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系统去宋朝 >

第29章

带着系统去宋朝-第29章

小说: 带着系统去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府把牛都看得如此紧要,更何况马匹。

    可知这女主来头不小。就连翰林学士们也只能坐牛车呢。

    她身后陪伴的婢女也有不凡之处。只见这婢女腰间悬挂着一只小小的包袱,这包袱口上却拴着一条细细的烂银链子,就知道来历非同小可。宋人所谓的烂银不是银子,是精钢。这年月当然不会有炼钢工业,但铁匠铺千锤百炼得来的所谓百粹精钢绕指柔的,也即是龙泉宝剑或者缅刀那一类,已经不是铁质,而是手工锻打得来的钢材小件。

    能用钢质链条拴住的,会是个什么宝贝呢?蒯飞心里头忍不住有些好奇。

    但此刻却并不是好奇的时候。

    要赶紧让武松弄明白这样一件事儿:当土豪跟地主发生纠纷的时候,我们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还是不要见义勇为的好,静观其变吧。

    就怕武松闹不懂这个阶级鸿沟的差距,瞎管闲事。做出些取悦剥削阶级美女,刻意邀宠讨好的伪侠义举动来。一旦跟对面的纨绔青年打上一架,远处街口上巡检的名捕赶了过来,这麻烦可就大了。这京师四大名捕,肯定不是之前的开封府公差那么好应付了。

    越是担心什么,就越是容易发生。

    那纨绔张开手,拦住二女的去路,嬉皮笑脸的纠缠上来,曼声说道:“小娘子!且停步!我有些体己话,正想跟小娘子私下讲一讲……”

    果然这武松最见不得这样的场面,登时就按捺不住,奋然朝前迈出去一大步。蒯飞急忙伸手去抓。抓倒是抓住了,武松却并没停下来。这武大郎的力量,终究还是大大的不如武二郎。

    蒯飞急得跺脚,大声喊道:“二郎!住手!快回来!”

    武松的脚步顿时停住,回过头来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哥哥:“哥哥?何事惊慌?”

    不单单只是武松回过头来。

    那一主一婢两个女子也都回头,把武大郎看着。

    某纨绔的注意力跟着也落到了武大郎的身上。

    “哈哈!滑稽!真是滑稽!你这矮胖子竟然把这大个子唤作二郎?”

    这纨绔也不再做那个阻拦的动作。认真看了看武松,又仔细看了看武大郎。互相比对了一会儿,拿手指住武大郎,忍不住大笑起来。

    ……

第40章、小娘子() 
这武松是何等的英雄气概,怎能容忍有人公然嘲笑自己的亲哥。

    顿时就怒气勃发。

    蒯飞见势不妙,心知自己用寻常手段是拉不住这武二郎,情急之下,拦腰将这武二死死地抱在怀里。

    矮人专精的“意志强韧”天赋能力顿时激发出来,怎么也不肯松手。

    心里头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放手!武二的脾气一旦发作,多半要在此地行凶杀人!

    武松稍稍用了三分气力,竟然没能挣脱。

    又加大了三分力气,蒯飞便支撑不住,脚下再也站不稳桩子,被武松一步一步地拖着走。虽然被拖着走,却还是不肯松手。这便是意志强韧的好处了,一旦蒯飞这个被动天赋被激活,放眼这世界,再没有任何力量能让他撒手罢休。

    那纨绔看见这一高一矮两兄弟唱出了这么一出“艳段”,心中觉得甚是好笑,便鼓起掌声来,赞道:“真好艳段!好泼皮!好黏人的蜜煎糖狮子!”

    他这是由衷的夸赞!其实并无恶意。所谓“艳段”,也就是宋时折子戏的开场白,也即是黄山谷所谓作诗开头破题所必须的那个醒目要素,后世称之为“噱头”的是也。

    只是武二郎平生又何曾见识过甚么蜜煎糖狮子,一听这话,便当着是嘲笑我大哥矮拙的身材像条狮子狗。竟敢当面羞辱我大哥?是可忍孰不可忍!越发的气不打一处来。

    这一次武松却不再加力挣扎。

    这力气,从三分加到六分,再闹下去,眼看就要出尽全力了,只怕哥哥会消受不起。

    于是停在原地,戟指骂道:“那拙鸟你过来!看我撕扯你这张烂嘴!”

