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燕王 >

第123章

大宋燕王-第123章

小说: 大宋燕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丛义接道:“沈参军和江参军是我特意请来筹建宣威军,他们是前途无量的太学生,能入军伍,加入宣威军是我等的荣幸。”

    等杨丛义解释完,吴谦道:“我是吴谦,平过叛乱,打过金人,征战南北不下十年,因为一些变故离开军营。也是杨监军邀请,我才出来看看,帮忙练练新军。若是以后训练要求严格,诸位不要抱怨,因为我是一名老兵。”

    杨丛义解释道:“吴教头早年打仗从无败绩,就得益于对下属严格的训练要求,严明的法纪。并且教头一身弓马武艺不输任何人,尤其是使得一手凌厉的枪法,以后诸位有兴趣可以找教头切磋领教。”

    接下来,其他人也依次做了简单的介绍,相互之间也有了基本的认识。

    等众人各自介绍完毕,天也不早了,当即宣布今天的会议结束,让一众营指挥和参军回去休息,留下赵安和教导团。

    军事训练马上就要开始,有些问题必须要讨论清楚。

    杨丛义道:“组建宣威军是做什么的,大家都知道,我也不说了。军事训练问题,我不参与,我只提要求,五个月后这支军队必须令行禁止、军纪严明,全体将士要弓射娴熟,百步之内不能脱靶,熟悉军阵,能结阵防守或攻击,一个时辰之内能携带口粮武器行军四十里,五个时辰之内携带武器口粮,行军一百五十里。落水不沉底,海上会驾船,每一名将士都要学会升帆降帆,用桨划船,学会海上航行和海战。不要求海战要多强,但要能熟练操纵战船,抵挡可能发生的海上攻击。”

    赵安和教导团听后都沉默不语,各自想问题。

    “五个月,对新军来说是有些难,但只要做好计划,也不是不能训练。军纪、弓射、军阵、行军应该没有问题吧?”杨丛义问道。

    赵安道:“这些倒还好,虽然时间紧,倒也能练。可海战,操纵战船,我可从来没接触过,这怎么练?”

    吴谦道:“陆战都好说,技击军阵可以每日上午在营前的海滩上训练,弓射和行军训练可以另外开辟训练场地,每天急行军过去弓射,弓射训练完再回来。可海战,我们也不会,当年在鄂州虽然也乘过战船,可也没有水战过。”

第164章 嘱咐参军() 
杨丛义想了想,然后说道:“那就这样吧,先练陆战,兵器军阵、弓射行军,海战等战船到了,我们再商量。行军和弓射一起训练的方法我觉得很好,之前我已经把整个岛都走了一圈,这岛南北长九十里左右,东西宽四十里左右,岛中部有荒丘,作为弓射训练营地正合适。明天我去一趟昌国县衙,请县衙帮忙开辟训练场。至于全军要怎么训练,你们来安排,我马上要离开一趟,战船造好之后我再回来跟你们一起商讨海战训练。宣威军训练之事就交给你们了,你们细聊,我还有事要找沈参军。”

    赵安道:“监军放心,练军之事一定办好。”

    吴谦也向杨丛义微微点头示意,让他放心,他们会好好盯着,帮他把新军练成。

    杨丛义起身出议事厅,直接去找沈缙。

    营指挥以上的军官都有单独的营房,沈缙是参军,自然也给他留的有独立营房。

    屋内灯光亮着,杨丛义在门外道:“沈参军还没睡吗?”

    几息之后,房门打开,沈缙笑道:“杨监军请进。”

    “你觉得这地方如何?”杨丛义进屋坐下。每个单独的营房都配有书桌和椅子,以便临时议事。

    沈缙关上房门,也随后落座,笑道:“这地方要比在陆地上好多了,安静又开阔,要是可以,在这儿一直住下去都没问题。”

    “沈兄喜欢就好。方才给沈兄安排了任务,不知沈兄可有什么想法?”杨丛义笑着问道。

    沈缙道:“我正想问你,不知让我跟将士普及什么军事知识,还有军械改进,改什么?”

