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神朝 >

第37章

大唐神朝-第37章

小说: 大唐神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绝对想不到,某男无耻之极,竟然干了一件极度无耻之事。

    “礼儿,你醒了?太好了。礼儿,收获如何?”郑倩倩一见宝贝儿子没事,提着的心放了下来,大喜过望,眉开眼笑,整个人散发着喜悦的气氛。

    “这还用问吗?你没看见,礼儿已经文士中期了。”刘禹一眼就看出刘礼已经晋阶了,特别开心,道:“三天时间,礼儿就到文士中期了,嗯,差一点点就到文士后期了,不错!不错!很不错!”

    “三天?爹,你说什么,三天了?”刘礼大吃一惊。

    “是呀。你这一修炼就是三天呢。”郑倩倩忙肯定一句。

    刘礼很是震惊,他明明感觉只一会儿功夫,就是三天过去了,这也太惊人了吧。仔细想想,大为可信,即使再逆天,也不可能在一会儿功夫中就晋升到文士中期。

    刘禹就要再夸奖刘礼几句,却给郑倩倩抢了先,只见郑倩倩一把抓住刘礼的耳朵,笑嘻嘻的道:“礼儿,没看出啊,你这选姑娘的本领挺不错的。你知道吗?张姑娘这三天可是来了好几趟呢。”

    红拂来过了?刘礼还真是意外。老娘多心了,红拂上门是因为芭蕾舞一事,不是来看心上人的,她不是刘礼的菜,两人不来电。

    “礼儿,张姑娘是个好姑娘,你一定要多多努力,一定要娶回家哦。”刘禹一听这话,眉花眼笑,一张嘴哪里合得拢,一个劲的给刘礼加油鼓劲。

    刘礼直翻白眼,便宜老爹也来凑热闹,道:“爹,娘,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张姐姐找我有事。”

    “我们就等着抱孙子。你说是不是有事?礼儿,没看出来,你害羞呢。”哪个当父母的不急着抱孙子呢,二人是越想越歪。

    “礼儿修炼辛苦了,走,娘给你做好吃的,好好犒劳犒劳你。”郑倩倩那叫一个热情,抓住刘礼的手,不由分说,拖着就走。

    回想起上次被犒劳得受不了,不得不施展尿遁大法逃离,刘礼头皮一紧,陪着笑脸,道:“娘,这事儿不急,我还有事要问爹呢。”

    “那行,你们爷儿俩先谈着,我去厨下。”郑倩倩快步而去。

    “娘,少做点。多了吃不完。”刘礼有些心虚的提醒。

    “不多不多,就百八十个。”郑倩倩那叫一个热情高涨。

    百八十个?你以为我是猪啊?就算是猪,也未必吃得下。刘礼恨不得立时逃走。

    刘禹却不给他机会,拉着他来到客厅,叫佣人送上茶水,爷儿俩跪坐在矮几上,刘禹道:“礼儿,你有什么事要问?”

    “爹,你可知赵伯言和廖叔慎是什么人?”刘礼对这两人的身份很是好奇,早就想找人问个明白,只是一回来就秒进修炼状态,这事才一直拖着。

    “什么?赵伯言和廖叔慎?你怎么突然问起他们?你不会是见着他们了吧?”刘禹的眼珠子差点掉在地上,一脸的难以置信。

    刘礼不仅见着了,还与二人处得不错。刘礼当即把经过说了。

    “礼儿,这事你做得对!很对!”刘禹拍着刘礼的肩膀,一个劲的夸赞,道:“这可是两个奇人,无论身手还是品行,皆是让人心折。你能认得他们,是你的福气。你能得到他们青睐,那是你的造化。”

    刘禹与杨素一向不对付,按理说刘禹应该对赵伯言和廖叔慎很不爽才是,他竟然是赞不绝口,刘礼有些不明白了,问道:“爹,你不是与杨素有仇吗?这两人帮杨素,你应该仇视才对,你怎么赞扬他们?”

    “礼儿,这你就不知道了。爹是与杨素有仇,可与赵伯言和廖叔慎没仇啊。而这两人品行无亏,令人心折。”刘禹给刘礼解释,道:“这两人少小时,家有劫难,差点家破人亡,幸得杨素游历遇上,救了他们一家人。二人感念杨素的恩德,等到习武有成之后,就投到杨素门下,为杨素效力。就是先帝征召,他们也是婉辞不就,这令先帝也是赞叹不已。”

    “这未必吧。”刘礼不太相信这种说法,道:“这二人是来报恩的,这会令杨素感动,对他们很器重,在杨素这里做事,比起为皇家效力还要自在。杨素对他们二人极是敬重,就是杨玄感也不敢违逆他们。”

    “礼儿,你这话就不对了。”刘禹摇头,道:“这二人位列大隋十大猛将之列,身手之高,天下少有。只要他们愿为皇家效力,必是封侯拜相,独镇一方,比起为杨素效力有前途多了。”

    “十大猛将?”刘礼第一次听到这说法,问道:“爹,有哪十个?”

