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君汉 >

第64章

君汉-第64章

小说: 君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激动的杨骏将那案几砸得咚咚作响,好在此案几颇为坚韧,不然早就被砸坏。

    “启禀大人,据来人报信,攻城的是汉军装扮,不下于八千,恐怕不会有假。”

    “什么,怎么可能!”

    杨骏顿时生气的面色有些发黑,原本想将汉军全歼于此,但是现在不但房陵没拿下,就连自己的后方都有些不稳。

    须知南下于酂县相距极近,若是这股汉军的目标是那粮草,岂不要功亏一篑,他却是有些害怕。

    “升,升帐议事,快呀!”

    不久,诸多战将并一些乱七八糟的地方官在总帐齐聚,杨骏也不啰嗦,首先开口道:

    “据人来报,有一股势力约有近八千人,已将南乡县城攻下,而这股势力,正是吾等对付的蜀军!”

    “什么?怎么可能?”

    “不会吧,他们不是都在这吗……”

    顿时大帐炸开了锅,尤其是那南乡县令,哭喊着要杨骏帮忙收回城池,杨骏此时很是烦躁,看着这些议论纷纷的人,顿时一怒,张口大吼:

    “都给老夫住口,吵什么吵!”

    随后才看向眉头紧锁的张华,温和而又紧急地问道:

    “茂先,汝素有大智,快点帮老夫想想办法,若是不做阻止,恐怕酂县也难保啊!”

    张华闻言眉头皱得更紧,许久才开口道:

    “大人,依下官看,这军队目光不在酂县。”

    听张华这么说,顿时眼睛一亮,急忙追问道:

    “不是酂县,那是哪?”

    “南阳!”

    ……

    不好意思,昨日考试,然后就写到现在,让大家就等了,千叶道歉!

第一百零三章 惊惶杨骏() 
“南阳!”

    轰!

    众人顿时如遭雷劈,呆滞在原地,杨骏更加不堪,直接是吓得瘫倒在地,许久醒过来也不顾形象,急忙起身紧紧握着张华的手腕,紧张道:

    “茂先,汝可得救救吾,汝一定有计策对不对,快快想办法救吾!”

    张华看着这个遇事就失了方寸的上司,心中除了鄙夷更是有几分忧虑,不论杨骏还是贾充,都是才能平平,却身居高位,深得陛下信赖,在这乱世朝堂指点江山,可不是什么好事。

    “哎!非是下官不肯献策,实在是这蜀国齐王难以揣测,明知大兵压境,却是兵出险招,着实可怖啊!”

    卢浮被这番对话给吓傻了,原因无他,他便是南阳太守,若是南阳失守,谁要承担的责任都没他大。

    但是他也想挽回,闻言急忙问道:

    “大人,既然明知蜀军目的乃是南阳,咱们只需派出一军北去拦截就好了,怎么会有难办之处?”

    按理说,张华此时的官位高不了他多少,之前也是平辈相称,此时恭声叫“大人”,足见其心之急切。

    张华紧皱眉头,叹息道:

    “以吾观之,城内守军不过两万五,按线报来说蜀军在房陵有四万余,如今刘谌迟迟不露面,且一万多兵力不知所踪,南乡如今只有八千蜀军,其他的人在何处呢?”

    这么一说,众人皆有些明白了,王戎那机灵的眼珠一转,开口道:

    “张尚书的意思,那七千余兵马应该去了酂县?”

    闻言,杨骏那肥圆的脸一阵煞白,他也是有些惊惧,要知道当初他却是有把过万的兵马安置在酂县,但是自从指挥部前移,那里只留下六千兵马看守粮草。

    按理说,七千蜀军攻打据城而守的六千晋军,这胜算也不大,但是那只是就一般人而言,须知蜀军指挥官可是刘谌,一个突然崛起的神秘存在,不说其他,光是在南郑关差点俘获率领十数万大军的主帅钟会,这就让人恐惧了。

    “茂先之意,莫非要本督兵发两处,只是这两处至少要发兵近万,那这房陵还打不打了?”

    说到这里,杨骏的声音不禁有些高躁,实在是当初意气风发,奔着大展宏图而来,此时却是如同深陷泥潭,怎能不郁闷于胸?

    王戎精灵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丝毫不放过可以展露自己的机会,此时闻言,连忙开口道:

    “司马大人,您忘了咱们襄水上还有一万水师在那里闲着嘛,何不让其行往南阳,既省兵又快捷不是?”

