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虎 >

第95章

明末之虎-第95章

小说: 明末之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在兵力不足的现状下,尽量利用地利,是现在必段采取的步骤。

    管毅与安谦两人,亦一同应诺,并向李啸保证,会尽力做好这项任务。

    接下来,李啸交待后勤队的陈猴子,令他这几天,充足供应军兵们的粮食,以每人每天四斤米粮的标准,让各人吃饱,以便有充足的体力应战。

    另外,为应对可能会出现的长期围困,还要让后勤队带上堡内所有的四轮马车外出,务必尽力从汤泉河处备足军民用水,以及从边界山上,尽量多挖些煤块回来备用。

    对于李啸交待的事情,陈猴子连声答应下来。

    李啸安排完毕,金家庄堡内立刻忙开了。

    站在堡门望厅上的李啸,看着那些辅兵与百姓,扛着铁锹,担着簸箕,沿着那环堡而过的护城壕,挖土运泥,填埋铁签,到处都是沙尘滚滚人声喧哗,却是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样子。

    而在堡内,全体战兵,分场地进行训练,一队队枪兵与盾兵,被田威等人安排在城墙上,实地演练如何利用堡墙掩护,阻止敌人的登城攻击。

    而陈猴子的后勤队,把二十辆四轮马车分成两队,在骑兵的掩护下,正一趟趟地从汤泉河中运水,从边界山处挖煤,一桶桶河水,一车车煤块,源源不断地运回堡内。

    看着各人尽心的表现,李啸脸上,稍显欣慰之色。

    时近傍晚时分,有军士来向李啸禀报,说一直昏迷的祖大乐,刚刚已经醒过来了。

    李啸十分欣喜,连忙对这名军士下令,立刻去千户官厅里,取一根自已从山东带过来的野山参过来,然后再去看望祖大乐。

    这次来宣府,李啸自已,带了数根极为珍贵的百年野山参和十多颗硕大的珍贵东珠过来,他的本意是,到了宣府这边,将来拜见上官时,不至于让自已太过寒酸。却没想到,现在正好用来看望自已未来的老丈人。

    李啸一进医馆房间门,便看到,醒过来的祖大乐,正无力地斜倚在床头,旁边一脸喜悦之色的祖婉儿,正在小心地帮他拭去身上出的夜汗。

    祖大乐同样一眼就看到了,手里拿着老山参,从门口微笑而入的李啸。

    两人远远相见,不觉相视一笑,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

    只不过,李啸笑得爽朗,而祖大乐笑得苦涩。

    李啸走上前去,把那根粗壮的野山参交给祖婉儿,让她去给祖大乐熬碗参汤,给祖大乐好好补补。

    见李啸这般体贴,祖婉儿十分高兴,她脸上飞红,一双明丽的眼眸中满是柔情蜜意,如果不是顾及场合,她真想狠狠地亲李啸一口。

    随即,她接过野山参,小心地捧在手里,便快步退出房去。

    房间中,李啸搬过来一把椅子,对着正斜倚在床头的祖大乐坐下。

    “祖大人身体强健,恢复得这般迅速,李某闻之,十分欣然。”李啸笑道。

    祖大乐缓缓摇了摇头,苦笑道:“李啸,莫说客套话了。我已听婉儿说了,祖某这条命,若不是你昨晚及时搭救,早已丧于鞑子之手。说起来,倒是老夫欠你一个天大的人情。”

    李啸大笑道:“祖大人客气了。我等皆是大明官军,守望相助,亦是自然。祖大人你也不必有何歉疚,现在就在我金家庄堡内,安心养伤便好。”

    祖大乐脸上绽起笑容,他用一种深沉的眼神望着李啸,淡淡地说道:“李啸,前几月,你派人送至锦州的信件与礼物,老夫已收到。你有这份孝心,老夫很高兴。我家婉儿能跟了你,却亦是一件好事。”

    李啸见祖大乐话中有话,他稍一沉吟,便立刻微笑回道:“小子李啸,多谢祖大人成全。”

    祖大乐摆了摆右手,轻叹一声道:“说什么成全的话,倒让老夫愧的紧。你一个出身微贱的乡下猎户,无依无恃,全凭着自已的本事,一步步打拼出这番事业来,实乃人中英杰也。没想到婉儿年幼,眼光倒是不错。相形之下,倒是自认一生阅人无数,看人甚准的老夫,大失了眼色。”

    “大人,云烟往事,不提也罢。现在李某,只想好好把这金家庄堡守好,不负朝廷与皇上所托,才是大事。”

    见得话题开始变得尴尬,李啸连忙扭转话题。

    李啸又与祖大乐闲聊了一段话,祖大乐脸带疑惑地问道:“李啸,说来也怪,按说现在鞑子重兵皆在大同山西一带,怎么宣府境内,竟突然来了这多达数千之众的鞑子,倒是十分奇怪?”

