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忧王传 >

第10章

无忧王传-第10章

小说: 无忧王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还。

    齐祎太子提出齐军在项国休整几日后,就要率大军回国。

    项王知道,此时项国军队战力难成建制,陈兵在与项国接壤的盐城、塔城、平关集结了大军。齐军一旦撤离,项地还是陈军的鱼肉。

    项王悄悄的冲戴荣祯使个颜色,暗示他出来说话。戴荣祯心领神会,赶紧躬身施礼,对齐祎太子提出:

    “太子殿下,齐军短时决不可撤军,还需主持、参与同陈军谈判,待定下陈军再无侵犯项国的誓约。到时回齐方为妥当。”

    齐祀不等齐祎说什么,咂了下嘴,说道:“王兄,我们齐军人马众多,每日军费消耗不在少数。且已出兵多日,将士思归,还是尽早回国为好!”

    听了戴荣祯的话,项国满朝文武自然也明白了项王的意思。现在听齐祀这么说,自然是一起上前,一力劝阻齐祀和太子齐祎,切不可此时撤军。

    见齐祎有些犹豫,项王就呵呵一笑,对齐祀亲口许诺:齐军军需物资全部由项国拨付,务必待项军重建;陈国签订再不侵犯项国的国书,到时齐祀再率大军回国。

    齐祎听项王说完,顺势就答应了下来。

    同时,项王与齐祎太子双方议定:由齐国无忧王齐祀与项国丞相戴荣祯一起,代表齐、项两国出使陈国,向陈国宣扬齐、项之威,迫陈国割地、赔款、撤兵。

    商议停当,齐祎太子上书齐王,将助项伐陈的十万青州大军的名号改为驻项大军。任命无忧王齐祀为驻军统帅,子龙为副帅,诸葛青云为军师。所征调的齐军边军归还建制;同时,由无忧王齐祀为特使,与项国使臣一起出使陈国,谋求利益,无忧王出使期间以子龙将军暂代统帅之职;齐军将士论功行赏;待项国局势稳定后全军载誉回国。

    齐王一一恩准。

    齐祎太子在项王宫中和齐军大营又住了两日,等到齐祀把一切安顿妥当,就带着随从返回齐国。

    齐国这次出征项国,大获全胜。齐祎太子将青州军收归麾下,同时借筹备粮草的由头,把齐国内各州、府的吏治,也安插了不少自己的亲信。现在,齐祎太子在朝中的话语份量,又重了许多。

    初冬时节,陈国向齐、项两国发来国书,邀两国派出使团,到陈国都城洛城议和,谈判项城战役后战俘及赔偿事宜。

    其间,陈国已经向陈、项边境增调了数万军队。

    齐、项联军数万人,也进驻到了宜城,双方在平关之间展开对峙。与边界相邻的齐国军队也进入备战态势。

    齐祀本是齐国无忧王,如今作为特使出使陈国,依仗自然是要有的。子龙另外从齐军青州兵中,挑选了一百名精壮的军士随行护卫;项王派的使团阵容更是盛大,丞相戴荣祯带着数位大臣,组建了千人的护卫队。

    使团顺利的进入陈国平关。现在平关的陈军大将军,是大王子陈诚的爱将周永凯。关内驻扎着陈诚带来的四万多禁军,加上原有守军万余人。

    周永凯自大王子陈诚率驰援项城突围的陈军被俘后,本欲倾巢而出,击败宜城的齐军。然后冲到项城救出大王子,奈何陈王有令命他速回平关固守。

    多日来,周永凯一直派细作到项城探听大王子消息。听到陈国与齐项两国议和,周永凯虽心中极为不满,但想到一旦议和,大王子就能回来,也就不抵触了。

    今天见到关外的齐项使团,倒也以礼相待。款待了一天,周永凯就亲自护送使团,过了平关三十里才返回关内。

    周永凯虽然是员猛将,不善谋略。但他心底也有自己的算计,这一天,他借着款待的名义,仔细的辨认了齐国无忧王和项国丞相的容貌。周永凯心下暗自盘算:若是议和不成,待齐、项使团再过平关,一定把他们拿下,去项城换大王子回来。

第19章 禅堂闲问道() 
第十九章禅堂闲问道

    一路无话,半月时日,齐、项使团到达洛城。

    在距陈国都城三十里之外,陈王安排三王子陈义前往迎接。

    陈义和陈国丞相许博雄等在驿道上。远远看到齐、项使团的车仗。陈义是少年心性,对陈军项城之败深以为耻。陈义在得知陈军失败的消息后,多次在岳父面前怨恨父王不知用人,派了大哥出征,救援未果反被齐军擒获。

