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国手 >

第86章

大汉国手-第86章

小说: 大汉国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让欣慰的点了点头。

    这才是我张让的外甥。

    “那好,剩下的交给舅父来安排,一个五六百石的官身还难不到舅父。”

第155章:人都是怕死的() 
第四座医院毫无征兆的出现了,如同之前的三座一样。

    第一座华安命名其为隐形医院,第二座是虚拟医院,第三座是双倍医院,而第四座…

    华安看着新出现的这座医院,有些脑门疼。

    通体粉色的医院是什么鬼?

    女性医院?

    华安打算进入看看。

    “对不起!非女性请止步!”

    医院正门口上挂着的电子显示牌让华安不得其门而入。

    “凭什么?我召唤出来的医院不让我进?岂有此理!”

    华安准备硬闯,结果…

    医院消失了。

    华安有些懵逼。

    这么有脾气的医院吗?

    “夫君,你在干吗呢?”郑怜儿疑惑看着面对墙壁发呆的华安,不明所以。

    “没事,睡不着,起来面壁思过。”华安胡乱找了个借口。

    郑怜儿翻了个白眼,打着哈欠回屋去了。

    婚事在即,她每天被她老娘折腾的够呛。

    华安踱步到院里的石凳边坐下,将医院的事情暂且放下,开始思虑汉仁堂的事宜和即将到来的婚事。

    吴地来信,外公蔡邕和娘亲蔡明姬不日将至冀州。

    婚事自有下人操办,华安倒是不用担心。官位高了,能用的下人就多,如今雄居冀州的他若是愿意,十万人他也能调的动。

    只是那样就太兴师动众和劳民伤财了。

    汉仁堂在冀州二十郡五国一起兴建,所耗甚大,古今华安已经贵为冀州刺史,不再适合亲自出面管理汉仁堂一应事宜。

    所以他就将汉仁堂交给了郑怜儿代为管理。华安也知道,郑怜儿哪里懂得管理这个,一准会转手交给她的父母代管。

    做为长安富商,经商过三代的郑氏也契合管理汉仁堂的身份。

    背地里再有华安这个刺史撑腰,汉仁堂一定会在冀州各地兴起的。

    “古月,你过来。”

    今日值夜班的古月闻听家主召唤,忙从院门口小跑过来。

    “家主,您有何吩咐。”

    “我问你,你相信这世间有神仙吗?”

    古月愣了愣,这是啥问题。

    “赶紧说,不说我踹你啊!”

    “应该…有吧?”

    书里说有…那就应该有吧?

    华安看着挠头傻乎乎的古月,不禁笑了起来,“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古月看着华安笑盈盈的样子,牙一咬,说道:“有!一定有!”

    华安轻哼了一声,“那你倒是说说看,神仙在哪?哪路神仙?”

    这可愁坏古月了。

    “行了,说点正事。”华安正襟危坐,古月也忙站直了身子。

    “葛鴻主锦衣亲军还不够,倒不是不信任他,而是不能尽信之。时间短了还好说,时间长了难免有些人有不臣之心。可以预见,咱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在冀州生活,该有的防范准备不能有失。”

    古月听得心砰砰直跳。

    这是家主要委以自己重任了?

    当初他坚持回到华安身边接替裴丛的位置,连校尉之职都没要,并不是他不想从军立功,而是觉得自己愧不敢当。当时时局不稳,他觉得身为护卫的职责就是保护主子不受伤害。

    而今,冀州大局已定,刺史府内外明岗暗哨无数,家主出入护卫成群,轻易不会受伤。

    若是此时家主任命自己以重任…

    于公于私,古月认为自己再没有拒绝的理由。

    “所以,明有锦衣亲军,暗里也要有能够为我梳理情报和打探消息的衙门。”华安看着表情紧张的古月,嘴角微翘继续说道:“古月,可有信心担起这个职责?”

    古月很想纳头就拜,言称自己一定能胜任,但最后的理智告诉他,自己就是一个大老粗,砍人还行,搞这种阴谋诡计自己肯定抓瞎。

    “家主,我…”

    华安看着古月左右为难的情形,笑骂了他一句,“瞧你这熊样!”

    “来人,传胖墩和良子过来!”

    “喏!”

