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国手 >

第50章

大汉国手-第50章

小说: 大汉国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华安和诸葛觥都陷入了沉思中。袁绍和葛鴻还好说,大家各自只有五百人,大不了怼一怼,为了封侯翻脸也就翻脸了。可皇甫嵩怼不动啊,人家手里十万大军,站着让你怼,都累死你!

    “太医令,不好了,中郎将中箭了!”

    帐外,一名老迈医者气喘吁吁而来,大风拂面而过,依旧可见他满脑门的细汗。

第88章:刮骨疗毒(第三更!)() 
皇甫氏系殷商纣王庶兄微子启之后裔,数经变迁至东汉末年,已是汉室北地显赫将门。

    皇甫嵩的曾祖父皇甫棱,曾任度辽将军;祖父皇甫旗,曾任扶风都尉;其父皇甫节曾为雁门太守;其叔皇甫规曾为度辽将军。

    如今皇甫嵩自己也已官至左中郎将,更是在此次镇压黄巾军的战争中大放光彩,被军中各部誉为汉庭军神,汉室中兴虎将。

    年过四旬的皇甫嵩已属老将,两鬓已生华发,应常年转战各地更是面容黝黑,皮肤粗糙。

    近日黄巾贼众士气低迷,时日也眼看就要转入初秋,为避免将战争拖延至秋冬季节给予黄巾军苟延残喘的时机,皇甫嵩不顾诸将反对,亲自在战线最前面压阵。

    “放!”

    汉军阵营,三排射声营营卒手握弓弩,闻令攒射,有条不紊。

    每一轮攒射过后都有无数黄巾军被射穿或射伤,奈何黄巾军众太多,数轮攒射过后依旧不能阻挡他们嘶吼着冲过来的步伐。

    站在射声营后的皇甫嵩一把推开将他层层保护起来的护卫,抽出腰间长剑,以尖指天,高呼道:“射声营预退!步兵营结阵!”

    年初黄巾起义爆发,刘宏征召皇甫嵩和朱儁为中郎将,率北军五校和三河骑兵以平叛。其中北军五校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将宿卫兵,三河骑兵为河东、河内、河南三地骑兵。

    至如今,皇甫嵩领屯骑、射声、步兵三营,河东、河南两地骑兵及另外征召的两万精壮民夫转战各地平叛,直至如今云集冀州。而朱儁率领其余军马在平叛其余州郡之内的黄巾军余孽。

    三营悍卒和两骑军马助力皇甫嵩甚多,数月以来配合,上下配合的已如臂指使,让他极为满意。

    如今,要诛灭广宗之内残余顽固蛾贼,还要靠他们!

    步兵营八千悍卒沉稳出列,迅速结阵,有条不紊。盾牌,立地为墙;长戈,刺出如林;一排排步兵营结阵之后,射声营众射手手中的箭矢刚好攒射完毕,而后各自收弓换剑,依次后撤。

    步兵营两侧外围,两部共数千骑兵勒马静候,只待将令下达便纵马出击,马踏蛾贼。

    皇甫嵩站立在步兵营前列,透过由树立而起的盾牌组成的盾墙缝隙里朝外面的阵地望去。

    汉军的箭雨稍停,黄巾军众就在各方渠帅的指挥下迅速重组成阵,继续悍不畏死的往汉军防线冲击。

    在他们的脚下,是无数同乡或亲友惨不忍睹的尸首。

    黄巾与汉军大战至今,双方早已不共戴天。非是你死便是我亡,只是两方如今都各自心中有数,黄巾军…大势已去。

    “冲啊!宁做黄巾鬼!不做腐汉奴!”

    一个身躯魁梧面目狰狞的黄巾军手握一柄血迹斑斑的大砍刀,嘶吼着朝汉军阵营的盾阵强砍去,一串火星之后,盾阵毫发无损,这个黄巾军魁梧的身躯上却被不止一柄长戈刺穿。

    诸如此类悍不畏死往汉军盾阵上或劈砍或肩撞的黄巾军多不胜数,可惜,一一被长戈刺穿。

    汉军阵营在射声营和步兵营盾阵一攻一守的配合下一步步朝广宗县城逼近。

    “骑兵出!”

    皇甫嵩一声高呼,传令兵和鼓令手同时动作,沉闷的鼓声顿时响彻战场。

    两侧的骑兵闻令握紧手中缰绳,使劲踢夹马腹,无数马匹吃痛,瞬间抬蹄奔跑起来。

    马上骑兵纷纷抽刀出鞘,顺着马匹而过,轻轻一挥就能轻易割断一名衣衫褴褛的黄巾军喉咙。

    骑兵过后,广宗县城外黄巾军众再无一人存活。

    才出城不到半个时辰的五千黄巾军已成汉军阵前亡魂,悲惨至极。

    城头之上,双眼愤怒欲裂的张梁一把夺过身旁护卫的手中弓弩,稍稍瞄准就射了出去。

    “腐汉必亡!岁在甲子!”

