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布武江山 >

第6章

三国之布武江山-第6章

小说: 三国之布武江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锋之势,有进无退;陷阵之志,有死无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想想陷阵营的口号,就会让人热血沸腾。那将是怎样的豪情,那将是怎样的霸气。

    “你怎么了,生病了么,怎么小脸红扑扑的?”

    忽然出现的大手,抚在吕布的额头,将幻想中的吕布惊醒。

    看着吕良关心的目光,吕布哪还顾得上解释:“我们现在去么,高顺也在营中?”

    “崇德所部本月轮休,如今还在驻军大营。至于高顺,应该不在。”吕良摇了摇头,眼中透着奇怪:“你这是怎么了,难道认识高顺?”

    “不认识,但有耳闻。”吕布摇了摇头,害怕吕良多问,便转移话题道:“父亲,我饿了,要吃饭。”

    年龄“小”的好处,立刻就彰显出来。吕良哈哈一笑,抱着吕布便走:“好,咱们去吃饭,想吃什么啊?”

    ……

    哨卡数里之外,一支队伍疾驰而行,卷起了漫天的烟尘。

    在队伍正中,有一辆豪车。而车厢内的人,正是特使凌显,以及他的亲随,厉风。

    “凌大人,对付一个小小的吕良,需要下这么大血本么?”厉风眼露疑惑,对凌显的做法,完全不能理解。

    虽然计策早已定下,可留给吕良的财物,也着实太多了一些,连他看着都很心疼,更别说视财如命的凌显了。

    “财物足够多,罪名才越大。”凌显冷哼了一声,望向车外的风景:“难道你没发现么,在这驻扎的军官,很有几个硬骨头。除了吕良之外,还有那个高义,也是个不识趣的。”

    “那您的意思是……”厉风眯起眼睛,勾起一抹阴笑。

    凌显收回目光,眼中闪烁冷芒:“哼,我手上的东西,岂是容易拿的?若是不十倍、百倍的奉还,我便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望着面露狰狞的凌显,厉风顿时打了个冷颤。

    (本章完)

第11章 九段锦() 
时至午后,阳光明媚,吕布却躲在帐中,拿出了三根玉简。

    玉简入手,温腻清润,仿佛就是纯粹良玉,并无什么特殊之处。仔细观察了许久,也没有任何发现。

    皱眉沉思片刻,吕布便已确定,昨日沉睡之前,在自己的周围,并没有这三根玉简。不然这么明显的东西,自己怎么可能看不到?

    可伏丘山荒凉了许久,这玉简又是从何而来?

    究竟是有人遗落,还是庙宇的残留?

    “九天玄女庙……”吕布口中低吟,心中沉沉思索。

    百思不得其解,吕布琢磨良久,却依然毫无头绪。

    目光正四处游弋,便听父亲的笑声,从帐外传了进来。

    “子谦,有什么要紧事,又将我给找来?要是不说清楚,我可跟你没完。”

    这个声音,醇厚质朴,温沉有力,不正是在今日凌晨时分,与特使请罪的那个人么?

    吕布正想到这,帐帘便被掀开,一名雄伟男子,踏步走了进来。与吕布的目光相视,对方明显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温和笑意:“贤侄也在。”

    吕布匆忙起身,恭敬的施礼道:“布,见过高叔父。”

    “贤侄,快快请起,你我叔侄,无需多礼。”高义举步上前,便将吕布扶起,仔细打量两眼,便笑着点头道:“记得上次见你,还是几年之前,正值牙牙学语,如今却是一表人才,竟能逼得特使词穷,倒是颇有诡辩之才。”

    高义说到特使之时,帐内气氛忽然凝滞。

    “怎么了?”高义敏锐察觉,脸上露出疑惑:“子谦,你们这是……”

    吕良面色微沉,先看了眼吕布,这才沉声说道:“今早发生的事,你应该还记得。”

    “是,这又如何?”高义满头雾水,但却眸光微闪:“你想说的事,和特使有关?”

    “没错。”吕良点了点头,随即叹息一声,便与高义同坐,这才苦涩说道:“崇德你是有所不知,在凌晨你等离去后……”

    随着吕良讲述了经过,高义的面色也是一沉,眼中的精芒闪烁不定。

    “凌显这贼子,竟如此恶毒。”高义眉目一挑,看着吕良说道:“你可有办法,避过这一劫?”

