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系统去宋朝 >

第131章

带着系统去宋朝-第131章

小说: 带着系统去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移动态势。

    这么个充满动感的动态灯光沙盘,不是什么人都随便玩得转的。

    单凭第六感直觉?谁敢把战争胜负的筹码,押在妹纸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上?所以正常的五感也必须格外敏锐。至少,她需要超凡级别的夜视能力。

    总之,红玉小萝莉目前还嫩着呢,还没成长到金山大战那个程度。

    但她的观察力,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

    之前提及笛卡尔解析几何的时候,汤姆先生脸上露出的惊诧表情,似乎跟一般人惊诧的方法,有些不同。

    这个异样的惊诧表情包,引起了梁萝莉的关注和警惕。

    “哈哈!解析几何!是滴是滴!我对这个课目非常非常地敏感。就好像吸血鬼对大蒜一样敏感。”

    美国年轻人的脑回路也是十分特别的。

    汤姆其实就是随口打个譬喻的意思。也不知道脑子怎么就忽地一抽,抽到了吸血鬼对于大蒜的敏感上。

    客观来讲,他这譬喻,打得来,还算是相当地精准和传神。

    吸血鬼自然是厌恶大蒜的,不光厌恶,还有点害怕。

    敏感、讨厌、害怕。

    恰好学渣对于三角函数,就是也有这同样的三大感知。

    所以学渣汤姆其实也不算忽然脑抽,他这个类比,其实是水到渠成,很走心的。

    “吸血鬼?”

    “大蒜?”

    这样一来,谢家店里的事情,歪楼就歪到美国去了。这还不仅仅是在距离上歪了半个地球那么远。还歪出了时间线上的将近七百年偏移度。毕竟美国独立战争是1780年代的事情,现在仅仅只是SS帝国的1110年代。

    谢家脚店的女掌柜实在忍不住了。

    蹑手蹑脚走过来,卷入了眼前这桩本来不敢卷入的大件事。

    女掌柜走过来的时候,手里捏着一把大蒜:“汤姆先生你刚刚提及的大蒜,就是这个大蒜吗?”

    掌柜的之前就接待过山姆和汤姆,所以知道这两个夷人的名号。

    但她很怀疑夷人的翻译靠谱不靠谱,所以拿出大蒜的实物来求证真相。

    倘若不作这个确认的话,鬼知道外国大蒜会不会是我们的生姜?

    汤姆看了大蒜一眼,抽了抽鼻子,嗅到那个熟悉的蒜气,点头确认:

    “没错!就是这个大蒜!”

    ……

第205章、你跟来做啥() 
吸血鬼这么新奇古怪的概念,一经提出,很明显是会引起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

    尤其是惨遭靖康国耻磨砺之前的北宋人民,最爱八卦饶舌。绝不可能走过路过放过如此搞怪奇葩的新鲜事儿。

    这话题一出,看样子一时半会儿歪不回来。

    按理说武松应该及时打断这个胡乱歪楼的节奏。

    但他却没有直接予以打断。

    站在武松的角度上看,他带着两个小萝莉来到六福镇外谢家脚店,滞留时间在个把时辰以内,是相对安全的。滞留时间越长,安全系数就会大幅度地下降。

    这原因其实很好懂。

    武松带着人质出逃时,是很冒险的举动。敌情不明时,很有可能一头撞击官府布设下的天罗地网。

    但今日武松赶着驴车,一路行来,这条路线上的战争迷雾已经打开。这一路行来的途中,已经探明,足够安全。官府根本就没有往这条路上增派兵力的任何迹象。

    所以,估算一下官府办事的效率,出现在谢家脚店之后的一个时辰内大致是没什么问题的。

    耽搁久了,那可就难说了。

    保甲法还是蛮厉害的。

    乡民知道有匪,隐匿不报者,与匪同罪。

    在这条律令的约束之下,谢家店掌柜以及全伙员工,都要依律向保长汇报匪情。再由保长上报大保长,大保长再转告县尉或者巡检使臣。

    这是无法避免的必然演变。

    武松也不指望一个脚店的店家,敢于跟江湖豪杰讲义气,敢于隐匿不报。那是不合情理的事情。事实上,正常人都会偷偷去举报的。

    不举报就会惨遭连坐。

    所以武侠小说里几个大侠在客栈里打得稀里糊涂,店家伙计和官府都跟透明似的不存在,那肯定是商纣王时代的愚昧背景。在文明法制的大宋社会,绝不可能发生。

    但大宋的法制体系也挺腐朽的。

    规矩自然是极好极其完整成套有体系的。但执行这些律政的人,素质就很成问题了。

    颇有上进心的小巡检小使臣,其中一部分办事儿倒是蛮用心的。都想立功,想加薪升职嘛。

    事情糟就糟在,庶民和小吏,在办案过程中是没有加薪升职福利的,也没有奖金和利事。

    没好处的事情,谁肯干?

