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忧王传 >

第125章

无忧王传-第125章

小说: 无忧王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祀见蜀军接回了杨允的尸首,就命一员将军上前喊话。

    那名齐军将领受命就催马上前,对着渝城守军大声的喊道:

    “蜀军听着,我家王爷有令,天道运转,现今天意垂顾,要我华夏再归一统。齐王英明,受天垂、河图昭示。蜀王无道,齐王出兵伐之,也是顺应天意。蜀军元帅杨允逆天而行,终归命陨。我家王爷感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愿再添杀戮,只要城内蜀军献城投降,我齐军一律不杀降卒,是归乡,是归顺,可自由选择。我军绝不为难!若是执迷不悟,大军攻破城池,抗拒者一律斩杀!”

    蜀军在城上听的清清楚楚,军兵俱是交头接耳。

第249章 齐军夺渝城() 
第二百四十八章齐军夺渝城

    蜀军守将听了齐将的喊话,先是暗自思忖着,及至看着军兵们军心一乱,就急忙喝止道:“住嘴!”随后望着城外,大声的回道:

    “齐军听着,我蜀军可杀不降。你们齐军有本事只管攻城,我定叫你们都丧身在我这城墙下!”

    齐祀听着就冷笑一声,然后让齐禄晓谕全军:待城内响箭响起,全力攻城!渝城城破之时,凡手执寸铁者,皆就地斩杀!

    齐祀的军令在齐军中传达着,齐军的军兵大声的喊着,城上的蜀军自然也听得清清楚楚:

    城破之时,凡手执寸铁者,皆就地斩杀!

    两军就这么在城内外对峙着,整个战场一下子寂静下来,除了风吹动旌旗的咧咧声,军兵们都凝神静气的注视着对面的敌人。

    这大战前的寂静,给在场的每个人心上似乎都压了巨石,每个军兵的脸颊都有汗水流下,无论齐军、还是蜀军。

    随着渝城内几只响箭发出,城外早已憋足劲的齐军呐喊一声就呼啸着冲向渝城高高的城墙,那声千万人同时发出的喊杀声,几乎让每个听者震耳欲聋!

    齐军的弓弩一下子就遮掩了天地,整个渝城的上空几乎都被箭雨遮掩,太阳似乎也躲在了一支支利箭的后面。

    城墙上的蜀军,慌乱的用盾牌遮挡,或是躲在墙垛的后面,以躲避漫天落下的箭雨,那一支支的箭弩如同带着死神的呜鸣,是要带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在弓箭手的掩护下,攻城的齐军已经冲到城墙下,一部部云梯竖起,一支支抓钩扔上去,齐军蜂拥的往上爬去。撞车也不断的撞击着城门。

    与此同时,渝城内也是乱作一团,无数的齐军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四处的放火、狙杀蜀军。更有那齐军轻骑,勇猛的杀向城墙上,挥动手中的兵器,斩杀刚刚躲过箭雨袭击的蜀军。

    守卫的蜀军本身就已经兵力不足,加上杨允身亡的消息在军中传播,军心早已慌乱,箭雨惊魂,面对城外凶悍的齐军,蜀军的抵抗之心,已经所剩无几。

    现在又被身后的齐军袭杀,听着齐军的喊声,蜀军都以为这些城内杀来的齐军是从其他城门处冲杀而来,那就是说,渝城某处城门已失。

    想着齐军那阵喊声:凡手执寸铁者,皆就地斩杀。于是蜀军就有军兵将手中的兵器一扔,跪地举手投降。有人带头,身边的蜀军也纷纷效仿,唯恐扔的迟了,自己成为齐军的刀下之鬼。

    守军既然无力守卫,城外的齐军自然是轻松的就登上城墙,打开城门。

    大队的齐军就冲进城来。偶有拼死抵抗的蜀军,皆是被齐军一股脑的冲杀干净。渝城内仅剩的两万多守军,投降大半,死伤近半,不到半日之功,这渝城就被齐军占领了。

    平王率大军进驻渝城,马上传令张贴安民告示,收整蜀军降兵,驻守城内各处官衙和军械、粮草库房。

    渝城的百姓历经数月的战事,如今蜀军败降,齐军进城,百姓都是在偷偷观望,担心齐军进城后的杀戮。但见齐军进城,军纪严明,有胆大的就出来看了在墙上张贴的告示,也就试探着招呼家人、邻人出来一起看。

