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第10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印度棉布的精美吸引住了欧洲商人的注意力之后,实际上并没有改善这些印度纺织工人们的生活,这反倒是给印度的地主们开辟了一条新的财源。
印度的商人们显然很了解,他们所在的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他们知道应该如何利用自己所熟悉的社会规则去赚取最大的利益。与其提高棉布的收购价格以刺激手工业者生产,倒不如干脆垄断了同外国商人交易棉布的权力。
而且在印度大陆这样的社会中,想要垄断手工业者生产出来的棉布其实也不难。只要收买了封建领主和地主,那么村社中的手工业者就不敢把棉布卖给不受允许的外国商人。而这些印度商人们只要预付一点点资金,就能以固定的价格逼迫手工业者为自己生产布匹了。
商馆的职员把印度商人的这种行为称之为包买制,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社手工业者的进一步分工,从而在分散的小生产基础上组织起了较大的商品生产。这样下去,也许就能够出现足以同大明纺织工厂相媲美的生产组织了。
李佑觉得,这些职员们纯粹是想多了。大明的工厂主们虽然整体想着多赚钱,但是他们赚到的钱大多花在了对于工厂的再投资上。而这些包买商们看似不停的扩大对于小生产者的生产组织,但是包买商从棉布生意中赚取的利益,大多花费在了对于封建领主和地主的贿赂,及个人的享受上了。
一旦棉布市场出现了变动,大明的工厂主大约还能撑上一段时间,但是印度的小生产者却几乎就要立刻倾家荡产了。毕竟包买商对于小生产者,实际上和地主对于佃农的关系差不多,他们几乎什么都不投入,但是却要占去小生产者和佃农的大部分收益。
因此棉布市场的波动,对于包买商来说其实影响不大,最多也就是拒收约定的棉布而已。但是对于已经投入了生产成本的小生产者来说,如果不能尽快将产品变现,他们不仅无法进行再生产,甚至连家人的生存都无法负担了。
之所以现在印度棉布还能同大明棉布在海外进行竞争,那是因为双方现在的生产成本相差不大,质量也差不了多少。而棉布对于世界来说,依旧属于一种新兴的纺织品,市场的容量极大,因此双方都不愿意干降价竞争的事,反正都能卖的出去。
此外,作为一个最大的新需求市场欧洲,它到印度大陆的距离足足比到中国少了近三分之一路程,收购印度棉布回欧洲自然更为划算一些。所以现在欧洲商人在印度收购棉布的数量越来越大,这让商馆的职员们产生了一个错觉,就是印度的棉纺织业正在快速发展,未来恐怕要威胁到本国的棉纺织业了。
思考到这里,李佑突然想到了两件有趣的事。第一件事便是,如果继续纵容印度棉纺织业兴盛起来,从而促使大量的印度劳动力投向棉纺织业,那么一旦市场上棉布的价格遭到打压,印度的小生产者纷纷破产,这里会不会爆发破产手工业者的起义呢?
第二件事就是,本地的商人势力好像有些过大了,他们不仅贿赂地方领主以换取特权,有些商人还向领主们借贷,替领主经营田产和生意,甚至于干脆出任就仕,替领主们打理领地上的财政。如果能够让本国的银行深入印度大陆,他们是否可以通过和这些商人的合作,达到控制地方领主的目的?
当李佑低着头思考着这两个新想法,穿着衣服走出洗浴的房间时,却猛然发现一个黑影立在了自己面前。
他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一步,方才抬头看去,看清了黑影是谁之后,他才有些不悦的开口问道:“殿下不去准备行李,站在这里做什么…你把头剃了?”
看着阳曲王头上披下来不及肩膀的断发,李佑有些震惊的询问了一句。穿着一身青色棉袍的朱敏渡,其实心中还有惶恐,不过看到李佑难得的失态后,他反而光棍的点了点头说道:“是的,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但既然陛下都能为了江山社稷削发明志,身为臣子的怎么能够光顾着自己的好名声呢。
更何况,陛下令我出海,乃是为了让我来学习办事的,这长发打理不便,有碍于日常生活,自然应该从权。所以我就请了这里的剃头匠,帮我消除了这个烦恼。”
收起了惊讶之色的李佑看着阳曲王好半天,才恢复了平常的语气问道:“那么殿下站在这里,莫不是在等我的吗?”
