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忧王传 >

第88章

无忧王传-第88章

小说: 无忧王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动情处,苏朗的手掌拍击着地图,直拍的图画哗哗作响。刘畅见状,就喝止道:

    “苏相过于动情了!他齐国再强,我蜀国也不是那么柔弱,就会任他侵占。蜀国虽小,可战之兵还有几十万,我们自然能与齐国对抗到底!”

    赵晟也早已站起身,在地图前看着,然后对刘畅和苏朗说道:“我燕国虽偏居北疆,但也有可战之兵。虽然父王为着燕国百姓,不愿再起刀兵。但我赵晟也不忍看着蜀国被人欺凌。这次朝议,我定当助贤弟讨还公道!”

    刘畅听了,赶紧上前深施一礼,对赵晟称谢不止。赵晟摆摆手说道:“贤弟不必客气,我一贯看不得有人恃强凌弱。他齐国强横,侵占你们蜀国这样的事情,我是第一个会站出来替你说话的!”

    三人在帐内又说了些相辅相助的话,最后赵晟对刘畅说道:“此次朝议是秦国发起,我本不能强出头,所以贤弟也还需去和秦国那边商议下,待到一起朝议时,由他提出,让齐兵撤回齐国,退还所占蜀地。到时我们燕国肯定是第一个附议!”

    刘畅再次称谢,然后与苏朗告辞离开燕军大营。两人在回去的路上,悄声的评论着。苏朗就问刘畅道:“太子,您怎么看这赵王子的所说。”

    刘畅冷笑一声,说道:“这赵晟全不是当年的横楞小子了。当初,我和齐氏兄弟冲突,他总是不问缘由,就要和齐氏兄弟殴斗。如今,自己的人被齐祀杀了,居然能忍的下。”

    苏朗就问道:“太子,赵王子也说了,要在朝议时帮我们,你难道怀疑他不会相助!”

    刘畅摇摇头,看着苏朗,说道:“我原是要激他一激,让他和齐祀直接刀兵相见。朝议上的事情,能有什么用!多一个人说话,少一个人说话,能妨碍着齐国什么?!我的目的还是要让燕国出兵,只要他们肯出兵牵制,齐国必然就要调兵防范。有燕国出头,秦国和楚国才会有所行动。只有这样,入侵我蜀国的齐军才会撤回来。”

    苏朗连连点头,对刘畅恭维道:“太子深谋远虑,苏某深感不如。我前次去秦、陈、燕三国游说,只有秦国最终答应,肯召开这个朝议,联合各方向齐国施压。燕王只和我见了一面,敷衍了几句,就再不肯相见,那时也没有能见到赵王子。陈国局势不稳,陈王已久不理政,三家王子各有心事,全没有和做主的。我们这次朝议,只怕还得仰仗秦国和燕国。”

第174章 各家各盘算() 
第一百七十三章各家各盘算

    刘畅听了苏朗的话,轻轻‘哼’了一声,说道:“秦国这次肯出面,只不过是想借此联合燕国和陈国而已,他并不见得真心是为了我们出头。陈国态势不明,派了丞相前来,这许博雄据传是三王子的派系,可是三王子在陈国,最为年幼,又无兵权。只怕就是来探听消息的。若是陈诚或陈忠来了,那才有些意思。”

    苏朗听刘畅说到这里,就问道:“那太子的意思,这燕国能否与我们结盟,共制齐国呢?”

    刘畅呵呵一笑,望着苏朗说道:“苏丞相,我一直在朝中听说你深谋远虑,是蜀国不可多得的人才。怎么今天倒事事不明,都问起我来?!”

    苏朗被刘畅这句话说的浑身就是一颤,心里暗暗惊疑。

    苏朗原先只觉得蜀王耳根极软,朝中只有元帅杨允能与自己分庭抗礼,并不把太子刘畅放在眼里。

    现在看来,这蜀王父子都是隐忍之人,看上去朝中之事,多有自己和杨允做主,其实自己和杨允两相牵制,还是蜀王最后裁断。这太子虽很少说话,但只听他刚才几句话,就知道也是腹有乾坤的人。而且听刘畅和赵晟所言,刘畅在儿时就惯能借助他人之势自保。

    “自己以后在这位太子面前,还得多加小心才行呢!”苏朗心里暗暗思量。

    蜀国太子去燕军大营的消息很快就被各方探听到了。

    齐军大营里,齐祀坐在帅案那边,齐禄有些焦急的看着齐祀。齐祀还是悠闲的喝着茶水。马良、吕征、叶行站在帐中,都默默不语。

    齐禄实在忍不住,就问道:“祀哥,那蜀国太子去燕军大营,肯定是要借着我们斩杀燕军的事情,去拉拢燕国王子的,你说可怎么办?你杀那燕军副将,是不是太急了些!”

