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忧王传 >

第30章

无忧王传-第30章

小说: 无忧王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越军在困了楚军几天后,就在主将皇甫念丰的指挥下,向楚军大营发起攻击。

    楚越两军十几万人,在广阔的地带,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越军人马占优,是楚军的近三倍,加上此地原是越国疆土,地貌熟悉,天时地利人和占尽;楚军连日作战,伤兵满营,劳累不堪,在越军的强势冲击下,顿时溃不成军。

    楚王在越军冲进大营时,就知道大势已去。在身边几员战将的护卫下,带着皇家护卫军,拼死向着楚境败退,想要杀出越军重围。

    皇甫念丰既杀了楚棋,此时一心就是要拿住楚王。见楚王的旗子要向楚国方向而去,就知道楚王是要突围。皇甫念丰急忙调令手下大将皇甫端,死死咬住楚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决不能让楚王逃了。

    几万楚军被越军冲杀的四散奔逃,死伤无数。楚王在几千护卫军的保护下,左突右冲,堪堪就要冲出重围。却有一只越军在后面死死的咬住不放。

    楚王此时身边仅剩不足两千护卫军,看后面紧紧追击的越军有三、五千人,都是轻骑猛追。就有楚军将领,带了一队人马准备阻截,让楚王尽快逃离险境。

    楚王连发数次飞书,国内均无音讯,他已料到京城生变。此战先是与楚棋内耗了大量人马,又被越军围杀,即便逃回楚国,国内恐怕也已不再属于自己掌控。还不如就和身边的这些护卫军,与越军拼杀一番。生死有命,全凭天意吧。

    楚王厉声对身边的军兵喊道:

    “我楚国的勇士,本王德薄,用人不查,楚棋谋乱,致使我楚军自相残杀。今日你们随本王又陷入这危难之地,都是本王还了你们。今天本王绝不偷生,誓与你们共进退。我们打退眼前的越军,就一起回楚国;打不退他们,我和你们一起在这里陪死去的将士!”

    这队护卫军,均是忠于楚王的亲军,此时听楚王说的如此悲壮,都喊叫着:“誓与陛下共进退!杀退越军,护送陛下回国。”

    所谓哀兵必胜。楚军退无可退,都报了必死的决心,转身就迎着追袭的越军冲上去。

    皇甫端一路追杀,已经追到楚王近前,眼看就能得手。却不料这些楚军不再逃跑,反而迎头出击,朝着自己冲过来,不由得吃了一惊。待楚军杀到跟前,越军竟有些措手不及。

    两队军兵一场混战,越军的战力远不如楚国皇家护卫军。加上轻敌,居然被楚军一个冲杀,乱了阵脚。皇甫端也被一名楚军将领刺了一枪,落荒而逃。越军一时四下散了。

第58章 楚国换新主() 
第五十八章楚国换新王

    楚王带着手下的军兵,也不追杀,赶紧继续朝着楚国边境而逃。

    逃出几十里地,看后面一时再无追兵了,楚王摇摇晃晃,一头从马上栽下来。身边的将军下马扶起楚王,军兵也赶紧纷纷下马,围着楚王。只见楚王肋下鲜血渗出。

    原来在刚才的交战中,楚王被偷袭的越军砍中软肋。楚王为了不影响军兵士气,咬牙强自支撑。此时暂离险境,心上一松,伤疼发作,掉下马来。

    这队军兵俱是轻骑兵,那军医早不知是死是活,逃到哪里了。几名将领找了布条,为楚王缠绕了伤口,扶楚王重新上马,缓缓而行。

    这一耽搁,后面越军又已追到,这次追杀过来的是皇甫念丰。他派皇甫端追击后,并不放心,自己带了一队军兵也跟在后面。

    皇甫端受伤而逃,正遇到叔叔赶上来。两人又合兵一处,朝着楚王逃跑的方向急忙追上来。追了一阵,远远就看见前面楚军的身影。皇甫念丰往楚军方向一指,催动越军奋力追杀上来。

    楚王此时已经神智恍惚,他费力的回身望着追上来的越军,长叹一声,命令身边的楚军不必管他,各自逃命去吧。那些楚军也不言语,纷纷围在楚王左右,各拿刀抢,迎接他们此生的最后一战。

    越军杀死了楚王,皇甫念丰原想带着楚王的尸首回国都请功,却被张彦坤拦下。

    张彦坤受了无忧王的指派,带着一队人马,出了所驻扎的城池,远远观望着战局。齐祀嘱咐他:楚王若要逃回楚国,只管出兵阻截,却不可开战,只等越军来追杀;越军击杀楚王,不必阻拦。但越军要活捉楚王,则出兵攻击,势必让越军杀死楚王,而后再抢得楚王尸首,还给楚国。