第842章 印度大陆三()
朱敏渡对着李佑点了点头,尽量保持着平常语气说道:“是的,李中校。我希望能和你谈一谈,在上船前往锡兰岛之前。”
李佑的目光从上到下打量了他一眼,方才不平不淡的回道:“奥,那你最好长话短说。上船之前,我还有着许多东西要整理。”
虽然知道李佑对自己的观感一向不怎么好,但朱敏渡也知道这是自己最后翻身的机会了。一路上被亲戚们孤立的他,现在已经想明白了,如果跟着这群人去唐王麾下学习做事,估计他这小鞋是穿不完了。
如果那样的话,倒还不如在这边碰碰运气,于是他低下了头向李佑请求道:“接下来我希望能够跟着使团一起行动,不管做什么都可以,还请李中校准许。”
“跟着使团行动?陛下似乎是让殿下去唐王幕中学习的吧。而且这事你也得找蜀王说啊,他才是使团的正使…”
朱敏渡抬起头和李佑的目光对视上了,颇有些豁出去的说道:“我虽然有些蠢,但我又不傻。这一路上到底谁在做主,我还是能够看的明白的。
陛下让我们出来见见世面,唐王那边也只是学习而已。而跟着使团一起行动,同样不也是学习蜀王和中校你的办事方法么。
何况国中宗室子弟何止数万,我可不相信我们这一批是出海学习的最后一批宗室。既然如此,若是能够在宗室中竖立一典范,今后朝堂号召宗室子弟出海学习时,不就有榜样可以举例了吗?不知李中校以为如何。”
李佑注视着阳曲王想了一会,便歪着头看向他身后喊了一句:“张五一,这几天在船上,你空下来就教教他最基本的生活常识。”
喊了这一句后,李佑才转头看着阳曲王说的:“如果你想要跟着使团,起码也得了解下如何同普通人进行交谈。我们使团面对的对象,可未必都是达官贵人。”
看着李佑走上楼梯的背影,朱敏渡心里总算是轻松了些。他现在最害怕的还是自己被皇帝遗忘掉,像他这种被点名的宗室,没有皇帝的亲口赦免,估计可就真要在海外待上一辈子了。因此,他放下身段过来请求加入使团,就是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李佑能够把自己记住,这样等他回到京城之后,说不定还能在皇帝面前提起自己的名字,也许这随口一句就能改变他的命运了。
向着二楼房间走去的李佑,终于还是把泡澡时想起的那两个计划放在了一边,这种具体步骤实在太过伤脑,还是回去后让参谋们去评判补充细节吧。至于现在么,还是先把个人物品收拾一下,准备上船去了。
宛如一个梨子的锡兰岛,距离加尔各答约2000公里不到。脱离了商船的两艘军舰即便在路上躲避了几次暴风雨,15日后也还是抵达了锡兰岛东北海岸的狮子山,即当地人过去称之为亭可马里的天然良港。
果阿的葡萄牙人虽然被迫让出了锡兰岛的权力,但是锡兰岛上的葡萄牙人并不是那么心甘情愿的。毕竟这座岛上有着珍珠、红蓝宝石及肉桂等财富,虽然自从荷兰人插了一脚进来之后,葡萄牙人对于锡兰岛的控制力度大幅度下降了。
于是一开始岛上的葡萄牙人只是让出了锡兰岛东北海岸的亭可马里,自己则紧紧的把持着北面的贾夫纳和西南海岸的科伦坡不放,试图想把权力交接的时间拖延下去。
不过葡萄牙人在锡兰岛的殖民统治,已经让此地的土人怨气满腹了。特别是被葡萄牙人赶入内陆山区的康提王国,更是一个劲的想要把葡萄牙人赶出锡兰岛去,甚至因此联合了荷兰人。
而荷兰人早就对着锡兰岛虎视眈眈了,不仅仅在于岛上的丰饶物产,更在于这是从东南亚回欧洲的必经之路。作为一个落后于葡萄牙人探索新世界的航海国家,荷兰人的发迹在于发现了从好望角到爪哇的西风航道。
正因为这条航道的发现,使得荷兰人避开了葡萄牙人所控制的印度洋据点,但是想要从东南亚带着贵重的香料和其他货物返回,西风航道其实并不适合。这才有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穿过马六甲海峡,向印度洋开辟另一条返欧航线的行动。
而随着香料群岛的垄断贸易被打破,中国对外贸易的放开,这条从印度洋返回欧洲的安全航线就更为重要了。因此荷兰人在占据了科伦坡南方的港口高尔之后,就开始图谋将葡萄牙人赶出锡兰岛,从而独占这座岛屿了。
当他们发现中国人也进入了锡兰岛之后,就加快了对于葡萄牙人在岛上势力的挤压,甚至于和原本出现了矛盾的康提王国做出了一定的让步,以联合罗阇辛哈二世一起攻下西南海岸最为重要的科伦坡。
