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系统去宋朝 >

第74章

带着系统去宋朝-第74章

小说: 带着系统去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蛮族兵马虚晃一枪,快马加鞭地跑了,你为了临时爆发战斗力,吃下的毒盐也就特么地白吃了。

    武博士的丹道实验,一旦成功,绝不敢让文官们抢先知道。

    得让武将们优先掌握这个门道。

    只有等到大多数基层官兵,都掌握了这个窍门之后,那时候,文官们就算有滔天的计谋,也改变不了既成的事实了。

    所以这件事情,出身于节度使这等大官宦家的刘锜,第一个觉悟。

    林灵素紧跟着也懂了。

    姚平仲身份低微,一辈子都在基层打打杀杀,还没上过什么正式的台面。平生从未有过被高阶文官阴过的悲伤体验,一时懵然,不知所以。

    ……

第120章、搓火球() 
刘锜和林灵素心里有数,范大老让大家今日过来,与其说是甄别,倒不如说是,为了镇场子。让实力派的高手出来镇场子,自然是为了保密。

    保密,其实也是为了低调保护武博士的人身安全,以及相关技术的安全。

    只有姚平仲那个土豹子,才真心把自己当作是考试场上的副主考官,一心想要考校这武博士是不是个骗子。

    一行人来到后院。

    武博士开了口,让无关的小道士们统统退下。小道士们受命于范大老,一切要唯武博士马首是瞻。一个个乖乖地退下去了。临走还把前后大小门户,统统都锁了起来。

    武博士并没有邀请李真伊和张如晦,于是这两个也被关在了外面。

    后院密密麻麻晾满了浸透硝盐的麻布。

    宛若上海滩的万国旗帜飘扬。

    “时间还没够,你们来早了点,”武博士开了一个相当低级趣味的玩笑,“各位道友不知道有没有谁有本领手心搓火球?如果有的话,那便不算来太早。”

    “谁搓个火球出来,帮我烤干它。按照标准的炭硝磺配比法,合成火药。再搓成引线。跟以往的黑火药引线一齐点燃,做个燃烧速度上的对比。便可知这新式炼硝法炼出来的纯粹度,提升了多少。”

    武博士本来长相就很猥琐,这时候乱开起玩笑来,更是一脸的不正经。

    大家也都看出来这是个恶搞的意思。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都不肯站出来现场表演搓火球。

    还是林灵素江湖最老,咳咳干笑了一下,把这讨厌的皮球,机智地踢回去,“就连八百年后的道家高手,也搓不出火球来吗?我不信!还是请武博士先搓一个来看吧!”

    武大郎哈哈一笑,“搓火球,我不行。算了,都不愿意出手的话,那就再等等吧。让小道士们上个茶,坐下来慢慢喝着?”

    小道士们此刻已经全都被撵了出去。

    他这是一句空话。

    除非又去开门,放些外人进来。

    果然林灵素不愿意节外生枝,立即拦住了,“算了!不喝茶也没啥关系!咱们可以等着。”

    这当然不是傻愣愣地干等着。

    林真人想问的问题,其实还挺多。估摸着把该问的问题,挨个儿全都翻出来问过一遍之后,这些麻布应该也就晾出来一小半了。

    这是夏季,横山岗是黄河岸边最高的一个所在。夜风吹来,风力甚是可以。这些麻布应该会干得很快。

    其实,晒硝也好,晒盐也好,也不是非得等他完全干透。

    干个八成,表面上就会出现白色的结晶粉末。刮下来就可以用了。

    林灵素不太担心时间的问题。

    这项实验,倘若成功的话,接下来怕是要有大量大量的时间,成天围着这个武博士转呢。

    林真人当前最关心的,还是这武博士的立场,以及价值取向。

    能够成为助力的武博士,才是好博士。痴心妄想要跟林真人分庭抗礼的话,那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于是,“这项实验一旦大获成功的话,范大老早迟要代你向朝廷请功。武博士有没有考虑过,功成名就之后,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呢?”