    城头上,县城内,数万黄巾军闻声齐呼,呼声震天,却总有一股让人闻之悲戚的感觉。

    “腐汉必亡!岁在甲子!”

    皇甫嵩见阵前黄巾军已被屠毕,不顾护卫阻拦伸手推开了挡在他身前的几个步兵营悍卒,原想着站于阵前鼓舞士气,争取一鼓而下广宗县城。

    没成想,一箭射来,正好射在皇甫嵩的肩膀上。

    “保护中郎将!”

    “速速传军医前来!”

    原本坚不可摧锐意十足的汉军阵营顿时慌乱起来。

    城头之上,手握弓弩的张梁微愕以后仰天大笑:“腐汉必亡!岁在甲子!”

    城头城内无数黄巾军再次振臂高呼,呼声震天,这一次,他们的悲戚呼声中饱含着挥之不去的希望。

    苍天既已死,黄天何时立?

    汉军阵营。

    皇甫嵩被护卫们抬起,迅速朝伤兵营跑去。

    “暂时撤军,无我军令不得出击!”临昏迷前,皇甫嵩下达了一道军令。

    诸将纷纷拱手称喏。

    ————

    “中郎将伤势如何?”

    华安闻声赶紧起身,一边穿鞋一边吩咐诸葛觥拿起自己的医药箱。

    “太医令,情形不妙,箭头上喂了毒,幸好不是剧毒,不然…唉,您还是去看看再说吧。”

    白发老医者不敢多言,只是请华安尽快去中军大营。

    皇甫嵩受伤自然不会被抬去伤兵营救治。

    华安穿上鞋子,接过诸葛觥递过来的医药箱背在肩上,“夫晓兄,你静候旺财到来,顺便留意古月他们的消息,我过去给中郎将诊治箭伤。”

    “主公只管安心前去。”

    告别诸葛觥,华安匆匆朝中军大营跑去。

    中军大营内,皇甫嵩已苏醒过来,只是气色很不好,嘴唇发黑,气若游丝。

    “太医令呢?怎么还不到?”

    一员须发怒张的魁梧虎将走到大帐门口,朝守卫在外面的卫兵怒吼。

    “来了,来了。”

    华安刚跑到中军大营帐前,还没喘口气就被一个大手提溜了起来。

    “我…”

    要不是明显打不过你,非嫩死你!你家将军的命是命,我堂堂太医令的命就不是命了?!

    “咳咳!”

    揉着被勒的有些呛到的喉咙,华安狠狠的看了提溜他进来的虎将一会儿。

    我特么记住你的样子了,你特么以后给我小心点!

    “太医令,快快为中郎将救治,箭矢入骨三分,且其上喂有毒药,吾等医术不精,实不敢下手。”

    几个白发军医将华安推到皇甫嵩身前,自己哥几个悄悄后退了几步。

    华安无语了。

    不过他也知道事有轻重缓急之分,先给皇甫嵩看病要紧。

    “中郎将,下官给您来个刮骨疗毒可好?”

    一番检查过后,华安稍稍放心,箭头入骨三分不假,没有射穿动脉就没事。箭头上的毒药则只是普通蛇毒,一针抗毒素下去就能解除。

    既然没有大碍,不妨咱们来个假模假式的刮骨疗毒?

    族伯华佗和关二哥的美谈我华安借来用一下先…

    皇甫嵩:“…”

    刮骨?

    你特么要疼死我是不?!

第89章:我不是纲手,我没有蛞蝓() 
华安不是华佗,皇甫嵩也不是关二哥。

    所以刮骨疗毒的美谈没能提前现世。

    皇甫嵩虚弱的抬手摒退左右,只留下华安和一个年轻小将在帐内。

    “在下皇甫坚寿,还请太医令一定要尽心尽力救治家父,拜谢。”身为皇甫嵩的嫡长子,皇甫坚寿随父出征,在军中也被传为美谈。

    所谓虎父无犬子,皇甫坚寿虽军事谋略平平,然情商很高,私下里帮其父亲皇甫嵩稳固了不少盟友。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岁围剿黄巾军的战争中,皇甫坚寿和董卓一见如故,互为称赞,引为知己。

    弱冠之年的皇甫坚寿长相俊美,完全继承了乃父的儒雅。

    “请安心,身为医者,都有一颗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医心,华安身为太医令,天下医者表率,自然会谨守本心,尽心施为。”

