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末创新天 >

第22章

回到明末创新天-第22章

小说: 回到明末创新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贾道士站了起来,向前迈了两步,说道:“贫道昨晚,夜观天象。只见天上灾星出现,地下娄家庄一带一股浓厚的土黄色妖氛甚是强烈。这就是说,你们庄上以前做的法事没有做对,五方瘟神怪罪了下来。他们不仅没有被你们送走,而且是硬要留在你们庄子上,继续要惩罚你们。娄家庄摊上大祸事了。”

    娄言山站在乡亲们的人群之中只想笑,勉强憋住不让自己笑出声儿来。这个假道士装模作样,愣是把一庄老小弄得神魂颠倒,个个紧张兮兮的。可怜的,无知的老实庄稼人啊!

    “道长,那您看怎么办呢?”人群中一位老者急着问道。

    “要给五方瘟君塑神像立庙。”贾道士说。

    “什么?现在要塑神像,建庙?先别说这工程有多大,要花多少钱,就是时间也来不及呀!”

    “是呀!”

    一时间人群中就炸了营了。众人议论纷纷。

    “别吵!听族长的。”黄教头喊了起来,才把人群中的闹闹哄哄的声音镇压下去。

    “相亲们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娄山泉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造出一座庙来,还要塑成五座神像,哪里可能?没有个三年五载不行吧,道长?”

    “等那庙造成了,我们庄子里的百姓,还不都死光了?”人群中的那位老者又说话了。

    娄言山在旁边纳了闷儿:这个烂道士是打的什么鬼心思啊,出一个根本不靠谱的馊主意?

    那个道士捻着胡子煞有介事地沉吟着,慢慢说道:“让我去和五位瘟君商量商量。”说罢,他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接着眼睛和牙关紧闭,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全身不停地抽搐起来。

    站在前面的人们看见他这个样儿,吓坏了,直往后面退。

    “别怕,”黄教头说,“贾道长是去天上找五位瘟神去了,一会儿就会回来的。”

    娄言山更想乐了,为了不笑出声来,只好把头扭到一边去,手捂着嘴,装着有什么不舒服的样子。他心里想,这个烂道士还是做了不少准备啊,至少学发羊癫疯,这也不是头一回啦。

    人群里的老实庄稼人,一时间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是注目看着那个道士在地上抽疯,嘴里还叽里咕噜地念念有词,吓得不敢出声。

    大约过了一袋烟多一点儿时间,贾道士停止了抽搐,又打了一个哈欠,眼睛慢慢地睁开来了。黄教头叫两个庄丁把道士驾到椅子上坐好。贾道士,又使劲伸了一个懒腰,说道:“刚才我同五位瘟神开会来着,我把你们的困难尽量向他们做了解释。就是你们上一次办得太简陋引起他们五位不满,刚开始,他们还不依不饶。亏得我好说歹说了半天,他们才同意了一个变通的办法。”

    “什么变通的办法?”娄山泉问道。

    这个时候,娄言山看见对面的人群中,出现了春蕙的脑袋。她还是穿的男装,向他伸出舌头,做了一个鬼脸儿。娄言山撇了撇嘴,也还了春蕙一个鬼脸儿。

    “五位神仙说了,”贾道士很郑重其事地传达着五位瘟神的法旨,“神庙是来不及了,神像不能草率。”

    “那神像安放在哪里呢?这一次我们可不敢草率行事了。五位大神有法旨没有?”这位族长,前大明帝国的游击将军还真信。

    “大神们说了,”贾道士继续传达瘟神们的指示,“就请他们坐在全庄最神圣的地方,便于接受百姓们的祈祷就行。”

    “那是哪里呀?”

    “难道是祠堂里的祖宗牌位那里不成?”人群中的那位老者说。

    “没错儿,”道士说,“大神们说的就是那里。你这位老哥,脑子还挺好使。”

    “那列祖列宗的排位呢?”

    “你傻呀你?”贾道士恢复了他的凡人说话,“用块白布蒙起来不就得了!”