    “办法倒是有一个,却需要崇德相助。”吕良点了点头,瞥了一眼吕布,随即收回目光。

    “哦?需要我如何相助?”听了吕良的话,高义随即应诺:“凭我们的关系,但凭子谦吩咐,高义绝不推辞。”

    吕良双眼眯起,对高义招手道:“崇德靠近些,我说与你听。”

    在听完计划后,高义顿时一惊,垂头思索片刻:“此计虽行,但要执行,还需一人相助,不然胜算太小。在我以为,要么不出手,出手必七寸。”

    “崇德推荐之人,必是忠义之士,不知是哪方英杰。”吕良心生好奇。

    “太原张涛,字洪跃,为从事,此人正直公义,可为我等活动一二。”高义手指轻弹,郑重建议道:“子谦若是同意,我即刻书信一封,请洪跃查找证据。届时,必将凌显的恶行,公诸之世人眼前。”

    “如此更好。”吕良点了点头,脸上充满喜色:“既然如此,我们便立即行动,我马上派出将士,以凌特使的名义,将那些财物分送各营,你需借我些兵士。”

    “嗯,宜早不宜迟,迟则易生变。”高义应诺,摆手说道:“你自去便可,我这就写信,快马派往太原。我营将士,随你调遣。”

    “好。”

    吕良转身离去,高义开始写信。

    看着行动展开,吕布也很激动,这是他第一次献策,也不知是否能成功。而此事的成败,还关乎着吕布,甚至是吕家的命运。

    在原本的历史中,是否发生过此事,吕布自然不清楚。但目前发生的一切,都是吕布一手策划。虽然事件有偶然性,但吕布已经在努力,将一切都掌握在手中。

    计划的展开,非常的成功。高义的书信早已写好,快马加鞭的送往太原。至于那四大车的物品,也都分送到边疆各营。至少目前为止,都是按照预想,有计划的进行着。

    两天之后,吕布早早起床,可是刚洗簌好,就看到吕良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凝重之色。

    “父亲?”吕布心中忐忑,目光有些诧异:“您不是本月当值么,怎么忽然跑回来了?”

    “你随我来。”吕良并未多说,反而转身便走。

    吕布虽有些疑惑,但还是跟了上去。

    一路走去,吕布更是诧异,吕良所去的地方,分明就是演武场。

    “不是吧,吕良忽然跑回家中,只是想考校自己武艺?”

    吕布正心中猜测的时候,吕良已经到了演武场中,站在了最中间的位置。

    “何为武?”

    “真来啊?”吕布瞪圆了眼睛,面色古怪的说道:“止戈为武,主杀伐,止争斗,护黎民,守疆土。止暴、消战、持强、固业、定民、合心、致富,此为七德。”

    “没错。”吕良点了点头,随即又摇头道:“武者,强身健己,只为守护,止诸外之侵,阻夷狄之扰,荣华夏民族。非攻杀之术,唯强我族类。”

    吕布点了点头,怔怔的看着父亲,不知忽然说这些,究竟有什么用意。

    “上古先人,有练气之法,是为导引术。而练气之士,自称练气士。虽然流传至今,早已虚无缥缈,练气之士也已绝迹。但持之以恒,仍有脱胎换骨,煅炼精神之效。”

    吕良话音一落,面色更加严肃:“今日我传授你的导引之术,相传为始祖吕尚之练气法,为我吕氏一族世代相传,但真正的来源无法考证。不过,但凡修习此术者,无不是身强体壮,亦可以提神醒脑。”

    这番话说下来,吕布有些呆滞。虽然练气士什么的,吕布确实不太相信,可要说强身健体,这倒是不无可能。

    至少流传后世的五禽戏,可就是产生于这个年代。只是不知此时的华佗,有没有研究出五禽戏。

    抛开这些问题不说,吕布却还有个疑问。那就是刚提到的吕尚,吕尚这个人名气极大,就是助武王伐纣的姜太公。

    “姜子牙?”吕布试探着问道。

    吕良点点头,认真的说道:“没错,姜姓,吕氏,名尚。我们吕氏一脉,就是姜祖分支,只不过如今没落,族人也稀少凋零。”

    说到这,吕良不胜唏嘘。

    听了吕良的话,吕布撇了撇嘴,那是人丁稀少么?好像到了如今的这一代,就剩吕布这一根独苗了。

    在旁感慨了片刻后,吕良就收敛了心思:“世人皆知八段锦,不知九段可炼神。我即将传授于你的练气法,便是最古老的导引术之一,九段锦。”

    (本章完)

第12章 奇效() 
在稒阳县北郊,驻有汉军大营,营中主将名为臧昱,时任使匈奴中郎将,有持节出使、领护、卫护匈奴等职责,同时还肩负有监察匈奴动向的任务。

    今日有信使飞骑而来,送来一封凌显的书信。

    主帐之内,臧昱看过信件之后,将信递给下首二人,分别是帐下左右从事。

    沉吟片刻,臧昱问道:“二位从事以为如何?”

