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再造伟大 >

第86章

再造伟大-第86章

小说: 再造伟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其翔大为震惊,仅仅三天时间,手下精锐损失近半。特别是梁强、李豹,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但是可以肯定,这两个武艺超群、心狠手辣的家伙一定凶多吉少。想到这里,黄其翔不免也有一种心痛的感觉,尽管这个梁强总给他找麻烦,但也是战功卓著,确实为不可多得的人才。

    如今却死无葬身之地,这样的结局,让他感到一种莫大的悲凉。同时也对目前的局势有了一种悲观的认识,共军越来越强大,将来战局难料,让人心灰意冷。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黄其翔命令所有侍卫全部撤回。自己每天躲在军部,所有军务统统推给副军长处理,自己只顾喝酒解愁,意志消沉,只盼着上峰早日下达命令,赶紧脱离这个是非之地。

    将无斗志,军心大坏。私下里,许多高级军官都知道这样下去,要么战死要么被俘,想到这样的结局,莫不凄凉。于是许多人开始纷纷自寻出路,有的打点上下关系,早日调走;有的找各种借口请辞;有的干脆私自离队。

    一时间整个九十二军上下乱作一团,北平的傅作重义闻知,勃然大怒,连续发报,对黄其翔严加申斥。黄其翔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因为自己治军不力,导致秦皇岛的丢失,自己难辞其咎,六十二军林伟华的下场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想到这里,黄其翔不仅惊出一身冷汗,赶紧打起十二万分精神,重新开始整顿部队,稳定军心,加强防御准备。

    (本章完)

第147章 敲山震虎() 
第一百五十一章傅重义的野望(一)

    江兆虎和手下的战友几乎天天晚上,外出活动。尽管现在碰上敌人的机会已经很少了,但并不意味着敌人就全面放松警惕,相反在一些重要部位敌人的戒备更严密了。想轻易接近侦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使这样,江兆虎他们依然极其耐心的寻找机会,甚至白天也化装活动,以求搜集到最重要的情报。

    这期间,江兆虎又两次光顾陈老汉家,都在晚上,主要是顺路看看。每次陈老汉一家都是盛情款待,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招待恩人。江兆虎非常感动,每次都是带上一些吃的、用的东西,当然这些是用自己节省下来的津贴购买的。

    一来二去,江兆虎和陈家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随着交流的日益增多,陈老汉一家对我军的了解也越发明确,开始从心里接受我党、我军。陈梅更是迫切的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毕竟是年强人,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一些。每次江兆虎来到家里,她都缠着江兆虎问这问那,总有说不完的话。当听到我军还有女兵时,更是激起了她的无限遐想,尽管每天几乎都不出门,但是她的心思已经远远的飞了出去……

    经过近二十多天的侦查,在兄弟部队的密切配合下,江兆虎他们圆满的完成了任务,秦皇岛九十二军的整个兵力部署、各部驻防情况、重要目标基本已经摸清。各种情报源源不断发往后方指挥部,这为我军指挥员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了可靠地保证。

    与此同时,在唐山、承德、张家口等地,相似的情景上演着。我军各部的侦查员,潜入敌人严密布防的心脏地带,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甚至在天津、北平我党的地下谍报人员也是积极活动,搜集敌人的各种信息,并启用各种秘密关系,想方设法打入敌人要害部门。

    当然国民党方面也不会坐以待毙,军统、中统及军队内部的情报部门,针锋相对的展开情报战,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复杂局面,让这场“地下较量”精彩纷呈亦残酷异常。谁说只有面对面的战场才是激烈的,没有硝烟、没有炮火连天同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战争形态。

    坐在北平指挥部的傅重义,每天的活动极有规律。除了开会就是闭门研究地图,虽然看似非常平静的局面,其实他早已嗅到到了一丝战争的气息。“山雨欲来风满楼”,作为一名久经战阵老战士,对于战争他有着异常敏感嗅觉,每天各部各种情报雪片般飞到他这里,透过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傅重义愈加肯定的认识到,共军大规模进攻即将展开。一旦开战,将是一场空前规模的较量,双方所有兵力加起来足有一百五十万左右,这是前所未有的庞大战争,至少在国共战争中是第一次。想到这里,他感到自己的压力是巨大的。