    “那不大好吧,”娄山泉族长很慎重地说,“祖宗们也是在时时刻刻保佑着我们这些娄家子孙们,我们不能对列祖列宗太不恭敬了吧。”

    “我说族长,”道士说,“看是什么时候吧,眼下是火烧眉毛顾眼前,闹瘟疫了,就得拜瘟神。等瘟神不生气了,保佑你们不得瘟病了。你如果还有别的事请祖宗保佑,你再把瘟神的塑像搬走,恢复祖宗牌位的原来的样儿,再多拜拜祖宗,说你当初是不得已。祖宗都是心疼儿女子孙的,他们还不能体谅你们的苦衷?”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四章 道士坑人() 
贾道士的一番话,把娄上泉的心说动了。是呀,火烧眉毛顾眼前,眼下最重要的是抑制瘟疫的蔓延。祖宗大人们既然不能保护儿孙们免受瘟疫之害,就不能怪我们拜瘟神,暂时影响了一点他们牌位的面子。

    “那么,”娄上泉对贾道士说,“遮盖祖宗牌位的事,我可以让黄教头安排人立即去办,塑五尊神像的事,怎么办呢?”

    “那个没问题,”贾道士成竹在胸,“塑像的工匠我去找,眼下他们还没有接到别的生意,我去一招呼,他们就可以来。工钱也好商量,我给他们介绍的生意,价钱会特别克己。至于塑像的原材料嘛,他们是这一行,早就准备下了。您放心。”

    娄言山一听,贾道士这一帮,原来早就准备好了啊。各个专业的人才,所需用的原材物料,早就已经备齐。这服务工作,做得还是真不错。就是拿三百年以后的服务标准来比较,贾道士团队的服务精神,也够专业,差不了哪儿去的。

    这方面找不到什么问题了,娄上泉又提出了费用的问题。贾道士说:“娄老爷,因为是我的引荐,工匠们都不好意思多要钱。简单地说,连工带料每尊神像五十两银子,五尊神像,总共就是二百五十两银子。开工之前先付一半,是一百二十五两银子。”

    “什么?”黄教头一听这个报价,气得简直要跳了起来,要是按照他以前带兵打仗时候的脾气,还不得一刀把贾道士的脑袋给削下来,“贾道长,你也太黑心了吧。二百五十两银子,能盖三个祠堂大小的房屋和院子。这才五尊神像,你也太不靠谱了。”

    “黄教头,您别发火,”贾道士说,“这些钱不是我要的,价钱,也不是我报的。您要觉得合适,为全庄子上的百姓的生命财产着想,愿意出这笔银子,我就给你们两家说和说和;您要是觉得价钱太高,接受不了。这话就当我没说,这档子事儿,我还不管了。我这就告辞,谢谢贵庄子对我的接待和看重!”

    贾道士装模作样地这就要走。

    娄言山看得出来族长娄上泉感到非常为难。这个贾道士装神弄鬼,谁都看得出来,是在敲竹杠,乘人之危,骗取太离谱的昧心钱。可是,如果不答应贾道士的条件,这个祈祷瘟神的活动半途而废,不仅没有办法对乡亲们交代,也怕万一触怒了瘟神们,给乡亲们带来更大的灾祸。

    将军出身的娄上泉,从来是说一不二的,哪里吃过这种亏。可是,现在他双眉拧在一起,痛苦地考虑再三,还是伸手把贾道士拦了下来。

    娄上泉说道:“贾道长,不要这样,我们是诚心诚意地请您和您的朋友来帮助我们。但是,最近一段时间,这一带灾祸连绵不断,百姓们连饭都吃不上。钱上,确实艰难。贾道长修行道法,不就是为了救苦救难吗?黄教头是个不会说话的粗人,您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这个姓贾的道士,原来就是故意拿人,哪有这样好赚的钱还不赚的道理。族长既然已经说了软化,他当然也就就坡下驴,说道:“还是族长通情达理,其实个中我也有好多苦衷,还希望族长体谅我一下才好。”

    原来,娄言山对于娄上泉相信迷信颇有不满,觉得他不过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丘八。现在倒同情起他来了,娄上泉还是想为乡亲们好的,科学知识不够,那是受到了历史年代的局限,不可以苛责于他。

    这个时候,娄上泉说话了:“那我们就说好了,我不还价,只要您的这个工程确实能起到消灾灭病的效果。您能保证,我们说好了以后,我的庄子上,没有一家发瘟病吗?”

    “那当然可以保证!”贾道士肯定地说,“只要您的定金,就是一百二十五两银子,到了我的手,贵庄子上,就没有人会发瘟病了。您的定金什么时候给我?”