    那纨绔却毫不在意武二郎的口头威胁,越发地乐不可支,竟然捧腹大笑起来。

    那面上蒙着纱织帷子的女主,却趁着这个空档,对自家带来的婢子附耳低语了几句。

    那腰上系着精钢锁链的古怪婢女,脚下忽然就灵动起来,抢到纨绔和武松之间,将两人隔在两边。冲着那纨绔微微地蹲了一蹲行了个礼数,娇滴滴开口说道:“都尉既然在此守望,想必是公主殿下正在这庙里敬佛礼拜。这天不亮的就来烧香,所为的自然是祈福。都尉在这里做出些折福夭寿的事情来,仔细里头那位殿下晓得了,要拿竹竿子抽你!”

    武松乍然听到这样一番言语,顿时就安静下来,不再发力挣扯。

    蒯飞听了这话,心里头比武松更加吃惊。既然二郎已经不再挣扯,他也就慢慢地松了手。

    都尉?公主?殿下?

    感觉今天惹到了某只了不得的大人物。

    却一时猜不到对面站着的究竟是何方神圣。

    大宋朝的公主何其多!宋徽宗出了名的特别能生会养,不折不扣地一匹大仲马。在古今帝王生猴子数量排名榜上,仅次于生了108个儿子的周文王姬昌,稳居第二名。碾压第三名著名的人0妻掠夺者曹孟德。曹公一辈子大概生过20几个儿子30几个女儿。赵佶却生过30多个皇子30多个公主。在他被女真人掳到宁古塔苦寒之地的那些日子里,竟然又折腾出来多达12个儿女。所以赵佶妥妥地天下第二。以人0妻0曹的战力之强,也只能屈居第三位。

    当初把高俅推荐给赵佶的那个人,就是小王都尉王晋卿,他是前朝皇帝的驸马。正式身份是驸马都尉。

    看年甲,眼前这纨绔岁数实在太小,不可能是前朝王驸马。

    是徽宗的某个女婿么?徽宗的女儿太多了,完全猜不到这是哪一个。

    正在蒯飞寻思这些细节的时候,那纨绔又笑了笑,先是冲着那蒙面的女主拱了拱手,然后才对着那个身法不俗的钢铁婢女说道:“小娘子点拨得是!蔡某便只好领了这份人情。只是某心中有些疑惑,不能自解:我哪里就做过甚么夭寿的举动来?这折福之说,却不知从何讲起?”

    原来这厮姓蔡!

    姓蔡且身为驸马都尉的,那便很可能是蔡京的儿子!

    可这蔡相公不是刚刚下课罢官了么?蔡京的儿子凭什么还敢当众嚣张?

    却听得那婢女嗓音清越,就宛若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脆生生一连串说道:“这两人兄友弟恭,端的是有仁有义。人家既是仁义,都尉却戏谑于他两个,是为不仁不义。公主殿下若是在此,当不至于为此不仁不义之举。因此都尉做得此事,便是违拗了公主的本心。都尉既是驸马,自然是屈居在下,凡事要以公主为尊。似此等违拗尊上之举,也就算得一个不忠不孝。”

    “都尉做得出这等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事,吃竹竿子打几下屁股,也就算从轻发落了!”

    这一次那蒙面的女主并没有来得及附耳密授些巧妙的说辞,这一番上纲上线的歪批论调,显然是这婢女自己临场想出来的。

    蒯飞在一旁看得来背上直冒冷汗。

    这婢女,不简单啊!不但胸有丘壑,还口若悬河!真乃世界罕有之奇才也!见到一个有才的奇女子,原本应该艳羡,为什么我们飞哥却要出汗?无他,只因为这婢子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好鸟。这动不动给人上纲上线,乱扣大帽子的舆论腔调,岂非是像极了后世不容许用文字来描述的特殊十年?

    这婢子,活脱脱一个WG余孽啊!飞哥现在就很想八卦一下,妹纸你是姓江姓叶还是姓姚的?你也是穿越过来的吧?前辈这张嘴真是厉害啊!是不是70年代曾经在姚相公麾下做过一阵子革命小秘书?

    这可是个禁断的话题,于是飞哥的背上忍不住冒出冷汗。

    讲道理!这蔡都尉其实也就是居高临下,不大尊重小市民的面子而已。虽然有错,却也算不得什么大过。按这婢子的说辞,竟然就给人套上了不仁不义不忠不孝四大罪名。即便是鞑子皇帝后来搞的文字狱,也不带这么夸张。

    这蒙面女主,究竟是何方神圣?

    这革命丫鬟,又是哪里来的妖孽?

