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德意志之剑 >

第515章

德意志之剑-第515章

小说: 德意志之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视失调引起的水土不服,没有非战斗减员,就算是这样兰迪仍然看好萨拉丁。

    根据诺曼谍报网情报显示,如今的萨拉丁虽然算不上四大***国家中最强大的一个,但其完全占据两河流域以及阿拉伯半岛,加上上下埃及的庞大地盘以及并未出现衰竭的两河流域土地,还有尼罗河伟大力量带来的充足灌溉水源,使得这片地区能够养育大批量的农业人口。

    此外大马士革刀剑,亚历山大港口带来的贸易,耶路撒冷、麦加、麦地、等圣城带来的宗教凝聚力,萨拉丁可以聚集的军队甚至有可能超过二十万,这其中还不包括其他***国家,比如北方的奥斯曼土耳其、西方的巴巴里诸国、东方的帖木儿汗国的援军,再加上北非尼罗河上游埃塞俄比亚地区,大批北非黑人部落的战士,同样会很高兴接受萨拉丁的雇佣。

    但转过来看一看欧陆列国……

    不包括诺曼帝国的话,他们能够出动多少兵力呢?

    伊比利亚半岛,以莱昂卡斯提尔王国为首的三国同盟,依旧在和东罗马帝国进行着无休止的战争,熙德老大目前因为功高盖主,被阿方索国王一脚踢开,于是率领着自己的追随者单干去了,投靠东罗马帝国军队后,熙德也拥有了自己的势力以及军队,于是又一脚将东罗马帝国踢开,带着四千余名士兵占领伊比利亚半岛东部海岸巴伦西亚一带,自称巴伦西亚公爵,并再次向阿方索国王抛去橄榄枝。

    东罗马帝国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兵力,大概有三万左右,伊比利亚三国联盟差不多也有这个数字,因为双方相互牵制完全腾不出手来,对教皇圣座的号召,几个国王都表示愿意加入十字军,但也仅仅只是意思意思,摇旗呐喊助威一下罢了,并没有真正出兵的打算。

    而法兰西的腓力二世,好歹也是一个明君。

    法兰西经过一段时间的缓和过后,国力再次超过勃艮第王国,腓力二世能够派遣的军队在三万以上。

    勃艮第王国,大概能够派出两万五千人!

    神圣罗马帝国经过砸锅卖铁般的军事改革后,奥地利公爵艾伯特二世拥有四万左右的精锐部队,再加上其他同样穷兵黩武的诸侯国,以及北方的勃兰登堡公爵和黑森公爵,神圣罗马帝国总动员,可以至少派出十万大军。

    意大利半岛……

    教皇国五万军队、米兰公国和威尼斯共和国你也能出动大约三四万的军队,东欧、匈牙利勉强能够出动一万左右的兵力。

    七拼八凑一下,整个欧陆能够凑出二十万以上的兵力来。

    但问题是这些国家真的会为了千里之外的一个圣地,倾家荡产,将所有的军队拿出来,费力不讨好的进行一次远征吗?

    “对于耶路撒冷的十字军圣战,应该只是一场闹剧而告终,教会的权威会因此而更加衰弱,更加便利与朕下一步的行事,当然,朕是不会介意在这样的战争中获取一些好处的。”

    地中海上的岛屿,朕所需要的东西是否已经送上门来……

    “哈哈哈……”

    如今黑海舰队的筹备工作已经有条不絮的展开,如果情况需要,兰迪还能从更北方的波罗的海调遣更多的运输船和战船,同时可以命令驻守在马耳他岛的外海舰队进行配合,协同作战,此次兰迪选定的目标,就是在整个耶路撒冷王国覆灭之后,进攻宛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岛!地中海之咽喉,天主教势力延伸至阿拉伯异端势力范围之外的锋利匕首,等于拥有进攻金新月地带的最佳跳板,整个地中海上最为重要的大型岛屿,塞浦路斯!

