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系统去宋朝 >

第109章

带着系统去宋朝-第109章

小说: 带着系统去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胜倒是引起了张如晦的片刻留意。

    通缉令是神霄宫大老颁发的,张如晦当然是仔细看过不只一次。

    不过,这古代的通缉令,画得来好像写意山水一般。大种花家目前还不流行西式写实主义肖像画。于是,一时不能确定巨胜饭店门口站着这邋遢道人,是不是就是图形缉拿的那个入云龙。

    因为张如晦年轻,又因为这悬红额度大得令人咋舌,他忍不住多看了公孙胜两眼。

    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他并不打算进一步深究这个疑似通缉犯的邋遢道人。

    张如晦很清楚自己今晚来到这里是干什么来的。

    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

    既然答应了李真伊,那就要把李真伊拜托的事情做到最好。

    他不想节外生枝,也不愿意放下手里的“正经事”,分心旁骛去贪图别的什么悬赏。

    作为一个道德高尚的有道之士。诸如分心旁骛,贪多嚼不烂,见猎心喜,见利忘义,如此等等,都可算是倒行逆施。于自身的道行有损。

    身为刘真人的弟子,张如晦不屑去做那小人的勾当。

    于是,看了公孙胜两眼之后,也就作罢。

    决意不去纠结这人究竟是不是那个通缉犯的问题。

    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初衷!今晚此行,我明明就只是来买情报的。

    他愿意向巨胜饭店的主人出个好价钱,购得有关武松去向的线报。

    掌握武松去向之后,是要亲自出手干掉他呢?还是另行买凶杀人呢?

    这个问题,到时候另行考虑。目前,暂时,还不用想太多。

    冲着史进拱手说道:“贫道张如晦,特来恭喜史大官人!”

    “哦?神霄宫也知道俺当了个官?”

    史进忍不住觉得有些诧异。

    他在晚饭前才从京城赶回来。除了自己之外,所有人都不可能提前知道这个“喜讯”。这年月又没有电话,信鸽什么的纯属扯卵蛋。

    按理说神霄宫应该没这么快知悉此事。

    毕竟这神霄宫距离潘店,还是有那么几十分钟的行程。

    张如晦很理解史进为什么吃惊。

    微笑说道,“在枢密院和赵官家跟前,极力推举史大官人的,正是我神霄宫范大老。此事我神霄宫事前便心里有数,故此大官人不必惊诧。”

    神霄宫高层都知道此事。

    范大老最是热衷于为朝廷举荐贤良。

    这个史进嘛,范大老是推荐给童枢相的,希望童枢相安排他做个巡检司下辖的乡寨都监,专门监督潘店地方的团练事务。但横行转职的大使臣,是必须由赵官家亲自审核。有点好像科举的殿试。

    考虑到赵官家一向垂爱于五官端正、身体长大的汉子,说不定赵官家一见史大郎之后,就把他留在京师,充任三班使臣或者殿前班直什么的。

    为了确保这史大郎不至于被意外高举。破格拔擢为殿前司下辖的班直军官。范大老特意给这史大郎履历中添上一笔,略有些不良人意味的,所谓劣迹。

    这所谓的劣迹,其实就是:史斌当年改名史进的这个流程,不合体例。

    宋时良人改名是不犯法的,但需要有事由、有承担、有登记备案、有当地县衙出具的凭留。

    史斌改名的过程,略有些荒唐。必须完备的种种手续,都未完备。此事推判起来,或会导致他永远失去科考的权利。

    还好大小使臣的选拔,考量的尺度本来就松于科举。

    大宋的管理模式一向如此。

    武人自然是粗暴的好。循规蹈矩的文士,打起架来难免会犯些宋襄公那样妇人之仁的错误。武人要比文人更有力,必须够粗够野。太过文质彬彬,反倒不好使。所以武人的选拔,不拘于“仁”的设限。