去年9月,荷兰人集中了2500人,加上康提王国派出的8000士兵围攻了科伦坡。这个时候岛上的葡萄牙殖民地官员才无奈的向中国人低头,请求中国人出兵解围。
当时唐王刚刚把总督府等机构迁移到狮子山,而刘香、杨天生等人正在缅甸参加战争,唐王手中的兵力也不过才一、二千人,根本难以出兵替科伦坡的葡萄牙人解围。
不过唐王听取了属下左长史苏观生和参议顾炎的意见,答应了葡萄牙人的请求,不过先派人去接管了贾夫纳。接着向荷兰人、罗阇辛哈二世分别派出使者,以调停人的身份要求各方以谈判解决问题。
说白了,总督府上下并没觉得能帮葡萄牙人保住科伦坡,只不过想要乘机把贾夫纳拿到手里。接下来,荷兰人和罗阇辛哈二世愿不愿意接受大明的调解,那就听天由命了。
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荷兰人突然就软弱了下来,表示愿意接受大明的调停。没有了荷兰人的大炮,刚刚登基不久的罗阇辛哈二世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军队用血肉之躯去进攻葡萄牙人的城堡,因此也不得不给了明人一个面子。
唐王和部下自然没有意识到一点,荷兰人之所以迫不及待的进攻葡萄牙人,其实就是害怕大明宣称从葡萄牙人手中接过了对于锡兰岛的全部权益。这样一来荷兰人就会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他们要么向大明宣战,要么只能退出锡兰岛。
而这两个选择对于荷兰东印度公司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向大明宣战的结果,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将会丢掉马六甲海峡以东全部的利益。和那些利益相比,锡兰岛的利益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可是就这么退出锡兰岛,就等于是放弃了之前多年的经营,并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东西方航线中继点。因此荷兰人认为,他们要么趁着中国人还没反应过来,把葡萄牙人彻底从锡兰岛赶出去,那么对方也就失去了占有锡兰岛的名分。要么就让中国人坐下来和公司谈一谈,起码要让对方认可公司在岛上的权益。
因此唐王派出的调停使者,对于荷兰人来说倒是一个极好的契机。于是在总督府看来只是敷衍之举的调停建议,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成功了。
于是在1640年10月,大明代表、葡萄牙代表、荷兰代表同罗阇辛哈二世的使者,聚集在了距离科伦坡北面的小镇尼甘布,一个风景秀丽的濒海港口小城。此时也是当地肉桂成熟的季节,四方的代表就在肉桂的香味环绕下,开始了一场漫长而伤神的谈判。
其实在这场调停谈判会议上,真正在做利益交换的只有三方而已,至于康提王国的利益,基本都被另外三方无视了。
于是经过了一个半月的谈判之后,会议上讨论出了这样一个方案。葡萄牙人把对于锡兰岛的一切权利转让给大明,不过葡萄牙商人和平民依旧能够保有其合法获得的岛上财产,并拥有自由贸易的权力。
大明承认荷兰人现在控制的高尔城及附近地区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财产,并享有在岛上自由贸易的权力。
葡萄牙和荷兰两方也确认了,除康提王国现在控制的地方,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岛上的财产之外,其他部分都归属于大明所有。
另外,康提王国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岛上的军队数量应当受到限制,并不得装备可移动的大口径大炮。荷兰东印度公司可保留现在装备于高尔城的12门大炮,但不得再增加大炮的数量。
这样的谈判成果,罗阇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