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南皇 >

第354章

大唐南皇-第354章

小说: 大唐南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属下领命。”

    “其余人的任务稍后会有人通知你们的,都回去准备吧。”

    “是。”

    吐血奉上,还有一更。

    (本章完)

第674章 京杭大运河() 
    第四十二章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前隋炀帝所修建,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南起余杭(也就是杭州),北到幽州(北京在贞观年间的称呼),流经河北道、河南道、淮南道以及江南道(包含如今的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浙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7公里,是世界第一长的人工运河。

    据称隋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其实最后一个才是主要目的,为的就是和高句丽开战),全长将近两千公里,在开凿之后的一千多年里,京杭大运河一直承担着南北方的物资、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交流的重任,也是华夏历史上最功勋卓著的交通大动脉,在历史上的地位,是可以和长城相媲美的史诗级建筑。

    今天的大运河杭州码头,来了一支庞大的队伍,人数足足有一万多,携带的货物更是连车平斗,川流不息,一眼几乎望不到边。

    这支队伍的主人自然就是李贞了,在岭南经营了一年多,又灭掉了整个南洋以及半个天竺,李贞可谓是功勋卓著,可以想象的是,等他回到长安,迎接他的定然是无尽的欢呼与荣耀。

    在获取了无尽功劳与荣耀的同时,李贞也赚取了海量的金银财宝——整个南洋二十多个国家的国库被他搬空,国内贵族大户更是被贬为了奴隶,家产充公。

    根据随军书记官的统计,李贞在整个南洋,取得的财宝,光是金银珠玉的价值,就至少在一亿贯钱左右(包括翡翠玉矿以及那些寺庙里的纯金铸造的佛祖金身罗汉等等),如果再加上那些名贵资源——比如磨盘大的沉香木啦、两人合抱不过来的香樟啦、数不尽的香料啦、一眼望去就跟大海一般无尽的大米啦,婴儿头颅大笑的龙涎香啦,一整块紫檀木雕琢的佛像啦……那价值将会更加的多,初步估计,应该要比金银珠宝的价值都要高两倍——当然,这是在卖到大唐国内的价格……

    要知道整个大唐一年的国库也就两千多万贯而已啊——就这还是因为这几年国内国泰民安,经济发展起来的缘故,贞观初年可没有这么多钱。

    在贞观初年国家穷到了什么地步?

    连长孙皇后的衣服,都是露脚的啊,为的就是节省一点点布料。

    这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实在是大大的不雅,对于一个母仪天下我皇后来说,更是极其不符合礼仪的。

    但是没办法,当时国家穷,就连李世民自己都做不到一日三餐吃肉,甚至为了以身作则,干脆就将三餐制改成了两餐制,就是为了省一顿饭。

    通过这些,也可以看出,李贞在南洋赚了多少钱——当然了,这些东西中,有九成都是要献给国家的,只有一成会落到李贞手中。

    但就算如此,这一成的战利品,也足够低的上李贞商会一年的纯利润了——而这,还是没有算在天竺的收获呢。

    现在李贞押送的,就是所有战利品中最珍贵的一部分——价值还不足总量的十分之一,至于全部运回来,那是不可能的,那么多战利品,用陆路得运到什么时候去?只能等台风季过去,用海运给运回来了。

    “属下杭州造船厂厂长孙安,见过越王殿下。”一个面色蜡黄,瘦若枯骨的人,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给李贞行礼。

    “行了,起来吧。”皱着眉头看了孙安一眼,李贞训斥道:“孙老神仙不是说你的病需要休养吗?看你的情况,怎么越来越差了?你是不是又熬夜了?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熬夜,不要熬夜,先将身体调养好——不然我为什么要将你调到杭船来?”

    闻言,孙安眼中闪过意思感动:“在其位,谋其政,这是殿下跟臣说的,臣掌握着这么大一座造船厂,如何有休息的时候?”

    “我去……”李贞也是无奈了,哭笑不得道:“你说这话,不觉得亏良心吗?就你是船厂,也敢号称规模大?杭船的规模要算是大的话,那越船和登船算什么?巨无霸吗?”