    “妙哉,浚充此计甚妙,哈哈!”

    杨骏眼睛一亮,听到王戎的话像是心思活泛了起来,随即道:

    “吾弟文通领兵一万五千镇守安陆,可向其讨兵五千,合襄阳水师五千,合救酂县!”

    杨骏是乘势之言,并没有经过思谋,张华却是眉头一皱,虽然这样也不失为一计,但是如此一来,不仅南门大开,更是费时耗力,等这军队到酂县,恐怕只能追蜀军影子了。

    “哈哈,恭喜司马大人想出良策,他日凯旋而回,大人定是国之栋梁,千古能臣!”

    不知王戎心思如何,表面却是十分高兴,恭维之情溢于言表。

    “好!既然此计颇为可行,那就传令下去……”

    “报!报告大人,襄阳急报!”

    就在杨骏打算结束这经受了几分煎熬,却在自己的“好计”化险为夷的会议时,一个急促而慌乱的声音传来,紧接着是一道人影突然抢入,带进一阵汗臭腥风。

    “什么事如此慌张,竟敢擅闯议事重地,来人呐,给本督拉下去打二十大板!”

    杨骏此时面色确实有些难看,说起来他也是受够了这种心情跌宕起伏,时如坠入万丈深渊,时而又像是登临千山万仞。

    此般煎熬,哪有在洛都时每日酣眠肆乐来的爽快?

    “大…人饶命啊,属下…下冤枉啊!冤枉啊!”

    传令兵装扮应是一个小队长,此时闻言浑身一颤,看见进来的侍卫,便知不似作假,急忙磕头哀求到。

    “慢着!”

    张华可不是杨骏,他知道轻重缓急,更不会意气行事,所以也知道定是有不好消息,连忙阻拦道。

    “大人,此人应知军纪,恐怕真是军情紧急,所以才贸然闯入,何不先听其说完再定罪?”

    如此一来,王戎和卢浮等人吩咐开口求情,杨骏也不好一意孤行,只得冷冷道:

    “说吧,若是不能证明汝之清白,到时可不是二十大板那么简单!”

    那传令兵得到允许,先是向张华几人磕了一头,才喘息着道:

    “启禀大人,吾麾下负责襄阳放向的属下来报,今早黎明时吴国水师突然杀入襄阳津,吾襄阳仅留的五千水师死伤无数,如今收拢竟是不到千人!”

    “嘶…”

    “什么?!!”

    顿时一阵吸冷气的声音响起,然后便是杨骏的惊叫声,闻言的杨骏不顾身份,上前扭着传令兵的胸甲吼道:

    “胡说!吴国重点不是在淮扬吗?汝撒谎,撒谎!”

    虽然杨骏比传令兵矮了半头,但是此时的他不敢有半点挣扎,只是连忙辩解道:

    “大人,千真万确啊!据属下来报,吴国领兵大将乃是吴夏口督孙秀,就是他领着近万水路大军偷袭了吾军水师,为此消息,属下还失去了三个得力斥候!”

    “大人,莫要慌张,万事都是有办法的嘛!”

    王戎见到杨骏这般,急忙过来安抚杨骏,杨骏被前者的话惊醒,才缓慢放开那传令兵的胸甲。

    但是那颤抖的手,和惊惶的神色,怎么也掩盖不住其此时的恐慌和无助。

    “若是吴国水师动了手,恐怕丁奉这个老狐狸也不会坐着看戏呀,襄阳威矣!”

    说话的是卢浮,他是低头喃喃自语,但是此时众人皆是屏息静听,这话也被许多将领听到,许多襄阳江夏南部的将领顿时坐不住了。

    “大人,快拿点办法呀!”

    “哎呀,这可如何是好?”

    ……开始一些人还惊慌地看向杨骏和张华几人,但当他们发现杨骏那反应后,竟是有些失望了。

    “不行,本将不能在此坐等城地失守,本将要回去死拼保城!”

    一些忠勇的将领开始聒噪起来,叫嚷着要提兵散伙,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动心。

    而一些仗着家族的人则袖手旁观,在他们看来,大不了让族老活动一下,到时换个好地方再任官也行,至于存地失人,他们可不愿犯傻!

    “住口!尔等还有没有将老夫放在眼里,啊!”

    杨骏见场面有些失控,连忙提气吼道,众人也被其吼声镇住,真的闭口噤声了。

    “传吾将令,令袁敏领一万水师即刻南下保襄阳不失,王戎领兵八千星夜赶往酂县,卢浮率南阳兵八千回赶南阳!”

