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尖锋少年 >

第103章

尖锋少年-第103章

小说: 尖锋少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学们情绪真让胡静给调动起来了,学习的热情高涨,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会说英国话,会写英国字,更重要的是了解西方列强是怎样欺凌贫弱的中国的,我们也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兴国安邦,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年轻人的血都是热的,很快胡静就成为了最受欢迎和爱戴的老师,成了同学们心中的偶像。

    在胡有为的心中已不只是偶像了,胡静就是他的命,他疯狂的追求起胡静来,胡静可不想节外生枝,直接严厉的拒绝了他,可是胡有为已经走火入魔,死缠住不放,直到有一天王贵开车来接胡静,告诉他不许缠着胡静,胡有为才彻底绝望了,这是他惹不起的主。

    胡有为大病了一场,然后就解散了刚成立还不到一年的学校回国外去了。胡静后悔不去当英语老师好了,学校没有了,不过她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

    (本章完)

第203章 小毛驴是舶来品() 
一天曾凡同楚月和胡静说,想去北极看看,现在正好是一九四三年,假如云中和云红曾经在哪里过,这个时候正好能看见他们,这不就找到他们的下落了吗,也能看到地下工事的情况。

    “对呀,时间正对,可是不行,我们现在还搞不清楚是被催眠了,还是穿越了,再说,现在的交通情况你也到不了北极,时间也不允许的。”

    楚月说的也是,他们现在也搞不清楚状况,恐怕距离回燕京的时间不到三个小时了,曾凡怎么去?

    “这个没有问题,我有小毛驴呀,几分钟就到了。”

    “这能行吗,这可是一九四三年,手机也不能有信号呀。”

    楚月知曾凡的手机可以远距离遥控小毛驴,但是也要有信号可以用,没有网络也就能听歌和玩游戏,还得是不联网的。

    “哈哈,不用,小毛驴就是网络,就和无限通讯一样,只要和手机在一个频道上就行,他的功能太强大了,直接指挥就行,闲着无聊还可以和贝雷宝宝聊天,这家伙好多少数民族的方言都学会了,咱们都说不过他。”

    楚月和胡静都震惊了,这个小毛驴真是无所不能了,这样的话他们他们可以高枕无忧了,无论在哪都能化解危险,难怪曾凡想去北极,真应该找到小毛驴的秘密。

    半夜的时候,曾凡和胡静蹑手蹑脚的溜出来,楚月没有和他们一起去,这是临时决定的行动,不能让别人知道,他还得留在这里。万一出现什么情况,可不是闹着玩的。

    曾凡发出了指令,小毛驴几乎是瞬间就到了。刚进去,贝雷宝宝就嚷嚷着抱怨开了,“你俩干啥去了,这么长的时间也不回来和我玩,我都要石化了,真无聊!”

    不知道他是说曾凡和胡静无聊,还是他呆得无聊。他和胡静也混熟了,说话很随便,也许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陌生。

    “我们可没有义务陪你玩,谁像你这么闲,我们可忙坏了。”

    “我也不愿意闲着,你们不去也不带着我呀。”贝雷宝宝一副委屈样。

    “带你?开什么玩笑。”曾凡可不敢让他出来,他不说话还好,要是碰上谁都跟谁聊,那可就热闹了,再说就他这张脸也不行。

    “干正事,我们回你老家看看。”

    “我的老家?回北极呀?那都那样了,还看啥。”地下工事已经毁了,他当然知道。

    “到哪你就知道了。”

    曾凡在地图上标好了航线,横穿欧洲大陆,到了欧洲时,把速度降了下来,从二战时的主战场通过。看到下面到处都是被战火摧毁的颓败的城市和荒芜的田园,很多死去的战士的尸骨裸露在外,没有被掩埋,让人惨不忍睹。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这究竟是人类的战争还是野兽的狩猎场?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为了疯狂的掠夺,不惜以人民的生命为代价,真是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战争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但更是人类文明的大倒退。只有和平发展才是人类进步正确的道路。