    李啸听得祖大乐这般发问,正在想该怎么回答祖大乐的问题。忽然,医馆外传来了一阵纷沓的脚步声。

    李啸一扭头,却见家丁队长金大奎一脸忧色地从门外闯入。

    “祖大人,你醒了么?身体可还安好?”见得祖大乐已然苏醒,金大奎快步上前,脸上挤出笑容,对祖大乐关切说道。

    祖大乐点点头,他看得出,这金大奎今天一脸苦相,心神不定,虽然这般问侯自已,却象是满腹心思与忧愁一般。

    他不由得疑惑地对金大奎说道:“大奎,本将看你神情之中,倒似有要紧急事一般,还不快快如实说来。”

    金大奎闻言,刷地伏跪于地,语带悲凉地说道:“祖总兵,李大人,在下无能,未能求得援兵,请祖总兵与李大人责罚!”

    “哦,这。。。。。。”祖大乐一脸错愕,显然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金队长,你且详说下经过。”旁边的李啸低声说道,一脸沉峻。

    “禀李大人,我亲自前往小白阳堡请求援兵,却被那卫指挥使杜诗一口拒绝,说什么小白阳堡乃是龙门卫现在最为要紧之处,军兵断不可轻离,要我军好生自行守卫金家庄堡。在下反复哀求,说若宣府之兵不可调,把我辽东军兵剩下的1000名驻守军兵,调往金家庄堡以解燃眉之急亦可。可恨那杜诗亦是蛮横拒绝,说这些军兵现在已到宣府,自应听从当地将领调派。在下万般无奈,只得立刻赶回金家庄,向大人稟告。”

    金大奎说完,一脸懊恨之色。

    “那雕鹗堡的祖佥事,又是如何回应?”李啸面无表情,继续问道。

    “禀大人,听返回的另二名骑兵说,祖佥事听说祖总兵昨晚全军覆灭之消息,十分心忧。后知道被李大人您的金家庄堡援军救出,方脸现轻松之色。只是,在下所派的二名骑兵向其请求援兵之时,祖佥事一脸犹豫,说现在雕鹗堡兵力亦是不足,若要外派援兵,却是困难,还需仔细考虑考虑。二名骑兵无奈,只得返回复命。”

    金大奎说完这段话,长长地叹了口气,一边恼恨地朝自已大腿上狠狠地捶了一下。

    “李啸,究竟是怎么回事?”祖大乐一脸讶异之色,向李啸急急问道。

    李啸不得已,只得把自已当日邀击正蓝旗牛录,现在导致鞑子报复一事,对祖大乐简略地说了一遍。

    祖大乐顿时什么都明白了。

    他苍白的脸上,突然涌起浓重的怒色,右手猛地击打了一下床沿,大喝道:“好个祖宽!你不过是一个我祖家的家奴,全凭我祖家之力方升得佥事高位,今天却这般畏怯自保,不肯出兵相救。这等忘恩家奴,真真气杀老夫也!”

    多谢曦翱鼲见,两位兄弟的月票,感谢支持。

第一百一十一章 敌至() 
“金大奎,速拿纸笔来!待老夫给那祖宽亲书一封,令其立即派出援兵!不然,我祖家再无他这忘恩负义的奴才!”

    身体虚弱的祖大乐,骂了一大段话,又喘着气向垂头站着的金大奎大声喝令。

    金大奎用一种请示的眼神望向李啸,李啸向他微微点点头,以示同意,金大奎急忙应诺而下。

    李啸心中,忽然满是感慨。

    那个自私猥鄙的龙门卫指挥使杜诗,为确保自已驻守的小白阳堡安全,不肯同意派出援兵,李啸早有预感。只不过,从祖家家奴出身的指挥佥事祖宽,面对落难艰危的旧主,竟也这般犹豫,不肯立刻派出援兵,这其中的人情冷暖,利益算计,实实让人叹息。

    李啸回想起从前在锦州时,广宁中屯所把总高朴的一众哨骑队被鞑子围困,身为前锋营暂代指挥的祖宽,却以军情不明之故,不肯派出援兵,以致高朴的整个哨骑队被鞑子全歼。可见祖宽这个人,虽作战勇猛,但在骨子里,是个犹豫不决难当大任之人。