    杨丛义道:“主要是想让你教各级军官识字,然后给他们讲兵书《尉缭子》里边的内容,利用休息时间给将士们再讲一些古往今来崇尚节义、勇气、报国的事迹和传说故事。平常也可以研究一下,如何在十丈之外,不用开口,只用手势和旗子传递信息,毕竟到了海上,船与船之间相隔几十丈上百丈的距离,有事也是要互通消息。”

    沈缙赶紧拿起笔,把杨丛义说的话记录下来,既然领命任职参军,该做的事就要做好。

    “军械呢,怎么改?”沈缙提笔问道。

    杨丛义道:“军械你看着办吧,《梦溪笔谈》里应该有不少实用的技术可以用在军中,比如你做出来的磁针,若是做成方便携带的针盘,教会军官使用,不管到了海上,或以后行军打仗,都能有大用。还有*火箭、弓弩制作、炼钢之法,都可以研究研究,以后有大用处也说不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行军打仗靠军事训练,也要靠手中的利器,有利器,打起仗来才能事半功倍。宣威军领来的军械,除了刀枪弓箭外,就没有其他的东西,就凭这些东西,以后出海可能会吃亏。”

    沈缙一边听一边记,能做的,要做的都记下来。

    “在武学读书的时候,我看到一本书,叫《武经总要》,里面记录了很多军械,但当时也就是随便翻翻,没太认真看,但我对新东西比较感兴趣,其中我就看了*的制作方法。”

    沈缙提笔问道:“*是做什么的?”

    杨丛义听的一愣,随即就明白过来,*又不是生活必需品,读书人不关心不知道*很正常,便问道:“你看过燃放烟火吗?”

    沈缙点头道:“烟火我当然看过,临安城里,西湖边上经常放。”

    “烟火里面就有*。跟抓药一样,配方不同,药量不同,做出来的*威力不一样,烟火用的就是威力比较小的一种*。我给你写几个配方,有时间去买些材料来试试看。*威力大,很容易伤人,以后想试必须要在三丈以外,不然轻则受伤,重则丢命。这些都是直接能用的配方,威力大小不同,要是制出*来,别放在军营里,太危险了。至于*怎么用,我还记得几种,晚上回去给你写下来,你可以试着做做看,但一定要注意安全,确保安全第一。”

    说完,杨丛义给沈缙写下几种*配方。

    然后又道:“等我回临安,把《武经总要》找来,你有时间自己看看。军械改进之事不急,有时间有兴趣就试试,关键的还是要教各级军官识字,给全军讲忠义、勇气、节气的故事,还有远距离相互沟通交流问题。”

    “好,我都记下了。杨兄放心吧,我尽力一样样做好。”沈缙写完放下手里的笔。

    “那就先这样,我最近会离开一段时间,去看看商船和战船建造的如何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来,在这期间有事,可写信到临安回易督造处。”说完杨丛义起身离开。

    泉州海船建造已经快四个月,谁也没去看过,不知现在建造到了什么程度,宣威军训练的事情以后自有他们来做,不需要再过问那么多,后勤之事再交代一番,杨丛义已经可以离开昌国。

    后勤物资采购供应虽已交给郭青来做,但他代表不了宣威军,他只是物资提供方,而宣威军里需要有人管理采购。

    从怀宁一路来明州的路上,新军物资管理杨丛义一直都有意让江恺参与,通过观察他发现江恺正直有原则,财物管理上也有条理,他离开太湖县十天里,七百多人的生活和军纪都能管理的井井有条,那时就发现他有管理后勤军纪等方面的潜质。

    如今新军到了营地并入宣威军,有固定的营地,稳定的物资供应,宣威军多数来自禁军,军纪也算严明,总体上来说就是要管理的人多了几倍,难度增加不是太大。

    杨丛义又来到江恺的营房外,灯也还亮着。

    他敲敲门:“江参军?”

    不多时,房门开打,江恺出得们来。

    “杨大人,这么晚还没休息。”说着闪身,将杨丛义让进房内。

    “你不是也没睡。这么晚还在忙什么?”杨丛义进屋,发现桌上有册子,墨迹未干。

    江恺笑道:“也没做什么,就是算算全军物资花费,好心里有数。”

    杨丛义找椅子坐下道:“进入状态很快嘛,这么快就开始算账了。全军现在四千五百人,每人每天要吃两斤粮食,两斤肉食,粮食的价位我就不说了,还跟之前一样,由郭青供应,固定价位结算。”