    “这是大隋的秘密,不是一般人能知晓的,以你的修为还不能知道。你既然见到了赵伯言和廖叔慎二人,我就说给你知晓。你要记住,这事不得对他人言。”刘禹一脸的严肃。

    “爹,既然大隋有十大很厉害的猛将,应该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可以借此彰显大隋之威,令异族不敢妄动。”刘礼可不同意这说法。

    “这涉及到四知堂。四知堂,你莫要问,这是大隋最大秘密之一。”刘禹不给刘礼问话的机会,径自往下说,道:“十大猛将第一是靠山王杨林……”

    杨林?隋唐第八条好汉?山中无老虎,竟然当大王,成了隋朝第一好汉。刘礼有些无语。

    随即想到,隋唐十八条好汉大多在成长之中,还没有成名,比如说第一好汉李四应该还穿着开裆裤玩泥巴。所以,杨林这个老牌强者成为隋朝第一好汉,也就在情理中了。

    “……他是当今皇上的亲叔叔,是先帝的亲弟弟,是大隋的柱石,就是你天人感应时霸天绝地的那位。”刘礼提醒一句。

    “是他?”刘礼大吃一惊。

    他天人感应那天,有一道特别强大的威压,令他喘气都困难。原来是隋朝第一好汉,怪不得如此了得。

    “没错,就是他。”刘禹肯定一句,接着道:“位居第二的是杨素。”

    杨素也是一员绝世猛将,当年平陈一战,他在金陵一箭射杀三千南陈精锐,吓破了陈后主的胆,陈后主不得不降。

    “爹,杨素是大隋第二猛将,你还老参他?你嫌活得不自在,是吧?”刘礼很没好气的数落一句。

    刘禹和杨素之所以结仇,是因为朝廷中的事,并非他们有不可化解的深仇大恨。对于刘礼来说,刘禹这么做不值得。杨素是不是奸臣,关他屁事,只有对他有好处就成。得罪了杨素,与杨素结仇,对他有屁的好处。

    “礼儿,这是朝中之事,你不得多言。”刘禹脸一肃,沉声道。

    这个便宜老爹还是那么死脑筋,还没有转变观念,得再找功夫调教调教。

    “第三是宇文化及。”刘禹道。

    宇文化及?这也是一个了不得的牛人,是宇文成都的老爹。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对父子果然了不得。

    “第四是史万岁将军。史将军勇猛无敌,曾杀得突厥闻风丧胆,不敢犯边。可惜,他与杨素不睦,为杨素构谗,被先帝冤杀。”刘禹一脸的惋惜。

    史万岁虽然名声不显,但在当时是一员难得的猛将,曾经纵横于突厥万军之中,杀进杀出,大有七进七出赵子龙之雄风。

    “第五就是赵伯言,第六就是廖叔慎。礼儿,你明白二人为何被人称赞了吧?”刘禹提醒一句。

    “着实难得。”刘礼点头,认可这说法。

    赵伯言和廖叔慎二人是位列十大猛将第五和第六,前途无量。要是应了隋文帝的征召,必是坐镇一方,是封疆大吏。二人不为高官所动,只为报杨素之恩,的确难得。

    “第七是韩擒虎。”刘禹摇摇头,颇为惋惜,道:“可惜,韩擒虎已辞世,大隋失此一员良将,惜哉。”

    顿了顿,又道:“韩擒虎虽死,但他的外甥李靖却是很得他看重,他曾有言‘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也’,可惜可惜。”

    一颗头颅都要摇折了,令刘礼大奇,问道:“爹,你可惜什么?”

    “可惜那李靖,拥有人所难及的天赋,令韩擒虎心折,却是不喜读兵书,可惜了可惜了,天下少一名将。”刘禹一脸的遗憾。

    “可不是嘛!他不务正业。”对这说法,刘礼是打从心里赞成。

    李靖有着千古罕见的军事才华,他却把心思花在别的方面,对工匠之事特别感兴趣,那日刘礼一见他使用工具是如此的熟练,差点揍他,想要揍醒他。

第四十六章 资助老爹() 
李靖号称“战神”,建立不世功勋,现在的他却是不读兵书,不务正业,这着实令人惋惜。刘礼心想,一定要想一个办法,把李靖拉拢到自己这边来。然后再想个办法,让李靖学兵法,自己一手打造出一个战神,这是何等的成就?