    一旦街上有人,渝城百姓也就纷纷走出家门。

    平王想着百姓受战争之苦,家中可能已经断粮,就吩咐军兵打开粮库,将粮仓的米粮分发给城中的百姓,一时间渝城百姓奔走相告,涌到齐军的散粮点领取粮食。

    不消多长时间,城中就流传开:蜀军名为守军,却与民争粮;而齐军虽占领渝城,却分粮与民。两相对比,渝城百姓也就不再敌视齐军。

    平王也将渝城已被夺取的消息奏报给齐王,同时通告越国、吴国、大理与楚国。

    段王子与霍远、东方义等人闻讯大喜,马上告知联军将士,联军军心大振。

    而成城内的蜀王听到杨允身死、渝城失守的消息,先是暴跳如雷,既而则是垂头丧气。群臣也都是噤若寒蝉,胆战心惊,不敢说什么了。

    蜀王刘胜呆呆的看着渝城失守的战报,又听着侍卫回报:太子刘畅带领一队蜀军秘密出城,说是要去蜀中,至今未归。蜀王想着:蜀中如今已经在大理军队的控制之下,刘畅只带了几百名弓弩手出去,时过七、八天了还没有消息,那么估计也是凶多吉少。

    这丢失成城门户,又失太子,蜀王刘胜心烦意乱也就是再正常不过了。

    丞相苏朗见蜀王烦闷,群臣不语,知道此时万不可懈怠。于是就出班禀奏:“陛下,渝城虽失,我蜀国尚有可战之兵。而且秦国之兵就在边境,臣愿再往秦国,游说秦王,请他出兵救援。”

    蜀王看看苏朗,苦笑一下,说道:“苏丞相,当初我们蜀国还有可许诺的条件,如今我们还有什么?秦国若是肯出兵,早已出兵了,又怎么会等到现在,还只是陈兵边境而已!”

    苏朗听蜀王说完,并不气馁,继续说道:“陛下,如今我们蜀国是只有成城及周边几座城防,但正因为如此,我们也敢许给他更多的利益。只要秦国肯出兵,阻止齐国,助我们夺回失地。那么陛下何妨就答应秦王,与他分治蜀国。”

    苏朗还不等说完,就有大臣们议论起来,有的支持苏朗的意见,有的则认为不妥。其中一位兵部的大臣就启奏道:“陛下,若如苏丞相所言,我们将蜀国许诺给秦国一半,而求秦国出兵。先不说秦国能否出兵,就说秦国出兵了,谁又能确保秦军就一定能战胜齐军。既然是割地求和,那我们还不如趁着现在,与齐国割地求和。”

    兵部的这位大臣说完,群臣又是一阵议论。蜀王听着下面乱成一团,心里更觉焦躁,拍了一下龙书案,就说道:“众卿不必争吵了,听我旨意:命丞相苏朗即可去秦国,面见秦王,晓以利害,使其答应前来帮助我们共御齐军。若是能够打败齐军,朕愿意将蜀国的一半疆土许诺给他!“

    苏朗领命就退回朝班。

第250章 刘安见平王() 
第二百四十九章刘安见平王

    蜀王见再无他事,就散朝回宫,同时让随身小太监,悄悄去把兵部尚书刘安给找过来。待刘安来了,蜀王看看刘安,问道:

    “刘大人,你觉得要去齐国求和,能有多少把握?又该从谁身上着手?”

    刘安赶紧躬身回道:“陛下,齐国攻打我蜀国,那是迟早的事。齐国的意图也不仅只是我们蜀国,臣看这齐国是意图一统天下。我们蜀国如今之计,只能是向齐国称臣,如项国那般,做齐国的属国,以求齐军罢兵。”

    蜀王想了想,点点头,说道:“我也知道,只是为何我们蜀国就如此势衰,被齐国第一个攻占!”

    刘安略一沉吟,然后说道:“陛下,齐国去年在大都获得天垂与河图,其意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他们既然要并吞天下,自然是乐得尽快结束我们蜀国之战。只要我们答应成为齐国的属国,这样齐国就会将兵力去对付秦、陈或燕国。我想这齐王爷不愿过多和我们纠缠吧。若是接受我们的属国之请,齐国就会有更多时间去征战他国,也减少兵力的损耗。我想齐王是会答应的。”

    蜀王刘胜面色的阴沉的想了良久,才缓缓的问道:“那么刘大人觉得谁去和齐国谈此事为好?”

    刘安看看蜀王,面色一肃,说道:“臣愿往!而且此时也不必去齐国,只去渝城见着平王,和他说明利害,此事多半就能成。“”

    蜀王见兵部主事刘安愿意去渝城见平王,要说动平王罢兵议和,也就点点头。君臣又轻声商议了一会儿,刘安就待跪辞离去。刘安才刚转身,蜀王刘胜去又喊住他,犹豫了一下,说道:

    “刘大人此去,只可你一人知道。”

    刘安当然明白蜀王的意思,赶紧躬身说道:“臣谨遵圣意,定不负陛下的信任!”

