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虎 >

第344章

明末之虎-第344章

小说: 明末之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壮的慷慨,很快就取得更大的效果。

    那些部落战士,在斩杀了前来索取贡赋的清廷使者后。有些胆大者,甚至越过封冻的鞑靼海峡,远行去外满洲,三五成群地袭杀在当地索纳贡赋的清军使者。

    象西克腾,就是其中的榜样人物。

    就在获取了武壮的奖励后,仅过了五天,按捺不住的西克腾,再度率领部族中最为精锐的一百一十余名战士,渡过海峡,潜往黑龙江入海口,袭杀了正在黑勒里地界,正在索缴贡赋而毫无防备的清军小队二十余人。

    自然,当他把这二十来颗头颅给武壮送来后,武壮大喜非常,阴了按赏格给他奖赏外,另外又送了一幅制作精良的盔甲给他。

    武壮此举,让西克腾更加感激涕零,在心里对明军愈发亲近。

    武壮自然也觉察了这些蛮族部落,对勐虎军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加深。于是,他趁热打铁,继续笼络他们,要求他们,在万一有清军渡海来攻之际,能做为补充兵力与明军一起杀敌,同样可计功勋,得到奖励。

    已然深受一众蛮族部落信赖的武壮,提出的这般建议,深受一众蛮族部落的拥戴,他们与武壮约定,只要有清军来攻,若明军有要求,则各部落自发集发兵力,协助明军作战。

    说起来,武壮此举,还是颇有先见之明的,从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初的时间里,因为库页岛北部的各处部落,皆在不断袭杀清军使者,再加上诸如西克腾等部落战士渡海攻击清军,竟导致了总有约有近二百人的清军使者或军兵被杀,让整个清廷大受震动,崇德皇帝皇太极,更是震怒不已。

    “哼,这帮茹毛饮血的生番,竟敢反抗大清天兵,真真天包了他们的狗胆!“建中殿里,皇太极拍椅怒喝。

    不过,皇太极虽极为恼怒,却也马上就考虑到,因为此时天寒地冻,处处大雪纷飞,清廷也不敢再轻易派人,去已然生乱的库页岛核查使者被杀的缘由。但皇太极在未获得明军来到库页岛消息的情况下,自是想当然的认为,应是那些向来不服清廷的蛮族部落,私下聚谋,集众作乱,才敢于袭杀清廷的索贡使臣。

    对于这样反悖作乱之徒,自是需要迅速镇压才好。

    皇太极略一思虑,便迅速地想到了出征的合适人选。

    那就是,去年前往黑龙江入海口萨尔哈察地区,征伐剿灭此处的反叛部落的正红旗梅勒额真叶克书,以及正白旗的刑部参政星讷。

    于是,皇太极大声喝道:“梅勒额真叶克书,刑部参政星讷安在?”

    “禀皇上,奴才在。”叶克书与星讷二人,急急出了朝班,跪地打扦。

    “你二人听好了,朕命叶克书为主将,星讷为副将,着你二人,统精兵2千,立刻北征,平定叛乱。统领大军渡过海峡,前往库页岛上攻杀反叛部落,只要是参与了反叛的部落,全部捕获为奴,有不服者,立地诛杀!”

    “,奴才遵旨!“(。。)

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杀()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正红旗梅勒额真叶克书与正白旗刑部参政星讷二人,率清军精兵2千,从黑龙江入海口处,浩浩荡荡度过封冻的鞑靼海峡,径直杀奔库页岛而来。

    就在叶克书率领全军刚刚渡过海峡,踏足6地之际,原本就彤云密布的天空,竟开始纷纷下起雪来。羽毛般的雪花从天而落,将原本就积雪皑皑的原野,覆盖上一层更加厚重的洁白。亦让这本就是零下二十多度的极寒天气,变得更加酷寒无比。

    顶风冒雪率军一路前行的叶克书,冻得通红的脸庞上,被凌厉如刀的北风,割出一道道深沟般的血痕。而他那一双鼠目,也被夹杂大片雪花的刺骨寒风,吹得几乎睁不开眼。就连鼻子都几乎被冻得失去知觉的他,只能时不时扭过头去,张嘴呼气,透过捂在嘴上的厚厚狐裘,让肺部还能保持足够的供氧。

    “星讷,离最近的钦盖部落,还有多远?”

