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系统去宋朝 >

第92章

带着系统去宋朝-第92章

小说: 带着系统去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听说过熙州哪个石堡里屯扎过不只一个指挥啊!哥舒翰当年花费了数万唐兵攻取的所谓石堡,不过千余蕃兵扼守。虽然哥舒翰那个石堡远在西宁,不过……这狄道城白石堡的建制规模,应该相差不大。最多就驻防一个指挥级兵力。

    积石山……孙胜利这时候也想起来这名字为什么一听就很耳熟了。

    ……

第148、故意为难() 
孙胜利虽然不是太关心西北边事,也不是特别专业的地理发烧友。但他穿越过来的日子够久啊。

    熙河开边,拿回了晚唐即已丢失的岷山、临洮之后,适逢盘踞在青海西宁的宗喀巴势力发生内部倾轧。

    一个名叫蒙正(木征)的重要人物,他的儿子陇拶主动投诚大宋,把河州之地,拱手奉送给了大宋。

    于是熙河开边之事迎来了第二春,大获成功。史称熙河二次开边。这第二次熙河开边,主导人乃是蔡京。监军却是童贯和高俅。

    然而,接下来就出了问题,很大的问题。

    后世之人,要去青海湖边的西宁塔尔寺观光旅游,从兰州出发一路向西即可直达。

    然而北宋却不能这么走。

    因为兰州这个地方,落在了河州最北边紧邻西夏的国境线上。也即是后世兰州郊外临夏县这个地方。临夏临夏,顾名思义,大宋通往河湟养马之地的补给线,并不能畅通直行。

    必须得从南边兜个圈子,绕道走小路过去。

    这条小路,就是积石山。

    后世号称雄关锁钥的著名天险。

    积石峡长达20公里,黄河从峡谷中蜿蜒流过。人类车马只能沿着峭壁底下河沿上唯一的狭道,徐徐通过这道天险。

    似如此天险,自古以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大明朝的时候,在这里修筑了十道关卡,每卡百人。为什么一道关隘只用百人?因为非常狭窄,人多了毫无意义,根本施展不开。

    哥舒翰当年强行拿下石堡,去了6。3万大军,阵亡数万,对方守军不过一千。这便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战术效果。

    大明朝在积石峡百人一关连设十关,起码都相当于哥舒翰石堡之战五倍的战术效果。没个十多二十万人填坑是攻不破的。

    于是孙胜利敏锐地意识到一件十分要命的事情:

    大宋的战略目的,不用问就是想要巧渡积石峡天险,打通狄道城通往西宁湟水谷地的小路。

    (因为兰州大路就是宋夏边境,那条边境线上成天都在厮杀。根本没可能大搞商旅活动。只能绕道天险小路积石峡谷。)

    这积石峡天险是如此可怖的存在,大宋指挥官再蠢也不会强攻的吧?

    不强攻又要怎么办呢?

    收买西宁的羌藏两族领袖人物么?

    这个……

    这个其实不用收买的!人家西宁那头的当地土皇帝,本来就是积极效忠我宋的好孩子。

    现在的问题也就来了!这个木征之子,显然是跟西宁的统治者发生了内讧,内讧失败才弃暗投明降我大宋并拱手奉上偌大的一个河州。

    要想收买撵走陇拶之后继任上岗的西宁新任土皇帝,难啊!除非是斩了木征的儿子,除非是主动把这河州交还给人家。

    以北宋皇帝和士大夫阶级的尿性,这样的事情,能做?

    他们绝不肯这么做的!这么做显然有辱我大宋威灵!这么做会让天下异民族主动来降的感到心寒。

    所以……大宋兵马其实是根本没办法渡过积石峡吧?

    然而孙胜利是个穿越人,他倒是知道,大宋最后还是打通了这条积石小道的!怎么打通的?据说是童贯成功招降把守积石山天险的羌族王子臧征仆哥。被童贯派去招降的这个使者,就是刘仲武的长子,刘锜的哥哥,刘锡。

    反正吧,木征这个儿子陇拶,孙胜利本来是不知道的。

    但孙胜利作为穿越人必须关心童贯。童贯可是直接促成宋金海上之盟、宋辽北京大战、宋金太原大战三大致命事件的第一责任人啊。来到靖康国难前夜的穿越人,不关心一下童枢相的话,为免也太不爱国了吧。

