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王朝金-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鼎唯一干的不错的事情,就是举荐了岳飞,但是话说回来了,高宗皇帝早就知道岳飞了。不需要你的推荐,高宗皇帝也会重用岳飞,毕竟高宗和岳飞在相识之初是相当甜蜜的。
后来朝廷授任赵鼎知枢密院、川陕宣抚使,赵鼎不想离开朝廷,就以自己不具备军事才能而辞谢了。
高宗皇帝好言相劝说:四川全盛,拥有天下一半的地盘,全部交付给你,升降官吏可以专断处理。
这个待遇相当不错了吧,结果赵鼎还是不满意,说:吴玠现在任宣抚副使,我是一个文人,哪能节制他呢?
你作为一个文人,别对战争指手画脚不就没事了,你之所以不能节制吴玠,是因为你想对战争指手画脚。
高宗皇帝改任赵鼎都督川、陕诸军事代替张浚。
恰好边报纷至,高宗皇帝身边也没多少人了,就没有让赵鼎前往川陕战场。
九月,朝廷任命赵鼎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
赵鼎终于做了宰相。
这就到了前面说的,金军从淮阳南下。刘豫的儿子刘麟也与金人合兵。
赵鼎就谋划了高宗皇帝御驾亲征的事情。真是时也势也,当年吕颐浩的亲征是不知实务……
韩世忠接到高宗皇帝的亲笔诏书后,感动地说:“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你看看人家老韩,这多会说话,岳飞要学着点啊。
老韩领兵从镇江渡江,让统制解元守高邮,和金国步兵交战。
韩世忠亲自指挥骑兵驻大仪,抵挡敌人骑兵。
韩世忠令士兵砍树木筑栏栅,堵在后腿的路上,以示决一死战的态度。
(本章完)
第193章 193中兴武功第一()
退路没了,往往能激起极大的动力,因为无路可逃,因为想要活命,所以必须干掉对方。
当年韩信就是这么干的,背水一战,一战成名。楚霸王项羽也是因为破釜沉舟而名扬天下,获得了宰天下的资格。
当然了,历史上也有很多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例子,咱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策略的本质是相同的,但运用的方法不同,结果会大大的不同,对韩世忠老说,压力也是十分巨大的,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玩脱辘了。
好在有个天使哥哥来了,让老韩拨云见日,再立奇功。
老韩碰上朝廷摄者魏良臣,老魏的任务是出使金国,路过了韩世忠的军营。
韩世忠撤掉炊具等军需物质,做出一副南归的样子,并哄骗魏良臣说,已接到诏令移守长江。
魏良臣不明所以,都有懵逼了,老韩和我说这些干什么?他也没有逗留,随即就离开了。
话说回来了,赵鼎都谋划了御驾亲征的事情,怎么还来了使者。这个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打是必须滴,但在双方都弄不死对方的情况下,和谈也是必须滴。
韩世忠估计魏良臣已经离境,立即上马对将士说:“眡吾鞭所向。”
韩世忠引大军屯驻大仪,布下五阵,设置了二十多处埋伏,各个军相约:听到鼓声即发动攻击。
魏良臣到金军中,金人问韩世忠的动静,魏良臣这个人还真实在,详细告诉了所见到的情况。
金将聂儿听说韩世忠撤退,非常高兴,引兵到江口,离大仪五里下寨。
别将挞孛率铁骑,由韩世忠布下的五阵东侧经过。
韩世忠见金兵上当了,立刻挥旗鸣鼓。
伏兵四起,金军顿时混乱了,而宋军却不断推进。
韩家军中的背嵬军各持长斧,上砍人胸,下砍马足,杀的金军人仰马翻。
金军的骑兵披的是重甲,陷入泥潭后“难以自拔”。
韩世忠指挥轻骑兵四面践踏,将金人人马都踩死,俘获挞孛也等二百余人。
“背嵬军”的理解颇多,单从字面理解的话,嵬是山高大的样子,背嵬的意思就是很高大的意思咯。
