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塞北王朝金 >

第45章

塞北王朝金-第45章

小说: 塞北王朝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宋也不管质问,听到来的使者顿时就兴奋了,因为这这个人是个妙人。

    这人叫萧仲恭,说出老萧,各位看官大约就明白了,因为他姓萧,这个是辽国贵族。此人在保大四年与天祚帝同被金军俘虏。这孙子就降金了,在宗望手下做做事。

    求鲜花,求推荐,求建议,求一切~

    本书重新整理了一下,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增加,望各位看管原谅。

    (本章完)

第76章 大英雄永垂不朽() 
宋朝一看老萧这身份,想当然的认为老萧应该会心怀故国,对金国是各种不满。可爱的大宋君臣,没经过几番试探,直接就和老萧亮出了底牌,要老萧策反耶律余睹。万事就怕想当然,大宋要倒霉了。

    耶律余睹也是郁闷,自己是个主角,却什么也不知道。

    更郁闷的是大宋,老萧根本没有把密信给耶律余睹,而是直接交给了宗望……

    这事要说怪老萧不仗义,没有爱国之心,是可以的。若是以在下看来,这孙子根本就看不起大宋,在他的心理,招三不招四的大宋比金国还可恨。

    大宋又理亏,说好的不招降纳叛的,你现在都直接来挖我墙角,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只能揍你了。

    大宋策反耶律余睹的密信原文保留了下来,书曰:

    大宋皇帝致书于左金吾卫上将军、元帅右都监耶律太师:

    昔我烈祖章圣皇帝与大辽结好澶渊,敦信修睦,百有余年,边境宴然,苍生蒙福,义同一家,靡有兵革斗争之事,通和之久,振古所无。金人不道,称兵朔方,拘縻天祚,翦灭其国。

    在于中国,誓和之旧,义当兴师以拯颠危,而奸臣童贯等违国擅命,沮遏信使,结纳仇雠,购以金缯,分据燕土。金匮之约藏在庙祧,委弃不遵,人神恫怨,致金人***敢肆陆梁,俶扰边境,达于都畿,则惟此之故,道君太上皇帝深悼前非,因成内禅。

    肆朕初即大位,惟怀永图,念烈祖之遗德,思大辽之旧好,辍食兴叹,无时暂忘。凡前日大臣之误国构祸者,皆已窜诛,思欲兴亡继绝,亲仁善邻,以为两国无穷之福。此志既定,未有以达,而使人萧仲恭、赵伦之来,能道辽国与燕、云之遗民,不忘耶律氏之德,冀假中国诏令,拥立耆哲。众望所属,宜乎国人无如金吾都监太师者,适谐至意,良用忻怿,尝闻金吾都监太师前为辽国将兵,数有大功,谋立晋王,实为大辽宗社之计,不幸事不克就,避祸去国。向使前日之谋行,晋王有国,则天祚安享荣养,耶律氏不亡,然则于天祚不害其为忠,而于耶律氏之计则至忠矣。

    宗室之英,天人所相,是宜继有辽国,克绍前休,以慰遗民之思。方今总兵于外,且有西南招讨太师同姓之助,云中留守尚书愿忠之佐,一德同心,足以共成大事。以中国之势竭力拥卫,何有不成?谋事贵断,时不可失,惟太师图之。书不尽言,已令萧仲恭、赵伦面道委曲。天时蒸溽,更冀保绥。

    大宋在起草这片文书的时候,有没有脸红心跳的感觉?当年辽国之亡也有大宋的功劳。

    之后双方没有在发生大战,现在金国需要时间准备,而大宋也暂时没有能力收复三镇。和平仅仅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

    八月七日,天会皇帝诏令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右副元帅完颜宗望攻打大宋。从这个认命,我们便可以看出,天会皇帝的私心,因为当时在这两位爷的头顶上还有一位更大的爷—完颜斜也。按整场流程来说,应该是给斜也下命令,然后斜也在给两个副手安排任务。现在皇帝越级办事,只能说明皇帝不喜欢斜也。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斜也是法定的接班人,斜也是天会皇帝的弟弟。

    咱们之前说过金世祖完颜劾里钵的大老婆拏懒氏,共生下了五个孩子。康宗完颜乌雅束是老大、太祖完阿骨打是老二、魏王完颜斡带是老三、太宗吴乞买是老四、辽王斜也是老五。按照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阿骨打死后,应该是斡带当老大,但是斡带死在了阿骨打的前面,所以吴乞买做了老大,接下来就轮到老五斜也了。所以在吴乞买当老大后,斜也就成谙班勃极烈,简单点说就是皇太弟,就等着吴乞买死,然后乐呵呵的接班。