    没任何好处,还跟传说级的有名大盗结仇结怨,谁傻谁才会那么去干。

    然而同罪连坐的事情也是很严肃的,这个事情倘若官府认真追究起来,被连坐问罪的话,那几辈子的家业都全毁进去了。

    怎么办呢?

    机智狡猾的农村人民立即想出了对策。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个机智狡猾的对策就是把大事报小,把急事报缓。

    譬如几个悍匪结伙进了村,一刀子砍死了保长,扛着一把血淋淋的大刀片子,冲进保长家,跑去QJ保长的闺女。

    遇到这种事情,自然是要报官的。

    但是可以把血淋淋的杀人抢劫QJ案,误报成比较暧昧不明的流浪浮客强行入室案。

    我老眼昏花,我距离远,我没看见血也没看见大刀片,我就看见两三个不认识的外来户,手持长长的大大的莫名之物,踹了保长家的门,然后进去了,然后不知道了。

    不行么?我就只看到这么点事儿,你咬我呀!

    这是大事往小了去报。

    然后,急事往缓了去报也是蛮有技术含量的。

    这个拖的技巧,技术含量比之前那个眼神不好的借口,高得多了。

    怎么说呢?如果人家是正常串门的亲戚呢?报假案也是不大好的嘛!误报匪徒入室,结果虚惊一场,让大官人小官人白忙一场。这也是个不大不小的过失。谎报军情谎报案情的,都是要吃打的。

    大宋朝县衙打人的刑罚,不是军棍,也不是鞭子,更不是打板子。

    所有的电视全都没对。没有什么杀威棒,也没有什么打板子。

    按例是用鹌鹑蛋那么粗的细竹竿,脱了裤子打屁屁。基本上跟当爹的打自己娃娃的力度差不多。

    军棍打断腿,板子打出老大的一滩血渍,这都是不人道的蛮族做派。大宋朝以仁慈孝悌为本,只用打孩子屁屁的手段来处刑。

    这刑罚,重在羞辱,而非致伤致残。

    于是这一个个的刁民,遇到案情发生的时候,并不会立即飞跑着赶去报官。

    按例是要挨家挨户地先确认一番。

    “那谁家有几个生面目踹了门进去了,你认识不?该不会是他亲戚来了吧?”

    “这可说不准呢!那家子好像就是有那么几家不爱敲门偏爱踹门的霸道亲戚,谁知道是不是呢?”

    “我也闹不清啊!”

    “大家都吃不准么?”

    “那只有请秀才去看看了。看清楚情况才好报官不是?看错了乱报警肯定是不对地。”

    “咱们村好多年都没秀才了。”

    “那……去问问老村长?”

    “老村长瘸了好些年。”

    “瘸了没关系,拄个拐还是可以慢慢走几步的。”

    “哎!老村长你慢点!咱们不赶时间!千万别摔着了,瞧你这老身板儿。”

    “哎!村长怎么倒下了呢?”(村长一进保长家院子,就被土匪打晕)

    便是如此这般。

    等巡检公所接到报告,已经不知道多少时间磨叽进去了。就这样,这案子报得来还是迷迷糊糊,根本看不出来是寻常亲戚上门吵架,还是大盗入室行凶。

    世风之不古,刁民之无良,每一个一心一意求上进的缉盗使臣,都恨得来牙痒痒地。

    偏偏还不好处置这些刁民。

    因为日常寻常文牍手续,都要这些小吏来经办。别说是巡检快手,就是新任的府尹和通判到了,也得给这些小吏面子。

    就好像军校出来的上尉,到了部队里,哪敢跟军士长扯淡啊。少校都不一定好意思跟军士长怄气的。

    这些小吏,平时最喜欢恶意教村民们学坏。

    为什么呢?这样才能凸显小吏阶级的存在感,以及借此机会获取各自的蝇头小利。

    倘若百姓们都如周公旦或者王安石设想的那么懂事,小吏们没了上下其手的余地,自然就会被长官们一脚踩死。

    现如今没几个当官的敢过分欺压小吏阶级,这全都是上千年来本阶级努力搞怪,积攒下来的软实力啊!