    院门口有人应声而去。

    古月恍然大悟,“家主,您是让我给他俩…”

    “自然是你挂头领,他俩为辅。这两个小崽子,在洛阳历练的也够了,是时候丢出去张牙舞爪一下了。”

    胖墩和良子两个人算是华安半个徒弟,在洛阳的时候他就对他们寄予厚望。

    后来因为凉州之乱,华安才不得不离开洛阳,转战冀州,直至如今。

    前几日家将们护卫着华汶和家眷前来冀州时,他俩也跟着来了冀州。

    都是半大的小子,这几日正闲无聊呢。

    左右都是自己人,不用白不用。

    一是行事所需,二是锻炼锻炼他们。

    华安骨子里是不想学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的,前世做为医生累的像条狗,今世好不容易当了大官,自然不会让自己再累成狗。

    “刘易良,古董拜见家主。”

    胖墩和良子联秧而来,给华安躬身行礼。

    华安摆摆手让他们起身,直入主题说道:“胖墩,良子,你俩天天跟我嚷嚷闲极无聊,如今正好有一件事需要你俩给古月打下手,有没有信心做好它?”

    胖墩和良子对视一眼,立即拱手回道:“信心十足!”

    “好,即日成立暗卫,由古月任暗卫统领,你俩为副,可从冀州各部军中抽调累共五百人为辅,三个月内,我要见效果!”

    古月忙问道:“家主,暗卫…司职何处?”

    华安抬手打断古月的问话,接着说到:“暗卫只对我一人负责,不对其他任何人外示!职责嘛?卧底!反间!刺杀!窥探情报!先就这些吧。记住了,暗卫不示外人!若是被人察觉的暗卫,开革出暗卫转入刺史府护卫。”

    胖墩和良子极为兴奋。

    这可比打理汉仁堂有挑战性多了。

    年轻人嘛,谁不想做些大事!

    古月,胖墩,良子拱手称喏。

    “大概就这样吧,其他的你们仨再思量,三日内提交章程给我,记住了,有关暗卫的一切除了咱们四个,其余所有人都不能知道它属于刺史府!”

    “喏!”

    挥退古月三人,华安有些得意的笑了。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暗卫只是他为自己布置的后路而已。

    没办法,华安就是这么怕死。

    总不能等到天下大乱再布置后手吧?

    “怜儿,我来了!”

    “啐!别乱摸,哎呀!”

第156章:母子终逢() 
蔡邕和明姬女从进入冀州开始就更加的唏嘘不已。

    “去岁玄冥儿还只是一介太医,转眼就成了冀州刺史?”蔡邕依旧有些难以置信。

    明姬女也很是激动。

    身为母亲,她没有尽到养育儿子的责任,远在吴地是她就日夜思念自己的玄冥儿,唯恐他吃不好,穿不暖,睡不好,受人欺负。

    无数次夜里惊醒,皆因为她梦到自己的玄冥儿出事。

    知道前几日忽闻玄冥儿已官至一州刺史,准备大婚,她才知道,自己的玄冥儿出息了!

    近乡情怯。

    近儿亦情怯。

    明姬女怕自己的玄冥儿不认自己,埋怨自己,她已经做好了被玄冥儿怒骂的准备。

    但她就是想再看一眼儿子如今的模样,哪怕只是远远的看一眼。

    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蔡邕叹了口气。

    如今想来,他倒是有些懊悔,自己当初坚持不让大女和那华元承结婚,也许…真是自己错了?

    信都在望。

    驾车的是蔡府老人,跟了蔡邕几十年的老仆。

    “老爷,大女,信都城到了。”

    蔡邕看了眼神情愈加紧张和纠结的大女,没有说话,只是掀开马车帘子朝外望去。

    信都,他蔡邕还是第一次来。

    百战之地,果然不负虚名。

    “咦,是昭姬女。”

    自己的次女,蔡邕还是认得的。

    蔡琰接到父亲和姊姊就要到信都的信后就掐着指头算日子,这几日几乎每天没事就待在城门前,静候父亲到来。

    “是妹妹?”

