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神朝 >

第52章

大唐神朝-第52章

小说: 大唐神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大隋也不多。要是世勣能拜入他门下,那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刘禹既有才学,又是清官,他的官声非常好,不论是在朝廷,还是民间,他都有一批粉丝,徐盖也是其中之一。一想到徐懋功要拜刘禹为师,他就是激动。

    “话虽如此,但我爹这人眼界太高,一般人还真入不了他的法眼,就是不知令公子能否被他看中。”刘礼开始卖好了。

    这厮真是太无耻了,明明他想要做成这事,利用刘禹把徐懋功绑架到自己这边来,却还要拿捏一番,要让徐盖求着他。

    果然,这话一说,徐盖眼里的热切开始消褪,有些惋惜道:“是极是极。世勣虽然了得,毕竟是小地方的孩子,未必入得了刘大人的法眼。”

    徐懋功要是入不了便宜老爹的法眼,还有谁行?真要如此的话,那是便宜老爹的眼光有问题,会天雷滚滚。

    徐盖为人虽然不错,毕竟是个商人,是来自曹州这个小地方,哪能和长安相比。再说了,刘禹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收徒的要求会非常高,即使以徐盖对徐懋功的信心也得心中打鼓。

    “我爹如今赋闲在家,无所事事,整日里除了修炼就是访友,要是能收弟子的话,未必不是好事。”刘礼话锋一转,又给徐盖留下希望,道:“徐伯父,我们投缘,一见如故,要不我帮你说说。”

    这厮满嘴跑火车,什么投缘,什么一见如故,全是鬼话连篇,他是为了徐懋功才和徐盖结交的,走的是曲线救国策略。

    “要是刘公子真能玉成此事,盖必有厚报。”徐盖站起身来,就要大礼参拜。

    徐懋功如此天才,要是能拜入刘禹门下,就会被精心调教,其前途无比美妙,作为父亲,徐盖不能不感激涕零。

    刘礼赶紧拦住,笑得特别亲切,道:“徐伯父,千万使不得,使不得。要是世勣真能拜入我爹门下,我和他就是师兄弟了,您就成了我的伯父。您行如此大礼,那是折我的寿啊。”

    “还请刘公子玉成此事。”徐盖眼巴巴的望着刘礼,生怕他不答应。

    “小侄虽不才,但成人之美之心还是有的。既然伯父对世勣如此有信心,那我就给爹说说。”刘礼笑道:“到了家里,伯父还得与爹多加亲近,让爹对你生出好感,这事就好办了。”

    只要徐盖与刘禹多加亲切,就不得不讨好刘禹,最终结果不仅是徐懋功会被刘礼绑架,就是曹州徐家也会被他绑架。这厮打得一手好算盘。

    “一定一定。”徐盖大喜过望。

    能与刘禹这样有才学有名望官声非常好的官员打交道,是他求之不得之事。

    就这样,徐盖满怀希冀的跟着刘礼来到刘府。

    刘礼一问,刘禹出关了,正在亭凉亭里。于是,刘礼带着徐盖倒来,发现便宜老爹正在自斟自饮,一副乐陶陶然的样儿,脸上泛着喜色,看来有大事。

    “爹,何事如此欢喜?”刘礼问道。

    “呵呵。”刘禹未语先笑,道:“礼儿,爹在近日就会突破,成为贤士。”

    成为贤士,是刘禹数十年的心愿。大学士和贤士只有一步之遥,然而,其实力天差地远,可以说,十个大学士也不如一个贤士。相应的,贤士的社会地位高得多得多,无论俸禄,还是名声,都会大涨。

    “那得恭喜爹了。”刘礼心想刘禹心情大好,正好可以趁此机会把徐懋功这事儿搞定。

    “呵呵。”刘禹摆手,笑眯眯的看着刘礼道:“要不是礼儿,为父也不会如此快突破。”

    刘禹卡在大学士已经好多年了,之所以没有突破,是因为他没有修炼宝物。上次,刘礼在杨素那里打秋风,收获巨大,自己因为有那块奇异的石头,用不上。就把这些修炼资源给了刘禹,刘禹这才即将突破。

    “爹,我们是一家人,分什么你呀我的。”刘礼笑道:“爹,有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

    “什么问题?你是说我成为贤士之后做什么吧?”刘禹眉头一挑,道:“这事到时再说。”