    看到这些,曾凡和胡静的心里很不平静,他俩还是第一次看着这样悲惨的场景,心里也有些后怕。亏得曾凡把北极的地下工事毁掉了,如果不死之花和小毛驴落到了约瑟夫的手中,很有可能更悲惨的事情就会发生。

    到了地下工事的上空,曾凡打开了扫描仪,胡静听曾凡讲过地下工事的情况,看到眼里还是格外的震惊,这里就是一法西斯的小王国,里边什么都有,就算没有外部的供应,也能自给自足的生存下去,

    一层一层的扫描拍照,关键的地方和带军衔的人进行放大,找到了莉莉玛莲和鹰钩鼻子,那时莉莉玛莲还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鹰钩鼻子也就二十多岁。直到全部扫描完也没有找到云中和云红这两个人,这时他俩不在这里。

    但收获还是有的,一个是扫描到了军衔最大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约瑟夫本人,有了他的影像资料。另外就是发现飓风一号已经在仓库里了,飓风二号照葫芦画瓢也建的差不多了,和曾凡进去是看到的一样。

    如果这个地下工事是一九三八年建的,那么不会这么快就建好两个这样先进的飞行器,这就说明飓风一号,也就是小毛驴不是在这里建造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还有一个更高级,更先进的地方有这样超级先进的武器,小毛驴是一个样品,飓风二号是一个复制品。

    能把小毛驴带到这里来的不是云中就是云红。而云红就在就在他们身边,跟紧他就能找到那个先进的地方和那些神秘的人。

    曾凡和胡静不能在这久待,也不能进入到地下工事做什么,目前知道这些就可以了,他俩很快就回来了,前后只用了四十多分钟。

    程远的经历同苏荣和方向一模一样。

    抗日战争结束后,程远和他爱人珍珍回到燕京做地下工作,燕京和平解放后他们留在了燕京,程远工作的地方也是那座小楼,最后,他也满怀深情的把那封信缝进了被子的一角,离开了燕京,回山西做地方工作去了。

    三封信都知道了下落,只有李老的那封信没有藏在哪里。是不是像王贵说的那样被枪打没了?只要看下去就知道答案了。几个人都很有兴致。李老可能觉得自己的事自己知道,有些犹豫,又不好扫大家的兴,决定跟着去。

    王贵特意的问他:“真的要去吗?小李的。”李老点点头,上了车。

    开始没有什么悬念,李老的经历和前三个人一样,也符合他给胡静、王贵和曾凡讲的故事,可是看到他救珍珍的时候,不是从四个乡匪的手中救的,也和前三个人一样,是打死了一只狗,吓跑了两只。胡静和王贵对看了一眼,偷偷的看爷爷,爷爷低着头,浑身都不自在。他们俩没有说穿,怕爷爷脸上挂不住。打土匪和打野狗怎么能一样,不在一个档次上吗。

    看到最后李老自己更震惊了,他和苏荣、方向、程远一样,也是打开了那个房间,把信也缝进被子的一角。缝完信,李老抱着被子嚎啕大哭,好像抱着的不是一床棉被,而是刘虎本人。

    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李老再也没有离开小楼,一直在这里工作到离休。离休后他也不愿意离开这里,可能是这里承载着他太多的回忆,也可能这里有他魂牵梦绕放不下东西,或者是深深刻在心底一份牵挂,一份守护,一份等待,一份不舍,使他有了坚定的信念——等待一定会有结果。组织上索性就把这座小楼分给了他,让他住在这里。

    那么,夹在书里那封信是怎么回事?难道还有第五封信存在吗?李老自己也糊涂了,他完全不记得曾经把信藏到了被子里。

    (本章完)

第204章 扑朔迷离() 
答案就在眼前,他们没有马上打开书架,姜参谋长先向军委汇报了情况,请示军委是不是派人来,亲自拆开被子,看看信的内容。

    军委的决定和以前对信的重视的态度大相径庭,只有一句话:

    “把信交给刘将军。”

    费了这么大的劲,把信给王贵就完事了?怎么说这信也是首长当年亲自给他们的。大家觉得这么多年这么重视这封信,花这么大的精力,用这么精干的力量寻找刘虎,难道不想知道这几封信的内容?还是已经知道了信的内容?不管怎么说,总让人觉得有点虎头蛇尾。

    究竟一开始找刘虎和现在他们找这几封信到底值不值?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命令没有走样,当年寻找刘虎就是为了送这封信,现在也一样,把信交给王贵。

    果然没有什么悬念,在每个被角都有一封信,就好像事先约好了似的,竟然每封信占一个角,四个人谁都没有发现别人的信。令大家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们四个都不约而同的把信缝在这个被子里,而不是放到保险柜等更隐秘的地方呢?