    “第八是谁?”刘礼问道。

    “第八是贺若弼。”刘禹解释,道:“贺若弼和韩擒虎齐名,是大隋难得的良将。”

    后人在提到隋朝名将时,总是把韩擒虎和贺若弼二人并论,这两人都很了得。

    “第九是一位后起之秀,叫张须陀。”刘禹的话令刘礼震惊。

    张须陀虽不是隋唐十八好汉,但绝对是一位猛人,猛得一塌糊涂,刘禹乍得他的消息,着实吃了一惊。

    “第十位更加了得,只有十六岁,就是宇文化及的幼子,宇文成都。”刘禹的话令刘礼更加震惊。

    宇文成都是隋唐第二条好汉,仅次于李四,现在突然得到他的消息,要刘礼不震惊都不成啊。

    “宇文成都?我一定要找个机会,好好见识一番。最好是能拉拢。”刘礼开始打主意了。

    宇文成都是隋唐第二条好汉,要是能拉拢的话,对刘礼的好处还会少吗?至于宇文化及反隋一事,关我屁事。若是给我机会,我也反,说不定还是同道中人。

    “爹,宇文成都年仅十六岁,就位列十大猛将之列,这是怎么算的啊?”刘礼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十大猛将中,除了张须陀和宇文成都,另外八位都是老牌强者,即使宇文成都再逆天,也不会成为十大猛将。

    就算宇文成都去挑战,那些老牌强者也未必应战。要是有人挑战就应战,还要人家活不活啊?那还不麻烦死。

    “这就是四知堂的秘密了。”刘禹道。

    “爹,四知堂是什么?”这是刘禹第二次提到四知堂,刘礼着实好奇。

    “关于四知堂的秘密,你还不宜知道。若你能成为贤士,或是官拜三品,才有资格知道。”刘禹没有为刘礼解释的意思。

    贤士,是那么容易成就的?就是刘禹现在也没有成为贤士,还有一步之遥呢。至于官拜三品,那就更加遥远了。

    这门槛太高,说明四知堂的秘密非同小可,要是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弄个明白,刘礼暗下决心。

    “礼儿,是爹对不住你,没能给你宝物,担误了你修炼。”刘禹满脸内疚,道:“好在礼儿了得,从杨素那里收刮了不少宝物。礼儿,干得好!杨素的宝物来路不正,不要白不要,要了也是白要!”

    这便宜老爹也没有那么死脑筋,也知道有便宜不占会天雷滚滚,不错!

    “有了这么多宝物,你要抓紧时间修炼,争取早日成为贤士。”刘禹对刘礼寄予厚望,勉励刘礼。

    “爹,你有所不知,我如今不需要这些宝物,至少是暂时不需要。有那块神奇的石头就够了。我想,这些宝物,还是给爹用的好。”刘礼精明之人,当然要把这些宝物带来的利益最大化。

    宝物虽好,哪有实力好。留着宝物,也不会增长实力。还是给刘禹用了,让他早日晋升贤士,那样的话,刘家的社会地位就会随之大涨,对刘家有着莫大的好处。

    “礼儿,你这是什么话?爹哪会要你的宝物。”刘禹断然拒绝,道:“对了。适才光顾着高兴了,没有去看那块神奇的石头。礼儿,真有你说的那么好?”

    “爹,我没用宝物,坐在石头上修炼三天,就晋升到了文士中期,你说呢?”刘礼反问一句。

    “也是。”刘禹好奇了,道:“走,我去瞧瞧,这是什么样的宝物。”

    对这块神奇的石头,刘礼也想弄明白,可是,他一直没有弄清楚。刘禹的学识不错,说不定能看出明堂。

    当即,父子二人又回到刘礼的房间,刘禹蹲下身,仔细打量,没有看出什么奇特之处。然后,干脆坐到上面,还是没有奇特之处,拧着眉头,道:“怪了,怎会这样呢?”

    刘礼也是纳闷了,这石头真是怪异,只对自己有用,就连杨素和赵伯言、廖叔慎这些十大猛将也没有感觉。

    “礼儿,你没说瞎话吧?”明知道刘礼说的是真话,刘礼的进步就是明证,可刘禹仍是忍不住要问上一句,谁叫这事太邪门呢。

    “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