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忧王传 >

第115章

无忧王传-第115章

小说: 无忧王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祀听着,点点头,说道:“都说陈王后足智多谋,不让男诸葛,今日见了,果然是名符其实!”

    陈梦珠也是轻轻一笑,说道:“王爷见笑了,我请王爷来其实也只问一件事。齐国现在兵伐蜀国,占下蜀国只是早晚间,齐国此时无暇我陈国,所以才与我陈国结盟。我但问王爷,若是蜀国攻下,齐陈是否终有一战?!”

    齐祀见陈梦珠如此一问,面容就是一肃,对陈梦珠拱手说道:“陈王后,您有如此眼光,齐祀敬佩。我也请问陈王后~”

    陈梦珠不等齐祀说完,就说道:“王爷快别这样叫我,我们是私底下说话,还是不要拘礼了。我年小王爷几岁,王爷就叫我梦珠吧,或是叫我妹妹也是好的。”

    齐祀‘哦’了一声,随即一笑,应道:“也好,我也就不怕失礼,斗胆叫陈王后一声梦珠妹妹吧。我家中没有兄弟姐妹,还真得想有个妹妹。和梦珠妹妹一见,也是亲切,我就心里觉得仿若是有梦珠这么一位妹妹的!”

    被齐祀这么一说,陈梦珠就起身见礼,口里叫着:“齐祀哥哥!梦珠有礼了。”

    齐祀一见也赶紧起身,躬身还礼,然后笑着说道:“你这声哥哥,我是记下了。你这妹妹我是认下了!”

    陈琦在一边看着也不觉笑起来,齐祀又赶紧向他施礼,说道:“老元帅,借着梦珠妹妹,我在这里也要尊称您一声爷爷了!”陈琦赶紧用手相搀。

    三个人重新落座,齐祀就接着问道:“梦珠妹子,我还是接着问你,这天下纷争终是因为诸侯分立,各国相争,战乱不断,苦的还是黎民百姓。若要救民于水火,还是要天下一统。陈王也罢、越王也罢,他们都是心有天下的君主,这华夏神州,最终是要归于统一。到时,这齐陈之战能避免的了吗?!”

    陈梦珠听完,点点头,说道:“哥哥说的是,我是以陈国之小利,而忘天下之大义了!那么梦珠再问哥哥,依您看,这天下最终会归于谁家?”

    齐祀就呵呵一笑,看着陈梦珠,略想了想,说道:“我也看不准。但我想,得民心者得天下。无论何人,能以黎民百姓的福祉为重,那他就肩得起天下!”

    陈梦珠就点着头,看着齐祀,轻声的说道:“我知道哥哥的心意了,梦珠也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

    齐祀和陈梦珠眼神对视,齐祀眼里满是赞许和爱怜,陈梦珠却是一下羞红了脸,急忙就转眼看向祖父陈琦。陈琦还在思索着两人的对话,却没有注意到陈梦珠的脸色。

    陈梦珠就赫然一笑,再回望着齐祀,轻声说道:“哥哥,既说到这里,我也就没有什么再问的了,梦珠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哥哥答应!”

    齐祀此时已经是真心的喜欢上这个有大心胸、大聪慧的妹子,听陈梦珠说了,就应声道:“梦珠妹子但说,是我齐祀能做到的,无不尽力而为!”

    陈梦珠就起身向齐祀拜了拜,说道:“他日,我们难免在战场上相见,我想求哥哥一件信物,到时无论胜负,能免我一难!”

    齐祀也赶紧站起来,想了想,也没有带什么信物,就有些为难,说道:“梦珠妹子此请,做哥哥的理应答应,但是我此时真的没有什么信物可付与妹子。这可如何是好!”

    陈梦珠却是一笑,说道:“哥哥是大英雄,一诺抵得上万千信物,我只要哥哥一句承诺吧!”

    齐祀听了倒是一愣,随即也就笑了,连说:“好!好!好!”

    陈梦珠回身从自己的身后,取出一柄精致的小刀,用手一分,却分成两柄。陈梦珠选了一柄就递给齐祀,说道:

    “这是我当初抓周时抓到的,我极喜欢,爷爷当初还说我一个女孩子不该喜好这些刀剑。这刀做的也精致,可分可合,我今赠给哥哥一把,我是期待着合二为一的一天!”