诗经唱: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如果以这个解释的话,那就不仅仅是高大了,勇猛刚强的意思。
还有一种说法,显得很奇怪,说嵬本指酒瓶,将帅的酒瓶必为亲信执掌,故喻为亲军的意思。
《云麓漫钞》记载:“韩、岳兵尤精,常时于军中角其勇健者,别置亲随军,谓之背嵬,一入背嵬,诸军统制而下,与之亢礼,犒赏异常,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
韩世忠所部董日文,在天长县的亚鸟口攻击金人,擒获四十余名女真人。
解元到达高邮,碰上金齐联军,宋军布下水军夹河阵,一天与金人战十三回合,双方相持不下。
各位看官就别问水军夹河阵是什么东东了,因为在下也不清楚。
韩世忠派成闵率兵救援,再次与金人大战,俘获生女真及千户等。
韩世忠亲自追到淮水,金人惊慌溃逃,相互践踏,溺死者很多。
捷报传到宋廷,群臣表示庆贺,告终皇帝说:“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
大臣沈与求说:“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
韩世忠被嘉奖了,其部将董日文、陈桷、解元、呼延通等人,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提拔。
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兴武功第一。
在下也是认同的,因为再此之后,金国再不敢轻易南下。
此战过后,宋军士气大涨,朝廷下诏声讨刘豫叛逆罪行。
在此之前,宋朝对伪齐的态度很温和,高宗皇帝在给刘豫的信中称对方为“大齐皇帝”,现在终于明白伪齐是个什么东西了,宋朝的腰杆子硬了。
十一月,吴玠给朝廷上书,请求纳还朝廷赐于的旌节,用来赎刘子羽之罪。
刘子羽有什么罪,因为富平之战呗。
吴玠知道富平之战的因果,觉得不能让好人吃亏,便出来保护刘子羽。
吴大将军最近立了那么多的功劳,朝廷不好不给面子。
老刘的命是保住了,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白州安置。
曲大将军在天若有灵,不知作何感想。当年吴玠在曲端生死转折点上出了力,现在吴玠又刘子羽生死转折点上出了力,力的方向不同,结局也大不相同。
刘子羽(1096…1146),字彦修,建州崇安五夫里府前村人。为人秉赋刚毅,十岁是便能精通经史。十一岁随父亲刘韐开始军旅生活。
由于战乱频繁,刘子羽弃文习武,根据记载,说他“盛暑严寒,必清晨著单衫,入教坊学射矢三百。”
如此刻苦,必然会有回报,刘子羽在青年时代,就能通晓韬略且武艺超群。
北宋政和五年,刘子羽荫补为将仕郎,随军任安抚司书写相宜文字,协助治理州事。
宣和二年,睦州(浙江淳安)方腊率众起义,攻越州。
刘子羽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军,被任命为太府簿,迁卫尉丞(相当从七品),擢升卫戍寺丞。
靖康初,完颜宗望尽取燕山州县(今北京西南),劫掠相、婺二州(今河北临漳、诸叔),进攻黎阳(今浚县东南)。
宋军闻风丧胆,金兵长驱直入。
刘子羽调守真定(今河北正定)。
是年冬,金兵来犯,刘子羽坚守数月,击退金兵,遂以军功升朝请大夫。
宋钦宗以他忠勇可嘉,调汴河(今河南荥阳西南孛河)上游,扼制金兵南侵。
金人乘真定调防,直陷京师。
刘韐死于靖康之难,刘子羽扶柩归葬家乡。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刘子羽任直秘阁修撰兼知池州(今贵州)。上书言事:“论天下兵势,当以秦陇(陕西、甘肃)为本。”
朝廷觉得老刘说的在理,改其为集英殿修撰知秦州。
还未及到任,又改任行在建康御营使司参赞军事兼枢密机宜文字职。
(本章完)
第194章 194大将刘子羽()
推举张邦昌僭位的都巡检范琼拥兵自重,威胁到了朝廷。
张浚会同刘子羽共同计议,施计剪除范琼,并改编所部,这事咱们之前也提到过。