    倘若小吏阶级不这么搞怪,良民们一个个都忠君爱国,不说是见义勇为吧,仅仅只需要见贼即报,那小吏们的价值就大大削弱了。到时候工作中稍有些许失误,长官的大耳刮子立即就打下来了。

    把水搅浑之后,哪个长官还敢轻易折辱小吏。别说小错,就算有了大错,长官们还是得动脑筋、编说法,替我们小吏阶级多多担待着。

    污吏们:我们才是国家真正的脊梁!

    武松当然深明个中大义。

    就算以前不明白,认识了宋公明哥哥之后,不明白的也明白了。

    所以他并不担心在这谢家店里杀人之后,会立即引来巡检们的追捕。那些家伙,没那么快!

    但也不能在此地无限制地一直拖着。

    “喂!你,你,还有你,都跟我走。我们得换个地方。然后才好坐下来慢慢说话。”

    事情发生这样的演变,武松其实是蛮高兴的。

    尤其是汤姆歪楼歪出来吸血鬼这么一个新奇话题楼,很明显梁红玉对此兴趣盎然。她的眼珠子当时都亮了起来。

    这就好!

    反正这汤姆已经正式接受了来自梁山的邀请,他是志愿要上梁山去走一遭的。

    那么梁红玉是不是就很有兴趣跟汤姆先生一起走一程,边走边聊聊吸血鬼有关的那些事儿。

    嗯!这就妥善解决了武松之前一度担心过的,一个人两只手,要如何才能掳走两三个俘虏的烦恼问题。

    店小二十分机警,他自然知道大盗杀了人赶紧是要逃跑的。

    这条大汉,杀人之后,还在现场从容不迫地高谈阔论了好半天,已经算得上很有胆识。

    这时候大盗要走,谁还敢留?

    店小二飞快地从后槽牵出那条驴,把驴车所需的辔头和缰绳,快手快捷地拾掇妥当。

    “哎?掌柜的你跟过来做啥?”

    武松很惊诧,这女掌柜竟然也想跟洒家一起去梁山玩玩?这好像不大靠谱的样子。

    “你,还有你,你们两桌都没付账呢!”女掌柜指了武松一下,又指了汤姆一下。

    “做下了杀人血案,自然是赶紧跑路,哪还顾得上付账?你见过哪个大侠杀人之后还回到柜台上结账的?”

    武松一边从褡裢里头摸钱,一边咕咕哝哝地抱怨着。

    他是好汉,能买单自然要买单。当然不买也没啥关系。现在不是挺悠闲的吗,所以他是倾向于要买单的。

    赖账没意思。赖一个婆娘的账,就更没意思了。

    洒家可不是那种怂货。

    他的手已经摸到了褡裢里整根的细银棍子。

    用力掰了一小段下来。

    “承惠三贯三百文,只要铜钱,不要碎银子。”

    女掌柜看着武松的脸,一本正经地说。

    ……

第206章、惊声尖叫() 
“要这么多?你开的这是黑店啊?”

    卖炊饼的武大郎一日收入不过四百文。武大郎这个经济水平,算是乡下的小康,东京城里的穷人。

    也即是说,大宋中等县份正常庶民所能接受的日常餐饮消费,每顿饭按例不超过一百五十文。

    比这再贵一些,那就吃不起了。

    考虑到东京城里消费指数比较高,去正店里来上一顿平民大餐,有时候消费或会超过五百文。这就有点好像后世的工薪阶级偶尔出去阔气一把。特别想吃高等食物的时候,按耐不住打个牙祭,绝不敢太频繁。频繁超支,那就会欠债破产那么个性质。

    当然……达官贵人的豪华筵席,追求山珍海味,连餐具都是象牙或者纯金的。似那种皇家生活典范,一顿耗费个几百贯也都是可能的。

    东京城里混的,大多数也是普通人啊。天天都吃皇家生活典范的高大上馆子,那是绝不可能的。

    所以,被命名为脚店的庶民快餐界,单单只吃一顿管饱快餐的话,三十文差不多就是上限了。鸡鸭鱼肉全都弄上一大盘,请人吃个四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