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忧王传 >

第129章

无忧王传-第129章

小说: 无忧王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国,也非易事。我秦国尚有精兵近百万,将齐军拒于边境也不是难事。但齐军如此咄咄逼人,其意只在吞并天下。若是齐军不能占得我秦国的便宜,难保不会转而谋取陈国!”

    陈王听了心里有些不悦,冷哼了一声。

    白定周看出了陈王的意思,但依然接着说道:“陛下,如今陈国尽在您的掌控之下,我也听闻陈国禁军兵精将勇,与齐国交战也不见得就落于下风。只是陛下您想,若是长此以往,齐国众将对我们秦国和陈国各个击破。若是齐攻秦,而陈不救;则齐攻陈,而秦不顾。等到齐国慢慢侵蚀,将我们两国逐渐压缩,则终有一日,会被齐国吞并掉的。那时,秦王固然不再是秦王,陛下您,只怕也难再是陈王了!“

    陈王听着,眉头越皱越紧,冷声问道:“白驸马此来,就是要和我说这些的吗?!”

    白定周见陈王是真的有些恼怒了,这才起身来到陈王面前,拱手说道:“陛下,我白定周此来是带着秦王的诚意,要与陈国联合,共同对抗齐国。齐国此次出兵,看似兵马众多,其实不然,齐军虽有四十万之称,其实齐军本部不足二十万,其他都是各国征调来的乌合之众。我秦国自有精兵对付南面之敌;若是陈王能以精兵协防东面来犯的齐军。则齐军并然不能在秋季奏功,只要拖进冬季,齐军必然收兵,那么大理、越国、楚国、吴国之军必然各回各国。如此齐军之力大减。我们两军再起头并进,将齐军赶出边境。”

    陈王听了,脸色稍缓,看着白定周,听他继续说下去。

    白定周接着说道:“待到来年开春,我们两军再趁齐军于越、楚、吴、大理尚不及联合,就对齐出击,将其击溃。那么其他各国也就不会再那么积极的听从齐国调遣了。楚国本就是被齐国胁迫,受过齐国的攻击,若见齐国兵败,必然会生异心。而蜀国蜀王仍在,他也必不会甘心做个傀儡,只要我们秦国原因助他复国,他定是会响应的。陈王到时也可出兵再战项国,报当初的一箭之仇!”

    陈王听完,就点点头,说道:“白驸马说的倒有些道理,只是我初登王位,原不想再起刀兵,使百姓受战火之苦。前次与齐交战,损了兵马,赔了钱粮,至今还是缺少粮饷,以我对国库的掌控,我们陈国现有的粮饷,怕是支撑不了两个月,这个秋季的几十万人马作战,实在是应付不到入冬呀!”

    白定周听陈王说到这里,心里不由得暗骂:这陈忠说来说去,其实就是为了向秦国要粮草、军饷呀!

    白定周就故作思索,然后说道:“陛下但请宽心,我秦国近年风调雨顺,府库丰盈。我在来见陛下之前,秦王还叮嘱我,若是陈王这边粮草周转不及,可由我秦国代为支应些时日的!只是不知道陛下是需要多少粮草、饷银呢?”

    陈王见白定周如此痛快的答应了,也就点点头说:“秦王果然是宽厚的仁君,既然秦王如此能为我陈国着想,我陈国也定不会坐视齐国肆意侵占秦国疆土。我陈国有雄兵十万,可出晋城,与秦军共同作战,我另派陈琦元帅统兵,自平关杀出,牵制齐军。两边出兵二十万,这人马一动,粮草却需先行,还请白驸马回禀秦王,就调运我陈军两月的粮饷吧!”

    白定周听了就是一皱眉,他也没想到陈王会狮子大开口,一下就要二十万人马的粮饷,而且还是两个月的。这么多粮饷送来,就如同战败赔款一样了。白定周虽然心里不满,但面上依然是笑容满满。对着陈王就说道:

    “陛下能深明大义,愿与我秦国共御强齐,我想将来定会彪炳青史。不过这等大事,如此多的钱粮,我还是和秦王禀奏一下,由秦王定夺吧!”

    陈王也知道自己要的数目实在是大,白定周断然是不敢做主,所以也就点点头,算是应允了。

    白定周将陈王提出的条件飞书给秦王。

    秦王看着白定周的奏报,不断的冷笑,然后就传王子李弼回朝。待李弼回来,秦王将于陈王商谈的结果和李弼说了。

    李弼看着白定周发来的奏报,不由得勃然大怒,大骂陈王忘恩负义。他看着秦王,恨声说道:

    “父王,若非当初我们助力,他如何能当上陈王?若非他让陈太后来劝止,我们未能救援蜀国,现今蜀国尚不致沦陷,齐军又怎么会得暇对我秦国用兵?!”

