一月,刚刚建元的天子在新年的第一封诏书中隆重宣布,庐江府种痘的有关事项。

    并且宣布由南京守备太监蒋琮,户部侍郎叶淇,太医院判刘文泰会同凤阳巡抚丘鼐组成联合考察组考察牛痘事宜,如果一切顺利将由朝廷组织,在天下种痘,以预防痘疮。

    这份诏书几乎是官方公开承认了牛痘的作用,顿时整个京师就轰动起来,然后迅速传遍全国,举国哗然。

    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官员都上书天子,称赞天子的恩德,并请求早日种痘。

    当联合考察组来到庐州,已经是临近初春了。忙碌了整整一个冬天的超哥终于可以好好歇一歇了。

    这段时间,他太忙了,也就是冬至上了一下坟,甚至连春节都没顾上休息,还是小妹带着栓儿过来才见了一面。

    种痘必须的材料不够,需要购买;种痘的人才奇缺,需要紧急培养;各地种痘的统计数据,需要整理;经手的账目流水,需要审核。

    可以这么说,通过种痘的考验,超哥锻炼出一只十分精干的队伍。财务,采购,销售,运输,一应俱全。

    所以当考察组到来的时候,超哥交出来一份条理清晰,数据准确的报告。

    报告详细记录了痘苗的生产,运输,储存;接种的方式以及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以及处理方案;需要的材料详单,经费,人员的培养,一应俱全。

    超哥通篇按照后世报告的风格,以数据说话,非常有说服力。让人印刷了几十份,分别交给考察组,府县衙门,李家以及种痘社主要人员。

    守备太监蒋琮是内书房出身,看着厚厚一本书,说道,“杂家在宫中多年,天子的内库也做不到这般条纲清楚,数目明确。此书是何人所为?”

    叶侍郎说道,“就是那舍身种痘的张秀才所作。他组建了一个种痘社,依靠民间馈赠,免费为庐江府上下种痘,竟然让他给做成了。庐江府上下除了偏远山区基本都种上了痘,官府坐享其成即可。”

    丘巡抚笑着道,“宋知府真是好福气。我等诸人运气也不错,有了此书,就可以返京交差了,倒是轻松不少”

    叶侍郎也赞叹道,“确实如此,赤子之心,尽在此书。老夫当上书为他请功。”

    蒋太监却是有点不满意,太监都爱钱,免费太讨厌了。说道,“这种痘哪般都好,就是免费不好,虽然有地方捐赠,却是让朝廷为难。”

    叶侍郎是户部侍郎,管着大明的钱袋子,“却是如此,朝廷也不宽裕。或可令各地学习种痘社,再将此书刊印天下,令各地照做即可。”

    丘侍郎久在地方,知道地方的吃相,蚊子腿都能扣出油来,“”只恐地方乱来,有负天子圣恩。”

    众人商议了一会,最后只好矛盾上交,让中枢去想办法。

    太医判刘文泰这些天也忙的不轻。超哥的种痘社在各县设有临时医院,免费照料各种严重程度深浅不一的并发症患者。

    他每个医院都跑了一趟,跟超哥报告再一对照,他就得出结论牛痘的安全性确实很好,必须迅速推广。

    考察组来的快,回去的更快。黄大夫和种痘的一群人也随行,本来还想带上超哥,但被他拒绝了,自己可以做的能做的,那本报告都写好了,没必要去北京。再说他还没有整合种痘社呢?现在去,岂不是前功尽弃。

第25章 刘棉花() 
蒋琮要去南京上任,叶侍郎与这个炽手可热的大太监分开后,留下部分种痘社的人在南京,就带着黄大夫一行沿着运河乘船北上。

    叶侍郎这些天抱着超哥的报告一直不离手,反反复复翻阅了好多遍,评价很高,心里爱惜人才难得,“也不知这张生读书如何?或可试读国子监,即使将来举业不成,监生也可授官,正好为户部所用。”

    等叶侍郎一行回到北京,他们的奏报却早已经传遍京师上下。无数人翘首以待,每日在通政司前等待着他们的消息,希望朝廷能迅速种痘。

    此时,春天的北京阳光明媚,又没有后世的风沙,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好不容易休沐在家的首辅刘阁老侧着身斜躺在躺椅上,半眯着眼睛,享受着温暖的阳光,显得悠闲自得。

    这位已经走到人生巅峰,注定载入史册的大人物,也有自己的苦恼,他需要考虑自己的身后名。

    中国士大夫追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但同样也有“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就看你是怎么选择了。

    刘吉是河北人,正统十三年的进士,这一科人才辈出,他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翰林,编修,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入阁辅政,每一步都走的很顺利。刘吉官场生涯的前半生处在一个强人辈出的年代。

    景泰元年,土木惨败,英宗北狩,于少保力挽狂澜,保住了大明江山,从此大明只有一个于谦,无论是皇帝司礼监还是内阁六部都仰仗于他。

    到了英宗复辟,于谦惨死,几番争斗后李贤执政,以恣横闻名,击败了夺门之变的功臣,保住了文官集团的胜利果实。

    然后是两位君子彭时商辂,两人都是刚正不阿、宽厚有容,临事果决的良相。

    问题来了,一个个都这么能干会做事,要皇帝有什么用。所以忍了十来年的宪宗终于放出了汪直。

    汪直果然不同凡响,立西厂,审杨晔,内阁首辅、左都御史、司礼监太监统统榜上有名,一下子文官哗然了。

    在成化十三年以西厂执法为引子的这场君臣大战中,此时正在内阁伴食万安,刘珝,刘吉三人选择站在胜利者皇帝这一边,理所当然的就被冠上了雅号,纸糊三相公。

    在此之前,他们可都是大明朝的希望,刚正不阿的典型。能给你的,也能收回去。作为文官之首,不站在文官这一边,不骂你骂谁?