    左从事陈远,跨步而出,抱袖说道:“将军,卑职以为,不得不察。此事件中,疑点颇多。吕校尉极为勇武,若其有不臣之心,各部需严加防范。刺史特遣凌显督邮为使,率队前往各部巡营赏军,其行程路线本该绝密,可匈奴又是从何而知,进而夜袭我汉营哨卡?”

    “匈奴本为化外之民,竟能潜入吕良哨卡,此事确实有些蹊跷。”臧昱略作沉吟,便看向另一人:“郭从事有何看法?”

    “某以为,左从事所述,仅以书信论,太过于片面,需以实际出发。”

    右从事郭演随即站出,并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吕校尉素有英名,极受部将的拥戴,怎可能私通匈奴,残害我大汉臣子?倒是那位凌显,多有劣迹在册。而且,信中所列诸般,具是凭空猜测,实在难以为证。”

    “胡说,素有英名就无叛心?”陈远眉头微皱,面带愠怒之色:“你且说说,其子索要军需,这又如何解释?若无吕良授意,不过始龀之龄,会有如此智慧?”

    “幼年并不代表无知,古有甘罗十二为相谋得十一城,今有孔文举四岁让梨闻名天下,吕良之子有少年雄心为父分忧,这又有何不可?”郭演神色淡然,侃侃而谈:“如今匈奴蠢蠢欲动,急需加强各部军备,我看吕良之子颇有远见。”

    “你在强词夺理,甘罗师从吕不韦,文举为孔圣后人,吕良之子岂能并论?”陈远拂袖怒道:“我看你是受了好处。”

    “休要血口喷人。”郭演目光一厉,凝声愤然道:“是非曲直,自在公道。”

    臧昱哈哈一笑,随即拍案而起:“郭从事,你带人暗中走访,务必要探出虚实。陈从事同我一起,到吕良部走一趟。”

    听到臧昱的话,陈远急声劝道:“将军不可,若是……”

    “不用担心。”臧昱拿起佩刀,朝着帐外走去:“他还能吃了我不成?谅他也没这个胆子。来人,命郝阳、令狐培点齐本部,随我同去九原县吕良所部。”

    话音一落,臧昱便举步离开主帐,留下怒目相对的二人。

    ……

    按照吕良所传之法,吕布翌日开始修炼。迎着清晨的朝阳,缓缓吐纳着真气,整个身心清灵似雾,思绪更如翱翔九天。

    飘飘渺渺的感觉,身心好像被放空,全部融入了自然。而周围的一切,更是虚虚幻幻,好似身处梦境。

    随着吕布做出下个动作,整个天地仿佛都在变换,形成又一个神奇的景象。

    而伴随吕布的呼吸节奏,周边空间都似有了生命,在一伸一缩的缓缓律动,仿佛是一颗跳动的心脏。

    不过,这些神奇的玄妙感受,唯有吕布自己能察觉。在外人眼里,吕布所做的,只是一个个奇怪而又复杂的动作。

    当完成第一段的九个动作时,吕布的身上早就被汗水浸透,隐隐中还有一股难闻的怪味。

    这才是第一次修炼,竟然就有如此奇效?

    活动了一下身体,感觉充满了力量。修习了一早上的时间,可吕布却没半点疲倦,反而还觉得神采奕奕。

    不过,身上粘粘的感觉,倒让吕布很难受。有着前世记忆的吕布,知道身上的这些污秽,应该是身体排出的杂质。

    吐纳真气,指的就是朝气,也就是阴阳交替,生命复苏的一刻,万物觉醒的气息。朝气澎湃,生命力就越加旺盛,自然就能强身健体,达到脱胎换骨之效。

    相对应的,便是黄昏时分的暮气。这个时候万籁俱静,是冥思炼神的时机。思想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