    这个地方可不像是马耳他岛那样被人忽视,从而能被兰迪捡个大便宜。

    事实上远在几千年前,两河流域文明开始发展时,冒险家们就乘坐着桨帆船,从各港口开始出发,沿着地中海的轮廓开始探险,开垦、发展殖民地,塞浦路斯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发展起来,伴随着地中海贸易的兴盛,塞浦路斯的重要性开始愈发明显,数千年来伴随着王朝兴衰,这座多山的、物资匮乏的海岛,几乎从来没有掌控过自己的命运,无数次被征服,之后再换一个征服者。

    就好像现在这样,兰迪确信!埃及法蒂玛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东罗马拜占庭帝国、这三个东部地中海的强悍帝国,在耶路撒冷灭亡之后,肯定会打起这个重要海岛的主意,再加上兴致勃勃赶来的十字军,这可能会让塞浦路斯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兰迪稍微有些头痛,感觉伤口处奇痒难耐,虽然知道这是伤口愈合的感觉,但仍旧忍不住想要去抓。

    “这可能会造成感染,君上!”还没等兰迪去抓,手就被南丁格尔抓住。

    “可是很痒!”兰迪抱怨道。

    “稍微忍耐一下吧!君上!”

    “好吧……”

    就在兰迪因为伤口愈合而奇痒无比的时候,前方忽然传来一阵慌乱的嘶吼声。

    ——————————

    兰迪真的是那种在挣钱还要装面子,因而耽误战机的人吗?

    当然不是!刨除兰迪本身受伤所以不能骑马这个因数,兰迪摆出这么一副不思进取的模样,并将军队停留在距离莫斯科一百公里左右的地方,每天以龟速前进三到五公里这样的行为,也是有原因的。

    兰迪再威胁,或者说他在讨价还价!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每日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喃喃自语着,为什么援军老是不来?为什么援军老是不来的莫斯科大公国,究竟会为了生命付出多少代价?兰迪以自己的军队,人类心理学、战争学、以及莫斯科十几万军民的性命做变量,列出这样一个式子……

    联军去的越慢,莫斯科死的人越多,莫斯科皇室越惶恐,他们能付出的东西就越多。

    在面对莫斯科大公国好不容易杀出重围的,几个血迹斑斑求援的使者时,兰迪连见都没有见上一面,卫队骑士直接一句:

    “皇帝陛下在之前的战斗中受了重伤,需要安心调养。”

    以这句话为理由将他们打发,任凭使者们哭得再伤心,喊得再动听,兰迪还是铁石心肠一般,冷冷的不发一语。

    历史上的申包胥哭秦庭,那也得是秦国人的利益所在,所以才会答应出兵援助,否则的话就算是那傻小子哭死在秦始皇他祖宗面前,秦国大军也不会前进一步,就好像现在这样。

    当然,如果说兰迪什么都没做的话也并不正确,那群眼睛都哭肿,最终只能无奈离开的罗斯人在返回莫斯科的时候,还是带上一份兰迪早就已经拟定,非常苛刻,堪称河豚鸩酒一般的条款,这个条款除遣词造句非常客气外,其他方面全都异常的苛刻,一些看起来对莫斯科大公国有利的方面,实际都是包藏祸心,又或者只想要利用莫斯科大公国。

    条约的内容如下:

    首先是一些废话,或者说看起来非常具有黑色幽默性质。

    兰迪祝愿莫斯科大公国江山永固,皇祛绵长,不知如今正处于国破家亡临界点上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会不会看到这里,就直接将整份文件撕成碎片,兰迪的科研院所如今又诞生一种伟大的发明,近代造纸术,可不是蔡伦那种捡破烂的,用破布头做出来的垃圾纸,而是纯粹用木浆制造出来的,便于书写的坚韧纸张,如今诺曼帝国书信往来,至少官方的文件已经全都用上这种纸张。

    接下来就是兰迪提出的第一个条件:

    今后莫斯科大公爵的公爵继位,必须接受诺曼帝国皇帝的册封,如果没有得到诺曼帝国皇帝的册封,莫斯科公爵头衔则非法,这里兰迪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故意将大公爵称呼改成公爵,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册封以及宣称权利,如果莫斯科大公国承诺这一条,诺曼帝国就可以插手莫斯科的储君选拔,以及大公爵的任命,那么所有想担当大公爵位置的继承人,都必须放下身段来巴结诺曼帝国。

    而相比起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更是赤裸裸的贪婪与野心。

    兰迪宣布为了更好的保护莫斯科大公国,诺曼帝国需要一笔额外的军费开支,而这笔额外的军费开支,必须要莫斯科大公国来支付,从公元1105年开始,莫斯科大公国需要将他们财政收入的1/3当做军费与贡品,支付给诺曼帝国,确保诺曼帝国军队的强大,足以保护莫斯科大公国。