    看江恺有些惊异,杨丛义笑道:“不要这么惊讶,在这岛上有的是肉吃,鱼虾管够,每天由县衙派人送来,一斤十文。这是先前跟昌国县令谈好的,我感觉是被县令给骗了,这里的鱼多不胜数,莫说一天每人两斤,就是十斤他们也能送的来,回头你可以跟他说道说道,重新谈谈价格。”

    江恺恍然大悟,还以为是猪肉,真把他吓懵了,一天两斤,哪里会有这么多猪,四五千人天天吃怎么可能吃得起,原来说的肉食却是鱼虾。

    “杨大人,既然你已经跟县令谈妥了鱼虾价钱,我再去重新谈价格,会不会不好?”江恺有些犹豫,监军谈好的,他一个参军还要去重谈,那监军的权威不是大大受损。

    杨丛义笑道:“无妨,我也是大意了,想这昌国县除了鱼虾就是珍珠,珍珠难采,鱼虾好捞却难卖,五文一斤就不便宜,我初来国昌不知实情,花了不少冤枉钱,等我离开,你就去找县令重新谈谈。”

    “好,我听大人的。”

    “今晚来找你还有其他事情,宣威军的编制是五千人,现在还缺五百,前两天准备在明州招募,可在那边两天也只招募到五人,现在再想去内地招募,也调拨不开人手。我是这么想的,一支五千人的军队,有打仗的,就有做后勤的,营里四千五百人马上开始训练,再招募新兵也跟不上训练进度,只有直接降低要求,招募一批后勤兵,不打仗,只做后勤。

    这些人可以从流民里招募,据我所知,昌国县时常闹旱灾、风灾,而明州时常闹水灾,这岛上已经一个多月没下雨,马上又是台风季,灾害一来,流民四起,到那时招募五百人还是一千人都没有问题。宣威军是南下回易船队的保护力量,但船队也需要劳力,临时招募的劳力有安全隐患,不如全部纳入军队管理。”

    “大人的意思是招募流民进入宣威军,但跟现在的四千五百人分开管理?把他们加以训练,作为劳力,只做后勤?”江恺一点就通。

    “你理解的很对,就是这样,船队南下需要六七千人,除了回易人员、水手、舵手、工匠、郎中等不可替代的,其他的全部使用宣威军,船队的安全有保障,也方便管理。”杨丛义进一步解释。

    “有个问题,这人员费用怎么算?宣威军的花费是军费支出,除了日常生活,还有军饷开支,这可是一大笔钱。把其他人也纳入宣威军,肯定会超编,这开支就大了。”

第165章 无谓自尊() 
“没关系,宣威军的军费是由回易督造处支付,而不是兵部,不管宣威军是三千人还是七千人,兵部都不会管,你只需要考虑回易督造处能不能承受这些支出。我作为回易督造副使,可以明确告诉你,钱是够用的,所有人的费用都在规划中,现在只是把一部分原本不属于宣威军的人,挂在宣威军名下进行训练,以方便管理。但在招募时要告诉他们,他们的待遇只相当于厢军,没有禁军的待遇,除非表现好,升入作战队伍。”

    “我明白大人的意思,我们其实是要招募一支流民厢军,作为劳力,为宣威军和船队做事,但我们又没有组建厢军的权力,便把这支部队挂在宣威军下,以招募宣威军的名义招募,以宣威军的名义训练,是吗?”

    “是这样。这支部队招募建立起来,就由你负责训练和管理,不发军饷,但饭要管饱。海里鱼多,若是招募的人里有人会打渔,可以买几艘大船,派一批人专门下海捞鱼,也能节省一部分军费开支。当然该向县衙收购的鱼,还是要继续收购,数量不要减少。吃不完的可以先存起来。我发现在这岛上,鱼捞起来卖不出去、吃不完,过不了一天就会发臭,所以鱼很不受待见。但我老家就不一样,那里鱼也多,可打渔比较难,有时候打了鱼,舍不得吃,就想放着过年过节,为防止变坏,有人把鱼肉晒干,但生鱼晒干以后不好吃,又有人把鱼煮熟再晒干,味道就很不一样,我还见过一种制作鱼肉的方法,好吃又能存放很久,跟面条一样,在我老家叫鱼面。”

    “鱼面?鱼能做面?”

    “这个改天再跟你说吧,等这支部队建成,人手充足的时候,有吃不完的鱼就可以制作一些,当军粮都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