    “可是在属下眼里,杭船才是最好的。杭船的规模或许不大,但是我们生产的配件质量却是第一等的——从杭船成立以来,我们生产的配件,没有一个出现问题的。”孙安有些自傲的说道:“当今天下虽然以产量为主,但属下坚信,在不远的将来,质量才能代表一切,只要那个时代到来,杭船就是天下第一的造船厂,什么登船,什么越船,都只能在杭船的屁股后面吃灰。”

    “……”李贞无语了,这目光未免也太超前了吧?

    但是李贞也不得不佩服这孙安的眼光,未来的确是质量的天下,只要质量好,就不愁没有买家,相反,产量高而质量差的产品却只能躺在仓库里,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

    “算了,看来我得将你的职位给免了,再让你这样折腾下去,杭船的未来什么样我不知道,但你的未来绝对是死路一条。”李贞无奈的摇摇头,做出了这个决定。

    这个孙安也是这些年来李贞招募的人才之一,也是最顶尖的管理型人才,同时也是李贞麾下有名的工作狂——工作起来不要命的那种。

    其实他才是越州造船厂的第一任厂长,但因为在一次进入深山考察当地木材质量的时候,不慎误入一处烟瘴之地,虽然后来成功获救,但是也被瘴气感染了肺部,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病,只需要慢慢调养,只需要一个月就可以恢复如初。

    但是奈何当时正是越船草创的初期,事务繁忙,再加上他工作起来不要命,哪里有时间调养身体?

    结果就是小病拖成了大病,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李贞将他调到杭州造船厂来,就是因为杭州这边环境优美,气候合适,再加上杭船规模不大,给他有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让他有时间调理身体,但是现在看来……

    第四更奉上,昨天欠下的债补上了,明天去买电脑去,有了新电脑,更新速度应该可以更快一些。

    (本章完)

第675章 麻烦() 
    第四十三章麻烦

    听到李贞要将自己一撸到底,孙安顿时急了:“不要啊殿下,您能晚一段时间行吗?属下刚刚给杭船制定了一个质量标准,还没有来得及验证呢,你能不能让我先看看成果再说?”

    “不行,本王不会再让步了。”李贞坚定的摇头道:“质量标准的事情可以过一段时间再说,反正现在杭船的规模也就这么大,工人不过百,就算出了问题也好矫正,你怕什么?但是你的病却不能耽搁,你的身体已经虚弱到了极限,随时都可能崩溃,你必须先将身体调养好再说。”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李贞非常霸道的说道:“干脆这样吧,你也别在杭州了,本王放你几个月的假,你干脆跟着我们一起去长安吧——只有将你带在身边,本王才能放心一点。就这么定了,你回去收拾东西吧。”

    “殿下。”孙安还没有见过李贞如此霸道的一面,但面对李贞的强势,却也无可奈何,只能苦笑道:“殿下,您就饶了我吧,你真让属下清闲下来,属下说不定就要早死了。”

    “怎么会?”李贞却是一点都听不进去,摇头道:“任凭你说的天花乱坠,本王也是不会听的,你就不要说了,事情就这么说好了……干脆,你也别回去了,本王派人去你家帮你哪东西就好了,你就在这里等着吧。小福子……”

    小福子立刻上前一步:“殿下,奴婢在。”

    “去吧。”

    “是。”

    “喂~”孙安见小福子带着人匆匆离去,顿时急了,但小福子如何会听他的?转眼间就没了人影。

    “殿下。”孙安幽怨的看着李贞。

    “没事没事,就这样了。”李贞才不会理会他,见状连忙转移话题:“对了,我让你准备的船,你都准备好了吗?”

    “已经准备好了。”见谈起了正事,孙安骨子里的敬业精神顿时就让他从之前的状态中恢复过来:“一共三百艘货船,五十艘客船另外还有一百艘车马船。”

    “怎么只有这么点?”李贞眉头皱了皱,江船的载重量远远不如海船,自己带了这么么多东西,三百艘船怎么够?还有客船,运河上最大的客船,一次性装五十个人就已经顶天了,五十艘也才不过能装两千五百人,自己可的带了小一万人呢。

    “没办法,属下已经命令下面的人尽可能的征集了,但是……”孙安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李贞情知事情有异,心中一凛:“是不是有人搞破坏?”