    叶克书喘着气,抹了一把满脸的雪沫,向一旁同样冻得半僵的星讷大声问道。

    “禀大人,我军刚过海峡,离最近的赫哲人部落,却还有十多里之遥。只是现在天降大雪,大人你看,我军是不是。。。。。。”星讷用一种鼻音浓重的语调回答。

    叶克书摆了摆手,便断然道:“不必多说了。本将知道,在这酷寒无比的大雪天气中行军,乃是十分损伤士气之举。只不过,我军一路行来,士卒多已疲惫,况且这雪也不知何时可停,如不前往那些钦盖地区的蛮族部落处,以寻得落脚之地的话,我军极可能会在大雪中自行崩溃!”

    星讷一声轻叹,对叶克书这般说法,心下也默然同意。雪域出征,本是十分凶险之举,总不能现在掉头再退回去,这岂不是笑话么。

    最终星讷长叹一声,便向后面沉默跟行的2千军兵,大声喊道:“儿郎们!休辞劳苦,赶往最近的赫哲人部落,杀掉他们的男人,抢走他们的牲畜,占有他们的女人,在那里,大家伙一起好好乐上一乐,让那些土人女子,给咱们兄弟好好暖暖身子!”

    星讷的话语,让原本士气颇为低沉的军兵,士气顿是提振起来,全军将士出有如狼嚎一般的大吼,很多人眼中闪出贪婪而向往的眼神,纷纷加快脚步向前行进。

    全军顶风冒雪,又继续在大雪中,艰难地前行了约一个时辰,才终于赶到钦盖地区的山林之下。此时,全军士卒皆极为疲惫,叶克书便下令,全军就地吃些干粮,歇养些气力,再入山进剿反叛部落。

    叶克书是个用兵谨慎且经验丰富的将领,在全军士卒开始人啃干粮马嚼豆料之际,他赶紧又派出哨骑,入山谷中探查,以防谷中埋有伏兵,对自已不利。

    虽然据以前与土著们作战的经验表示,这些蛮族部落,只会散兵游勇般对自已的军队进行攻击,还没学会集中兵力于山谷中设埋伏,这样有难度的打仗技巧,但有道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库页岛上,还是小心谨慎些,方为好事。

    他派出哨骑后,仅仅只过了一刻来钟,便听到山谷中,传来连绵的喊叫声以及鹿皮鼓的咚咚声,巨大的声音此起彼伏,听上去十分惊人。

    原本坐在一截枯木上大嚼冻得干硬的肉干的叶克书,闻得这般动静,不觉惊跳而起。

    这时,他便迅地看到,自已派出去探查的二十余名哨骑,竟只有三名头盔摔落,模样狼狈不堪的哨骑,从进山的小道中急急逃出。

    见到这三名狼狈逃出的哨骑,叶克书感觉自已那颗心,立刻沉了下去。

    糟了,这里山林中,果然有埋伏!

    “怎么回事?!其余的哨骑呢?!”

    同样一脸惊愕的星讷,冲着正狂奔而来的三名哨骑大声喊叫。

    三名哨骑冲到离叶克书五步外远,随即滚鞍下马,跪地而禀:“大人,这林子中,果有土人埋伏,我等猝不及防,吃了大亏。只有我三人行之未深,才趁机逃出。其余兄弟,皆被其乱箭射杀了。”

    “啊?这些土人,何时竟懂得这般集结兵力埋伏作战了?”

    星讷脸上的表情十分错愕而复杂,他下意识地望向主将叶克书,现他正一脸严肃地皱着眉头。

    “梅勒大人,现在我军却该如何行事?”星讷低声问道。

    不料,叶克书还未回答,忽听得南边马蹄隆隆,竟似又有兵马过来。

    很快,叶克书等人又惊愕地看到,约一百二十余名赫哲部族的土著战士,戴着毡帽,穿着看起来十分可笑的,里面衬了厚厚棉布的鱼皮衣服,人人手执弓箭,正啸叫着向自已的军阵处行来。

    “有敌军来袭!准备作战!”

    尽管来人只不过一百余人,但生性谨慎的叶克书,还是大声下达了准备作战的命令。

    二千精锐清军,立刻结成军阵,作好了战斗准备。

    很快,那一百二十余骑土著战士,行得近了,开始纷纷抛射箭矢,凌乱的箭矢,射在清军的盔甲与盾牌上,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很明显,这些土人的抛射,能给盔甲厚实,防护周密的精锐清军,所造成的伤害十分有限,他们连射了三轮,却只有六名清军受了点轻伤。

    对面的土人骑兵暂定继续射击,而是在一箭之外,伫马不动,看似在歇养臂力。

    趁着对方不再射箭之际,叶克书从雪地上捡起一根箭矢,细细地观看了一下。

    他看到,土人的箭矢十分粗糙简陋,是用桦木做箭杆,用动物骨头磨成箭头的箭矢,箭尾的翎子十分杂乱,他的脸上,顿时一道轻蔑的笑容,一划而过。

    “这些土人,毕竟还是落后蛮族,不足为虑。”叶克书哼了一声,将箭杆一把折断成两截,扔于地上。

    “哦,大人何出此言?”

