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系统去宋朝 >

第80章

带着系统去宋朝-第80章

小说: 带着系统去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力十分低下。刘延庆、刘光世、辛兴宗、杨可世之辈,在扫方腊期间居功自矜,官阶和军权普遍高估于其真实的军事实力,以致于在北京城下丧师辱国。二十万大军,名将云集,竟然干不过契丹人一万。

    这干人中,杨惟忠、折可存、韩世忠倒是货真价实的猛将,却不擅专营,未能及时升到高级指挥官。折可存仅仅做到武功大夫,韩世忠擒方腊之功被辛兴宗冒领,只封得一个承信郞。杨惟忠替韩世忠抱不平,不但没有生效,反倒得罪了朝中大佬,处于一个不招人待见的尴尬位置上。于是北京大战期间,在岗的皆为庸碌之辈,杨惟忠独力难支,也跟着一起溃败下来。

    但宋江三十六人并未尽数遇害,直到靖康二年,汴京告急,党项人趁机反攻我宋西北前线。史进在华山再次造反,攻陷长安,扫荡汉中,自立为汉中王。旋踵为蜀中名将吴璘、吴玠兄弟所斩。

    所以这宋江一伙儿,其实一共是一反三降三叛。辗转沉浮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与方腊同时造反,旋即招安,受命去讨方腊。半途遭遇皖南事变,杀出重围,逃向海安、如皋一线,在海州被张叔夜收降。于是宋江再讨方腊。方腊刚死,宋江又叛。旋即又被折可存抓获。

    (孙胜利一肚子的郁闷:特么的宋总你这八辈子的祖先,究竟是咋回事儿捏?这乱七八糟的,瞎搞的都是些啥啊!)

    被折可存抓获之后,三十六人中的三十四个便再无音讯。唯有杨志追随杨可世,十分倒霉地打响了北京大败仗的第一枪。

    数年后,三十六人中的最后一个史大郎,竟然神叨叨地回到华山老家,兴兵再叛,割据了从西安到汉中的老大一片地方。

    (孙胜利心里偷偷地怀疑,这史大郎很可能是个三国演义迷,他莫不是想要重现三国演义中汉中王张鲁的割据理想?)

    总之,正式宣誓加入“忠義会”的穿越达人们经过反复磋商,最终一致认为:史进这个充满争议性的问题人物,必须认真拉拢!

    反正在未来十年内,这三十六人全是吃了历史包票的,一个都不会意外死亡,一个个都能妥妥地招安封爵。

    在此之后,最好就不要跟着宋江继续瞎折腾了。宋江太不靠谱!聪明的,就应该从方腊覆灭之日开始,及时转变立场,跟着史大郎混。宋江这面旗帜,可保前十年平安富贵。史进这个金手指,可保未来二十年不会落得个传说中李逵那样被毒死的下场。

    于是,公孙胜同志作为对外关系协调委员会委员长,亲自抓起拉拢史大郎这项重要工作来。

    这时候“忠義会”常委会成员只有二十四人,还缺十二个常委。

    史进同志尚未参加革命,正在这十二候补常委候选人名单内。

    ……

第129章、梨花带雨玉生香() 
“先生请上楼。天字房乙一号雅间正空着呢。”

    店小二认得这公孙先生,是个常客,也是个有钱的大金主。态度殷勤得很。

    公孙先生摇了摇头。

    “今儿个我就在这楼下大堂里坐一坐。”

    公孙胜今日并不是来吃喝享乐的,他要尽可能多地收集情报,以便于知己知彼,以防一不小心就落网。

    大堂里草根英雄最多,比较容易风闻些有意思的闲谈。

    话说这郭芙、郭襄姊妹俩,也就是呆在大堂里,才得以听闻神雕大侠杨过的最新动向。倘若一直呆在雅间里头,那郭襄也就见不着杨大侠了。

    “好勒!先生今日想用些啥呢?本店今日例牌是:汴口来的大鲤鱼新鲜旋鲊、陕北来的小山羊臀尖签签、淮南寿州来的八公山神仙豆腐。酒牌是新酿的江州橙皮桂花酒,三年陈酿的明州老梅酒。配各色按酒时蔬、果子、油供。随饭泡菜每逢节诞不要钱,今日恰好是个节日,这泡菜随意管够。只要不怕咸,想吃多少给多少……”