    齐祀放下茶杯,抬起头,稍住了一会儿。齐禄急切的望着齐祀,等着听他说什么。齐祀点点头说:“这茶不错,入口香醇,留香也久。”

    齐禄听了差点坐到地上,他一下走到帅案前,双手按着帅案,有些哭笑不得的说:“祀哥,你听到没有,我刚才问你的!”

    齐祀看他一样,笑笑说:“禄弟,你也随顺王叔和我经历了些阵仗,怎么还是如此沉不住气!蜀国、燕国,只是蜀国太子去见见燕国王子而已。这两人我都识得,小的时候都是我和太子手下的败将,有什么可担心的!”

    齐禄见齐祀总算回答了他的问话,又看到齐祀的微笑,心里也就安定下来,嘿嘿一笑,说道:“祀哥,我是不是急躁了些。”说完,看齐祀并无责怪的意思,就接着问道:“祀哥,那你是已经料到蜀国太子会去燕军大营了?”

    齐祀点点头,然后又看看帐中的几人,说道:“你们或许是想问,我为何要杀那燕军副将,给蜀国与燕国造成这样一个机会吧?”说着,齐祀站起身,走到帐中站下,环顾着众人,说道:“我杀燕军是有意为之,我本就是要借个由头,杀杀燕军的气势。”

    齐祀边说,边在帐中缓步走着。

    “秦国联合燕国、陈国要开这次朝会,为的就是要解蜀国的围。而我看来,秦国、燕国、陈国其实是怕我们齐国吞并了蜀国,再转而对付他们。其中,又以燕国最为响应。我之所以拿燕国开刀,就是要看看各方的反应。现在燕国的赵晟居然忍了,这多少有点让我吃惊。以为对他的了解,他是一定会带人来找我闹一场的,所以我让你们准备好,彻底打掉他的气势。可他居然没动静,看来赵晟这些年,学得深沉了。”

    说到这里,齐祀淡然一笑,说道:“想当年,我和太子在大都,与各国的王子住在一处。那蜀国的王子刘畅最是阴损,仗着自己和燕国王子相好,就欺负别人,又最爱捉弄吴国的两位王子。那时我惯爱出头,就教训了他几次。他每次都找燕王子给他撑腰,赵晟是个急脾气,刘畅找到他,他就会和我打一架。”

    齐禄听到这里,也来了兴致,接着问道:“那祀哥,你和赵晟,哪个厉害!”

    齐祀笑着说:“我那时和太子是一起的,我们兄弟两个,齐心协力,他赵晟哪是我们的对手。每次都是被我和太子打一顿,但他总也不肯认输。”

    跟齐禄说完,齐祀接着说道:“赵晟不来,刘畅去找他,这个我早就料到了。这次朝议,秦国、燕国、蜀国必然是一体连气,想着迫使我们齐军退出蜀国,这样秦国就能从中渔利。但是燕国并无多大利益,燕国出面多半是出于对我们的防范。我杀燕军副将的目的其实就是要震慑陈国,这次陈国来的是丞相许博雄,陈国现在形势复杂,大王子、二王子和三王子各怀心思。这许博雄就是三王子的岳丈,他来只能代表三王子的意思,并不能代表陈国的最终决断。我杀了燕军,自然让他更加谨慎,到时就不会和蜀国走得太近。”

    齐禄听到这里,才点着头说道:“原来祀哥是这样早就想好了的,那燕军落在咱们手里只是适逢其会,即便那天他们不招惹咱们,咱也要去寻他的事端!”

    齐祀呵呵一笑,并未说什么。

    蜀太子刘畅此时已经到了秦军大营。

    秦王子李弼听说蜀国太子刘畅求见,就吩咐快引到帅帐来相见。刘畅到秦军帅帐见了李弼,赶紧施礼。李弼也是热情相迎,两人分宾主坐下。李弼就问道:

    “刘太子冒雨前来,本王未曾远迎,失敬失敬呀!”

    刘畅也赶紧客气几句,然后对李弼说道:“李王兄想必也听说了,齐军捉了燕军的将领,居然被齐祀推出辕门斩首。我刚才去燕军大营,宽慰赵王兄,他正在那里气得暴跳如雷,要去齐军找齐祀厮杀,幸好被我拦下。”

    李弼就有些惊奇的问道:“哦,赵晟居然会被刘太子拦住,看来他这些年,脾气减了不少。当年他可是听着刘太子的指引,就去和齐祎、齐祀厮打的!”