    华安心里嘀咕了一句,坚寿,坚寿,这位小哥至少能活到六旬。在大汉,六旬可是高寿了。

    皇甫坚寿拱手拜谢华安后,就推到了营帐门口,为华安把门,免得有闲杂人等打搅。

    “中郎将,您只管休息,我华氏医术极为精深,施术之时您不会感觉多少痛楚,睡一觉醒来就无事了。”

    皇甫嵩将信将疑,军医治病他见的多了,哪个伤员患者不是鬼哭狼嚎的欲仙欲死。然而现在他也没精力管顾这些了,箭矢和其上毒液带来的痛楚和神经麻痹已经让他神经有些恍惚了,满头的细密冷汗淋漓,嘴唇乌黑发紫。

    华安穿上浆洗消毒风干的白大褂,先用注射器给皇甫嵩注射了一管抗毒血清。然后开始准备稍后的取箭手术所需的器材和药物。

    “皇甫…小将军,为中郎将取箭施术,还有一些器材和药物在我的医药柜中,烦请小将军派人将其取来。”

    皇甫坚寿点头,走出营帐开始安排左右护卫去取医药柜。吩咐完后他又走回大帐门口,一边偷偷看华安给父亲皇甫嵩施术,一边留意帐前有无来人。

    皇甫坚寿曾读过军医的医疗记载,对于军医常用的的取出箭头的治疗之法记载的十分详细。

    “出箭头方:蜣螂自死者一枚,土狗子三枚,妇人发灰少许。右将蜣螂去壳,取其白肉,与二味同研如泥,用生油涂中箭处,则如膏药。俟肉做痒,即以两手蹙之,其箭自出。”

    本次若不是因箭头入骨,箭上喂毒,军医便可取箭而出。

    做为后世医学博士,华安比皇甫坚寿知道的更多更全面更通透。毕竟那让人欲仙欲死的博士论文就几乎让他被迫翻遍了医生这个行业有关的各类书籍。除医方,医术,医药这些必须考究的内容外,他对医学的发展进程也多有涉猎研究。

    其中,军医是他研究的重中之重。毕竟在古代,医术最高明的名医大多和宫廷及军伍有关。扁鹊,华佗,张仲景等,莫不如是。

    最早出现的关于军医的记载可追溯到周代。吕尚(姜子牙)在《六韬》曾提到:(军中)“方士三人,立百药,以治金疮,以痊万病。”

    至汉代,军中医院已经成型。《后汉书》里曾记录了一个叫“庵庐”的机构,已接近相当于如今的战地医院。

    居延汉简遗址出土的实物中,也发现有很多与军医有关的事物和记载。如:军用药函、“药盛橐”及其残件。药函上写有“显明坠药函”字样,里面盛的是行军必备药品。此外还有患病名册、军医记勤薄、军队负伤记录簿(折伤簿)等物。

    这些,华安来到东汉末年后也有接触。说实话,这是一个糟糕至极的时代,可他有充满着无数不确定的活力因子。

    诸子百家虽被儒家踩在脚底蹂躏了了几百年,可依旧还在苟延残喘,还未彻底死绝。

    各种后世事物的雏形都已经发出了幼芽,只等有心人去呵护它成长起来。

    如军中庵庐,如将亡还未亡的诸子百家,如鸿都门学,…

    华安梦里也曾奢望过自己化身为那个脚踏大汉江山,只手呵护着这些正在茁壮成长的幼苗或死灰复燃的枯根。

    可梦醒以后,就不得不接受自己只是个穷屌丝,小贵族的现实。

    才刚刚有了活命的本钱就去奢望改变天下,这纯粹异想天开和夜郎自大。

    人有多大屁股就坐多大位置,尽多大责任,觉得自己屁股够大想往上挪一挪的要么被人踹到腚碎,要么成功蹲死别人。

    华安觉得自己腚小,还是老老实实给皇甫嵩取箭头吧。

    抗毒血清的效果已开始显现,皇甫嵩的脸色好了一些。在华安打完麻醉剂后,皇甫嵩脑门上的细汗也开始逐渐减少。

    接下来就是切肤取箭头,肩头的血管较少,只要避开那几根动脉和神经,手术还是很轻松的。

    用手术钳轻轻将箭头从肩胛骨里剜出,华安瞅了一眼箭头,只是普通的铁簇,还好,没有生锈,不然又要除锈就麻烦了,还很容易造成感染和发炎。

    放下箭头,华安用手术灯仔细看了看皇甫嵩肩胛骨上的箭洞,箭头几乎穿骨而过,对肩胛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撕裂,即便将其缝合也很难恢复如初。且皇甫嵩年逾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