    蜀王听了,这才点点头,摆摆手示意刘安可以离开了。

    刘安离开蜀王宫,就往自己府中而去。刘安在路上心里也是暗自盘算:自己和平王乃是早年的挚交。在华夏朝时,刘安与平王同在泉城为官。平王齐咏任泉城将军,刘安任参谋将军,两人意趣相投,在泉城共事多年。后来蜀王刘胜起兵,就召刘安回蜀地相助,刘安才辞别了平王回了蜀地。

    即便是后来蜀王立国,刘安官拜蜀国兵部尚书之职,平王贵为齐国亲王,两人依旧有书信私相往来。

    正是有此一层渊源,刘安才敢请命去渝城齐营见平王。刘安心里也早做好准备,若是说成此事,那么自己就是蜀王和齐王两边的红人;即便说不拢,也先和平王叙叙旧,也好为日后留条后路。

    刘安回家并未跟夫人说什么,只是叮嘱夫人:对外就说自己患病,闭门不见外客。然后自己要出门几天,自己出门的时间里,只待在家中,那里也不可乱走动,好生等自己回来。

    刘夫人也是个贤惠的人,听刘安说了,也是连声应着。

    刘安秘密离开成城,就到了渝城。从成城到渝城的一路上,刘安见到四处都是齐军和联军的大营,集结的军兵到处都是。刘安心里就暗暗叹息,自己暗道:这成城恐怕顶不住齐军的几番冲击!

    渝城内的平王听说有位叫刘安的故人求见,自然就想到是蜀国的这位兵部大员。平王心里也能料到刘安见到目的,于是就吩咐快快有请,自己也是起身就带着众将接出来。

    刘安在帅府外等了不一会儿就见回禀的军兵跑出来,说是王爷有请。刘安轻轻一笑,想着这平王毕竟还能念旧情,说了个请字。刘安这里迈步往里走,才走了几步,就见里面迎出一群人,前面正是平王。

    刘安与平王虽然已有多年未见,但是两人的样子还是仿若昨日,只是各自的两鬓增添了些白发,脸上多了一些皱纹。

    平王见着刘安,张开双臂,大声笑着说:“刘兄,多年未见,风采不减当年呀!”

    刘安也是紧走几步,就要与平王拥在一起,一旁的侍卫一闪身就插在俩个人中间,倒把刘安惊得一愣。

    平王呵呵一笑,冲侍卫挥挥手,示意他下去,然后就紧紧的抱住刘安,用力的拍拍刘安的后背,说道:“刘兄,这些年可想死我了,你也不肯到鲁城去看我。”

    刘安也是呵呵一笑,说道:“王爷有所不知呀,我也是思念王爷呀,心里思念的紧,奈何世事纷杂,我是有心去拜会王爷,却总难成行!”

    平王和刘安又说了会彼此思念之情,两人就携手一起往帅府大堂走去。进了大堂,两人分宾主落座,然后平王就对刘安说道:“刘兄,这是我齐军中的诸位将军,我是要一一介绍给你认识的,只是你这边,我该如何介绍呢?!”

    刘安自然明白平王征询自己跌意思,就赶紧起身说道:“王爷,我就是蜀国一个小吏,不足王爷挂齿,还是我自己和众位将军说了吧!”

    平王点点头,做了个相请的手势。

    刘安就对众将说道:“在下刘安,原是王爷以前的同僚。我们亲如兄弟,我今日此来,就是听闻王爷到了我蜀地,在渝城驻军,所以才来相见,一述兄弟之情。”

    众将听了都纷纷与之见礼,平王就示意大家各自介绍自己,刘安也是赶紧用心记下来。

    平王见刘安不肯亮明身份,估计这是有什么紧要的话要与自己说。平王也不说破,就吩咐侍卫去准备好酒菜,自己要与众将陪刘安好好的醉一场。

    平王和众将陪着刘安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平王吩咐侍卫送刘安去客房休息,又吩咐侍卫将齐祀叫到自己屋内。

    齐祀白日并未在城内,而是和齐禄去了武城,至夜刚刚回来。齐祀见父王脸色酡红,是饮了酒的样子,就关心的问道:

    “父王,您怎么喝了好多酒吗?母亲不是嘱您少喝酒的吗!”

    平王笑了笑,说道:“我叫你来就是为着这件事。今日蜀国兵部尚书刘安来了,这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