张浚任川陕宣抚制置使时,知道刘子羽智勇双全,便请其参议军事,又命他到秦州总制五路兵马。
刘子羽建立兵将法规,疏通了上下级的矛盾,秦州军威大振。
刘子羽统制所部,接连收复延安、晋宁、麟府以及鹿坊、巩县等州县失地,因军功卓著,晋升为徽猷阁待制。
建炎四年,金兵南侵。
张浚打算调集五路大军,共三十多万人马与金兵决战(富平之战)。
刘子羽以宋军联合作战困难,建议屯兵据守为上策。
张浚坚持己见,分道出同、鹿二州,驱兵南下,行至富平(甘肃庆阳西南),两路宋军相遇,兵将果然互不协调。
金兵乘机攻城略地,宣抚司退保兴州(今宁夏银川),当时民心涣散,有人主张退守夔州(今重庆奉节、巫溪一带)。
刘子羽衡量得失,力主坚壁固守,待机而动。
张浚终于同意了,刘子羽受命复至秦州,招集散兵十数万,派吴玠扼守大散关及和尚原。吴师古屯兵熙河(今甘肃临洮),孙渥、贾世方据守阶、成、凤三州,以堵截金兵来路。
金兵见宋军把手严密,也就不敢来犯。
因连年战乱,汉中饥荒,刘子羽请调汉中。
到任之后,老刘“开关通商输粟,揖睦邻援,饬兵练卒,扼险待敌”,深得军民拥戴。
绍兴元年(1131年),金兵侵犯大散关。
刘子羽率宋军三百,于潭毒山设防,死守三泉。
金兵久攻不下,只得退师。
随后,金将撒离喝移师攻打凤翔。
由于刘子羽早就部署坚壁清野,金兵面对空城,一无所获。
金将撒离喝不甘心撤军,又派使者十人向刘子羽劝降。
刘子羽微微一笑,把十个使者斩掉了九个,以表示自己的抗金决心矢志不移。
为了迫使金军退军,老刘联合吴玠,用起了游击战术。
金兵顾此失彼、疲于奔命,只得下令撤军。
宋兵出兵追杀,金兵死伤无数,接连收复金、均、房三州。
后来,朝廷追究富平之战失败的事情,刘子羽也降职到白州(今南京),后经吴玠及众官员保举,刘子羽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太平观,复任徽猷阁待制,改知福建泉州。
泉州是对海外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政务极为繁重。
刘子羽大将靠谱,处理政务也是一把好手。而且老刘为政清廉,重视民风教化,致力兴学,把以前荒废的旧学馆修葺一新。
更具史料记载:“彻而新立,堂宇规模,略效太学,至今为闽中之观”。
绍兴十一年,刘子羽为沿江安抚使、镇江知府。
此时金人毁约,扬言兴师南侵。
刘子羽将淮东百姓迁居京口,军民杂处,秋毫无犯,边境安定。
后来,金国派人沿江南下议和,大船上打出“江南抚谕”的旗帜。“抚谕”这两个字,不说古代,就说现代,也是上位者对下位者使用的词语。
只是议和,还尚未确定两个地位,怎能如此轻佻和不恭?
刘子羽对金使的侮辱性做法,大为不爽,立即派兵把大旗拔掉,出镇江境后才允许还旗。
老刘的做派,金国到没觉得什么,大宋投降派却很不爽,不久之后,就将刘子羽罢免了。
刘子羽也无所谓了,对朝廷大概有些失望了,于是回到了故里,这一年他只有年45岁。
刘子羽隐居故乡五夫里,兴办学馆。再此期间,他最大的成就,是抚养教育少年朱熹。而朱熹被后世追为圣人,刘子羽是一个养育了圣人的人。
朱熹自然是天赋异禀的,也显得与众不同。
刘子羽对朱熹亲眼有加,建了一冻紫阳楼,作为朱熹的起居、修学之所。
刘子羽于绍兴十六年病逝。
朱熹写挽诗二首:“天界经纶业,家传忠文心,谋谟经国远,勋烈到人深,廊庙风云断,江湖岁月侵,一朝成殄瘁,九牧共沾襟”,“久矣身无用,前思愿莫偿。岂期今老大,复此重悲伤。泪向遗书尽,心随宿草荒。诸君那不死,恸绝鬓成霜!”
淳熙五年(1178年),朱熹受彭城侯刘珙的委托,为其亡父、抗金名将刘子羽撰并书神道碑文。
刘公神道碑至今尚存,为福建省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咱们解释一下神道碑是什么东东,神道即是向南的墓道,在神道上立碑,即为神道碑。神道碑主要记载死者的谥号或者庙号等,所以老百姓是用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