    刘禹如今赋闲在家,成为贤士之后,社会地位会大涨,是回到朝中做官,还是做别的事情,他还真没有想好。回朝中做官不是不可能,以贤士崇高的地位,完全可以做到。但是,上次李氏辞隋一事,太伤他的心了,再有刘礼从中调教,他对回朝中做官一事的热情不太高。

    “爹,你的学问好,眼看着就要成为贤士了,到如今还没有一个弟子,这不是很遗憾吗?”刘礼提醒一句。

    “是哦。”刘禹一拍额头,恍然道:“以前,我一直忙着公务,如今是该考虑收个弟子了。”

    眼睛在刘礼身上一打量,笑道:“礼儿,爹收你为徒吧。爹别的本事没有,这诗书还过得去,自成大家不敢说,只要你学透彻了,前途无量。”

    这话还真不是吹嘘,刘禹就是凭着自己的才学,取得功名,成为从三品的御史大夫。

    刘礼很没好气的想,我要是学了你的那些诗书,还不成为书呆子?忠君爱国不是不可以,这要看忠的谁,忠于别人就不行,忠于我就很好。你应该为我多培养一些弟子。

    徐盖听了这话,很是紧张,生怕刘礼答应了,那样的话,就没有徐懋功什么事了。

    “爹,你是知道的,我对诗书之艺没兴趣,你还是另择弟子吧。”刘礼拒绝。

    要现代人去学诗书,忠君那可能吗?爱国倒不是问题,但不是爱的一家一姓之国,而是华夏。

    徐盖听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还好,刘礼没和徐懋功抢。

    “哎。”刘禹一声叹息,很是惋惜,道:“礼儿,你聪慧不凡,目光深远,见事透彻,要是再佐以诗书,必成大器,必是大隋一代名臣。”

    名臣个毛!

    隋朝还能存在多少年?这便宜老爹还是满脑子的忠君思想,这要不得,我要找时间再给你洗洗脑,让你解放思想。

    “爹,这位是曹州徐盖徐伯父。”刘礼为徐盖引介。

    徐盖忙上前一步,抱拳见礼道:“徐盖见过刘大人。”

    “大人不敢当,我如今是白身。”刘禹回礼道:“刘禹见过徐兄。”

    言来很是亲切,没有丝毫官架子,这让徐盖一阵轻松。象刘禹这样的人,有官架子,有傲气那是应该的,他没有,这很难得,让徐盖打从心里欢喜。真要让徐懋功拜入其门下,必是一桩美事。

    “徐兄,请坐。”刘禹侧身相请。

    “刘大人,请。”徐盖回礼,坐到刘禹对面。

    刘礼也坐了下来,拿起酒壶,给刘禹斟上酒,再给徐盖斟上,笑道:“爹,你想收什么样的弟子,我给你物色物色。”

    一听这话,徐盖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徐懋功能不能成为刘禹的弟子呢?

    “首重品行。”刘禹眉头一挑,道:“自古以来,有才无德之人多的是,为祸甚烈。桀纣之君并非无才,而是有大才,其聪明才智人所难及。却是没有足够的品行驭其才,这才有亡国之祸。所以,我的弟子,必须以德为首。”

    “刘大人高见,徐盖佩服。”刘禹这番言论的确是正论,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没法否认,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了。

    古往今来,有才之人多的是,但有才又有德的人就少了许多。一个人有才却无德,会酿成大祸。这种人,史不绝书。

    “徐兄见笑了。”刘禹接着道:“其次嘛,就是要聪慧过人,不然的话,不配做我弟子。”

    他是要求德才兼备,这着实难了。

    “爹,你这也太苛刻了吧。”刘礼心说这会吓徐盖一大跳的。

    果然,徐盖一脸的紧张,眉头紧拧着,心里一定在想,徐懋功符不符合刘禹的要求。

    “不苛刻,一点也不苛刻。”刘禹很是自豪,道:“放眼天下间,我的诗书之艺也是数得着的,要是不够聪慧,无法传我衣钵。”

    隋文帝登基之后,废除南北朝时实行的“九品中正”选官制度,进行科举考试。他当了二十多年皇帝,举行科举的次数并不多,能考中者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刘禹这话还真不是吹的,是实情。

    “爹,徐伯父有一子,聪慧过人,曹州虽是小地方,也有不少名师名儒,却无一人能教之,你以为如何?”刘礼这才说到正事。

    徐盖紧张得一颗心差点从胸腔中蹦出来,死死盯着刘禹,急切的想要知道他的想法。

    “哦?”刘禹有些惊讶,道:“世上竟有如此不凡的童子?”