    这几天,他精心研究了共产党自1927年以来的所有战例,希望从中能够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特别对林虎的战争指挥做了更为详尽的研究。对于这个黄埔军校毕业的后辈,他一点都不敢小视。他深知在战争中从来没有常胜将军,一个人打一百次胜仗所得的荣耀,可能只需要一次惨败就化为乌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永远是战争的不二法则。

    在山西抗战中,傅重义曾经与中党一些高级将领有过密切的接触,也有相对愉快的合作经历,这让他有较多的机会了解中共这些穿着朴素、性格平实的将领,也对中党领导的这支军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尽管如此,现在他对面临的强大对手总感觉有些迷茫,他不清楚共产党如何把老百姓组织起来?如何把那些拿惯了锄头、犁把的人迅速训练成勇敢的战士?他更不清楚,是什么魔力让那些穷苦的老百姓如此死心塌地的跟着共产党?

    虽然这些年来,他一直潜心研究,试图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始终无法得出一个令他信服的结论。为此,他总觉得在共党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的东西,让人难以了解,更难以轻易揭开,这正是感到苦恼的地方。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肯定的,大战迫在眉睫,只是共军会首先从哪里下手呢?秦皇岛还是承德?按照共军一般作战规律来看,先打弱点是最惯用招式,就整个华北战区防御体系来说,秦皇岛是最危险的。

    一个军的兵力略显单薄,但是再增加兵力亦是难事。兵倒是有,但是秦皇岛并不适合长期固守,大量兵力坚守于此无异于画地为牢,陷精锐主力于绝地,这样的事情傅作义是绝对不会干的。用兵之道首先是机动灵活、把握战场主动。

    一味死守、被动挨打那是庸将所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长途奔袭、一击制敌,这才是真正名将的拿手好戏。

    傅重义决定加强对敌侦查,搜集有力的情报,尽快共党的动向作出判断。想到这里,他拿起电话,命令参谋长负责召集各部师以上情报人员及军以上参谋人员开会,详细研究、分析各种情报、信息。对当前的敌情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并要研究下一步的反情报工作,特别对军事保密工作要具体研究对策。

    对这一点,傅重义非常重视。他深知,大军作战,任何行动都关系到成败,涉及万千人的性命,一旦泄密将造成不可想象的损失。锦州的杜雨明不就是被自己最亲信的人出卖的吗?前车之鉴,教训深刻啊!

    共产党谍报人员可谓无孔不入,防不胜防,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明知不管如何严密的措施都有漏洞,都会给对手以可趁之机,但是该做的还是要做,自己尽量注意一些,多张几个心眼就是了。傅重义做事非常注重全面,精于算计、心思缜密,很少出现明显失误的时候,对这一点,他还是非常自信的。

    这一天,傅重义按照惯例在自己狭小的办公室,连续看了两个小时的情报汇总。这些来自四面八方、杂七杂八的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但是凭着几十年军旅生涯的丰富经验,他还是能够辨别。越来越多的情报显示,共军的大规模进攻迫在眉睫,林虎绝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定会乘胜追击,挟一举吃掉二十万国军之余威,全面进攻华北。

    现在的东北共军可谓兵强马壮、装备精良,无论放在那里,都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还有一点,也让他感到忧虑,华北还有聂荣清的部队,虽然兵力不强,但也是能征惯战之旅,如果让两下的敌人联手夹攻,自己一定会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出现的局面。

    可是,面对如此危局,该怎么破解呢?想着想着,傅作义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四肢,轻轻轻捶打发痛的后背,慢慢在屋内来回踱步。但是思绪依然沉浸在刚才的问题中,停在巨大的地图前,他的目光又一下子被吸引住。广阔的华北大平原,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的地形非常适合大规模用兵,平原、山地、河流、密林、沙漠,简直就是一块设计好的演兵场。如今,这里即将上演一场国共百万大军的大战,是功败垂成还是名扬四海,即将见出分晓。

    想到这里,他的心里猛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自古以来哪有真正将军害怕大战,谁不想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战成名。“一将终成万骨枯”又有何妨?“流血漂橹、尸横遍野”又能怎样?

