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君汉 >

第132章

君汉-第132章

小说: 君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时,后面无数人仰天射箭,无数弓弩斜斜飞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然后落到辕门之外。

    “将军小心,盾阵躲避!”

    张布的亲卫见此大惊,急忙举起盾牌抵挡,箭矢拍打在上面,发出叮叮声响,然后弹落在地。

    而其他人则没有这个待遇了,无数箭矢将他们笼罩,虽没有太大力道和威势,也够让许多人受伤。

    噗,噗,噗……

    “啊,俺的眼睛,啊……”

    顿时后方大乱,张布见此一惊,急忙下令道:

    “后队变前队,撤!”

    立时,无数人开始仓皇退去,前面的人见到后方不稳,也急忙后撤。

    无数长枪乘此机会突然刺出,又有几十人不慎而永久的倒下。

    孙秀知道自己的兵马还有的在前方,急忙下令道:

    “全军听令,给本将军,杀将领者,可为吾亲卫,杀张布者,立刻升为大将!”

    见到孙秀急忙派兵追击,栈渊想说一句‘穷寇莫追’,但是话到口边还是没说。

    作为一个谋臣,他可以出主意,但绝对不是一个决策者,将孙秀牵着鼻子走。

    看着孙秀拍马远去,栈渊叹了口气,再看看那无数已经面目全非,尸骨不全的人,他又是深深的一叹……

第二百零五章 孙吕生嫌隙() 
天色开始朦胧,太阳虽然落下地平线,但空气中仍然弥漫着意思灼热,好在不时有大江河风吹过来,才将那灼热消散。

    “儿郎们,快追,捉拿张布,富贵荣华!”

    孙秀乘快马急追前面的逃兵,隐隐能看到张布就在前面,奈何前面有很多步兵拦路,让他追击颇为不畅。

    “滚开!”

    噗嗤!

    啊……

    抬手一枪将一个已经力竭的吴兵砍倒,孙秀怒喝一声,赶马狂奔。

    而此时张布也有些狼狈,他本想整军后撤,奈何孙秀完全不给他机会,一路追来,让其好不狼狈,但是此时他不敢如何,只得咬牙狂追。

    “将军莫怕,末将来也!”

    突然,斜里冲出一队吴兵,领首大将对张布喊了一声,就急忙来拦截孙秀大军。

    见此,孙秀急忙令将士停止追击,看那小将带着张布一众且战且退。

    就在张布一行走远之后,远处突然传来轰鸣声,像是大队人马过来了。

    见此,孙秀大惊,急忙吼道:

    “全军听令,结阵御敌!”

    咚咚咚,咚咚咚……

    当看见第一个人,原本一脸防备的孙秀顿时一喜,原来这些人就是自己派出其拦截李承大军的伍延和步阐一众。

    但是立马,他就想到了一个问题,不由咬牙切齿道:

    “奶奶的,被那小将给骗了,此仇本将军必报!”

    但是天色已晚,他只好领着一众疲军回到大营,虽然今日一战得到了近两万降众,这还包括吕兴赠送的一部分。

    但是他知道,今天辕门处的事看到的人不少,所以自己薄待降众的消息定然会传出去,到那时,自己的威信就完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得已,他只好拿出粮食,帐篷等物,好安定人心。

    “吕兴此人不听号令,实在可恶,让将军损兵折将,将军定要问罪与他,否则如何平众怒?”

    说话的是孙秀手下一小将,当得知此中缘由居然是吕兴自作主张,很多人不愿意了,吕兴为了荣华他们不管,但是以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成全自己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所以大家气势汹汹,叫嚷着让吕兴给他们赔礼道歉。

    面对大家的话,孙秀心里对吕兴也开始不满起来,但是手下那些人的话他却不敢苟同,如今吕兴势大,自己一个刚刚损失不小的人,却是怎么也不能得罪吕兴的。

    “好了,此时本将自会跟吕兴问个明白,现在要务是看张布动向,好进行接下来的谋划。”

    孙秀的话给了大家一个口头交代,然后将话题引开,表现出自己博大的胸怀。

    其实他内心是非常气愤的,但是此时自己有求于人,又是盟约协议,所以只能暂时委曲求全,但是内心却已经将其打入了死牢。

    “彦秋先生,您怎么看此事?”