    仁和义,举子必须双全。

    武人嘛,有义便足够堪用。反正大宋也不会让武人掌握到什么太大的权利。无须仁智合格,只要懂得些基础义理就成。

    史进这个人,义这方面没问题。

    李睡兰其实就是私底下拿着巡检司暗红办事儿的“小番”。

    宋时所谓的番子,语意跟明朝不大一样。

    番者,翻也。

    譬如七十二番,寓意是翻动书页七十二次。

    其实番就是页码编号的意思,语意上无限接近于后世所常说的“番号”。

    一个有番号的青楼女子,譬如四二〇号这种番号,无须解释,很明显就是……大宋才不会有什么磁力链条,这番号,是带着些秘密特务的性质。

    也即是港产警匪片里常见的所谓“线民”。

    巨胜饭店是出了名的藏污纳垢之地,官府并不来此搜捕,并不等于大宋提刑司和巡检司的干员们,全都是睁眼瞎。

    对史进这个问题人物,官方早有过细致而周密的调查。

    李睡兰就是调查员。

    正是因为调查的结论显示史大郎颇识义理,恰好又没什么文化,更有点很不宽仁的匪气,这恰好就是成就一个优秀武官的理想性格。所以神霄宫才把这案子力压下来,责成提刑司和巡检司不要扰乱巨胜黑帮的经营。

    范大老看过对史进的调查甄别报告之后,便起了爱才之心。

    想要收归己用。

    却迟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

    范大老的考虑是,一味施恩,并不能使得草莽之人衷心归顺。须得是恩威并济。

    说简单点,就是要拿捏住史大郎的犯罪证据,然后不予追究,反倒提拔起来,这才能够让这汉子死心塌地。

    然而史进除了改名事件违例之外,并未明确的罪行,所以此事便一直拖了下来。

    史进跟公孙胜有过八拜之交,此事瞒不过六扇门的有心调查。

    但这两人结拜时,公孙胜也并没有成为河北剧盗,这罪名也就加不到他的头上去。

    一直拖到今日凌晨的早些时候,公孙胜终于在紫石桥街的王记茶楼露了行踪,这样一来,一直被蒙在鼓里的史大郎,总算迎来了升官发财的机遇。

    神霄宫的办事效率还真是高。

    辰时便把来自神霄宫的公函送到了童贯的府上。童枢相也不含糊,午饭后就让大内总管李彦的手下,把史大郎弄到宫里去面圣。

    这年月的太监,不算文臣,倒算作是挂靠武官系列。是归枢密院管辖的。大内总管李彦的顶头上司,不是皇帝,却是童枢相。童贯自己就是太监,且又居功至伟,进身成了枢密院的大老。童枢相指挥起太监来,完全就是如臂使指,得心应手。于是此事办得来行云流水般顺畅。

    也就是下午喝茶的时候,史进有幸当面拜谒了赵官家的天子威仪,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承宣郞。

    接下来,便心花怒放地回到巨胜饭店。不出三日,锦袍、执照、牌牍、金鱼袋什么的就会办妥,一股脑儿送到潘店来。印信自然是没有的,他又不是真版文官。

    公孙胜拒捕袭警之后一路西窜,大老们早料到他是要去潘店投奔史家黑店。

    这样便最好不过。

    抓捕入云龙,将发酵菌相关的民间技术,强势收归国有。趁机敲打史大郎,揪住他的小辫子,使其彻底归心。

    这两件事请,也就在今晚一并予以摆平。

    范大老并不是特别瞧得上这两个小角色,于是并没有特别隆重地布设什么天罗地网。

    虽然不是天罗地网,这番布局,倒也不算弱。也可说得上高手如云,悄然控制住了潘店四方八面的每一条交通要道。不怕这两个小妖精,翻得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这年月吴承恩还没有来得及撰写西游记。可是范大老的知识结构十分奇特。他倒是通过无数次针对穿越犯的聆讯,亲耳听说过许许多多,版本各不相同的,西游记花絮。

    ……

第174章、金手指() 
张如晦今晚有求于史进,十分客气,一心想要恭维这位最新上位的史大官人。

    为了套近乎,索性把神霄宫在此事背后暗中出力的消息,说了出来。

    却不料这番套近乎的话语,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史进顿时就警觉起来。

    老资压根都不认得神霄宫的任何人,无缘无故帮我博取一个官身,这背后,怕是有肮脏的什么企图吧?

    张如晦终归是年轻。且又是自幼跟着刘混康学习茅山派的符箓法。

    一辈子足不出户,就好比后世读死书、死读书,从未有过社会实践的那种抽象派理论学霸。一旦走到社会上来,简直就是弱得爆了。各种不合时宜,各种弄巧成拙。

    “你忽然跟我说起这事儿,是啥意思?”