    “您的工匠和塑像用的原材物料都到了工地,我就付给您这一百二十五两银子。您的工匠和材料什么时候能到?”娄上泉是大风大浪都闯过来的人,做起事来,是滴水不漏。

    “明天上午,一准儿都到。您准备下他们睡觉的地方,饭菜备好一点儿,他们干起活儿来,精神头就更足一些。”

    “没问题,”娄上泉说,“每餐有肉,酒饭管够。”

    娄言山在旁边听着娄上泉和贾道士的谈话,心里很有点不放心。这个贾道士,分明就是一个骗子。瘟疫现在正猛烈地传播开来,就是皇上二大爷,也不能做到明天以后没有人发病。贾道士拿了一百二十五两银子之后,剩下的一半绝对是再也拿不到了。族长走南闯北大半辈子,怎么这点儿情况,就看不出来呢?

    只见娄上泉腆着个大肚子,大声地对周围的乡亲们说:“各位老少爷们儿都听见了,这一百二十五两银子的定金,先由我垫着,等工程全部做完,各位的灾病去了之后,我按照户头的人口摊下来,请各位乡亲们帮忙、解囊。”

    娄上泉做事漂亮,有理有义。难怪他在乡亲们的心目中,威信很高。娄言山佩服起他来了。

    可是给了贾道士这一百二十五两银子以后,那个牛鼻子老道偷跑了呢?

    会散了,娄言山和春蕙回到家里。春蕙忙着换衣服做晚饭。娄言山去看二老双亲。他们的咳嗽起来了,额头虽然还是发烫,温度倒也没有继续增加。娄言山对他们说:“病情没有恶化,就能安心了。就这样坚持喝板蓝根,不出五、七天,体温就能开始下降,凭着药物和您身体内部的免疫系统的双重抵抗作用,预后不会有大的问题。”

    “你说的是啥呀?我怎么听不懂呢?”老娘胡氏显出一脸惊愕。

    娄言山幕然想起,老娘怎么能够理解从来没有碰到过的三百年以后的医学术语呢。他换了一个说话的方式:“娘,我是说,现在您的病情不碍的。照这样喝药、休息,三、五天之后就能开始见好。不要担心!”

    “我不担心。有这么好的一个神医儿子,乐还乐不过来呢,担个啥心呐。”胡氏说着,心里很为这个大儿子感到骄傲。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五章 族长发病() 
晚饭桌上,春蕙站在饭桌旁边伺候着娄言山和娄言水这小哥儿俩吃饭。言水说:“春蕙,你就坐下来吃吧。你看,我们哥儿俩坐着,你一个人站着,说个话儿多不方便。”

    “这是千百年传下来的的老规矩,不能改的。”春蕙说。

    “老规矩?老规矩就不能改变了?千百年来的老规矩是发瘟病只有拜神。可是现在,越拜发瘟病的人越多。咱哥把这规矩改成了喝板蓝根,咱爸妈的病就好多了。”娄言山别看小个几岁,还是有很好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你就坐下来吃吧,反正爸妈也不在跟前。”娄言山和赞同弟弟的提议。

    “这可不行,哪里有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春蕙说,“咱们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嗯,大少爷,我看呐,这一次塑神像族长够悬的。那倒霉牛鼻子道人明明是在骗人,族长还要先付一百二十五两银子。我琢磨那个道士拿了这银子,一定要颠儿。弄得不好,族长要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族长才不傻呢。他一定会派黄教头他们把道士和工匠牢牢地看着,让他们跑不了。”娄言山说。

    “不一定,”春蕙颇有异议,“少爷您看,那个黄教头别看孔武有力,心眼儿可不是老道的对手。别老道设个局,把他忽悠得云山雾罩之后,自己脚底抹油——跑了。”

    “你是说黄教头的心眼儿斗不过那个老道?”

    “就是。”

    娄言山夹了一颗咸罗卜干,放在嘴里嚼着。一面在走心思,慢慢地说道:“哎呀,这还真是一个问题。那怎么办呢,我们难道能够隔岸观火,眼看着族长让那个牛鼻子给骗了?”

    “我们得给族长帮忙!”春蕙说,“可是怎么个帮法呢?我们又不能大马金刀地去抢黄教头他们的生意。”

    “那你们暗中行动呗,家里爸妈的病眼看就稳定了,我在家看着,不会有事的。”娄言水也要做点贡献,别拿武大郎不当神仙!

    第二天巳时(上午十点来钟),贾道士领着四个塑神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