    在这危机时刻,杨骏终于痛下决心,毕竟火烧眉毛,还得先顾眼前。

    听到这还算中肯的命令,张华点了点头,然后才开口补充道:

    “大人既然如此派兵,何不起兵弃房陵而打上庸?”

    “什么?”

    杨骏今日或许是经历了太多,感觉脑子有些不够用,此时听到这建议,竟是有些没缓过来。

    “茂先,汝疯了,若是到时房陵上庸两边夹击,吾数万大军岂不……”

    他没有说下去,因为他根本不能接受失败这个词,他是来揽功的,不是来打败仗丢人现眼的。

    “大人误会了,正因为要将其引出来,才要举兵攻打上庸!”

    王戎眼珠一转,顿时想通其中关键,见到张华屡出奇谋,不禁有些嫉妒,开口讥讽道:

    “茂先真是胆大啊,此时吾大军都快陷入四面楚歌了,居然要要行此疯狂之举。”

    这话不过是说给杨骏听的,哪知杨骏听了不但不怒,反而是面露欣喜,眼中有疯狂在闪烁,只见他强作镇定道:

    “大家无事就下去吧,老夫要与茂先商议攻城密事!”

    ……

    熬夜来一更,搞了半天,更新又变回晚上了,暂时没办法了,大家理解一下,日后加更赔偿!

第一百零四章 先行一步() 
夜风萧萧,给血气弥漫的战场带来了一丝清新,清风中,还有一丝凉意,却是凉爽得恰到好处。

    杨骏与张华在大帐谈论半个时辰,才畅笑而散,显然,杨骏对张华的计策很是满意,用杨的话说,及时而有效。

    是夜,一万六千将士在卢浮和王戎的带领下分两路,北路往酂县,东北一路兵发南阳。

    由于都是半夜隐蔽行军,竟是没有半点风声,城上虽然是平时两倍的警戒,却也没得到分毫消息。

    次日,天刚朦胧,游溯在襄水上的一万水师也起锚南下,着急向襄阳赶。

    天明,杨骏升帐聚将,大张旗鼓地出兵往上庸,虽然如此,也是留下八千兵马作后备,防备房陵的偷袭。

    “不好!黄将军,这晋军全军西行,怕是要对上庸不利啊!”

    张翼一见此情景,顿时一惊,却是算到晋军眼看房陵难下,准备先攻上庸,想来是打算先折损汉军士气。

    黄琛虽然也是有些焦急,但是他更加镇定,也没有立马追击,只是派出数路斥候,打探各方消息,顺便看看晋军的意图。

    “禀告将军,原晋军大营东部有过万的大队人马活动的最新迹象,怕是就在近日。”

    当第一队斥候来报,黄琛淡定一笑,开口道:

    “看来主公的谋划开始起作用了,这晋军也是慌了啊!”

    虽然如此,却是对刘谌很是佩服,能在此时让晋军跟着套走,也只有敢如此冒险的刘谌了。

    之后,走得更远的斥候从一些渠道,更是得到了襄阳和南乡的消息,让黄琛更加疑惑了。

    “将军,如今晋军大军西进,眼看就要到上庸了,吾军还不追击,却是要等什么?”

    张翼虽然打仗多年,但他更适合那种正面的对战,如今这种交叉错乱的局势,也只有张华和黄琛少数几人能看清。

    “非是琛不肯出兵,而是此中疑虑甚多,怕是有埋伏啊!”

    张翼之前就被刘谌交代在战略战术上听黄琛的,所以此时虽然急切,却不得不听黄琛的指挥。

    黄琛谋划半日,一边派出更多斥候西行追踪,同时还悄悄派了一个亲信带着亲笔信南下荆山找刘谌。

    “等着吧,黄崇将军智谋过人,更兼近万大军,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凡事在一日后,便会有个分晓的。”

    再说文鸯这边,自从兵不血刃拿下南乡,文鸯就指挥将士搜查城内各要地,金银粮草器械均被翻出。

    不过文鸯谨记刘谌的交代,只是换了一些刀兵器械,并没有大包大揽,而且粮草也只取了一定量制作三日干粮,以作军用。

    再有就是,文鸯按照刘谌交代,将所有金银搜刮起来藏于一个隐蔽之处,等日后再来取。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对县令等几家,百姓商贾是秋毫无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