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尖锋少年 >

第104章

尖锋少年-第104章

小说: 尖锋少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静说完了,显然这个结论出乎大家的意外,有些难以接受,可胡静说的似乎有理有据,合情合理,真的是这样吗?大家又把疑问的目光投向王贵,得到这封信的人当然是王贵,难道王贵有一支精锐的军队?想让他把这支军队带出来?

    王贵一脸惊愕的看着胡静,胡静也不回避,眼对眼的看着王贵,看着看着两人都有了笑意,笑的很尴尬。

    “小李的,胡静是你的亲外孙女吗?”

    李老不知道王贵为什么这么问。“当然是我的亲孙女,我是看着她长大的。”

    “她可没有继承你的优点,你比较实诚,她就爱瞎猜,就这么一首诗,就组建出一支精锐部队来,胡静,这可不能瞎说的,领导都在这,你给我这个离休的老头扣上这样一顶帽子,这可非同小可,不查实了还不治我个谋反罪呀。我可承受不起。”

    边说还边冲胡静挤咕眼睛,胡静扭过头,假装看不见。

    (本章完)

第205章 第五封信() 
姜参谋长他们没想到胡静会把这首诗解释成这样,这样说太牵强了,也没有什么证据,说王贵有一支精锐部队,他们根本就不会相信,他们更倾向王贵的解释,因为这已经是被历史证明了的事实,南泥湾开荒,还有解放后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有北大荒的军垦农场,各大军区也都有自己的后勤基地,这些都是军队屯田的例子。

    姜参谋长认为寻找刘虎和他们后来找信这件事应该到此为止了,王贵如果想留在北京,就给他安排房子,想回老家就给他送行。

    这几天大家都没有休息好,都早点回去休息,他也想尽快的把结果向军委汇报,跨越几十年一段公案总算水落石出了。他们几个也跟着王贵经历一段梦幻之旅,王贵不说,军委没有指示,他们也没有权利深究他是怎么做到的,只能都保守这个秘密,最好的解释就是王贵擅长催眠术,这样的经历他们是在梦中完成的,这样才对得起王贵对他们的信任。

    姜参谋长站了起来,看看大家说:“已经过去几十年了,我们今天能把他完成了已经很不容易了,其实刘虎将军没有义务帮我们找这封信,说到底他不过是为了完成李老和其他三位前辈的一个心愿。他们曾经是出生入死的战友,他们的深厚的感情也让我们感动。

    现在信找到了,也知道了信的内容,屯田也好,屯军也好,都不重要了,如果一定要有一个定论,我更相信刘将军对信的解释,当时在日伪层层的封锁下,也确实需要一个稳固的后方给养支撑,屯田是最好的办法了。好了,在这里我感谢刘将军,也祝贺大家,按军委的指示宣布这次任务圆满结束。”

    姜参谋长带头鼓起掌来。李老更是激动,热泪盈眶的,紧紧的握着王贵的手。“老哥哥,咱们都离休了,你也别回东北了,咱俩就住在一起,说说话,出去钓钓鱼,偶尔的胡静和曾凡还能带咱们俩出去逛逛。那多好。”

    “我才不带你们出去逛那,我可没那个闲工夫,有时间我还去找王贵藏起来的部队呢。我想那个部队肯定陆海空全有,那时,我就当他们的总司令。比在学校可强多了,想想啊,三军总司令,那得多威风!不像有的人当个将军就觉得了不起了,其实,手下一个兵都没有。”

    胡静边说还边用眼睛斜视着王贵。还别说,这爷俩还真像,都那么执着,姥爷爷那边心落地了,孙女又不依不饶的了。

    大家都笑了,这个胡静还挺能气人的。

    姜参谋长说:“这几天都辛苦了,今天晚上我代表军委请大家吃饭,就算是庆功了。”

    “报告,姜参谋长,吃饭可以,庆功还太早了吧,任务还没有完成呢?”

    “胡静同志,任务怎么没有完成,信都交给刘将军了。”

    “都交给了吗?你们好好想想啊?当天王贵挨了一枪那时候,是不是还有一封信,后来信找不到了,爷爷急的够呛,王贵说是有人开枪把信打走了,这才开始重新找信,找到了四封信对不对?那第五封呢?第五封信还没有找到,任务怎么算完成了?你们说是不是?”