    “正是如此。”孙安点头道:“属下刚开始搜集船只的时候一切都很顺利,每日里都能搜集几十艘船,如果按照这种进度,在殿下来到杭州之前,搜集足够数量的船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是问题就出在三天后,在属下搜集了三天的船之后,发现船只竟然没有那么好征集了。

    经过属下的详细调查,发现就在属下开始搜集船只的时候,杭州忽然冒出了好几股势力,也以同样的条件搜集船只,而且手段十分暴力,但凡是不愿意被他们征集的船只,不但船家要被毒打,就连船只也要被强行夺走——根据属下的调查发现,就在这半个月里,杭州刺史衙门就受理了好几百起这样的案件,但是任凭杭州刺史如何调查,都没有查到一点蛛丝马迹。”

    “看来,这是有人在和本王作对啊。”李贞想都不用想幕后黑手肯定就是这位杭州刺史——崔永兴在搞鬼。不是李贞判断太武断,实在是整个杭州除了他之外,李贞实在是想不出除了这个人之外,还有什么人能在无声无息中和孙安抢生意。

    “属下办事不利,还请殿下恕罪。”

    “无妨,这是本王的失误。”李贞不在意的摆摆手:“好在本王早有准备,要不然还真要着了他们的道了。”

    杭州历来就是世家的自留地,杭州官场上下早就被世家经营了一个通透,尽管如今世家失势,但他们的软实力并没有遭到多少的折损——在大唐朝野上下,各地官场之中,世家之人依旧占据了大唐官场五成以上的职位。

    “早有准备?”孙安疑惑道:“殿下这是何意?”

    “没什么,在离开越州的时候,本王就担心你征集不到足够的船只,因此已经提前下令,命令登州舰队帮忙搜集船只了。算算时间,如果本王的命令顺利转达的话,登州那边应该已经出发了。”李贞这话还真不是在宽慰孙安,他的确是下达了这么一道命令,就是担心孙安这边出问题——李贞可不敢忘了,之前来杭州的时候,武媚娘可是一枪打爆了一个官二代的蛋蛋的啊,而那个官二代的父亲又和崔永兴是亲戚……

    所以说双方的仇早已经结下,崔永兴不给自己添堵,那才加奇怪呢。

    李贞这一次却是猜错了,这一次给他添麻烦的根本不是崔永兴——崔永兴本身就是崔氏弟子,又坐上了一州刺史的位置,这样人的自然不是笨蛋。

    他又如何看不出来,如今的世家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

    世家现在需要的是时间舔舐伤口,他们巴不得朝廷不关注他们呢,崔永兴又怎么会在这种时候主动招惹李贞?

    那不是找死是什么?

    虽然银岛争夺战只是摧毁了世家一半的力量,但是这被摧毁的一半力量正是世家的武装力量,剩下的一半力量只是软实力。

    但是软实力在这个以拳头说话的世界上,又有多大的用处?

    朝廷和你讲理,软实力自然可以起到作用,但如果朝廷准备来硬的,就算你再有道理,又能如何?

    有句话说的很对,这世上永远不缺少想当官的,如果朝廷真的狠下心来整治世家,以强硬的手段将世家的官场的影响力抹去,大唐官场固然会迎来一阵动荡,但也只是一阵动荡而已,只要接任者有点魄力,稳住局面完全不成问题。

    但世家可就要倒霉了,没有了武装力量,又失去了在官场上的话语权,谁还管你是什么东西?

    (本章完)

第676章 吴兆龙() 
    第四十四章吴兆龙

    崔永兴不可能行如此不智的方法,这一次真正出手给李贞添堵的其实就是那个官二代——吴兆龙。

    李贞不记得他的名字,但是吴兆龙可是将李贞记得死死的啊——武媚娘不光是废了他,让他当了太监,而且还将他父亲,原杭州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