    在陈义看来,父王若是派自己出战,定当旗开得胜,打败齐军。

    对于自己这位女婿的牢骚,身为陈国丞相的许博雄,只是劝陈义千万不要说这么忤逆的话,一再叮嘱他要懂得韬光养晦。

    现在,看齐项使团到了长亭,许博雄急忙驱马上前,与无忧王齐祀、项国丞相戴荣祯见礼。然后,许博雄引见三王子陈义,四人相互见了礼。就在许博雄的指引下,并马往洛城而来,路上各自说着官话。

    到了洛城外,有陈军将官带使团大队在城外安营。齐军卫队和项军精兵各一百人,随齐祀和戴荣祯进城。

    进了洛城,陈义与许博雄先安顿使团一行到驿馆住下。随后少不了排摆酒宴招待一番。酒宴之后,许博雄请齐祀、戴荣祯他们先休息,待到次日再觐见陈王。

    齐祀和戴荣祯也尽听他们安排,住在驿馆等候陈王接见。随行的齐军与项军,将驿馆小心戒备起来,确保馆内安全。

    对这座陈国都城:洛城,齐祀并不陌生。两年前,他曾微服扮作商旅,带莹儿来过这里。还到陈国的佑安寺小住了两日。

    佑安寺的净明禅师是当世的佛学大师,周游各国,辨道说法,华夏各国都对净明禅师极为信仰。

    齐祀在儿时就受过净明禅师的戒。

    那次在佑安寺,齐祀结识了陈国萧太后的侄子肖天佑。齐祀和萧天佑两人虽年龄差了不少,但彼此兴趣相投很谈得来,齐祀以‘齐乐天’的身份,还与肖天佑结成了兄弟。

    现在驿馆里吃罢晚宴,齐祀在心里琢磨着,要抽点闲暇时间,一定找自己的肖大哥踏雪寻梅,听风吟月。

    随使团来陈国的齐军卫队长还是吕征,他护送无忧王齐祀回寝室休息,就调拨齐军卫士在各处布哨守卫。吕征分派好人手,自己又仔细巡视了一遍驿馆,看看没有什么疏漏,才回到侧房休息。

    齐祀回来,屋内一名清秀的卫士,为他脱去外面的大氅,另一人去把火盆里的炭火拨弄的更旺。

    外面虽然已是冬季,冷月寒风。但屋内生着火盆,却不觉得冷。

    齐祀接过一名卫士递上的暖枕,随口问道:

    “王妃休息了吗?”

    那名卫士轻声的回答:“回王爷,王妃本来是等您回来。可能这些日子走的实在是乏累了,刚刚躺在床上,象是睡着了。”

    “哦,那你们伺候王妃吃了吧?”

    卫士听无忧王问,赶紧回答:“我们怕王妃吃不惯这边的饮食,就去厨房另作的饭菜。已经伺候王妃吃了。不过,王妃一个人吃的不多。”

    “知道了,你们也早点休息吧。”齐祀听着,就摆摆手。

    这两名卫士是莹儿的贴身丫鬟,一个叫明媚、一个叫****。这次齐祀出使陈国,莹儿也跟随前来。明媚姐妹就扮作卫士,陪莹儿一起来的洛城。

    齐项使团到陈国有三天了。陈王陈亮都推脱‘龙体有恙’没有安排接见。

    齐祀知道,这是陈国在试探自己。陈国数万降兵在自己手里,即便陈王不管这些降兵,那陈诚身为大王子被囚牢中,陈王也舍不得。至于说关押这几万人,齐军消耗些粮食,齐祀也不在意。等到和谈事成,那时候,所有的耗费,也是陈国全部赔偿。

    “反正我们已经来到陈国,既来之则安之。”齐祀也和戴荣祯说。

    这一天一早,齐祀听许博雄来说:陈王仍未康复,需再等一日。

    齐祀就请许丞相派人,带自己到佑安寺去,参拜净明禅师。

    许博雄知道净明禅师的佛法高深,到佑安寺前来参拜受教的各国权贵络绎不绝,自然是满口答应。许博雄立刻安排人去佑安寺知会,自己又亲自陪同齐祀前往。为齐祀和净明禅师引见了,方才告辞,回宫复命。

    齐祀待许博雄离去,就随净明禅师到了佑安寺的内殿。齐祀也没有隐瞒此行的目的,项净明禅师说明了自己这次就是与陈国谈判的。

    净明禅师和齐祀就讲到多年来各国的战乱。大师也是深深为战乱中的百姓叹息。说到后来,净明禅师看着齐祀,说道:

    “小王爷,贫僧希望你舍弃俗世纷争,能入得佛门潜心静修,方得成正果。”