    胡静说的真是那么回事儿,要是没有那封信丢了的事,他们也不会从头去找那四封信,既然王贵说有第五封信,那封信究竟被谁用枪打走了,那个人为什么要偷那封信,那封信里究竟写的是什么?是不是更加的重要,这里会不会有什么阴谋?要是这么说,这任务还真就不算彻底完成了,找到了四封信大家光顾着高兴了,把这件事忘掉了,听胡静这么一说,刚才高兴地劲头一扫而光,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姜参谋长。

    姜参谋长也为难了,如果严格的按军委的指示,最该找的信就是丢失的那封信,其他的信是王贵提议找的,现在看来,真还就没有完成军委的指示,如果这封信找不到,他们是不是还要住在这个小楼里,谁也不能离开。

    “刘将军,你看这件事怎么办好?”姜参谋长问王贵。

    “我想已经找到四封信了,第五封信也应该是一样的,就不用再找了,大家一定都饿了,还是吃饭去吧”

    “我同意王贵的看法,吃饭去,今天大家都多喝几杯。”楚月看样挺喜欢喝酒的。

    “我听军委的吧,要不要请示一下军委?”李老说。

    “外公,我看不用请示军委了,因为军委的指示很明确,让我们找到信,然后给王贵。你们不觉得奇怪吗,好像有人故意转移我们的视线,强调去找那四封信,而且和四个人相对应,暗示我们四四对应,把我们的思路引开,使我们忽略那一封最应该找的信,所以,我觉得越是这样我们越不能被迷惑,一定要乘胜追击,找到偷信的人,彻底揭开这个谜团,这样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王贵一看这件事情肯定是绕不开了,这个小胡静到底是怎么了,前后反差这么大,当时对这封信一点都不重视,找不找都无所谓的,现在又死咬住不放,话里话外好像还暗示说他另有企图似的。

    “这样吧,姜参谋长,咱们老的老,小的小,这几天都很辛苦了,咱们还是去吃饭,然后好好的休息一宿,明天咱们再研究怎样找第五封信的事儿。还是像胡静说的,有始有终吧。”王贵看出来了,这事情不解决胡静不会善罢甘休的,这小丫头,中了什么邪了。

    “好吧,就按刘将军说的办,吃饭去,今天请你们吃全聚德的烤鸭。”

    吃完饭,他们又回到李老的小楼里休息,一宿无话。第二天简单的吃完早点,聚集一起商量下一步去哪里找信。他们都知道找这封信的难度更大,那四封起码还知道在谁的手上,捋着行踪去找,这封信根本就没有见到人影,更是大海里捞针。

    “楚月,你是搞刑侦的,你说先应该从哪入手?”姜参谋长问楚月。

    “还是先找人,小院里不用查了,他们已经查过了,我已经让他们把当时后墙外路上三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监控录像都传来,我们查看那个时间段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锁定嫌疑人后查找他们的去向。”

    (本章完)

第206章 难觅芳踪() 
看样这是唯一的办法的了。楚月去他休息的房间拿来一个笔记本电脑,果然一会儿的工夫,视频资料就都传了进来,那时正好是上午十点十五分,不是上班的高峰期,这条胡同也不是主要街道,过往的车辆和行人都不多。

    他们从前一个小时有过停留的行人开始查,他们锁定了三十二个人,其中二十人是路过的,十二个人进入了小院后面的住宅楼,二十个有过停留的人,有的是去一个小超市买东西,有的是去一个公共厕所,还有两个人不知因为什么争吵起来,另外有两个大妈劝架。经过身份比对,他们都是北京人,停留的时间也非常短,不像是能够作案的人。进入住宅楼的十二个人经过身份比对,有十一个人都是住户,只有一个年轻的姑娘没有比对出身份信息,也没有再出来的视频,这个姑娘的嫌疑陡然上升。

    楚月把这个人监控照片发到了公安部刑侦总队,让他们扩大比对范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身份比对。另外对近期从公路,铁路,航空对出入的旅客全面查找,并让派出所对住宅楼挨户核实谁家来了客人。

    楚月、王贵、胡静和曾凡亲自到住宅楼查访,主要查看李老住着的小楼正对着的那些住户。因为是老楼房,这些住户都是些年事已高的老人,事件发生哪天白天都有人在家,家里也没有来客人,他们也没有听到什么可疑的声音,只有三楼的一家住户没有人。