    这是个赤果果的路线问题。如此露骨的问题,换了姚平仲,肯定是问不出来的。

    刘锜倒也是有心想问,却也不大好意思开这个口。难道要强迫对方投效边关么?人人都知道大宋朝当兵不如屠狗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倘若武博士表示想要去申请一个进士恩科,有什么理由劝阻他不要去呢?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两句,可是出自于本朝真宗皇帝的亲笔。

    故此这刘锜有点踌躇,不知道此事应该从何说起。

    也就只有这林真人脸皮够厚,可以笑眯眯地当面把这样一番话,直说出来。

    这三人都没料到,这其貌不扬的武博士,竟然给出一个令人诧异的回答。

    这回答,其实不怎么稀罕。也就是令这些古代人诧异一下罢了。

    二十一世纪的穿越人一点也不觉得诧异。

    武博士说,“我是个厨子!我也只想做个好厨子!”

    这话也不是武大郎第一次说了,这分明就是在装逼。

    只不过在场的那三个人,是第一次听他这么说而已。

    于是众人一时俱惊!

    “这怎么可能呢?”

    “真话?假话?”

    “你这肯定是谦逊吧!”

    “我才不相信你仅仅就安心于一辈子做个厨子!”

    众人七嘴八舌地,一致怀疑这武博士不老实,说话虚伪。

    其实也没有七嘴八舌,也就三个人,三条舌头。

    但武博士笑眯眯地不作申辩。

    这三个高阶道士便不停地叽叽喳喳下去。

    “为什么你要如此低调?”这是刘锜的态度。他是优秀的战术家,凡事都喜欢分析对方的真实用意。

    “很好!你装得有模有样!”这是林真人。林真人的世界观里,一切有为法,皆梦幻泡影,这世界全是幻觉,什么都是假的!假的!只有无尽装逼,才是唯一真相!

    “虚伪!太虚伪了!”姚平仲之前是最讨人嫌的一个,此刻反而显得他最耿直,也最实诚。

    武大郎一味低着头,任人评说。

    他本来就矮得夸张。这么一低头,谁也看不见他的脸色。也不晓得是独自偷着乐呢?还是一脸惭愧地接受大家的千夫所指呢?千夫指,其实是没有的,事实上是三道指。

    等大家质疑得差不多了,武博士终于缓缓地抬起头来……

    一脸的坚毅、执着、虔诚、光荣模样……

    “厨可道,非常道,”武大郎将装逼进行到底,正巧刚才坐在前院喝茶的时候,百无聊赖地翻了好一会儿道德经,“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那啥。有名万物那啥。故什么什么什么,不管什么是什么,总之就是很玄很玄。玄之又玄者,方可算作是众妙之门。”

    在三个道士跟前,卖弄道德经,这合适吗?

    其实是合适的!谁说鲁班门前就不可以卖斧头呢?从二十一世纪随手揣一只表面渗碳合金刀片过来,给鲁班大叔看看,问他可敢不服?

    不过,我们飞哥的学识和记忆力,真是略差的。他可做不到其他主角那般过目不忘。所以这道德经背得有点残缺,就连什么什么什么的,都给胡弄进来了。

    这番话,听得身边三大高手一个个目瞪狗呆。

    卧槽!这矮厮,定然是个浑球!

    大家对大宋食盐工业的振兴,以及火药技术的腾飞,之前一度怀抱的热烈期待感,霎时间烟消云散。

    就好像三伏天里,被个二愣子稀里糊涂地迎头泼过来一大桶冰水。

    ……

第121章、妙哉!妙哉!妙哉!() 
武大郎装逼看似大不成功,其实也并没什么大碍。

    这充其量就算是自己给自己堵上了一道门。一道被无数YY小说玩坏掉的,主角开启弱智光环,让万千愚民顶礼膜拜的,脑残之门。

    关上这道门的时候,却也同时打开了另一扇窗。

    这道门,寓意着“你们这些脑残,跪在我龙傲天的脚下,颤抖吧!”

    这道门,分明是作死之门,我们飞哥本来就不打算去勇闯这死门。

    人都说大宋的智慧多么多么牛逼。

    跟这些智慧著称的大宋士大夫阶级眼皮子底下,胆敢玩弄愚众的手段?还不知道谁玩谁呢!只怕被人玩死了都不晓得怎么死的。

    关上这道作死之门,由此打开的另外那扇窗,那才是我们飞哥感兴趣的对象。

    那边那扇窗的名字就是装傻。

    装傻,其实,也是装逼的另一种高级形态。

    凭着个人武勇,显然是无法打败敌人的。不服的话,可以问问岳飞的意见。他够猛了吧!还不是被人给坑死了!