    面对文官的唾弃,三人选择了三条不同的路。被骂的最惨的首辅万安完全靠向了皇帝。

    为了固宠索性跟万贵妃联宗,甚至跟皇帝讨论起小弟弟问题,所谓过犹不及,皇帝一死,就只得捧着小弟弟狼狈下台。

    次辅刘珝选择同文官修复关系,当然不被皇帝和万安所容,他的平衡术练得不怎么样,所以早早的被赶回了家。

    剩下刘吉,作为内阁老三,平时打打酱油,闲着没事就跟皇帝闹闹磕联络下感情,但是在立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站得定。

    所以弘治登基,刘吉顺利的登顶成功,成为帝国的文官之首,内阁首辅。

    作为先帝时期的老臣,刘吉知道自己能留下不降反升,实际上也是有点把他当牌坊的意思,三位阁老一口气全撸下去,那面子上也太过不去了。

    但是就这么当着牌坊,再厮混几年,然后告老还乡?当年自己不要脸皮,与商辂等人决裂,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宰执天下吗?

    现如今终于爬到了首辅,梦想实现了,要是还像过去一样打酱油,给徐溥这样的后辈积累经验当当挡箭牌,那还不如在成化十三年就辞官回乡,不用背负着刘棉花的雅号。

    想到徐溥,刘吉很不屑。他是遇到一个好时候,换了成化朝,他一年内阁都待不下去。

    徐溥只知道数着豆子,小心谨慎,严守成法,做一个太平宰相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遇到紧急的事情就指望不上了。

    成化年间平复两广,平复荆襄流民,清理河套,驱赶鞑靼,这些都是李贤彭时商辂和他们纸糊三相公一起做的,中间的酸甜苦辣,风风雨雨又怎么是徐溥所能理解的。

    哼,纸糊三相公,随便一个拿到现在,哪里有徐溥这些人的出头之日。

    比方说手头上这个牛痘,怎么种?可没有什么成法可循,这不徐溥就抓瞎了。那个小竖子给朝廷出了个大难题。

    他是有本事,找了一群大户出钱出力,免费种痘。现在轮到朝廷了,总不能连个生员都不如把?只能免费,才能显示皇恩的浩大。

    问题是成化末年灾患频发,先帝又奢侈无度,府库已然空了。弘治皇帝继位,要给先帝修陵,又要赏赐军民,还要大婚,这些都是花费。户部早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了,哪有这份钱免费给天下万民种痘?

    那个小竖子也是聪明,别人巴不得来京师,他倒好,躲的远远的,恐怕也是知道其中的厉害。

    想到这里,刘吉又拿起那本翻了很多次的种痘报告,这样一个人真是一个老生员教出来的?简直不可思议。多少积年老吏也做不到呀,世上果真有这般人物?

    本朝论经世致用,刘吉自诩已经是数一数二。就算是让他自己来种痘,也没有办法做的比这个种痘社更好。

    更何况,把事情做得这么细致,完全用数据说话,刘吉自认自己也做不到。这是先秦法家的本事,现如今没有人习得真谛了。

    刘吉又让人翻出李永宁的私信,这个成化十年的前辈,当年在广西为官,与将帅合谋,以俘掠为利,连自己的同科两广总督朱英都看不过去,逼着他辞官。没想到十年多了,现在又蹦了出来。

    真当老夫是眼睛瞎了吗,与知府合谋夺人功劳,只不过还算有点良心,没有彻底抹杀张秀才。恐怕未必是不想,只是不能把。这个竖子倒是好胆气,舍身试痘,名气一大,神鬼难犯呀。

    刘吉翻来覆去的看了看这些种痘相关的资料,越来越好奇。

第26章 种痘五条() 
次日,内阁六部联席会议,在首辅刘吉主持下,雷厉风行的形成以下决议,

    一、种痘意义重大,必须毫不动摇的推动,纳入官员的考核,完不成指标的官员要受罚。

    二、朝廷组织在两京十三省设立种痘培训班,各地选拔名医学习,户部和太医院具体负责。

    三、种痘对平民免费,以府为单位组织种痘,模仿种痘社模式,鼓励地方富户捐赠,事后朝廷予以表彰。

    四、分等级种痘,提供收费的附加服务,所收费用用于种痘花费。

    五、种痘师免费种痘天数每月不得少于二十天,由官府补贴。

    内阁决议提交给司礼监,老太监怀恩上报天子,耐心着为弘治皇帝解读,

    “我朝官员大多懒惰成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避免仁政流于形式,首辅将种痘纳入考核,属于事非得以,不得不为。”

    年青的弘治皇帝点点头,对本朝官员的作风,他这段时间已经饱尝过了,自然清楚。

    “第二条,第三条都是庐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