    叶克书冷笑道:“星讷,你看这些土人,他们虽然设下埋伏,却不懂隐蔽,竟轻易被我军哨骑侦破,导致设下的埋伏全无作用。以本将看来,他们的本意是,打算在让我军进入山谷后,伏兵出击,同时再派出这些骑兵,从后面的谷口处进攻,三面包夹我军,从而将我军全部消灭在这盈满积雪的山谷之中。。。。。。”

    “大人,在下明白了。定是那些土人协同不力,配合不严,那埋伏包抄的骑兵,见我军未入山谷,坏了其计划,才不得不抛射箭矢,以此阻吓我军进攻。”

    叶克书还未说完,星讷便一脸恍然之状地插话过来,随即急道:“那大人打算是正入山谷进剿,还是先灭这股百余人的土著骑兵?”

    叶克书脸上一道狰狞之色闪过,厉声道:“哼,三国演义中说过,有道是,用兵之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这山谷之地,我军已折损了近二十名哨骑,情况未明,尚不可轻动。但这百余名土著骑兵,孤立空旷之雪野,外无凭依,实是我军进攻之选。况且,若不先除掉这部骑兵,他们虽杀伤力不足,便如蝇附尾,也将给我军的下一步行动,造成相当多的麻烦。”

    叶克书言毕,立即大声喝令:“全军掉头,全体骑兵突击,步兵跟进,先消灭这股土人骑兵。”

    “嗻!”

    5oo名清军骑兵,立刻啸着叫,挥舞刀剑,执弓搭箭,向一箭之外的土人骑兵狂冲而去。

    这些骑兵,皆是久经战阵的悍锐之士,其中有白摆牙喇骑兵8o余人,另有2oo余人为马甲兵,余者皆为步甲兵,象跟役之类的辅助骑兵,却是一个亦无。在叶克书看来,有这对面土著骑兵数量五倍之众的自家精锐骑兵,该是会有如牛刀杀鸡一般,将对面的土人骑兵一击而灭吧。

    而见到清军骑兵大举冲来,那些土人骑兵,显然十分慌乱,他们纷纷拔马掉头南逃而去。

    见得这些骑兵掉头南逃,叶克书心下稍疑,不过,他也看到,从此处往南看去,平旷无垠,一片雪野茫茫缥无人迹,却没有山林丘陵等地形可以让土人设伏诱敌,故叶克书也就放下心来,大声喝令全军直追。

    这样的敌逃我追,约有半个多时辰,那些熟悉当地地形的土人骑兵,一路绕来绕去的往南撤去,后面猛追的清军骑兵,竟总与他们保持着一箭的距离,无法追上,双方的箭矢互射中,能给对方造成都的损失,亦极其有限。

    而在后跟行的步兵们,则更是跑得气喘吁吁,人人皆是疲惫不堪,整个队形十分散乱。

    此时,这下了许久的大雪,已然渐渐停止。

    但一种不好的预感,忽然之间,便袭上了叶克书心头。

    他越来越感觉,这些不断南撤的土著骑兵,似乎不象是逃跑的模样,倒更近乎是在诱敌。

    只不过,既已追击至此,只能一鼓作气,继续前攻,焉有就此放过的道理。

    叶克书指挥着2千清军,又咬着牙继续追击了约一刻钟时间,这时,整个场地渐渐显出起伏地形,而一片白茫茫的地平线上,竟忽地冒出一座灰黑色的建筑。

    叶克书见到这座仿佛凭空冒出的建筑时,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大人,前面竟然是座城堡!”一旁星讷的话语,满含了不可置信之情。

    叶克书迅掏出千里镜,平托而望,脸色顿是大变。

    没错,从地平线上出现的建筑,正是一座城堡,只是,这城堡之上,高高飘扬着一面巨大的日月双龙旗,还有一面同样的巨大猛虎啸日旗。

    叶克书顿时在心下,彻底明白了一切。

    原本他还一直在奇怪,去年才镇压下去的北边土著,怎么会仅隔一年,这么快就开始反抗清朝的统治,原来,正是明军的到来和暗中支持,才让这些原本已屈服老实土著部族,又重新反叛作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