第229章 老帅叹胜败() 
第二百二十八章老帅叹胜败

    齐祀听了陈梦珠的解说,就伸手把那小刀接到手里,仔细的看了。齐祀看这小刀是黄金打造,镶嵌宝石,刀长六寸,刀身是在鞘中,抽出小刀,刀刃极薄。看着就是一件做工精湛的传承之器。

    齐祀也就一面道着谢,一面收了起来。

    陈梦珠见齐祀收了自己所赠的小刀,心里也是高兴,又请齐祀坐下,继续说着。

    这陈梦珠虽然是个女子,足不出户,但生在元帅之家,她又关心天下之事,陈琦也愿将一些战报、图志交给她看,所以,陈梦珠对于华夏之势也算是了如指掌。

    陈梦珠从华夏各国说起,细细的分析了各国的地理、国力、时局,又说到现今的齐蜀之战,点出了齐蜀之战中的关键所在。

    齐祀在一边听着连连点头,看着眼前的陈梦珠,眼神中不觉就多了赞许和惊叹!

    陈梦珠说到齐蜀战罢,齐国必将整合华夏东南各国,吴国、楚国、大理、越国、项国等国,或是齐国的属国,或是齐国的盟国,最终是要受齐国节制。齐国待整合各国之力后,必然要对秦国或是陈国、燕国进行征战。而陈、秦、燕三国必然被迫联合,共同抵御齐国。

    到那时,才是华夏大地最大的一场决战。此一战后,若是齐国获胜,则天下终将归于齐国;若是齐国落败,则天下仍将陷入纷争!

    齐祀一直听着,除了点头,一言未发。直待陈梦珠说完,才叹了一声,说道:“梦珠妹子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陈王有梦珠妹子相助,必会将陈国治理的日益强盛!”

    陈梦珠就是一笑,对着齐祀说道:“那哥哥觉得,将来齐陈之战,会是谁家获胜?”

    齐祀看看陈梦珠,也是满眼含笑的说:“梦珠妹子,若是年内交兵,陈国必败;若是年后交兵,各有胜算!”

    陈梦珠也展颜一笑,对齐祀说:“哥哥果然不会骗我,但我看着,若依此情形下去,最终还是齐国胜算大些!”

    齐祀也没有否认,只是笑而不语。

    陈琦看着自己的孙女和齐祀谈论天下,突然有种英雄迟暮的感觉:自己纵横沙场几十年,征战大小战役无数,似乎却只看着一城一地。即便是放眼陈国,也只看到陈国内的权势争斗,却没有去想过天下大势。陈琦不由得暗自慨叹,自己远不及孙女陈梦珠,更不及齐祀多矣,一颗雄心瞬忽就消融了!

    齐祀看到了陈琦神色的变化,就转身对陈琦说道:

    “老元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生来就在王侯之家,我自小就被父母教导要胸怀天下,要辅佐太子一统江山。所以我所着眼的自然就要较之他人开阔得多。老元帅从行伍出身,一生征战,自然是以令行禁止、攻战杀伐为己任。兵者是国之重器,为君主所用,君主有雄霸天下之心,那他的将帅自然也就着眼天下;若是君主只以一地一城为重,那么将帅自然也就领受君命,为着一城一地而战。像项城之战,战之初,我就是要吃定你们陈军的,我以数倍于你们陈军的精锐,又是早有谋划。老元帅却只是想着占据项城,拒我于项城之外而已。所以战事一起,你就落了后手!”

    陈琦听着齐祀一说,就有些感悟,在听完齐祀的一席话,不由得叹息:

    “英雄出少年,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一直对于项城之战的败绩,耿耿于怀,现在听王爷这么一说,我也就释怀了。兵法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王爷在战之初就已经谋算好的,而我则是临敌应付,这胜负当然是立判。如今听王爷说了,才觉得老夫败得不冤,败得理所应当呀!王爷,我是真心佩服你了!”

    齐祀听陈琦这么一说,也不禁钦佩老将军的胸襟。就拱手道:“老元帅谬赞了!”

    三人又说了些客气话,齐祀就对陈梦珠说道:“我猜着肖大人也该要来了,我如今见梦珠妹子终是不妥,还是先和老元帅去前面等他过来吧!”

    陈琦也起身说道:“对对!我们去前面等着,我也好吩咐他们准备酒菜,王爷一定要陪着我老人家多喝几杯。学无长幼,达者为先。王爷可以为我之师了!”