    能在这样的大战中一显身手,是一个军人无上的荣耀,也是一个男人人生最大的梦想!五千年前,就在这片土地上,炎、黄二帝与蛮夷蚩尤展开惊天动地的“涿鹿之战”,从而决定了华夏民族成为这片广阔土地永久的主人,炎、黄则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因此不管对手多么强大,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只要抱定“放手一搏”之勇气,何惧胜负荣辱。正想着,门外一声报告,打断了他的思绪。

    (本章完)

第148章 傅重义的野望(一)() 
第一百五十二章傅重义的野望(二)

    “进来!”傅重义稍稍稳定了一下情绪,恢复了平静,稳稳当当坐在椅子上才开口说道。在下属面前,总要拿出一副波澜不惊、冷静理智的状态,这是他一贯的风格。

    屋门一响,总部情报处长匆匆走进来。

    “总司令,刚刚收到一份绝密情报,请您过目。”

    “嗯,放下吧!”

    没有过多的言语,情报处长显然非常清楚他的习惯,恭恭敬敬的放下东西,转身迅速退出。

    傅重义并没有立即拿起情报,而是重新回到刚才的思路上来。他知道,现在林虎也一定和他一样,摩拳擦掌,期待着这场世人瞩目的大战。算起来,自己与共党的好多将领都交过手,总体来说,胜多败少。

    华北的聂荣清就曾多次被他击败,所以对林虎也没有什么好怕的,虽说林虎刚刚击败了杜雨明,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在他看来,锦葫作战的失利,责任并不全在杜雨明,老江才是最大的责任人。

    战略上保守,一味死守,使部队丧失了应有的机动灵活,完全被动挨打。再加上救援不力,计划不周,岂有不败之理。杜雨明的最大问题在于太听话,缺乏大局观面,束手束脚,患得患失,顾虑重重,难以在关键时刻,拿出足够的勇气,真确的作出决断。

    唉!这是当前国军中一些所谓精锐嫡系的通病。自以为天子门生、校长钦点,飞扬跋扈,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就知道绝对服从、誓死效忠。只要是校长命令,不管对错、不加思考,盲目执行,一旦出了问题,互相推诿、扯皮,找“替罪羊”。这哪是真正精英,完全是一群志大才疏、碌碌无为之辈。

    就这样继续天马行空的想了好半天,傅重义才慢慢拿起桌上的情报,迅速看完一遍,突然站起来,快步走向地图,手指一下点到保定、张家口。这两个地方太熟悉了,在整个华北战区,这两个地方并不算特别的显眼。

    但是,傅重义却十分看重其战略价值,从整体防御的角度看,这是华北战区西北、西南两个重要的门户,位置非常重要,特别是张家口,还是察哈尔省的省会,无论军事地位还是政治地位都非常突出。

    站在地图前,傅重义陷入沉思,就这样一直默默的思考着,整个人仿佛失去了灵动,好久过去,他才慢慢从冥思苦想中挣扎出来,迅速走到桌前,拿起电话,叫参谋长陆泽均过来一下。没过多久,陆泽均急匆匆赶来。

    “总司令,发生什么事了?”

    “啊,没什么,只是最近我看了许多来自各方面的情报,总觉得共军的进攻可能就要展开,我非常担心各部的战备情况,我想明天召开一个高级作战会议,有各部军长参加,主要汇报一下最近的敌情以及战备。请参谋长勿于今天下发通知,明天八时准时开会。”

    “好,我立即办。”看着陆泽均匆匆离开的背影,傅重义再次陷入沉思之中。

    第二天,高级军事会议准时召开。各部军长或乘车、或搭飞机,早早准时到达会场。傅重义治军极严,令下如山,所以手下的将领也都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