    武松这一刻气犹未消,隐约晓得了面前这一男二女出身不俗之后,倒也收起了想要打人的暴力冲动。

    虽然已经不再打算动用暴力,但江湖豪杰已经燃烧起来的愤怒气焰,却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随风消散的。于是气哼哼地拱手说了一句江湖切口:“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这笔帐,日后再来算过!没请教三位上下如何称呼?”

    他是个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的任侠好斗之人。

    这意思就是:兀那鸟都尉!且留下你的姓名来,咱们日后再来约斗。旁边这两位帮忙的侠女,也请留下字号,洒家从不赊欠恩情,得了别人的臂助,事后务必要有所回报。

    ……

第41章、李清照() 
北宋是个很特别的历史时代。

    文人士大夫的地位极其高大上,却又并不像魏晋那般自诩风流,一味地推崇上品士族,瞧不起寒门子弟。

    大宋朝倒是普遍瞧得起那些从寒门走出来的新股次新股,这些草根庶民当中,随时爆发一两只大蓝筹出来,这一点也不意外。

    北宋的科举是面对全体良民百姓的,持有本城户口八年不迁徙,哪怕是武大郎这样卖炊饼的郭户,也可以厚着脸皮去应考!说不定他就考上了呢?

    范仲淹开了一个好头,强势刷新了整个宋朝社会的传统观念。

    说起来这范文正公少年时代还真是可怜得不行,因为母亲改嫁,作为拖油瓶跟着去了朱家。

    即便是21世纪遇到这种情况,谁也不会待见前夫所生的拖油瓶儿子啊,于是这个小朱同学倍受歧视和虐待。

    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范伟人后来终于恢复了范姓,一跃成为中国古代最受人敬仰的士大夫,端的是一位万世楷模和榜样人物。此例一出,谁还敢小觑了草根平民百姓?大高手果然是藏在民间!

    大宋出身于微末而后高居于庙堂的大才子,非只范仲淹一人。

    蔡京一家人最先的出身也并不怎么高大上。

    这蔡鞗身为蔡京的第五子,心里头自是不敢小觑了这些藏龙伏虎的草根俊彦。不过,眼前这个矮胖子那就免谈。似这等三寸丁谷树皮一般的相貌身段,即便把书本读得再熟再透,最多也就止步于举人,没有任何机会进级到殿试。

    没错!大宋朝如今除了才学之外,特别看重颜值。

    蔡鞗的长兄蔡攸,当初就是靠颜值得到今上的赏识。彼时蔡京还尚未崭露锋芒,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官家首先看重了蔡攸的颜值,然后才关注到蔡攸的老子蔡京,继而才会惊艳于蔡京大人在书法上的神级造诣,这才一步步将蔡京大人提拔到了首相位置上来。

    官家这么做,自然是有一番极其雄辩的大道理在内。

    人如其文,文如其人。

    一个生性粗鄙之人,是断然写不出高风亮节的一手好字来的。

    大宋士子对于书法的热爱和看重,已经来到了一个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新高度。

    且不说苏东坡的书法有多好,只说这范仲淹的“洁字”当年也是名动天下,据说,从字里行间就可以看得出来,君子所怀高洁的志向和刚正骨格。

    高俅、蔡京、蔡攸,也无一不是俊彦风流之士,都写得一手好书法。虽然再也不能写成范文正公那样的高洁之姿,却始终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得见一股清新挺拔的气势。

    因此,官家完全有理由认定,这几个颜值美美的爱卿,绝非奸邪之辈,他们的笔意之中掩饰不住地流露出相当清俊的骨感。

    这赵佶自己就是古往今来最杰出的大画家大书法家之一,书法之道,他懂得不能再懂。

    瘦金体本身就是极有笔力极有骨格的一门书体。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赵官家看重的并非奶一样白、奶一样软的娘炮小郎君。当今这位官家看重的,乃是风和骨。

    上行必然下效。眼前这个矮胖子,显然是既无骨格,亦无风貌。于是他即便肯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经书,也注定成不了什么大器。

    那当然就不必予以重视了。

    但矮胖子身边站着这个魁梧高大的汉子,被称作是“二郎”的,倒颇有些铁骨铮铮的意思。虽然这汉子霸气外露,还不够圆润内敛,但倘若调教得法,倒也不是不可以修成一段正果。

    蔡鞗不由得起了几分爱才之心。

    蔡鞗,tiao,其实就是带个双人旁的“条”,写作蔡条,其实也并不算错。这位驸马都尉自己的草书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