    史进对张如晦的态度十分冷硬,几乎就把这家伙当着敌特分子来看待。

    张如晦大感意外,史进的反应完全出乎于这位茅山派小张真人的意料之外。他一度还以为,这番套近乎的话一旦说出来,对方肯定会感恩戴德,热情优待,把神霄宫来的“准提真人”,奉若神明一般顶礼膜拜呢。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张如晦一时囧住了。

    感觉好尴尬啊!

    公孙胜替张如晦解了这个围。

    “老萧,人命关天,你看这笔帐要怎么算?”

    在孙胜利眼里看来,张如晦就是个不知所谓的过客。这家伙显然是路过,打个酱油的那种小龙套。

    最可笑这个小龙套看起来还不是一般的蠢。这里明明是最新发生了一桩血案,任何正常人类路过此地,首先要关注的都是这桩人命大案。也就只有自恋到了极点的白莲婊或者臭美宅,才会在这血淋淋的杀人现场,好整以暇地跑去寒暄一些不相干的日常琐事吧。

    孙胜利不假思索地认定这个青年道士,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书呆子。或者,按港产片里的说法,这家伙其实就是个凯子。

    我们孙哥现在懒得理他!

    直接无视了张如晦的打岔,依旧揪住萧老爷子不放。毕竟这萧离婆才是决定此事如何演变的关键人物。

    人是萧七佛杀的,但萧七佛在天平上的磅重,显然是远远不及萧大佛。

    为什么这么说呢?

    孙胜利的考虑是,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是天公地道。干掉萧七佛,这件事情也就算摆平了。

    干掉萧七佛很难吗?孙哥觉得这并不算什么特别难以达成的目标。

    可是,想要干掉萧七佛,必须要这萧大佛同意,将此案定性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私下复仇行为。

    一旦萧老爷子护起短来,将此事上升到七佛会组织跟水浒忠義会组织之间的对抗层面上来,这事情就闹得大了。

    七佛会可不是那么好摆平的。

    七佛会背后自有1110年代北京市辽国南院大王的兵马撑腰,水浒的力量仅仅只是梁山泊这里聚集的数万刁民。双方的实力对比,自不用说,我方差之远矣。

    即便是由大宋最清正廉明的包龙图来做出史上最公正的裁定,恐怕包龙图也会偏袒七佛会一方。毕竟梁山目前正处于被扫荡的状况,在郓城县指挥清乡工作的,正是开封府的许大尹。

    与此同时,辽宋之间,倒是一直维持着百年睦邻友好的盟邦关系。

    这种形式下,开封府要如何公断?不问而可知。

    不论是包拯还是许幾,恐怕都不会站出来替梁山地下党主持公道的。

    即便是有某个穿越客,附体包拯和许幾……那也没用!梁山的处境目前极度哀伤,即便是穿越党主持工作,这穿越党也不会偏帮水浒群豪的。因为……因为目前宋金秘密联盟,阴谋推倒大辽帝国的军事外交部署,是极其错误的。

    大宋官方的情报侦查工作,做得来十分糟糕。

    严重误读了大宋、大辽、女真三方,实力强弱的对比关系。

    大宋朝廷目前是没能前瞻到:女真人才是最狠的狠角色。

    大辽大宋联合起来剿灭女真野猪皮,也许这才是唯一拯救大宋的秘方。大宋朝廷现在根本就是不知情的吃瓜政府,傻乎乎地与虎谋皮,想要帮助女真人早点推倒大辽,这无异于自毁北方长城。

    大辽一旦扑街,女真人很快就会长驱而下,制造出一场令无数英雄泪目的靖康大劫难。

    所以,无论是包拯、许幾,还是穿越党,全都不会支持梁山泊。

    他们全都会选择偏帮大辽这个“友邦”。

    倘若大辽能够多存活十年二十年的话,大宋说不定还可以抢救。

    总之,一言以蔽之:水浒忠義会跟北京七佛会,一旦公开翻脸的话,全世界都会帮着七佛会,打压梁山贼。

    更有甚者,萧离婆说不定还要进一步蛮不讲理,楞将此事上升到辽宋两国战争与和平的战略关系上来,那根本就不是公孙胜和史进两个所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