    关心童贯,就自然知道童枢相当年在西夏边关的赫赫武功。

    崇宁年间,昔日熙河开边的功臣王王韶已故。蔡京再次开边时,先是木征之子陇拶降宋,朝廷赐姓赵,改名赵怀德。随即羌人多罗巴力捧赵怀德之弟溪赊罗撒抵抗宋兵,赵怀德仓皇逃离西宁。于是王韶之子王厚,在大太监童贯的监督下,出兵河湟。

    这第二次熙河开边不知何故,进行得异常顺利。多罗巴的三个儿子全数战死,溪赊罗撒兵败逃奔西夏。上届青海赞普董粘死后留下的贵族遗孀,以及西宁众羌诸首领开城出降。

    接下来就发生了很严重的问题。

    据说是当地羌藏人民不服的缘故,王厚、童贯向中央汇报说补给艰难,请求放弃这块争夺已久好容易才归降过来的湟水地盘。中央竟然还批准了。

    于是王厚、童贯大军回撤,赵怀德安置在熙州。西宁城以及整个湟水谷地牧马场,还是送还给了逃奔西夏的溪赊罗撒。

    胡溪赊罗撒汉山,溜达了一圈之后,又回到西宁继续干老大的工作。宋廷认可他为西平军节度使、邈川首领。

    于是,第二次熙河开边,大宋理论上一度拿下了叛党溪赊罗撒占据的西宁城,却又莫名其妙还给了这个溪赊罗撒。要知道这个溪赊罗撒,是在危机时刻逃奔西夏的亲夏分子啊。

    折腾了这么半天,等于这西宁城还是在胡汉三的手里。被迫倒向宋廷的赵怀德,终于还是失去了湟水谷地的控制权。

    大宋最后得到了什么呢?地盘还是回到了积石峡以东的熙河二州。在湟水谷地方向上什么也没得到。就只有王厚、童贯等人,纷纷建立了赫赫军功。

    这怎么看怎么都像影帝们联手在作弊呢?

    然而,孙胜利不敢贸然用阴谋论揣测王厚和童贯。因为此役牵连甚大。

    战报称:王厚帅大军兵临湟水,命高永年将左军循宗水而北,别将张诫将右军出宗谷而南,自将中军趋绥远,期会宗哥川,羌置陈临宗水,倚北山,溪赊罗撒张黄屋,建大旆,乘高指呼,望中军旗鼓争赴之。王厚麾游骑登山攻其背,亲帅强弩迎射,羌退走,右军济水击之,大风从东南来,扬沙翳羌目,不得视,遂大败,斩首四千三百余级,俘三千余人。溪赊罗撒仅以一骑逃走。

    整个战役说得来历历在目似的。且有四千三百首级和三千战俘的事实存在。这个很难作弊。

    战后王厚破格晋升为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其余诸将皆有封赏。童贯也成为史上最有战功的大太监,为他一步步打下胙土封王的坚实基础。

    (如果没有造假的话,童贯还确实是史上第一个光荣获得王爵的,战略战术皆精通的,还很擅长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伟大的军事家,以及,杰出大太监。)

    旋即这胡汉三溪赊罗撒又回来了,王厚逗留不救,导致高永年遇刺身死,所得诸城皆失。积石峡仍落入反王手中。王厚于是被降为郢州防御使。之前的一切全都白忙了。但童贯并未参与后来的事情,所以童贯不存在失职被降级的问题。

    现在这个折可兰姑娘等于就是在替赵怀德叫屈,投诉王厚和童贯,以及高永年、张诫乃自于整个西军参战将士,全是骗纸。这可能吗?

    摸着良心说话,孙胜利觉得这其实还真有可能的。

    可是!这御状,不能去告!谁告谁死,这是明摆的事情。即便包龙图再世,也翻不了这个天大的案子。

    最可恨的就是,高俅’、刘仲武、刘锜父子,也参与了这一连串的古怪战役。

    这个事情嘛……整个大宋文武高层,基本上全都扯在里头。

    这御状,能告?不能告啊!

    关胜利看样子继承了祖先留下的优良传统,这分明是个義字当头,热血冲动起来不顾性命的好汉纸。

    于是孙胜利必须赶紧想办法阻止关胜利胡来。

    孙胜利赶紧追问:“赵怀恩是个什么情况?他跟赵怀德什么关系?还有你们羌族可兰种,跟盘踞在西宁的吐蕃赞普,究竟是不是同族?凭什么区区一个白石城,能够容纳下三千人?你叫折可兰?跟折克行、折可适、折可存家族究竟有何渊源?”