    齐祀也赶紧客气着,两人就向陈梦珠辞别,又转回到前院等着肖天佑过来。

    陈梦珠待齐祀随陈琦离去,站在门口直到两人身影消失,才回到屋内,手里拿着自己留下的那柄短刀,细细的看着。

    肖天佑因为禁军营内的公务,来得晚些。他先去齐瓷坊,听史掌柜的说东家已经出门去了,猜着是一定先来了,心里也没多想,就又转奔陈琦府上而来。进了陈府,果然见齐祀与陈琦正在等着自己,就赶紧告罪,连说:来的晚了,来的晚了。

    此时,天也近晌午,陈琦早就安排好酒菜。既然肖天佑来了,陈琦就喊上陈义和一起,四个人坐下来,相对饮酒。

    陈琦作为东道,先领了几杯酒,然后齐祀作为客人也就敬了几杯。几杯酒下肚,四人也就热络起来。

    陈义和是个文人,生性谨慎,也不喜饮酒,但和齐祀却谈诗说词,颇为投缘;陈琦和肖天佑同为将帅,自然就说到排兵布阵。肖天佑此前虽名为将军,却很少参与军机,也是为着陈王登基,才领了禁军大将军之职,对于军中事务,还是稚嫩。而陈琦却是自战场征战出来的,实战老到,说到一些阵势、军律,让肖天佑如获至宝。

    四个人就这样一会儿说着文,一会儿说着武,不知不觉就都喝的有了醉意。

    吕征在外面随侍卫一起吃罢,就站在屋外,此时往里瞧着齐祀已显醉酒之态,便上前来伏在齐祀耳边说:“公子,天色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齐祀对陈琦和萧天佑笑笑,就起身告辞。萧天佑就嚷着要晚上由他做东,再一起把酒谋醉。陈琦和齐祀不约而同的推辞了。

第230章 陈诚失兵权() 
第二百二十九章陈诚失兵权

    陈王对于国内势力的清理,以疾风骤雨之势进行着。

    大王子陈诚驻兵守边;又借西边匈奴侵袭之故,以三万之兵将三王子陈义送出洛城,使之也退出朝堂之争;接着就诛灭公孙氏家,剪除了大王子的财路;又册封陈梦珠为后,拉拢陈琦及其麾下的边军;在朝内充实自己的汾城、晋城亲信,稀解龙溪党对朝堂的控制。

    待这一切都收到想要的效果了,陈王就将矛头指向了远在平关的大王子陈诚。

    陈诚为人刚强勇猛,却不善谋略。往时有老元帅陈琦代为出谋划策,倒还能独当一面,

    如今陈琦被陈王拉到自己的阵营,陈诚的身边再无可信任之人,也无可谋划之人。加上心中所爱被陈王横刀所朵,陈诚连日里已经是暗中集结兵力,准备回洛城找陈王理论。

    对于陈诚组织的这场兵变。平关诸将在得知陈琦已归于陈王,也是分成两派:一派是陈诚的旧部,自然是以陈诚的意思为令,支持陈诚挥师到洛城与陈王理论,这里面以周永凯最为坚决;一派是边关旧将,他们都是陈琦的旧部,自然是以陈琦的意思为准,不愿参与大王子的‘兵变’。

    陈诚这边的举动,也早有人通报给陈王,陈王就召见了肖天佑与陈琦,商议对策。

    肖天佑此时执掌禁军,麾下有十余万禁军,听说平关的军兵有哗变之意,就力主出兵剿灭,以立陈王之威!

    陈琦倒是认为,兄弟相争,不应刀兵相见。而且平关之军,陈琦多有了解,也对军情掌握甚为翔实,其中大部都是陈琦的旧将,没有自己的军令,不会参与陈诚的兵变。

    陈王也觉得陈琦所言极是,就传旨由大元帅陈琦去平关征调大军继续对北蛮用兵。同时,再由汾城、晋城军中,选派亲信将领,去平关整饬军务。

    陈诚对于陈琦的去而复还,心里是又气又急,想要当面找陈琦问清楚:陈王下旨封后,是否是陈琦同意,陈梦珠是否乐意?但是陈琦却避而不见,只在关外行营征调旧部,集结完毕,就率领着大军往北疆而去。

    对于陈王派来的将领,陈诚起初还是不以为意,故意的让人刁难,想着将他们挤兑走。但是这些将领却极隐忍,只是在军中与众将和军兵联络,申明陈王之意。陈军毕竟都知道陈王是陈国之主,这大王子只是一个亲王,若是跟随大王子兵变,一旦失败,就是谋乱,其罪大矣。

    陈诚和周永凯看着竟无法禁止众将和军兵纷纷投向晋城、汾城的将军,平关所剩之军渐渐都被整饬的效忠陈王了。

    陈诚看看大势已去,更是郁郁寡欢,他本就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一旦诸事不顺,心里气闷,竟然就积郁成疾。

    陈王得知大王子染病,就派人到平关,接了大王子回洛城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