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国苍云传 >

第36章

战国苍云传-第36章

小说: 战国苍云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尉大人统领观泽军营后,便鼓励卫军中有资质的军人习武练气。”孔青微笑地回答。

    其它国家的军队中有习武之人,常羽是听说过的,只是不知卫军也开始推行了。

    听闻军队中的习武之人,练习的武技都是近身博杀之道,身法霹雳,在两军交战之时,杀伤力远胜于普通的剑客。

    孔青又问道,“我看不透常兄的修为,想必是远胜于我,不知常兄有没有兴趣加入卫军?”

    常羽一听不由哑然一笑,当初正是不想参军,才冒死去抓了刺金门这根救命稻草,虽然孔青邀请的参军,肯定今非昔比,但常羽还是连忙婉拒称谢。

    孔青倒也不因常羽的拒绝恼怒,又将话题转向别处,闲扯了两句,不足片刻时间,两人已经到达一座偌大的军中营帐前。

    营帐中一片寂静。

    孔青正欲让守帐的士兵进去通禀,营帐中传来一声爽朗的声音,“孔青不必客气,直接进来便是了,把那位壮士也一起带进来吧!”

    (作者语:4。3…4。10又有历史新书精选推…荐、三江潜力推…荐啦,求各位读者大大多多投票,多多打赏,谢谢大家~)

第六十一章 兵尉荆鸿() 
孔青望着常羽,见常羽轻轻一笑,便领着常羽进去了。

    常羽初到营帐之前,便已将神念悄悄地放进去,早就观察到里面坐着十来名腰粗膀圆的军官,只是不知为何里面一片鸦雀无声。

    营帐大席掀开,坐在当中的一人,十分抢眼,映入常羽眼中。

    此人骨骼高大,身材壮实,铁甲军装比普通人大上一号,脸上肤色略黑,皮肤紧紧贴在颧骨上,棱角分明,双眼炯炯有神。从额头到脖子间,几处刀疤历历在目,显然是一名出生入死的悍将。

    这名军官穿着狮首壮胸甲,柳叶甲片遍布甲衣,正坐在一张兽皮椅上,威风凛凛。

    军官背后,挂着一张羊皮地图,两侧站着十一名军官。

    那名剽悍的军官望向常羽,虎目生威,眼中亮光一闪而过。

    常羽神念扫过,竟然看不出对方的修为,心中暗暗吃惊。

    “禀报兵尉大人!马陵的六马军攻占张家村,正向我军而来,请兵尉大人定夺!”孔青踏步上前,向着中间那名军官作揖恭敬道。

    孔青说罢,又转头看了一眼常羽,示意常羽补充佐证。

    常羽还未开口,面前的这位兵尉大人却摆了摆手,站起身来,说道,“我已经听哨兵回报过了,眼下正召集两位千夫长、诸位佰长商议此事。”

    兵尉身高接近于常羽,年龄也与常羽不相上来,在营中与常羽相视而望。

    站在营口的常羽,素衣背剑,有几分侠骨风情,帐中的兵尉,铁甲长袍,却是军中铁血男儿,两人站在帐中,顿时将其它魁梧的将领们都比了下去,光彩全无。

    兵尉打量着常羽,嘴角露出孔青等人也难得见到的笑意,说道,“这位壮士气度不凡,不知高姓大名。”

    “敝人常羽,见过兵尉大人!”常羽作揖自报姓名。

    “常兄弟不必客气,在下荆鸿,兵尉只是虚职,不过是一名军中末将罢了,无足轻重。常兄弟若不嫌弃,叫我荆兄便是。”荆鸿的声音说道。

    常羽当然知道对方自谦,荆鸿身旁两名千夫长,虽然身形壮实,但都已到中年,几名百夫中,也不乏而立之年的,以荆鸿如此年纪就坐上兵尉的位置,在军中岂会无足轻重。

    “让荆兄见笑了。”常羽见荆鸿能够放下身段,也是爽直之人,知道不必跟对方过于客套。

    荆鸿见常羽如此,大为开心,爽朗地大笑道,“常兄若不介意,也可在旁一听我等粗人商议军事。”

    荆鸿这么没来由地一说,倒让常羽有些受宠若惊了,军中议事不是机密吗,怎么会让自己旁听。

    包括孔青在内的众人,也是琢磨不透,但都不便反对。

    “袁飞,你作为千夫长,对六马军此次前来,有何看法?”荆鸿对左侧一名络腮胡的大汉说道。

    这名大汉的发际白丝隐现,抱拳说道,“兵尉大人,正如末将刚才所言。六马军的马匪们突然侵入卫境,公然弃吾丘鸠与乐正公的约定而不顾。末将以为,马匪唯利是图,生性善变,我军也不必遵守当初两不相犯的约定!”