    孙秀关心的还是接下来的发展,毕竟自己这次折损了几千人,而且器械粮草消耗颇大,他必须要打定主意了。

    所以,他把问题扔给了最信任的栈渊那里。

    “启禀将军,咱们粮草不丰,加上多了这么多降军,已经不足以支撑如此战事了,要不先跟吕兴约定日子,派人四出去征服周围城郡,补充粮草,也能让张布陷入重围,军心涣散。”

    听到这话,孙秀知道栈渊有迁就吕兴的意思,但是此时以没办法追究这些,现在最主要的,是如何的拿下张布,听说建邺那边勤王之师已经开始齐集,他若不赶紧解决立脚问题,到时恐怕要成丧家之犬了。

    “那好,就让步将军和伍将军各领五千兵马出去扫荡,记住,莫要祸害到百姓,否则此处将不是吾等所有了!”

    孙秀也知道兵祸很厉害,所以才下令约束兵众,不能恶了百姓,否则之后自掘坟墓。

    等步阐等人拱手退下,孙秀一边命人修缮大营,一边派人去江陵联系江陵太守黄琛,他需要更多的弩弓和箭矢。

    如果可以,他希望得到刘谌手中的神器,虽然他知道这有些困难。

    此时,孙皓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丝毫没了几日前的意气风发,现在北方杜预大军兵临寿春城下,似乎有意牵制陆凯的几万大军,让其丝毫不能动弹。

    而建邺城内的几万御林军是孙皓的根本,也是他的命根子,根本不可能动。

    而此时交广皆反,荆州大部也已经不受控制,现在他实际控制的不过江东吴郡,和荆东一些城县。

    现在收成不到,募兵困难,孙秀和吕兴那十多万大军,已经成悬挂在他头上的剑,让他整天提心吊胆,数次在梦中惊醒。

    他总会梦见孙秀化身杀神,浑身浴血,朝他大步冲来,同时还有那狰狞的声音:

    “孙皓,拿命来!”

    食不甘味,寝不能寐,让孙皓陷入无休止地恐慌中,由于之前的事他已跟濮阳兴产生嫌隙,唯有万彧能信重,但是万彧能力有限,所以,一切还是轮回到了他这里。

    每天,还会有人来催孙皓出兵,去救张布。

    据说很多人在私下说这是孙皓为了除掉张布,故意不出兵。

    这样本来内心就有些阴暗的孙皓更加阴郁,内心的戾气也开始慢慢升腾,宫中人稍有不慎,动辄打骂,重则棍法加身。

    如此,孙皓暴虐的行为不胫而走,让他在江东士族心中的地位骤降,许多人都开始悄悄串联,私下里商谈着什么。

    孙皓也得到了一些风声,不过他没有立马动手,而是在等,既然名声已经传出去,自己就没必要再伪装了。

    找个时间,找个机会,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这是孙皓内心疯狂的想法。

    相比那时,将是江东士族的浩劫。

    再说司马炎,他此时心情也好不到哪去。

    原本还在想办法图谋凉州,因为那里是天然的马场,盛产战马。

    但是邓艾却不声不响地输给了姜维,而且还没有经历什么大战,等于说预料中蜀汉伤筋动骨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反而更像是如虎添翼。