    皇甫念丰见楚王已死,且齐军有备而来,只好弃了楚王尸首,斩了楚军几员将领的首级,押了被俘的楚军得胜而回。

    张彦坤也按无忧王的安排,把楚王尸首送到楚国边境,有那楚国守军迎了楚王的尸首回去。

    噩耗报进沙城,楚太子楚瑜闻讯大哭,满朝哀伤。东方胤劝止太子,且勿悲伤,一是要尽快接回楚王尸首,安葬;二是太子即位,以安楚国民心;三是与齐国结成联盟,取得齐国的庇佑。只有这样才能使楚国内安稳,四邻不止生觑盱之心。

    楚瑜六神无主,全凭东方胤安排,交代朝中军国事务暂由东方胤处置,他要为楚王守孝。

    东方胤与大臣们力主新王应尽早登基,与齐国结成联盟。先王再天之灵,也不希望新王以个人悲痛,误了楚国的千秋大事。

    楚瑜也就从了群臣之议,择日登基。

    楚国新王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向齐国递交了国书,请求与齐国结盟,成为齐国的盟国。楚国愿以新王之妹新月公主与顺王之子齐禄和亲。

    齐王与顺王、平王朝议,准楚国所请,与楚国结盟,待太子完婚后,顺王之子齐禄即迎娶楚国新月公主。

    齐国在南征作战中,先是割占了楚国四城。太子齐祎率十万大军据守四城;又借占了越国两城,由大将军张彦坤以为屯兵;无忧王齐祀在大理,祝段王子协理新占越地三百里,子龙率一万青州兵前往协助。

    吴国和大理国先后与齐国结亲,楚国与齐国结盟。

    齐国在华夏南部已经站稳了脚跟。

    太子齐祎回复齐王,待信城等四城稳定后,即回鲁城,到时迎吴国公主英萍到齐国完婚。时间定在初秋之时。齐吴两国也就紧着忙活这件大事。

    无忧王齐祀和大理王子段克坚选定柳城为王子府衙所在,治理属地。同时积极与张彦坤的驻军对接,子龙以大军驻防为由,也向越国借占了贺城,两军遥相呼应。

    这天,齐祀与段王子在府衙内,说到送银屏公主来大理,蜀国与楚国勾结,使楚军入境,劫杀公主,险伤了公主。

    段王子气咻咻的痛恨不已。齐祀就说:

    “现今,我们所占越地已基本平定,越国被我们四国所伐,又与楚国交兵,元气大伤,已不足惧;楚国大军被歼,新王初立,又已于齐国结盟,更不需虑。这蜀国往年也多侵占大理之地,不如趁着现在,大理军队新胜,士气高昂,寻个由头,把蜀国此前侵占大理之地,尽皆收回!”

    段王子一听,正合心意。段王子与齐祀两人计议一定,秘密写了奏章,报与大理国王知晓。大理国王当即同意王子伐蜀的战略意图,又自大理国境内发兵三万到蜀国边境,以作支援。

    得了大理国王的准许,段王子与无忧王齐祀集合属地三万大理军队,张彦坤也派出一万齐军精兵,由子龙统领,向着蜀国边境进发。

    齐太子齐祎得了无忧王的飞书,也从信城发兵,进逼蜀国边境,与大理军互为呼应。

    蜀国边境探得消息,急速回报蜀王。

    蜀王听了也是暗自心惊。齐军最近连败楚国、越国,势头强劲。大理国得了齐国之助,也是占了越国许多疆土。现在大理王子以当初齐公主过境蜀国,曾屡受攻击为由,要为公主报惊扰之仇。大理与齐国三路大军压倒蜀国南部及东部边境。

    蜀王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就有大臣建议:此时,南方各国均以齐国为首,大理用兵,也是打着齐公主受惊的旗号,不如派使臣去齐国,借太子与吴公主即将成婚的由头,送去国礼,由齐王说服大理罢兵。

    蜀王以为此计可行,一面备了国礼,安排使臣出使齐国;一面传谕南部蜀国守军,切不可与大理军队及齐军冲突,遇到挑衅暂避其锋。东部守军严密防御,增派守军,威阻齐军即可,也不要与齐军冲突。