    邻居说这间房子空很久了,是小两口在别的地方买了房子,想卖还没有卖出去,窗户外面还贴着卖房的广告,上边有电话号码。

    空房子的钥匙放在了邻居家。他们从邻居家拿到了钥匙。房间的外门是防盗门,完好无损,没有被撬动的痕迹。他们进入了房间,屋子很久没有人住了,地上、家具上、窗台上都落了一层灰,地上没有被踩过的脚印,屋里有很重的霉气味,显然近期内没有人进过这个房间。

    他们还是发现了一点问题,就是对着李老房间的窗户有轻微开动的痕迹,可能是窗户忘插上了,被风刮开了又刮关上了,留下了小缝隙。

    他们对住宅楼的查访可以说是毫无发现。派出所也没有找到可疑的人,只有一对老夫妻是半个月以前来的,到女儿家帮着看孩子,而且住的也不是冲着小院这边的房间。下午,身份比对和出入的旅客查找都传回来了信息,全国都没有这个姑娘的身份资料,说明这个姑娘没有身份证,出入的旅客中也没有查找到这个人。极有可能是乘坐私人的交通工具走的是没有监控的小道。

    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她是怎么离开这栋住宅楼的呢?周围的天眼也没有发现她的踪迹,就算她化了妆,换了衣服,可是出去又回来的人每一个都对上了,并没有多出一个人来,也没有少一个人。莫非她是飞出去的吗?总之,这个姑娘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凭空消失了。

    大家意识到他们遇到了反侦察能力极强的对手。姜参谋长想到的还不仅仅是这些,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少之又少,而且每个人都不可能是泄密的的人,就连他和楚月都不知道有信件要交给刘虎这件事,信件丢失之后才知道的,那么盗信的人是怎么知道的呢?而且情报还那么准确,盗信的手法又那么诡异,现在又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留下一点的蛛丝马迹。

    到现在,这件事情连汇报都无法汇报,怎么说呢?没法交代。他们好像又回到了原点,那四封信好像不那么重要了,甚至是把他们引向了另一个方向?可是,王贵也没有错呀,不这么找还能怎么找呢?出发点也没有错呀。姜参谋长从事情报工作一辈子也没有遇到这么离奇的事。

    胡静现在反倒不说话了,也不发表看法,捧着个手机看。楚月联系接通了卫星视频,在没有监控视频的小道上查找过往行人的线索。王贵有点累了,和李老躺在床上说着以前的事,说着说着都睡着了。姜参谋长也不往下想了,毕竟是快六十岁的人了,靠在沙发上打盹。

    这样查找也太累了,楚月也扛不住了,眼睛都看花了,也靠在沙发上休息。就胡静和曾凡还有点精神头,一个看手机,一个操作笔记本电脑,切换上边的卫星视频图像,一会把视频放的很大,一会又缩的很小,好像挺好玩似的。这样摆弄了半个多小时,曾凡高兴地喊了起来。

    “你们快来看,我找到她了。”

    大家本来也睡不安稳,听到曾凡的话都兴奋起来,全都围了过来,李老和姜参谋长戴上了老花镜。屏幕上有一个女人走在一个山坡上,山坡上的林木不是很茂盛,能清楚的看清她的衣着,和进入住宅楼的女孩穿的是一样的衣服,胡静截取了图像,放大了女孩的脸,是一个眉清目秀顾盼生辉的美人,和进入住宅楼的女孩的脸一对比,一模一样。

    大家松了一口气,找到了人就不怕抓不到她了。地点是在湖北和江西的交界处,姜参谋长立即联系飞机,准备飞往江西的九江。这个女孩不慌不忙,低着头慢慢的走着,好像是在地上寻找什么东西,她在小溪边的一片空地上停了下来,蹲在地上扒开草丛,把胳膊伸向地里,没看清他的胳膊是怎么动的,地下的土像是抽水机往出抽水一样源源不断喷薄而出,一会儿就堆成了一个大土包,片刻工夫地上就挖了一个将近两米的深坑。

    这是一个纤弱的姑娘呀还是穿山甲呀,这么短的胳膊能挖出这么深的坑,他们看得目瞪口呆的,这个女孩不会是异类变的吧?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