    刘畅听李弼如此说,就呵呵一笑,接着说道:“我也是想着,此次乃是由秦国发起的朝议,共商齐国从我蜀国退军的大事,怎么能因为这些事情,误了大事。再说,未和李王兄这边说下,就去和齐军厮杀,李王兄的面子也不好看呀!”

    李弼点点头说:“刘太子说的客气了。我们秦国也是看不得各国间的征伐,导致百姓苦难,想着借着次朝议,能罢息齐国与你们蜀国的战事。至于齐军杀了燕军将领,燕军与齐国的纷争,我也不曾听人来说过,不清楚是所为何事,不好置评。他们两个是打是和,我也不好去管。”

第175章 使臣共朝议() 
第一百七十四章使臣共朝议

    刘畅听着李弼的话,眼珠一直轻转。听李弼说完,就赶紧接着说:“李王兄说的是气话吧。齐祀如此目中无人,他杀燕军,其意恐怕也是要示威吧。他是要示威给李王兄看的。”

    李弼‘哦‘了说一声,问道:“这话怎么说的?”

    刘畅就对着李弼说道:“李王兄你看,是你们秦国发起朝议。齐祀来到大都,于情于理也应该先来拜会下您吧,他却不曾前来拜会。再说朝会期间,斩杀燕国大将,总也得和您说下吧,却直接就杀掉了,不是目中无人吗?!不是要故意向李王兄示威吗!”

    李弼听到这里却笑起来,然后说道:“来到大都的各国王公大臣不少,到我这秦军大营的还真不多。刘太子不也是今天刚来吗!”

    刘畅听了,讪讪一笑,解释道:“李王兄说笑了,我这不是刚来大都,一切尚未理顺,正准备着专门来拜会李王兄的。”

    李弼也不再和他纠扯这个,就摆摆手说:“刘太子想多了,我就是随口一说。刘太子今天来,不会是只为了来和我说这件事吧!”

    刘畅赶紧肃容施礼,对李弼深施一躬,说道:“李王兄,齐国此次纠结吴国、楚国、大理,悍然对我蜀国用兵,仗着他们兵马众多,一路杀到我蜀国腹地。幸得秦王出面,召开这次朝议,要劝止双方的刀兵。此等大义之举,我要代我的父王和蜀国百姓,向秦王,向李王兄致谢呀!”

    李弼也赶紧伸手相搀,笑着说道:“刘太子客气了,像齐国这等恃强凌弱的行径,我们秦国肯定不能坐视不理。无论是出于道义,还是秦、蜀两国的交情,我们秦国都是要主持公道的。刘太子放心,待到朝议时,我们秦国定会向齐国申明,让他们尽快退出蜀国,两国罢兵,平息干戈,还百姓一个安宁,”

    陈国军营,陈相许博雄正与主将尤迪计议着。许博雄问尤迪将军对此事的看法。尤迪略想一想,说:“丞相,尤某只是一介武夫,这些军国大事,实在是看不透澈,还请丞相赐教。”

    许博雄点点头说道:“那齐国的无忧王,去年曾带兵与我国交战,在项城一举打败我朝陈琦老元帅,其人心智绝非像传言那样不堪。我也曾在洛城见过他,与他谈过两次,看得出齐祀绝非良善之辈。他这次杀了燕军的将领,就是想让我们看看,他齐军要做什么,是不需要听谁的,他们想杀就一定会杀掉,不管后面是谁的人。”

    尤迪一面听着,一面点着头。说道:“丞相所言极是!我与齐祀也算是相识了,上次在大都,秦军和燕军冲突,就是这齐祀带人,一箭一戟就平息了两军的争持。”

    许博雄听了尤迪的话,略想了想说道:“将军所说的那次燕军、秦军争执,我也得到过消息,所不如将军在现场看得仔细,但也是略知一二。将军,从这件事上我们也该看出,秦军和燕军也是面合心不和,他们此时只怕也是各怀心思。我们此次参加朝议,决不能率先表明态度,总要看清秦国和燕国的立场,才好拿捏。”

    此时的驿馆内,大理段王子和吴国英靖王子、李国公、楚国丞相东方胤、项国丞相戴荣祯等几人聚在了一处,也是在议论着齐祀辕门斩杀燕军将领的事情。

    吴国王子英靖,对于此事倒是不以为然,说道:“燕军居然到齐军驻地滋扰民女,按军法也应严惩。何况他们还胆敢反抗,杀了也就杀了,免得日后各国军兵在这大都四处胡闹。”

    段王子和东方胤也都点头说是,李国公只是沉吟,并未说话。倒是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