    拆开最后一个被角的时候,他们隐约看到被角上有很淡的字迹,这可是个重大的发现,拿到灯光下仔细辨认,原来是“刘虎”两个字。他们都把目光投向王贵,王贵平时喜怒不形于色,一副嘻嘻哈哈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的样子,现在也有些动容,轻轻的**着被子的手竟有些颤抖。

    大家都猜到了,也明白了,这是刘虎当年盖过的被子。可能几个人是想没有找到刘虎,也不知道刘虎还在不在,把信放在刘虎唯一留下的被子里,就算是把信交给刘虎了。

    大家不知道缝信时每个人的心情,但能够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种情谊,那是怎样的一种悲壮!

    王贵打开了信,每封信都是一样的,是用毛笔写的一首没有标题的七言诗:

    赵氏十二留箴言

    阿瞒用兵许昌边

    天外若有神仙府

    桃花园里好种田

    从字面上看诗写的很一般,没有什么文采,笔迹也不像是首长的,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要知道为什么让刘虎看这样一首诗,是不是这首诗有所指,或者和刘虎有什么约定,只有刘虎才能知道其中的含义。大家都看着王贵,看他怎么解释。王贵看了一会说:

    “这首诗说的是屯田,根据当时的情况看,红军的粮草补给一直很困难,到达延安后,红军的队伍不断壮大,成立了边区政府,后方机关人也越来越多,首长就有屯田的意思,改善红军经济状况,给我这封信大概是想让我物色一个适合屯田的地方。我没有看到这封信,当然也没有去完成这个任务。后来,你们知道的,著名的南泥湾,红军就在那里屯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李老,姜参谋长和楚月对诗歌没有什么研究,但对历史人物还是知道的,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曾命人在许昌屯田。王贵说的应该是对的,可就为了寻找一个适合屯田的地方,费那么大的劲去找刘虎,而且还当做是最高的机密,恐怕很难说通吧?可是,还能有什么解释呢?

    胡静在他们中是学历最高的,而且学的就是军事历史,仔细的看了看这首诗,点点头说:

    “王贵说的对,这首诗前两句写的就是屯田。汉宣帝时,西北羌人发动武装叛乱,进犯过境,攻城掠地,残害百姓。年届七十的西汉名将赵充国毛遂自荐,亲自挂帅出征,在国库空虚军费不足的情况下,以一万军队实行屯田,保证了军队补养,坚守了边防,羌人的五万军队被陆陆续续的消灭了四万多,赵充国总结了屯田的好处,写了著名的《留四便宜十二事》,即屯田的十二好处,成为反映我国屯田制度的重要文献。

    “曹操屯田许昌的事中学历史课都讲过,大家也都熟知。可是后两句诗说的却不像是屯田,表面看好像是顺下来的,意思是找一个好的地方种地,但是显然不切合实际,‘天外’应该指很远的地方,很远的地方屯田需要长时间的运输,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另外也发挥不了屯田战时能打仗闲时能种田作用。”

    “还有,桃花园应该是有所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对应的就是神仙府,神仙府应该是一个逍遥自在的地方,应该有那么一群生活似神仙的人,那么,这个地方在哪呢?为什么要去那里屯田?这里应该是一个不为外人知道的一个很隐秘的地方,隐秘的地方最适合的不是屯田,那是什么呢?而是屯军,说种田只是一个噱头,让人不那么容易猜想到。我设想是不是有一支精锐的军队,隐藏在什么地方,而这个地方只有一个人知道,他又能调动这支部队,这个人会是谁呢?是不是得到这封信的人?让他去找这支军队。”

    胡静说完了,显然这个结论出乎大家的意外,有些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