    在明史上,祖宽这人,先是在陕西围剿流寇之时,因为犹豫不决,迨误战机,险被盛怒的洪承畴斩杀。后来又在鞑子入寇济南时,同样犯了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之病,以致所部军兵未能及时赶往济南救援,以至济南城陷,德王被杀,终被暴跳如雷的崇祯皇帝下令革职正法,一代勇将,至此殒命。

    李啸越来越认定了对祖宽的看法,那就是,这种人,只能被支配着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其英勇强悍的一面,却不能让他担任独挡一面的主将,否则祖宽骨子里的犹豫与害怕担责任,定会误了大事。

    只不过,现在祖大乐自已愿亲笔写信,以强逼祖宽出兵,李啸倒是乐见其这般举动。

    现在金家庄堡兵力极缺,不管能来多少援兵,都是难得的好事。毕竟,前世有位伟人也说过: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争取胜利。

    李啸确信,祖宽还不至于为了这派援兵一事,与自已的恩主撕破脸。祖宽虽然犹豫,却也会知道,真得罪了祖家,这辽东之地,他是再难立足了。

    很快,金大奎拿着纸笔进来,此时,祖婉儿的参汤也已熬好,跟在金大奎后面进了房间。

    祖大乐一边不时喝上一口祖婉儿喂的参汤,一边皱着眉头奋笔疾书。

    李啸看到,祖大乐写信之时,不时咬牙拧眉,可见,祖大乐定是在信中,写了不少措词激烈愤恨之语。

    不多时,书信写毕,祖大乐把信纸装入信封,交给金大奎,一边大声说道:“大奎,你休辞劳苦,速速赶往雕鹗堡,将老夫此信给祖宽看,若其再不发援兵,你告诉他,从今之后,他再不要回辽东了,我祖家,就当没有这么一个无耻忘恩的小人!”

    “大人放心,在下这就出发!“金大奎双手接过信封,小心翼翼地揣入怀里,随即转身退下。

    望着金大奎快步离去的身影,眼神复杂的祖大乐,长叹了一口气。

    他快速喝完剩下的参汤,脸上渐渐泛起红色。

    这百年老山参,果是大补气血,效力非凡。

    祖大乐疼爱地抚弄了一下祖婉儿的脑袋,微笑道:“婉儿,为父无甚大碍,你且退下,我与李啸谈正事。”

    祖婉儿见得父亲脸色好转,亦是欢喜。她点点头,端起碗退出房去。

    房音中,又只剩下祖大乐与李啸二人。

    此时,两人脸上,皆是沉重而严肃的表情。

    “李啸,敌众我寡,你有信心守住此堡么?”祖大乐的声音很低。

    “祖大人,李某身为大明官军,恪尽职守乃是本份,只要我军奋力死战,这金家庄堡,还是能守住的。”李啸平静地回答道。

    祖大乐轻轻点点头:“很好。为将者,自胜方可胜人,你有这份信心,却是难得。李啸,若金大奎能带来援兵,那他们皆归你调遣。”

    李啸感激拱手回道:“多谢大人!”

    祖大乐摆摆手,脸上浮现淡淡苦笑:“可叹老夫现在受伤在床,帮不了你什么忙,实是无用。”

    李啸忙道:“大人不可消沉,有您这样的老将在军中,自是大壮我军气势,大人你就安心养病,守堡之事,在下一定会尽力做好。”

    祖大乐凝视着李啸的面容,低声说道:“李啸,若将来鞑子退出关外,你可有心,跟我重返锦州么?”

    李啸心里喀噔了一下,他笑了笑,淡淡回道:“在下在山东已建堡落脚,虽有周折,却还算顺利。在下说句实话,这辽东之地,将门遍地,各地皆已被利益分割,实难有我这般无依无恃之人的发展空间。”

    祖大乐轻叹一声,又眼光复杂地望着李啸说道:“李啸,老夫只希望,你虽在山东,将来若是辽东有事,亦能伸出援手。毕竟,辽东是你出身与起步之地,还是莫忘初心为要。”

    见祖大乐说得这般委婉,李啸笑道:“大人,李某岂是不念旧情之人,大人不必担心,将来辽东果真有事,李啸定会率军出援。不过现在,本官还是只想着要怎么守好此堡。”

    祖大乐脸现笑意,他连连说道:“甚好,甚好,李啸你有这份心,老夫便放心了。”

    两人又聊了一些堡内兵力派驻之事,这时,陈麻子带着两名伙计过来,为祖大乐重新换药。

    李啸见状,又再度叮嘱祖大乐好生养病,便告辞离去。

    次日中午之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