    现在的金国已经不是当初的部落,是一个国家,是一个富有的社会,财富和权利不再是贫而均了。谁拳头大,谁就能占据更多的财富。吴乞买私心作祟了,想让自己的儿子接班,所以就想方设法的打压斜也,削减斜也的权利,所以绕过斜也发布命令,就不奇怪了。

    宋将张灏率兵从汾州出发抗击金兵,宋军一触即溃,留个背影给金国。

    完颜娄室在寿阳打败援助太原的宋将刘臻十万兵马。紧接着在榆次打败宋兵数千人。

    十七日,完颜宗翰从西京出发。

    十八日,溃逃的张灏又在文水扎下营盘,屁股还没坐热乎。完颜娄室和突葛速、拔离速又带兵前来攻打,张灏再次大败。

    二十日,完颜宗望从保州发兵。耶律铎在雄州攻破宋兵,那野等人在中山打败宋兵。

    二十七日,突睰攻取新乐。

    完颜宗翰攻打太原,太原城从金国第一次南下坚持都现在,自春初至夏、又从夏又至秋末,金兵前后九次攻城,都被王禀击退。

    太原城已经被围困了八个月,王禀与子王荀率领军民坚决抵抗,誓死保卫太原城。

    每一场战斗,王禀都能身先士卒,在城墙上每日往来驰驱。凡有告急之处,王禀均亲临支援。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英雄一定会被人另眼相看。无论是太原父老甚至城外金兵,都知道王总管大名。

    在此期间大宋不断派援兵援救,但各路援军都无法形成真正的支援。由于粮道被断,军民断粮,城中牛马驴骡全部吃光了。

    没粮食吃太可怕了,士兵也是人,没东西吃他们也饿,都饿到了扶不住兵器。

    实在没办法了,就将弓上的牛筋及盔甲上的牛皮部分用大火炖煮充饥。

    城中所有树上的绿叶,粮库中的糠皮全部被吃光,逐渐连树皮草茭也作为口粮了。

    最后关头,王禀命部下宰杀自己战马为守城军民充饥,卫士们劝阻说:“大人每日驰驱,无坐骑,如何迎敌。”

    王禀仰天长叹:“守不住并州城,我纵有万贯家产,又复何用”。仅仅几日,城中马匹及马鞍上的皮革就被吃光了。

    王禀率众在城南城墙上巡逻,金兵不断增援,北城已被攻破,一路冲杀入城中。消息传来,王禀率兵急赴城北支援。中途又有人报信,张知府(张孝存)被俘,王禀只好率仅百人的队伍向知府衙门奔去。

    求鲜花,求推荐,求建议,求一切~

    本书重新整理了一下,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增加,望各位看官原谅。

    (本章完)

第77章 和马云谈生意() 
此时,金兵已冲杀而来,与王禀率领的守军正面相逢,两军展开巷战。宋军这几十人互相支援,互相搀扶,身上破旧的衣袍被鲜血全部染红。有的士兵掉了一只胳臂,有的士兵断了一条腿,仍用兵器撑着,随王禀在街巷里一步步的与金兵拚搏。

    士兵见退敌无望,苦劝王禀逃走,保全性命。

    王禀看了看身边的战士,各个都已经精疲力竭了,他怎么可能忍心逃走?

    他说了这么一段话:“并州军民全无贪生怕死之辈,我为并州总管,岂能弃父老乡亲而去。”

    就这支疲惫的决死之军,从城中一直杀到了城南的开远门……

    王禀身中数十处创伤,仍挥剑率众苦战。这种战斗,全凭一种信念,因为战斗已经结束了,大宋败了,太原丢了……

    金兵从城外进入开远门,将王禀众人团团围住……

    宗翰在阵中,派通事对王禀喊话,劝其投降。

    王禀看看身边数十名血迹满身的军民,慢慢说道:“我为国已尽忠,为民已尽义,大丈夫一生复有何求。”

    王禀交代完毕后,面向宗翰,撩起满是鲜血的战袍,擦了擦已有些卷刃的剑后举起直指宗翰大呼:“粘翰(完颜宗翰)蛮狗,你若敢屠我太原百姓,我死后变厉鬼也要索你性命。”随后把宝剑横于项上,用力一抹……

    王禀殉国!!!