    这名大汉的话音刚完,他对面另一名高瘦些的千夫长立刻站了出来,反对道,“回禀兵尉大人!兵尉大人初到观泽军营,所有不知,观泽军营中,全营上下,仅有两千余人,且有一半是新兵。方才哨兵所报,六马军有五千多骑兵,浩荡而来。末将以为,我军势单力薄,不宜为战。”

    “观泽营的人马虽然不足,但仍可调派西边刚平城的五千守军,抗击马匪!”络腮胡的袁飞反驳道。

    “六马军多是中山国旧人,中山国本就是鲜虞族人,是白狄的一支后裔。虞族人嗜血好杀,擅长马战,吾丘鸠更有万夫不挡之勇,一把山形铁杖名闻天下,我军与六马军相战,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高瘦的千夫长反击道。

    不待络腮胡的汉子说话。

    一名佰长上前说道,“张何千夫长所言甚是,末将以为,我军可退入刚平城,据城抵御六马军,城中较营寨安全,有利于我军防御。”

    这名佰长刚说完,又有一名佰长站出来说道,“末将也赞成此举。等我军退入刚平城,再向濮阳城求援,等大军一到,再反击六马军不迟。”

    其话音刚落,下面赞同声一片。

    “可是,如果我们撤退的话,那附近朝歌镇的民众们怎么办呢?”袁飞一摊双手,皱眉问道。

    众位将官顿时无声,谁都知道,刚平城只是一座不大的土城,别说放不放得下几万的百姓了,光拖家带口地地护送着百姓到刚平城,也要花上十来天的时间,那时早就被六马军追上。

    站于下位的孔青,此时终于明白为何方才来营帐时,里面一片寂静。

    中原各国,小卫国的军方可以说是最窝囊的一支,不仅在朝中地位较低,军饷也不足,军力得不到发展。小卫国又长年依附在大魏国下,军中无仗可打,已经散漫慵懒起来,成为了一只兔子军。

    这些军官们官职升迁缓慢,斗志早就在安乐的日子中磨灭掉了,谁还愿意带着一支兔子军,去跟六马军拼杀?

    虽然朝中对军方力量并不重视,但卫**方的高层,已经暗中谋定,否则再这样持续下去,哪天大敌当前,连自卫之力都没有,势必酿成亡国之灾。

    荆鸿此番被调派到观泽军营,正是乐正公的意思,希望通过这名悍将,从下往上,培育新兵,把卫国的军风整肃起来。

    但正如众人所言,观泽军营多是新兵,双方实力差距巨大,是不争的事实。

    孔青和袁飞跟随荆鸿多年,自然知道这位兵尉大人的秉性,敢打恶仗硬仗,几时服过软。

    眼见荆鸿的眉头越皱越皱,孔青实在忍不住,挺剑上前说道,“兵尉大人,末将愿意一战。”

    “末将也愿一战!”袁飞身上甲叶一震,也上前说道。

    两人如此表态,其它将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寂然无声,各怀心思。

    帐中只有荆鸿略为烦躁的喘息声。

    “常兄弟,你有何看法?”荆鸿吐了一口气,突然问向常羽。

    众人的眼光顿时齐刷刷地落在常羽身上,心中无不在猜测,为何这位刚来的兵尉大人这般看中这个小子?难道就因为这小子长得英俊挺拔吗?

    常羽心中也有此问。

    卫**方的处境,自己自然有所耳闻的,至于观泽军营这帮新兵蛋子的实力,当然也心知胆明。

    这场仗摆明了是不好打的,一十二名将领,仅有孔青和袁飞表态支持,但荆鸿还要问自己的看法,不是多此一举吗?