    凭着个人智慧,更加不靠谱。范仲淹、王安石、司马缸、苏东坡的继承者们,分分钟用小指头玩死你。秦桧什么的,显然不是大宋朝最高智慧的代表,这就已经是随手捏死岳大元帅的恐怖存在了。

    反过来讲,穿越客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强项。

    这金手指的厉害,只要用对了地方,自然是厉害无比!就看做主角的,要怎么去用。

    就譬如这炼硝的办法吧,倘若用龙傲天那样的态度炫耀出来,飞哥觉得自己肯定活不过多少集。

    倘若用憨厚笨拙的方式来发布呢?是不是就安全了许多?

    武博士是如此之蠢,竟然连个道德经的第一段都背不完整。背不齐也就罢了,明明没有人催他背书,是他自己臭屁得瑟想要卖弄,结果却卖弄砸了。这土豹子,还真是土得可以!

    似这等愚蠢的肤浅小人,谁会在意?这样也就不会再有人处心积虑想要干掉你。

    讲道理,如果不用复制黏贴的话,正常人本该背不全那个道德经第一段的。哪个穿越客敢说他背得溜熟,那肯定是臭不要脸耍赖皮!所以武博士上演这个桥段的时候,十分自然,全无半点儿破绽。

    想想看,一个精明强干的超智慧大天才,带着足以炸毁整个世界的秘密武器,强势来到大宋朝,这一看特么的就是来打擂台想争天下第一的呀!宰执天下的这些大腕们,能容你幸存几集的时间?

    真把古代英雄当傻姑?倘若被岳飞同志知道了,他第一念头想的恐怕不是保护你,而是干掉你!干掉你,再踩上一只脚,吐你一口唾沫:你这该死的妖人!倘不杀你,恐怕我宋皇帝的龙椅有点不稳当。干掉你才是硬道理。

    啥?你说岳飞不会枉杀好人?错!地球人都知道岳爷爷是愚忠到底的。

    反过来,我是人畜无害的老实人,我从未来带了些土特产给你们。快收下吧!一点小小的心意,不成敬意。没有前置条件,也不指望换取什么。这样的话,大概能多活许多年。

    范纯粹截获那本唐云传,我们飞哥当然也是看过的。一千六百万人都看过呀,我们飞哥怎可能这么落后。

    飞哥当然知道木炭麻袋过滤法,仅仅只能够过滤固体渣渣,根本没办法把都是水溶性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开。

    要想把氯化钠和硝酸钾分开,必须知道这两个东西各自的“溶点”。这个事情略复杂。这两样都是常温下溶于水的,其实不存在“溶点”一说。毕竟我们飞哥是厨子,不是化学士。

    我们飞哥熟知腌萝卜的奥义。虽然不知道专业的化学士语言应该怎么加以措辞,但,飞哥可以用厨房里的通俗大白话,把这件事情掰个清楚。

    无论硝酸钾还是氯化钠,还是任何其他的水溶液,这溶液越是浓缩,就越接近结晶析出的临界点。

    这个道理很容易想到的,曾经在厨房里把汤熬糊过的,对此都有深刻认识。汤汁越煮越浓,逐渐就有固体析出。“彻底煮干”这个动作,不可能是在一毫秒内瞬时完成。而是,一步一步,逐渐完成。这意思就是说,当这锅汤,被煮得快要彻底干掉时,就已经开始有固体结晶物一点一点地析出来。最敏感的成分,最早析出。最惰性的成分,拖到最后,在最后一刻最晚凝固。

    这里头有一点点时间差。

    飞哥虽然不懂化学,却可以猜到。古人煮盐的时候,肯定是注意到了这么个渐变过程的。却一直猜不透为什么古人不做一个漏斗状的大锅来熬盐,这样不就可以在锅壁上分层次仔细刮出不同成分的硝和盐了吗?

    不懂的事情就果断承认不懂。

    不可装懂。

    不懂装懂,用木炭布袋过滤法去忽悠古人,态度还那么拽,实验当场失败,肯定会被古代人活活打死的。

    所以我们飞哥不敢装。他也就是随便猜猜……浓到粘稠状态,处于凝结临界点的高浓度溶液,所含几种物质,先后析取出来的时间分界线,恐怕是在高温和常温下,不大明显吧?分界不明显,就意味着空有实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