    明姬女和蔡琰也是许久未见。

    蔡家命运多舛,老父蔡邕因言获罪,远避吴地。大女明姬女因与寒门苟合,初始被蔡邕所不容。次女昭姬女远嫁卫氏,后夫早逝,她守寡至今。

    想起来都是泪点啊。

    蔡琰自然认得从小抱她到大的蔡府老仆,忙带着卫伯迎了上去。

    “父亲。”蔡琰施礼。

    蔡邕走下马车,扶起女儿,上下仔细看了看蔡琰,才点了点头说道:“昭姬女啊,你姊姊在车上,你和她叙叙话。”

    蔡琰点点头,也不推辞,径直登上了马车。

    蔡邕走在马车前面,身后跟着与他年龄相仿的卫伯。

    “卫氏近年可还如意?”

    卫伯忙回道:“劳烦蔡公挂念,家里一切都好。”

    蔡邕接着说到:“我那外孙你应见过,感觉如何?可成大事否?”

    卫伯微微蹙眉,思量了一会才回到:“蔡公,老仆不懂政事,不敢妄言。但刺史大人他的面皮…着实瓷实!”

    蔡邕一愣,“此作何解?”

    卫伯小心翼翼的说道:“朝秦暮楚,贪恋美色。”

    蔡邕闻言哈哈大笑,“蔡氏子,理当如此。我辈风流人物,三妻四妾常事耳!”

    卫伯撇了撇嘴。

    就知道和这种风流老头没法子沟通。

    屁的士子巨擎,屁的文人领袖。

    正在刺史府和大黄二黄逗着玩的华安听闻外公蔡邕和娘亲明姬女到了,顿时有些发呆。

    外公蔡邕他见过,风烛残年坚持己见有几分文骨的老人。

    可娘亲…华安真没见过。

    “家主,家主。”顶替古月升职为刺史府护卫统领的雍客看着家主发呆的样子,不禁闻声呼唤。

    “哦,没事,你带大黄二黄下去,我去门口迎接外公他们。”

    “喏!”

    雍客招呼着大黄二黄离去。

    华安使劲用手搓了搓脸,好让自己不至于出糗。

    “走吧。”

    身后,几名贴身护卫赶忙跟上。

    如今华安的安危关乎无数人的前程和命运,护卫自然周密。

    巍峨肃穆的刺史府门前,八名甲士披甲佩剑站立,面目狰狞可怖。

    蔡邕是见过大场面的,对此倒无甚反应,蔡琰近些日子频道出入刺史府,也早已习惯。

    但蔡氏老仆和明姬女却有些生分和情怯。

    想着是一回事。

    真见了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州刺史,封疆大吏,以前想见一面难如登天。

    而今,就成了入幕之宾?

    还是至高无上的贵宾!

    “刺史大人到。”门房远远的看到带着甲卫走近的华安,照本宣科洪音唱声。

    门口肃立的八名甲士立即又是一正,精神瞬间抖擞。

    “滚蛋。”华安走到门房身边,一脚踹在了他的屁股上。

    门房也不生气,笑呵呵的。

    冀州之内数百万人,谁有被刺史大人踢屁股的资格?

    寥寥无几!

    “恭请刺史大人出府。”

    “行了,都给我憋回去。”

    华安随意摆摆手,眼睛却盯着刺史府门前早已泪目涟涟的一位中年美妇。

    她,应该就是自己的娘亲,明姬女了。

    理性告诉他应该近前去磕一个,但感性又告诉自己保持冷静。

    华安甩了甩脑袋,先给蔡邕请安。

    “孙华安拜见外公。”

    “玄冥儿,吾蔡氏麒麟儿也!”蔡邕是真高兴。

    一路走来,他也想通了。才是门楣的风骨由他来秉持,寸步不让。而华安…严格说来是蔡氏的外子,自己完全没必要以蔡氏门风祖训来束缚他。

    更何况玄冥儿如今已经是贵为冀州刺史的封疆大吏,自己一介老朽,想束缚他也已不能。

    是非功过,由后人去评说吧。

    “姨娘。”

    “不用急着拜我,咱俩天天见的,快去,见过你娘亲先。”蔡琰看着华安,莫名欣慰。

    自夫君亡故后,蔡琰又无所出,早已将华安当做亲儿子看待。如今看着华安长大成人又立下如此家业,她又岂会不欣慰。

    明姬女看着自己日思夜想的玄冥儿步步接近,心跳不可仰止的开始剧烈加速。

    “孩儿不孝,让娘亲受苦了。”华安还是给明姬女跪下了。

    华安一跪下,刺史府内外所有属员也慌忙跪了下去。

    明姬女噙着嘴巴,不管泪水横流,赶忙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