    他这个态度,已经很明显就是在找茬。

    站在腐朽黑暗的统治阶级立场上,故意为难人家楚楚可怜的折可兰小公主。

    一点儿都没有公正公平的立场。

    折可兰眼泪汪汪,用遗憾和恨毒的眼神,冷冰冰斜视了这个猥琐道人一眼,没有说话。

    ……

第149章、强龙不压地头蛇() 
小姑娘对这个白脸道士已经不抱希望,不屑于回答他所提出的其他几个问题。

    唯独白石城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口,这个事情她要跟对面这个唱红脸的大胡子叔叔讲明白。大胡子脸色红润,看样子是个好人。不可以让他也觉得她是个满嘴瞎话的骗纸。

    “白石山自古就是羌人敬祀白石母神的祭坛,”她说,“神坛向来是由血统最纯粹的三家古族来共同守护。百年前白马种沿蜀道迁入剑南道,三族缺一,于是我可兰种接替白马种,担当了白石守护。三个种族的男女聚集在一起,当然就有这么多了。这有什么可怀疑的。”

    孙胜利是第一次听到神坛这个说法,大感好奇。

    关胜利看样子倒是早就略有所闻。他对于所谓白石神山什么的,一点也不觉得吃惊。但是关胜利似乎对另一件事情感觉诧异:

    “事情牵涉到你们的信仰,大宋当地驻军和行政长官,倘若没有特别缘故的话,应该不会贸然破坏你们的神坛吧?”

    倘若白石山白石母神当真是天下所有羌人,乃至所有藏人心目中,虔诚敬拜的地方。那么,擅动神坛,显然是会激化民族矛盾。令天下诸羌藏皆视汉人为寇仇。这可就是极其严重的大事件了。

    关胜觉得任何当官的都不可能这么玩火。

    但他又目测出折可兰不像是在说谎的样子……

    那么,会不会是一小撮不怀好意的野心家,故意想要破坏羌汉之间的亲密关系呢?此事就甚为可虑。倘若不知情倒还罢了。一旦听说了如此罪行正在发生,自然是每一个匹夫,都应该踊跃站出来予以阻止的。

    盖因为这上古羌族,自古以来就与汉融合。天下四十种诸羌,有三十种都是所谓的“熟羌”。羌人勇悍,熟羌勇士在边关上历来是我宋极大的助力。激怒这些熟羌,让他们再度变成敌视我宋的生羌,那可不是国家之福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一旦有难,当从我做起。

    “汉家节度使、宣抚使,自然不会轻易插手白石神山的事情。可是,倘若这节度使自身也是上古羌民之一种,那便可以为所欲为,宣抚使和廉访使都不会再插手。美其名曰:羌人之事,羌人自理。汉家官兵不便置喙。”折可兰态度磊落,全无半点儿说谎的迹象。

    “你的意思莫不是?这姚节度也是你们古羌种?”孙胜利终于闹明白了,竟然是这么回事儿啊!

    不光是藏人不团结,羌人也不团结啊。这摆明就是羌人自己愚蠢,无缘无故分裂出如此多的品种。种属划分过多,,相互倾轧难免。

    这样的内讧其实很好理解。譬如有很多部落是德高望重战斗力却不强。又有许多部落是战斗力爆表的新锐,传承的渊源不够悠久,德不高望不重。那么,老资格的部族老酋长自然是想要指挥这些新锐,这些新锐自然也不服管,时刻都想要推翻软弱无力的老酋长,取而代之。

    这是很典型的丛林模式。CCTV赵忠祥老师的动物世界里,狮群、猴群,都是这么玩的。总有新猴子挑战老猴王。挑战失败的被撵出去。挑战成功的话,就成为新猴王。

    大自然规律本就如此。从羌人区区数百万人的总人口规模上看,他们自分为数十种族,显然是文化程度过低导致的落后生活模式。这么多的种族流派,神仙来了都不好管束,不乱成一锅粥才怪!

    思维明明就很落后,德高望重的老酋长们偏偏还要傲娇臭屁,凡事都喜欢自以为是。这样一来,内部发生暴力倾轧事件,在所难免。新锐不断崛起,反复尝试着逆袭颓废老迈的老猴王,基本上,这是个不可避免的常态。这是自然规则。也即是所谓的天道注定。

    对于某只被自己旗下新锐猴子干掉的老猴王,孙胜利还真不打算怜悯。其实,她和她们,确实是活该背时的吧。

    折可兰用更加鄙视的眼神,扫过孙胜利脸上一眼。

    “姚秦都没听说过吗?可笑至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