    这小二郎的职业,自然是由快嘴少年来担当。报起菜名来,一个个都是伶牙俐齿,说快板书似的。

    这快板书说着说着,店小二自己就卡住了。

    伸手一拍自己的脑袋,笑道,“打我这不开窍的猪脑壳!瞧我这脑子笨的!这泡菜嘛……那个……那个……虽然节诞日免费管够,但这白米饭和剔尖儿猫耳朵面食什么的,却是要算钞的。所以公孙先生你不要一直瞪着我看嘛!像你这么直愣愣地瞪着小的看个不停,小人的脚肚子都快抽筋了哈。”

    大宋人民的嘴炮,向来是肆无忌惮。虽然不一定人人敢做敢干,却一定是什么话都敢说的。

    这店小二最开始是看着这公孙先生脸熟,依稀记得这是个有钱有力的老主顾。却一时没想起来,这公孙先生其实也是这巨胜饭店的一位幕后股东。巨胜饭店售卖的所有泡菜,基本上都是由这公孙先生传授得来的腌泡技巧。

    传闻中公孙先生走遍大江南北,每过一处都免费教会当地最有口碑的资深脚店,学会酿造各自不同的泡菜。却不收教授钱。只以这泡菜的法门来入股,在每年的红利里头分得那么一分半分的薄利。

    于是这公孙道人,此刻隐隐已是这大宋天下成千上万脚店的共同合伙人。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举国饭店的店东名录之中,莫不有公孙氏的名字排在其中。若说这道士就是当今大宋天下第一泡菜王,倒也不算夸张。

    甚至还不只大宋天下。据说大辽、大金、大夏、高丽、扶桑,若干饭店餐馆,也都有这位先生的参股。

    巨胜饭店每逢佳节,都给食客供应不要钱的随饭泡菜,是这大当家的史大郎最新想出来的新名目。此事却并未征得公孙先生的同意。

    这其实就等于史老板慷别人之概,来做自己的宣传。

    此刻公孙大老板本人出现在这偷薅别人羊毛的剽窃现场,抓个正着……店小二感觉非常尴尬。

    换作是二十或者二十一世纪,遇到这样尴尬的情形,这大堂经理自己就会闭嘴,鞠躬道歉什么的。偏这大宋社会风气不同,这小二哥明明是在认错,却依旧不改其饶舌的本性,竟然胆敢当面冲着这公孙先生说:你不要一直瞪着我看,你这么瞪着人家,人家要紧张的!

    这小二哥,还真是调皮。

    公孙胜没有生气,也跟着笑了一笑。

    “那好!我不再看你便是!”

    孙胜利在狱中劳动改造了十五年,十分痛悔年轻时代的粗野和痴狂,早已立志要做一个谦逊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的人。

    倘若没有这段经历的话,说不定他还真打算敲打这个小二一顿,然后再找史大郎大闹一场。

    现如今孙哥不会再跟任何人轻易动怒。

    现如今这公孙胜是个好人,心里头充满了忏悔之心、悲悯之情,以及博爱、慈善精神。

    既然这店小二出了糗,心里头大感不安,不好意思被人看,那便不要看他。

    公孙先生昂着头,看着天花板。

    其实这古代大木屋的上方并没有天花板,上面是一根巨大房梁,以及无数横衍。横衍支撑起密密麻麻的斜椽木。椽条间整整齐齐地覆盖着层层叠叠的无数青瓦。

    其中间或有两三块瓦片故意缺失,留出空档,用来采光。

    这年月还没有发明烧造玻璃的工艺,所以没有玻璃瓦。为了采光,就要留出些空格。却又提防着雨天漏水,所以凡是这个留空之处的下面,都悬挂着一个个的瓦罐,用来接住空格间渗入的雨水。

    现在公孙胜就抬眼望着这瓦罐,以及瓦罐上面透光的瓦片空缺处。

    口中说道,“你家史大郎,现在何处?”

    史进是本店坐庄的后台老板,却不是这巨胜饭店的掌柜经理人。也即是董事长,并没有亲自兼任总经理。

    公孙胜只问史大郎在哪里,并不问掌柜的在哪里。

    这掌柜的,自然就在柜台后面坐着。不须问。只须大声嚷嚷几句,这掌柜的自会出来应对。

    就好像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时候。蒋门神作为董事长,在店外的坝子里张开躺椅,躺在那里晒太阳。快活林的掌柜工作,交给他的小妾在代理。

    这史大郎也是一样,他才不肯亲自坐柜台。

    坐在柜台后面的经理人,却不是史进的小妾,而是情妇。大名鼎鼎的李睡兰。

    水浒书中这么写道:

    “这李睡兰生的甚是标格出尘。有诗为证:万种风流不可当,梨花带雨玉生香。翠禽啼醒罗浮梦,疑是梅花靓晓妆。“

    解放后的版本,李睡兰勘订为李瑞兰。困在邢台监狱的十数年漫长时光里,孙胜利很无聊地逐字逐句查看过水浒书附页中夹带的“勘误说明”。这勘误附注中有讲过,原版李睡兰,后来因为建国以后睡魔不许成精,遂改李瑞兰。

    公孙先生谨守一个劳改释放人员的低调本分,尽可能不跟这宋时“睡”美人发生任何不必要的瓜葛。

    寄希望于店小二直接告知史大郎本人此刻的所在,或者,了解到史董的大致去向也行。

    偏偏这李睡兰不甚自觉。

    公孙先生不来叨扰,她倒主动跑过来罗唣。

    “是公孙先生来了呀!何不上坐?“这个被施老师誉为梨花带雨玉生香的粉头女子一边冲着流窜犯媚笑,一边嗔怪店小二,“你怎敢怠慢公孙先生呢?”

    明明是公孙胜自己执意要坐这大堂,店小二完全是无辜的,低着头,咕咕哝哝地解释说我正在劝说先生楼上请,先生尚未答应之类的说词,并不敢跟老板娘直接顶嘴。

    公孙胜有点看不过去,淡淡的道,“是我执意要坐在这里,不关这小二什么事。”

    公孙先生还没有点餐,小二不敢擅自走开。老板娘就在他的背后,店小二如坐针毡,如芒刺在背,十分惶恐不安。

    似乎也没什么好办法解救这个无辜的店小二。

    想想又觉得店小二也说不上有多无辜。谁让他要来这李睡兰的手底下打长工呢?

    于是孙胜利也不多想,“这例牌上的三个菜式,各来一份。只是不要这酒牌上的两种酒水。另上些时蔬和水果,适才我在路上见到地里的豆荚长得饱满,店里若是有,只管用盐水煮一大盘出来按酒。店里所有的泡菜,按个儿都来一小盘,我都要一一验看。”

    “先生可是自带得有酒水?”这李睡兰倒也机智。立即想到了:这道士不要店里的酒,单要这按酒的豆子,显然是自己身边携有好酒。

    “没错!”孙胜利不愿意跟这妇人多说。点点头,从背后解下一个偌大的酒葫芦来。

    ……

第130章、天暗星() 
葫芦在这年月算稀罕物。

    个头够大,品相又好,适合用来盛酒的大葫芦,东京城里三到五贯钱一只不等。这可不便宜啊。

    李睡兰看着酒葫芦的眼神都有点发绿了,实在是垂涎得很。

    史大郎就从没舍得掏钱去买几只这样漂亮的大葫芦。

    “今日的黄河大鲤鱼新鲜得紧,一条条都还活蹦乱跳的,先生要不要去后厨亲自验看一眼?”老板娘的态度十分殷勤。但这吃鱼之前,先看活鱼的推销桥段,却好像是来自于未来的先进风尚。

    公孙胜皱眉,“汴口什么的,都是忽悠吧?其实就是神霄宫道士们从雁鸣荡里捞起来的吧?”

    在黄河激流中逆流冲浪的鲤鱼,精力强大得令人震惊。壶口瀑布是如此壮观,那鲤鱼竟然可以逆流跳得过去,实在是个令人咋舌的难解之谜。故此这鲤鱼跳龙门,历来就用来比喻寒门穷书生一举中了状元这样的连升N级传奇之事。

    道家注重思考世界力量的奥义,对于鲤鱼跳龙门一事,特别关注。

    是谁给了鲤鱼如此旺盛的精力,以及,如此高深莫测的蹦跳技巧?一条鲤鱼,是无论如何不可能一跃跳过高高的壶口瀑布。这必须是一再凌空借力,反复连续跳窜才能做到。

    这也就是比较蠢的武侠小说中,左脚踏右脚背,右脚又踏左脚背,于是无限飞升这样一个老笑话的最初由来。也即是所谓武当梯云纵功夫的最初原型。

    梯云纵虽不靠谱,踩脚背纯属脑抽……但黄河鲤鱼肯定是力量超凡,且拥有独特的技巧和智慧。

    静坐黄河岸边,细心观摩鲤鱼的一举一动,试图找出些人类可以借鉴的妙诀来。这正是道家一项日常的必修课。

    但这神霄宫的情形,公孙胜确实很了解的。他去过,而且还跟那李仙子有了点略奇怪的框架性合作意向。

    公孙胜当然知道人多力量大,但人多力量大之后往往会有其中大多数人会变懒。于是这神霄宫里的道士们,绝大多数都很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