    秦王待李弼说完,才看着他说道:“弼儿,你怎地还是如此沉不住气,事已至此再说那些过往何益?我们现在确需陈军的支援,这是关乎我秦国命运的一场大战。我们必须要与齐军决战一场,而想取胜则必须与陈国联合才行。如今他的条件我们都要答应,只要他肯出兵!”

    李弼听秦王说完,也就冷静下来,垂首说道:“父王教训的是,孩儿明白了!”

    秦王就点点头说道:“我找你回来,就是要你先押运粮饷去陈国,顺便与陈王盟誓,让天下皆知,我们秦陈已经联合抗齐,使陈国再无回旋的余地!”

    李弼听了,连声说:“好好好,孩儿明白了,我这就动身,去洛城与陈王结成盟约!”

第258章 兵临汉中城() 
第二百五十七章兵临汉中城

    李弼领命去陈国结盟,一路上将声势造的够大。

    秦国和陈国的军民也就都知道了,秦国与陈国要结盟抗齐。秦军在前线的士兵闻讯,士气大振,倒是让齐军的进展收到了迟延。

    白定周在洛城也是大肆结交陈国的权臣,为秦陈结盟呼号奔走。待李弼到了洛城,洛城内的上上下下都已经尽知了。

    陈王自然也知道白定周的所为,也知道秦王父子此行的目的,但陈王并未在意,似乎他只关心那两月的粮饷。

    李弼到了洛城,与陈王见了面,将押运而来的粮饷数目交给陈王,然后就由两军在边境交割了。李弼向陈王言明:只要陈军出兵与齐军交战了,秦国将在七日内将第二批粮饷送到。

    陈王在此事上倒没再纠缠。李弼又提出要与陈王在洛城,面对洛城军民共结盟约,一证秦陈共抗强齐的决心和诚意。陈王见李弼说的坚决,也就答应了下来,约定在第二日吉时,在王宫的祭天神坛上共同盟誓!

    到了第二天,陈国的文武百官都到了,陈王和秦王子李弼一起登上神坛,按照诸侯盟誓的礼仪,祭拜了天地,歃血为盟,一起对抗齐国。

    大战的序幕在秦国西南腹地的汉中城拉开。

    子龙的十万大军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直取汉中城。汉中此时由秦国大将军李定坤驻守,城中驻有秦军十万多人。

    李定坤对于齐军大将军子龙的名号早有耳闻,对于手下诸将表现出的胆怯,很是气恼。在他看来子龙虽勇,但十万齐军要想攻占据城而守的十万秦军,那是绝无胜算的。

    李定坤传令秦军,驱逐城外三十里之内的百姓,将百姓尽皆押送到汉中以北的秦地;同时将所有百姓的粮食及庄稼抢运到汉中城内;凡是不能收获的庄稼,全部焚毁。

    等秦军做完这一切,汉中周边是哭声一片,百姓纷纷哭诉:齐军未至,倒先被秦军劫掠,不知道这秦军是保护秦国百姓的,还是糟践秦国百姓的。

    也有一些村子的百姓不愿离去,就聚集起来,与前来驱赶的秦军对抗。秦军起初也不愿伤害百姓,但李定坤闻讯大怒,另派自己的亲军前往,将百姓或抓、或杀,再将村庄付之一炬。

    对于李定坤的做法,军中也是颇有微词,守卫汉中的军兵,不少是来自周边的农村,听说自己的村庄被同伴烧劫一空,心里颇有怨恨。

    在汉中城的帅帐内,李定坤与自己的几个亲信大将一起计议着,手下就有一位将军皱着眉头说道:

    “大将军,您何苦一定要清理城外的村庄。现在搞的一片民怨,军中也是颇有微词。”

    李定坤面色阴沉的看了一眼那将军,缓缓说道:“我清空周边村庄百姓,为的是不给齐军留下向导和人力。城外所有村庄的井水里,我都让人投了毒,齐军无水,我看他能待多久。十万大军没有本地百姓指引,他们去哪里寻水,他们知道本地的风土如何?”

    身边就有将领点头说道:“原来大将军是要断绝齐军的耳目,又投毒断水,那齐军来了,不等交战,先被毒死大半,再被渴死一半,我们不需出战,只需等着为齐军收尸就好了!”