    他一扫场中众人,心念一转,顿时明白了几分。

    作为领军兵尉,这场仗不打,朝歌镇肯定伤亡惨重,兵尉责任重大。打了,极有可能是个大败仗,损兵折将,军队实力受损。

    两者孰轻孰重,作为领兵之将的荆鸿,心里自然有杆秤。

    看来面前的这位兵尉大人,已经咬定了要打此仗了,只不过,目前没有有效的迎战策略,说服这帮手下罢了,而且,有些话这位兵尉大人似乎不便自己说出来,这才询问常羽的看法。

    但六马军为何侵略卫境,其中还有一些环节想不通。

    常羽不答反问道,“荆兄,我有两件事情不明,想请教一下。”

    “常兄弟请说。”荆鸿说道。

    (作者语:4。3…4。10又有历史新书精选推荐、三江潜力推荐啦,求各位读者大大多多投票,多多打赏,谢谢大家~)

第六十二章 一唱两和() 
“方才这位袁兄所说的,乐正公与吾丘鸠达成的约定是指什么?”常羽问道,乐正公是卫**方的一号人物,在军中深孚众望,这个在小卫国中无人不晓,但这个约定常羽未曾听说过,所以眼下先提出了这个问题。

    “兵尉大人,这个……”袁飞欲言又止,望着荆鸿。

    “不妨事的。”荆鸿摆了摆手,爽快地说道,“吾丘鸠的六马军,虽然盘踞在我卫国边境的马陵,但他们真正的大敌是赵国,并非我们小卫国。所以当初乐正公与吾丘鸠私下有过三个约定,只要吾丘鸠不犯我卫国边境,不攻略我卫国村庄,不劫掠我卫国商客,我卫军就不会与六马军为敌,彼此两和。”

    这对于军力不足的卫军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约定,常羽心中赞道。

    “那卫军哨兵所探查到六马军的动向,是只侵略小卫国,还是也侵略了大魏国和赵国?”常羽又问道,自从离开马陵后,常羽就不知六马军的动向,眼前只能通过卫军来提供信息。

    “眼下六马军确实只侵略我们小卫国,而且,据探子所报,六马军此次是冲着卫**方来的,张家村是六马军泄愤的牺牲品。”荆鸿严肃道。

    问清楚了这两点。

    常羽这才一字一句地说道,“既然双方有约在先,吾丘鸠却又毁约进攻小卫国,在下认为,这场仗要打,也不要打。”

    “要打也不要打?”

    “那到底打还是不打呀?”

    众人都以为听错了,炸成一锅。

    常羽卖完了关子,面容严肃地又问道,“敢问荆兄,此仗不打,祸及朝歌镇的百姓,临阵脱逃,按军法论处,理当如何?”

    “事后当斩!”荆鸿冷冷道。

    此话一出,下面顿时一片鸦雀无声。

    “如果只是退敌,但不与六马军正面交战呢?”常羽又问道。

    “我军与六马军实力悬殊,如能退敌,也是大功,我会禀报军中,以胜仗论赏。”荆鸿说道,虎目一扫场中众人。

    这一记定记丸显然有效,荆鸿心中一喜,随即又期待地问常羽,“常兄有退敌之法?”

    吾丘鸠的弟弟,六马头,昨夜死了,这是一个关键的信息,但场中只有常羽自己知晓。

    六马头这次来势汹汹,多半是奔此来的。

    昨夜常羽等人杀死六马头,都隐瞒了身份,兵器箭矢,也没有任何标识,按理来说,不应该被发现。

    就算被发现了,六马军也应该冲着刺金门去,为何偏偏冲着军方来?

    难道有人嫁祸军方?

    严化!

    常羽心中一惊,立即想到此人。

    但严化为何要嫁祸给军方?

    本来只是一桩隐蔽的刺杀,如今却惹得两军相并。

    此事大不简单,看来只有当面与严化对质,才能问清楚。

    眼下还是将六马头被自己一票人干死的事情,先隐藏起来,回去后再细查。

    “常兄?”

    孔青的一声询问把常羽从沉思中拉了回来。

    常羽干笑一声,望着场中众人,笑道,“退敌之法不敢说。但在下觉得,解铃还需系铃人,之前双方达成约定,但此次六马军气势汹汹而来,明显就是奔着卫军的,说不定双方有什么误会。如果卫军避而不战,这种误会就会加深,对卫军更为不利。”

    “眼下只要挫其锐气,将六马军拦截下来,双方交谈一番,消解误会,化干戈为玉帛。”常羽继续道。

    “六马军突然袭击卫境,双方可能确实有误会。”荆鸿经常羽这么一说,沉吟道,“此战必行。”

    “就算有误会,可是六马军气势正盛,卫军根本无法与其正面交战,怎么挫其锐气?”那名叫张何的千夫长问道。

    常羽与荆鸿一里一外,一软一硬,已经把台面搭起来了。

    此时众人都山知道,这仗不打也得打了,见常羽有退敌之策,事后还能论功行赏,哪还不眼巴巴地等常羽开口。

    “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