    凉州边地这些年战乱变得很贫瘠,只适合养几匹战马,庄稼根本种不下去。

    但是随着姜维入主凉州,这个局面就有了改善。

    商队昼夜不息,从南方占城玉麻州等地大肆购买粮草,然后运往蜀都,蜀都再将库存中的粮草北运至凉州各地。

    或以物易物,主要还是刘谌的济民政策发挥作用,无数稻谷发下去,换来的是无数称颂。

    有奶便是娘,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在短短两月内,凉州各地的反抗便若了下去。

    足够的战马被装备起来,诸葛尚按照刘谌的指示,拿出了此次北行带的秘密武器,同时抽调四千血刃北上,他们,打算对一直骚扰边地的羌胡贼盗下手了。

    晋朝失去了陈仓等地的屏障,急忙集结重兵在长安几地,严防西面大军东进。

    北面的战斗进行的很顺利,司马骏已经如愿以偿地建立了两座京观,用去人头不下五万。

    而且,现在他正在往最北面,也是防守最严密的高阳任丘进攻了,因为过了这两城,幽州治所范阳就暴露在他的兵锋下了。

    燕王公孙赫大惊,一边严令守将死守,一边派出使者去高丽求救。

    但是高丽棒子都有那个劣根性,欺软怕硬,所以当发现自己的人根本挡不住司马骏的砍头部队时,直接在高句丽与幽州交界布置大军,拒不见来使。

    不得已,公孙赫一咬牙,拿出无数库藏,派人绕过上谷,去雁门北上向刘豹求救,言说唇亡齿寒的道理。

    原本刘豹是准备不予理会的,因为他正在等,等司马骏将公孙赫平灭之时,他在突然派出奔袭骑兵团,定能一举攻克司马骏的大军,到时,他完全可以割据幽并冀三州,做一方霸主。

    但是关键时候走出一个黑发黄皮肤的将军,只见他对刘豹拱手,然后道:

    “启奏大汗,末将以为此时正当出兵帮助燕王,不说什么唇亡齿寒,单是大汗乘燕王兵败之机出兵,就有乘人之危的嫌疑,大汗乃是草原霸主,怎能让自己的胜利留下诟病呢?”

    “这……”

    周围统兵大将都懵了,不知道此人这话是何意,而那个燕使则对其报以感激的目光。

    不过面对这感激,汉人将领并未理会,大喇喇地忽视了,那眼神,似乎颇为不屑。

    “士季兄,吾知道汝报仇心切,但是此时兵锋正锐,非是父汗不肯出兵,而是此时出兵,恐怕到时损失不小,父皇身为匈奴大汗,他得对所有匈奴属众负责!”

    说话的自然是刘渊,这里没有人比他更了解钟会了,此人手段甚是狠辣,在平定几部叛乱时,都是强势掩杀而过,像是割草一般,路过之处,留下一地的残肢。

    这里面固然有钟会立功心切的缘故,恐怕种族观念也是其下手毫无顾忌的一大原因。

    匈奴人崇尚武力,对钟会此举并无半点厌恶,但是久在洛都的刘渊却知道此中关键,所以现在的他,对钟会反而没了当初的渴求。

    此时面对钟会的言语相激,连忙出来辩解道……

第二百零六章 刘锋再现身() 
六月中旬,非但温度上升到一定高度,就连蜀中的气氛也被推上高潮,因为第一次科举在此举行。

    科举,乃是开创一个时代的产物,用世人的话说,也只有刘谌这样空前绝后的英主,才能,也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行此开创先河之事。

    虽然开始大家还很抗拒,尤其是一些门阀观念深重的的世家大族,完全是一副不愿与天下贱民为伍的态势。

    但是当刘谌兴起商业后,许多不出名的小家族迅速崛起,搭着刘谌这驾大车,威赫一时。

    这时许多人才看出了刘谌的手段之高明,尤其是那些获利的人对刘谌更是感恩戴德,同时,许多指责谩骂的声音也渐渐销声匿迹。

    但是有些世家想参和进来,才发现已经没有他们的位置了,所以,只有把目光放在了这次,他们本来看不上眼的科举上。

    科举分为三轮,第一轮参与考核有几千人,刘谌用十汰一的方法,选择了其中的几百人。

    第二轮考核,由诸葛瞻谯周等人共同出题,选拔其中五十名最拔尖的士子文人。

    从中胜出的五十人有三天休整时间,然后便会在皇宫接受刘谌的殿试,这一次,刘谌决定亲自挑选自己钟意的人才。

    殿试考策论和时局分析,主题就是目前天下战局,限时一个时辰,刘谌坐在皇位上,不怒自威,让下面的人汗如雨下。

    他们何时有这等殊荣,以士子的身份出现的皇宫大殿,更与刘谌进行面对面的接触,这让许多初见天颜的人,激动不已。

    “诸位无需有所顾虑,畅所欲言,有差错,孤也不会责怪大家,现在开始吧!”

    刘谌下令,顿时很多人人都拿起笔,开始奋笔疾书,挥毫洒墨的样子,十分具有美感……

    最终,刘谌钦点了其中表现好的三人,直接冲任刀笔小吏,用刘谌的话来说,这就是为了考验大家的办事能力。

    最主要的还是头戴红冠,身穿红衣,绕蜀都城炫耀三圈,以此彰显其功名。

    而其余四十几人也各有嘉奖,之后被全部编入国子监,以作文职预备役。

    而武举则更加火爆,因为这时的百姓尚武成风,所以刘谌召开武举,无异于是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