    众人听了一起大笑起来。唯独李定坤的脸色依旧阴沉,并无喜色。

    众将与这位大将军处得久了,知道这位大将军就是如此的面孔,也不在意。

    只是李定坤自己的内心却是有着一种隐隐的不安,他虽然并不惧怕子龙,但他也知道,子龙绝非浪得虚名,恐怕齐军不是那么容易被击退的!

    子龙的大军到达汉中城下,前方的探子早已经将城外情形回报了子龙。子龙在大军到来之前就先命人另沿河道开挖水井,并将已经被下毒的水井尽皆填埋。齐军在城外迅速的扎下营盘,与城中的秦军遥向对峙。

    看着沿途被焚毁的庄稼和农舍,子龙也是不禁连连摇头。这战争中,苦的只有百姓。敌国之军固然会劫掠百姓,有时自己的军队一样会做出烧杀劫掠的事情。

    百姓在战争中的统帅眼里,或者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棋子,可以任意取舍、抛弃。

    子龙从跟随齐祀出山以来,已经打了大小不下几十场仗。每战必胜,在世人眼里已然是无往不胜的战神。但是随着自己的威名传播,子龙看到的却是满眼疮痍,百姓流离。

    子龙更加坚信,正如齐祀对自己说的:江山一日不得统一,各国交兵,百姓苦难不止。只有尽快的吞并各国,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才能真正的停止征战,才能让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

    子龙与段王子商议了一下,齐军居右,大理军居左,两军相互呼应。对于汉中城的攻打,子龙并未急于发动,毕竟汉中城内也有十万秦军,秦军据城而守,已占地利,自己劳师而来,攻城不见得就能占得便宜。

    李定坤在城楼上也是密切的关注着城外齐军的动向,他见齐军与大理军分据两边,对自己的汉中城形成犄角之势。营寨是呈半圆包围的态势驻扎,营寨前深挖壕沟,密布鹿角丫杈,看样子倒是要做长期围困的打算。

    李定坤瞧着,心里就有些惊异:自己在汉中城内,有十万大军,粮草充足,就算齐军围困上半年,也不惧断粮。而齐军的粮草是由蜀地征运,蜀道难行,加之蜀地粮草征集不易,十万大军住在城外,实在是令人费解。

    子龙传令三日内将大营布好,而后就派军兵喊敌叫阵。李定坤也知道子龙手下的齐军勇猛,就严令秦军守备,并不应战。

    如此僵持了有三日,每天齐军或大理军的军兵在城外喝骂,而秦军在城内回骂,两边骂得天昏地暗,却不交战。

    渐渐的,这骂战就成了对峙的双方唯一交锋的手段。两边的军兵也乐此不疲,齐军一到城下开骂,秦军也就组织起嗓门大的军兵,开始回骂。

第259章 坤郎战子龙() 
第二百五十八章坤郎战子龙

    李定坤自齐军兵临城下,也是每日登上城楼,观望齐军营内的动静。

    只见齐军和大理军在营内操练,看操练的阵法倒是攻城的样子。

    李定坤心下疑惑,就一面将军请回报秦王,一面与周边各城联系,以防齐军突袭自己的后方。但是四周传回的消息,也是风平浪静,齐军虽有军兵前往对峙,但兵员不多,都是以监视为主。

    这样又过了三、五天,城内的秦军将领已有些不耐,纷纷到帅府内找李定坤,要求出城与子龙一战。李定坤想想也好,出兵一战,无论胜负,探看下齐军的虚实。

    这一日,齐军再到城下叫阵,汉中城内鼓声响起,城门一开,几员秦将带着五千秦兵就杀出城来。

    子龙在营内听闻秦军出战,就是一笑,对着段王子说道:“这秦军终是忍不住了!”

    说罢,子龙升帐,就命几员齐将出战。

    段王子见子龙并无出战之意,就主动请命,愿带自己的大理猛将迎战秦军。子龙就笑着对段王子说道:

    “王子莫急,只叫他们厮杀几场,我们等着那李定坤出城了,再去会他!”

    段王子不明子龙之意,但是看子龙成竹在胸的样子,知道子龙定是有良谋在握,也就不再执意出战了,只等前敌传来的消息。

    当天双方各有三员大将出战,各有胜负,至晌午收兵,各回各营。

    子龙对于出战的结果,并不为意,只是奖赏了获胜的将军,宽慰了落败的将领。

    而汉中城内,却是欢腾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