    此外兰迪还对自己垂涎已久的城市,斯摩棱斯克提出要求。

    兰迪并没有直接了断的说,请你将这块领地直接割让给我,而是希望能够在这里建立起自由平等的零关税贸易区,同时希望莫斯科大公国允许诺曼帝国在这个地方驻军,画出租界区,让诺曼帝国进行商业移民,而租界内部的法律法规,通通需要按照诺曼帝国来实行。

    兰迪在条约中畅想,这样的特殊地位,会让斯摩棱斯克的发展速度提升一大截,成为地区性的贸易中心,同时便捷的交通以及优越的法律,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此处定居,莫斯科大公国便会收获一座非常可观的大型城市,诺曼帝国也会获得足够的报酬。

    第四条,莫斯科大公国今后不得擅自对其他国家进行交涉,在外交方面,必须和诺曼帝国保持一致。

    前四条几乎完完全全都是对诺曼帝国有利的条款,后面几条,看起来却是对莫斯科大公国有利。

    第五条,诺曼帝国将派出军官团体,帮助莫斯科大公国进行军事改革,培训军队。

    至于雇佣军官团的费用以及培训军队,还有购买军备这些钱,都必须由莫斯科大公国自己出,而最终培训出来的军队究竟听谁的命令,这个可以今后商量。

    第六条,诺曼帝国将修建斯摩棱斯克与莫斯科之间的交通道路,修建斯摩棱斯克与白俄罗斯地区首府明斯克之间的交通道路,前者要求莫斯科大公国支付全额款项,后者,兰迪希望莫斯科大公国能够支付三分之一的款项,如果莫斯科大公国不能凑齐这笔钱财也没关系,诺曼帝国可以提供有偿贷款。

    另外这些条款还有一个附加项目,如果莫斯科大公国愿意在它本身领土,其他城市之间修筑道路,也可以请求诺曼帝国的帮助,当然是要付钱的。

    第七条,如果莫斯科大公国愿意,诺曼帝国将派出专家团队,帮助莫斯科大公国进行广泛的政治与法律改革,尽快帮助莫斯科大公国,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主义国家。

    (本章完)

第637章 时代的局限() 
    第八条,如果莫斯科大公国愿意,在击败库曼人与半人马联军后,诺曼帝国可以帮助莫斯科大公国重新修建莫斯科、诺夫哥罗德在内的莫斯科城市防御体系,防止再次出现被敌人攻破这种悲惨状况,当然,这项工程也是要付钱的。

    第九条,双方降低关税促进贸易,不得以任何形式增加对方商人的税务,双方关税不得超过5%,不过按照莫斯科大公国如今的生产力水平以及悲哀的产出,可想而知这样的条款签订后,就只能是诺曼帝国单方面向莫斯科大公国倾销产品。

    这后面五条看起来对莫斯科大公国有利,但实际上却包藏祸心,如果叶卡捷琳娜二世答应,只能在她的军队、官僚体系、贵族体系里,培养出更多像她儿子保罗那样的诺曼脑残粉,诺曼帝国将掌握莫斯科大公国的债务、关税、莫斯科大公国将丧失国防权、司法权、外交权、彻底沦为诺曼帝国的附庸。

    这种政策施行后莫斯科大公国的人民生活水平,或许的确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上升,军队和防务也会相应增强,今后抗击蒙古时会成为一面合格的盾牌,但是莫斯科大公国的政府,将会完完全全变成诺曼帝国的傀儡和工具,这样的政策只要实行个几十年,不需要兰迪开口说话,莫斯科大公国的贵族和平民就会自动忽略掉他们的公爵,将兰迪当成国家领袖,而莫斯科大公国也就自然而然的变成,莫斯科公爵领。

    兰迪不怕叶卡捷琳娜二世不答应,也不怕她看出自己到底在想什么,反正事实就摆在她面前,要么答应兰迪的条件成为诺曼帝国的附庸,要么灭亡,相信在生命与自由之间,这个老女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彻底答应兰迪的条件之前,兰迪是绝对不会白费力气与游牧民作战的,但可惜的是兰迪忽略了一点,他不想和游牧民作战,并不代表游牧民不想和他作战,这会兰迪悠然自得的躺在温柔乡里逍遥自在,听见前面一片喧哗,走出叫着被人搀扶上山坡一望,看到两军阵前一匹洁白的小母马正在那里大喊大叫着:

    “兰迪…冯…霍夫曼呢?叫她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