    齐祀听净明禅师说完,轻轻叹息一声,也对大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自己一人放不放屠刀,左右不了天下纷争的大势。但战乱时期,有时只能以战止战。正所谓佛有慈悲之心,也有霹雳手段。

    “大师,我眼见杀戮,实非自己所愿。我也觉杀机过盛,罪孽深重,恳请禅师为我诵经,超度身上背负的杀孽。”

    齐祀双手合十,跪坐在软垫上。静静的听着净明大师的颂咏。他喜欢佑安寺这里幽静的景致,更喜欢听净明大师谈禅说法。听着大师口诵着悠扬的经文,齐祀的心,也一下子变得空明,整个人就入了定。

    净明大师诵完经文,手中停下木鱼,满眼慈祥的看着入定中的齐祀。

    等齐祀悠悠睁开双眼,净明大师单手见礼,口念:“阿弥陀佛。”随后问道:“小王爷,可是又有什么感悟?!”

    齐祀向净明禅师拜谢了。把双手放在膝上,恭恭敬敬的说道:

    “大师,我佛慈悲,普渡众生,只是众生执迷,脱不了轮回。佛说众生皆是未来佛,可叹众生苦苦纠缠,舍不得眼前身后,成佛难。”

    净明大师听了齐祀的回答,不觉笑了,满眼慈祥的看着齐祀说:

    “只要心中有佛,你便是佛;心无挂碍,自然六根清净。小王爷。你有禅心慧骨,自然能参得透。放的下留恋,自然住得进我佛。”

第20章 雪后促和谈() 
第二十章雪后促和谈

    净明禅师对齐祀开悟了一番,见他垂首不语。也就不再说什么,微微一笑,便招呼齐祀出了佛堂,来院中静心亭内。

    佑安寺静心亭,处在翠松绿柏间,更显清幽。

    莹儿跟随齐祀来到佑安禅寺,就在这亭子里等候。此时见禅师和齐祀两人进来,笑吟吟的从炭火炉上端下热壶,到茶几边跪坐下,取了茶筒,用匙勺把茶叶轻轻放进茶壶里。莹儿把热壶的水倒进快壶,用快壶的水冲进茶壶,一股茶香登时溢满屋子。

    莹儿先是用这壶水,把杯盏洗过一遍,然后再冲了一壶,分倒进闻香杯里,扣上小巧的茶盏,娴熟的翻转过来,送到净明大师和齐祀面前。净明大师和齐祀看着莹儿细致而宁静的茶道,等她分好茶,先合十道谢,然后各自取闻香杯,轻轻的嗅了杯中的茶香。

    净明大师端起茶盏,缓缓品了三口。放下茶盏才笑着说道:“莹儿的茶道,又精进了呢!用水的温度,和冲泡的火候,恰到好处。”

    小姑娘听到夸奖,含羞带笑的垂首不语。不过眼神里已经透着喜悦,悄悄瞄向齐祀。见齐祀品过茶,漾起满脸的笑意,她才轻出一口气。又为两人斟上一杯后,才端起自己面前的茶,一面笑着,一面轻轻的品着。

    净明大师,看着眼前的两人,缓缓说道:“一啄一饮,皆可修行;一枝一叶,可现大千。”

    齐祀听着大师的禅机,并没有急于接话。他略想了一会,才说:

    “大师是想度我皈依,可我舍不了这红尘是非,断不了三千烦恼丝。佛说一切有因果,我今生可能弃不了凡心,就让我在这尘世留恋吧。若这就是我的因,那我就受入地狱的果。”

    净明大师点点头,合十说道:“机缘有时,不可强求。但须谨记,多结善因,少收恶果。”

    无忧王合十受教,品着香茗,又听净明大师说些佛家禅机典故。

    齐、项使团自项国出使陈国,途中短短的下过两场小雪。这已经是到陈国洛城的第四日,天上又下起了满天的雪花。

    按节气,华夏也已临近‘大雪’。这场雪自清早开始,起初还是细细的下着,到中午时分,一朵一朵的雪便有鹅毛般大小,驿馆房顶、地上很快就厚厚的落满了积雪。

    莹儿见到雪变得异常欣喜,时不时跑出去看看。午饭后,莹儿见雪下得大了,穿好衣服,带上皮帽,就拉齐祀出门看雪。

    此时,驿馆里一片银装素裹,天地在风雪中仿佛一片空蒙。

    雪花随风飘舞,莹儿开心的伸出小手,去接那大片的雪花,看雪花在手心化成一滴清澈的水珠。

    齐祀就那么安静的看着莹儿,看着她白雪映衬下粉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