    “刘大人有所不知,我儿世勣年纪虽小,却是聪慧过人。我遍请曹州名师名儒,一共十三名,没人能教他超过两月。”徐盖特别自豪,道:“不足两月,我儿就把他们一身所学悉数学完。”

    “曹州地方小,所谓的名师名儒也不过如是,要学到他们一身所学,并非难事。这样的人,想要做我的弟子,还不够。”刘禹摇头道。

    徐盖一脸的失望,满眼的失落。

    他是满怀希望而来,真心希望刘禹能收徐懋功为弟子,没有想到,刘禹的眼光太高,竟然不行。此时的徐盖,只觉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

第六十五章 熬炼身体() 
作为现代人,见多了父母为儿女的前途奔忙之事,看着徐盖这副失落的样儿,刘礼心里也是一阵感动。

    “爹,徐世勣合不合你的意,你没有亲眼见到,也没有亲自考问,眼下言之还太早。”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事儿做成,因为徐懋功是与李靖齐名的名将,是李二手下最有才华的两大名将之一,要是错失了,那会天雷滚滚。

    “是呀,刘大人。”失落中的徐盖如同落水的人抓住稻草似的,忙附和。

    “这倒也有理。”刘禹点头,道:“这择徒一事,还是亲自考校的好。只是,他身在曹州,而我在长安,这不好办啊。”

    若真能收一个符合自己要求的弟子,刘禹还是很乐意的。只是,徐懋功在曹州,他总不能跑到曹州去吧?

    “刘大人请放心,我这就赶回去,把小儿接来,由刘大人亲自考校。”徐盖立即道。

    只要能让徐懋功拜入刘禹门下,别说回一趟老家,就是跑断腿,他也乐意。

    这就是父母!

    “如此也好。”刘禹想了想,道:“我要不是已经到了快要突破的紧要关头,就是跑一趟曹州也无妨。”

    真要能收一个满意的弟子,刘禹跑一趟曹州,他绝对乐意。即使不满意,就当是旅游了。只是,他现在即将突破成为贤士,这事关系重大,不能远行。

    “那就多谢刘大人了。”徐盖大是欢喜。

    不管怎么说,徐懋功还有机,一切都有可能。

    “徐伯父,你有二女三子,不如都接来吧,让爹一起教。”刘礼心想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赶,教徐懋功一人也是教,不如把徐家的人都教了,这样就可以让徐家更加死心塌地的为自己做事。

    这是大好事,徐盖是巴不得,只是这还得刘禹说了算,他眼巴巴的望着刘禹。

    “这……”刘禹迟疑起来。

    他收徒的要求很高,可以说很苛刻了,即使徐懋功成为他的弟子,那么他的兄弟姐妹也未必符合他的要求。

    “爹,你要想啊,能传你衣钵者,一人足矣。”刘礼开始忽悠起来了,道:“孔圣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也不可能三千弟子个个都是贤人啊。你这收弟子也一样,只需一个传你衣钵就足够了。其余的弟子,他们能学多少是多少。”

    “也有理。”刘禹点点头。

    徐盖大是感激,刘礼处处帮着自己,真是个好人啊。他要是知道刘礼的真实想法,肯定会有把这厮剁碎了喂野狗的冲动。

    “再说了,要是徐世勣能让你满意,能传你衣钵,他的兄弟姐妹想要学,你难道能不教?就算你不教,徐世勣难道还不会教吗?”刘礼再问道。

    “也对!就依你。”刘禹点头同意了。

    “谢刘大人。”徐盖大喜过望。

    “徐兄先别忙着谢,这丑话得说在头里。”刘禹摆手,脸一肃,道:“要是徐世勣真能承我衣钵,自是一切好说。要是不能,还请哪里来回哪里去。”

    古人择徒极严,刘禹也不例外。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徐盖忙道。

    要是刘禹不收徐懋功为徒,他一家子能不哪里来回哪里去吗?

    要的就是你这话,刘礼却是对便宜老爹的话大是满意。徐懋功是和李靖齐名的名将,其聪明才智还会说吗?他要不能成为刘禹的弟子,放眼天下间,还有谁有这份能耐呢?只要便宜老爹答应了这事,那么,徐懋功拜刘禹为师就是妥妥的,没跑儿了。

    相应的,徐懋功,还有他的家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