    这一天是,靖康元年(1126)九月十三日,王禀终年五十九岁。其子先锋王荀亦殉国,时年仅三十五岁

    数十名随王禀苦战的太原军民,有的自刎,有的互刺,全部自尽于阵前,无一人偷生。

    完颜宗翰惊呆之余,恼羞成怒,拍马践踏王禀尸身,并命令士兵将其剁成肉泥,其手段之残暴,令人发指。

    历史上对王禀的死还有一种说法:他率领饥饿的士兵进行巷战,身中数十枪,最后背负着供奉于太原祠庙中的宋太宗赵光义的画像和他的儿子王荀投汾河而死。

    这个说法在下可能觉得太具有戏剧性,可能不太可靠。

    不管怎么,王禀顶天立地,英雄无匹,在历史长河永垂不朽。

    当夜,王禀尸身被太原军民盗出城外,金兵发觉后追来,太原军民忙将王禀尸身藏匿于城南一小村中,数日后,将其就地安葬。藏匿王禀尸身的小村,后人称为王村。

    王禀的孙子王沆年幼,在王府忠厚老仆抚养下,从山东青州抚孤乞讨南下,后居于临安盐官县长平乡,结草为庐(今海宁市伊桥“草舍里”),苦耕勤读,刻苦自励。

    南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嘉其忠节,追封王禀为安化郡王,谥忠壮;子王荀勅赠右武大夫、恩州剌史;召其孙王沆袭封安化郡王,赐第盐官(今海宁市盐官镇安化坊)。

    王沆袭封安化郡王后,由伊桥草所移居盐官,为海宁安化王氏始祖。

    传至南迁十四世王信于明代成化年间自三官墩迁硖石。

    近代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是王沆的二十九世孙,遗憾的是这孙子却“殉”了另一拨女真人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大清朝,历史真的很刺激的有木有。

    咱们来说说王禀之前的故事,因为大英雄是值得书写的。

    王禀(1067—1126年)开封人,字正臣。最早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兵。到了宣和元年,官至婺州观察使,步军都虞候。第二年,又改为统制,参与镇压方腊起义。

    宣和四年,为宣抚司都统制,跟随童贯攻辽,败于白沟。

    宣和七年,金国和大宋开战,童贯从太原跑了,留下张孝纯和王禀和金国玩命。最终以身殉国。

    经略使张孝纯被俘,后降金。张孝纯虽然降金,在下却觉得他做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对得起大宋朝。活着,是每一个人的权利。

    完颜鹘沙虎攻取平遥、灵石、孝义、介休诸县。完颜鹘沙虎是完颜习不失的儿子。

    九月八日,宗望在井陉打败,宋将种师闵四万军队,拿下天威军,大宋的战斗力不咋地,名字叫的到挺那啥的。不知道你叫这个名字,天威将军马超有何感想。

    宗望接着东向回师,攻打已经被围困多日未下的真定。当时真定士兵不满二千人,铜钱不满二百万,无法抵御敌人。真定知府李邈于是出示告示让百姓拿出钱财,共同死守。

    没几天的时间,筹得铜钱十三万贯、粟十一万石,招募百姓组成英勇敢死队伍的也有几千人。

    谁说我中原人贪生怕死、好利忘义?!

    金人到了,李邈向宣抚副使请求援军,并且抄小路传送密信上报朝廷。可是朝廷现在也是一锅粥,自己都没弄明白呢,怎么可能会有援军?

    真定城被围困,边战边收,相持四十天。

    城池被攻破,李邈率军进行巷战不能取胜,将要投井而死,却被身边的人拉住。

    后被金兵擒获,宗望胁迫李邈下拜。李邈微微一笑,不肯屈膝。

    宗望觉得很没有面子,就对李邈动刑。用火烧李邈大腿,这是一种酷刑,据说灼烧是疼痛中的最高级,一般人肯定嗷嗷的乱叫了,但李邈依旧不为所动。

    宗望见酷刑搞不定,就开始想缺德的点子了,让士兵烧掉李邈的胡须和眉毛,这是一种对精神的折磨。古代中国人一般是不理发的,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老李是豁出去了,要杀就杀,要打就打,反正就是不投降。金国实在不行了,就试图诛心:“集民兵击我,谓我为贼,何也?”

    你来和我讲道理?你这是搞笑吧,那我让你见识一下讲道理的祖宗。李邈慨然回答说:“汝负盟,所至掠吾金帛子女,何讳吾言敌?”

    宗望和宗翰还是有许多不同,宗望这个人不是特别的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