    齐祀在军营已经知道了蜀国的安排,就对段王子计议,要趁齐王旨意未下的时候,尽量挑起战事,收复蜀国楔入大理的疆土,将蜀军赶出上述各地。

    大理军队在滇蜀边境便频频活动,时时侵袭蜀军。

第59章 齐祀过泸城() 
第五十九章齐祀过泸城

    蜀军得了将帅传达的军令:遇有大理及齐国军队袭扰,暂避其锋。于是蜀军远远见到敌军,就纷纷后撤。

    大理军队步步紧逼,竟然将蜀国先前所占的大理国土,尽皆返归了大理。

    齐祀看看军队再往前进,就要逼近蜀国的宜城。蜀军在宜城陈兵数万严阵以待。算算蜀国使臣也该到齐国了,齐祀就与段王子商议,停了攻势,稳固所占之地,加强边防。

    齐王在鲁城,接见了蜀国的使臣。

    蜀国使臣将大量的奇珍异宝送上,作为给太子的贺礼。说到当初银屏公主过境,楚国派刺客假扮蜀军偷袭,蜀军并不知情。幸好有一队泸城的蜀军经由此地,协助护送公主的齐军,全歼了那支楚军。所以恳请齐王谅解,蜀国与齐国也将永远交好。

    齐王倒也没有追究此事,只说了些两国交往的事体。

    蜀国使臣看齐王并无怪罪的意思,就急忙将大理军队在无忧王与段王子指挥下,侵袭蜀国的事情和齐王说了,恳请齐王居中协调,让大理军队罢兵。

    齐王故意装作不知,沉吟片刻,转头问平王:“果有此事吗?”

    平王就望着下面兵部的主事,然后回道:

    “此事多半是大理国所为。想那段王子也是和银屏公主新婚燕尔,不甘公主曾经受惊,所以才出兵的吧。我一直未得我大齐军队调动的消息呀。”

    那兵部的主事自然赶紧附和:“启奏陛下,平王所言极是。我齐国军队皆各按驻地,未曾调动。”

    齐王听了平王和兵部主事的回禀,就对蜀国使臣说:

    “我华夏各国彼此纷争,前不久楚、越刚刚也才平息的战端,各地百姓受苦呀。我实在不忍心再看你们蜀国和大理交兵。平王呀,我看这样吧。你就出面和大理王说下,蜀国即便有些防护不周的不是,看在蜀国也是不查,非有心而为,银屏就受了些惊吓,蜀国若诚心致歉,做些赔偿,就不要再计较了。”

    平王拱手领旨,随后望着蜀国使臣问:“贵使,齐王的旨意下了,我这就知会大理国王。但不知蜀国要对大理拿出怎样的诚意呢?”

    使臣被平王这么问,一时语塞。他也算是机灵人,马上上前说道:

    “蜀王已经准备了厚礼,此时估计已经派人送去大理了。”

    齐王点头,平王也就不再追问,说是下朝后,马上将齐王旨意传给大理。

    蜀国使臣出了齐王宫,赶紧将齐王的意思飞书给蜀王。蜀王接了书信也只有按齐王的意思,另安排了使臣,带上重礼,说是给大理王子新婚补上的贺礼。至于此次被大理夺回的疆土也暂且不提了。

    各国经过此次乱战,也都各自加强防备,安定国内局势。一时间倒也平静了下来。

    但各国都知道,此时短暂的平静后,又将是新的血雨腥风。

    齐祀在大理住了一段时间,带着莹儿在大理各地游玩了。看看子龙与张彦坤的大军在贺城和越地也连接起来,牢牢掌控了三座城池。就飞书与太子齐祎商议:让张彦坤统领了三地的齐军,子龙可回荷城。

    太子则命子龙调防信城,接替自己,统帅四地齐军;齐祀速回属地镇守。太子待子龙过来,就与他交割完军务,即回鲁城。

    齐王同意了太子的奏报。齐祀得了齐王旨意,和段王子辞别,就带了卫队,由子龙陪同从蜀国入境,往临城而去。

    到了宜城,宜城的蜀军知道了,一面奏报蜀王,一面在城外安排了接待。守军将领的意思很简单,不敢拒绝无忧王一行。但也不敢让无忧王他们进城。

    齐祀一行接受了守军的礼待,绕城而过,就往泸城而去。

    泸城此时的守将得了消息,就急忙传来亲信商议,而这亲信中自然就多了一位新人:唐金虎。

    唐金虎送了泸城守将西门礼一车的金银,那西门礼自然就拿他另眼相待了。前几日蜀王又问起唐金虎当初狙杀楚国刺客的事,大加赞赏。泸城的守将西门礼,又对唐金虎高看了一眼。这次听说无忧王过境,就眼巴巴瞅着唐金虎,让他拿个主意。

    唐金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