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40 >

第61章

时空之门1640-第61章

小说: 时空之门1640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一点上来说,就表明粮食是非常重要的,澳洲目前的战备储量基本为零,一旦受到了什么外部因素引起,根本难以解决粮食问题,所以必须在新一轮的计划中加大粮食进口量作为战备储量外,还需要发动本土的力量,进行本土种植。

    整个长安镇拥有的人口就三千多人,大家各司其职,都拥有自己的工作,真正参与到农业建设工作中的人可以说少之又少,这才造成了国营农场大量使用土著的根本原因。

    要减少土著的使用,首先就要有足够的农业基础人员,这些土著虽然好用,不用花钱,但生产力是不能和那些大明移民相比较的,这一点可以得到肯定。

    当前的农业人口的总数必须提高,具有专业农业种植经验的人数必须要有增加,才能满足减少土著使用,粮食量产的可能性。

    只有开垦出更多的农业用地,加大粮食的产量,才有可能扩建储备粮仓,如果完全依靠进口粮食建立起粮食储备粮仓的花费很大,这笔钱完全可以节约下来,放到具有意义的解决移民家属定居问题上来。

    这几个问题看似不相干,但要连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其实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息息相关,就是一个循环体之间关系。

    所以刘志和张伟这次算是在执委会委员们面前露了一次脸,而且恰到好处的与执委会提出的方案有些重合,这对他们两个人以后发展可以是相当大的。

    就比如确定建立的第二个城镇,新洛镇,这个城镇的主要发展规划是农业,争取在1643年底发展成为澳洲的粮食重镇,完全摆脱依靠进口粮食局面。

    虽说粮食储备这个计划还没有完全展开,但一些工作确实可以开始考虑启动的,比如粮仓的选址和建设这些至少可以先期完工。

    备粮是一个大工程,未来几年内如果要干涉大明的内部事务,粮食是一样必不可少东西,大明之所以会有农民起义,完全就是因为受到了小冰河时期的影响,粮食减少,农民吃不上饭,加上土地兼并所引起的。

    所以不光是本土为了战略需要,备上粮食之外,还要在香港也备粮,在那里修建一处大型的粮仓,这个计划可以从现在就开始,利用粮食高低价格之间的时间点进行购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执委会特意批复了一份关于香港海外领建立储备粮仓的专项经费,这个经费是专门用于储备粮食之用,海外领政府部不得挪作他用。

    另外对于刘志的任用也有了新的看法,徐仁国和杨易提议将刘志调任新的工作岗位,也就是文化岗位,新的文化部门目前还没有组建,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让他进行组建,这对他以后领导这个部门的工作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不过目前刘志本人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调任的消息,离开警队,组建文化部,看似升官了,其实对于目前的刘志来说,文化部算是一个清水衙门,并不能和警察局相比。

    这个消息目前还没有通报,从他提交的那份报告来说,他是有立功的,如果调任到清水衙门很有可能让人误会,所以杨易决定亲自出面与刘志进行一次交谈,打消他内心的想法,告诉他真实的原因。

    其实杨易对刘志的看法已经有了改变,之所以将他放到这个新的部门,自然是有他自己的想法在内。

第128章 新洛镇() 
执委会已经正式批复了新洛镇的建设和编制,第一批迁往新城镇的人员大概在两百人左右,其中有五十名陆军士兵将会随着新移民一起迁往新城镇驻军,以此保证他们的安全。

    新城镇的选址放在了长安镇东北方向,靠近金伯利高原,这一地区的水利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畜牧和种植业,后世的澳洲这一地区就是有名的牧区和粮食产地。

    这里距离长安镇的距离大约有超过五百公里,要说在这么远的地方建立第二个城镇,大多数人是不同意的,毕竟距离太远,两个城镇之间的物资不能很好进行协调,资源运输上也存在一定的麻烦。

    但澳洲这个地方适合发展农业的就那么几块地点,在远一点的距离那就更远了,目前提出的方案是,以五十公里一个驿站的方式逐步向前挺近,同时组建一支筑路队,将两个城镇之间的链接道路先修好。

    路一旦修好了,这五百公里的距离就不算远了,就算没有弄出火车来,只要有了马车运输,走在平整的道路上也要比这泥巴路强的多。

    新城镇的编制已经定了下来,一个开阔镇长,一个警长,同时一个行政书记官,另外配上一名医生。为了做大限度的节约资源,执委会对整个配置进行了压缩,其实两百多人的城镇有这个配置已经算是不错了。

    两百多人在后世也就是一个小型的村庄级别,根本算不上城镇,所以不能用后世的行政结构来对比。

    编制人员都有了,但具体的招募工作还没有进行,目前进行的是,陆军开阔兵团的驿站修建,他们的工作就是每相隔五十公里修建一个驿站,驿站的工作人员一般配备五个到十人左右的武装人员。

    对驿站的工作人员,执委会到是首次提出了可以从移民中挑选,挑选那些相对较有冒险精神的人员进入驿站驻防,同时也可以起到开阔新城镇的作用。

    驿站的站长就相当于一个村长,执委会给他们的授权是可以带上自己的家属和亲友进入工作地点生活,不过考虑到孩子受教育问题,一般来说,教育部门都会干涉他们将孩子带到那里工作。

    孩子是澳洲的未来,这些就是祖国的花朵,将来穿越众的传承都将由他们继承下去,所以教育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绝对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存在。

    新洛镇的招募告示已经贴了出来,这个城镇主要以农业建设为主,也就说去那里生活的主要都是种地,根据后期的发展可能会建立起一些农业生产的相关产业,但最初的建设任务就是种植粮食和瓜菜蔬果。

    整个长安镇的居民之中,有不少人都是农民,虽然他们进了工厂,但部分人还是怀念种植专家的日子,毕竟土地是人民的根本。

    新的招募条例一出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政府给出的开阔新城镇条件非常丰富,只要是第一批宜居新洛镇的居民,在统一开垦出来得土地之中都将会免费得到政府奖励的五亩土地,同时迁往新城镇居住的住房和前期生活保障完全有政府提供。

    五亩地,这个数字对于一般的人家来说算是不少了,一个三口之家要是有五亩自己的土地,生活绝对会过的非常不错,这样的好事他们以前可没有遇到到,能遇到也是朝廷要填补哪个地方人口,为了迁移人口到那才会开出这样的丰厚条件。

    不过因为大明朝建立多年,土地兼并与开发已经到了极限,朝廷这个时候已经不可能在出台这样的条件,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澳洲国朝应该说疆土辽阔,但人口稀少,所以才会出台这样的政策。

    这个政策一出来,直接导致各家工厂的工人无心上班,都急着报名要到新城镇去定居,只是他们看到的不过是一层表面的现象,要说新城镇那个地方怎么样,谁都不知道。

    目前到过新城镇的人除了石南的勘探小队之外,其他人并不知道这里的情况,因为相隔较远,陆军也没有对这个地方进行危险排查,所以看着一脸热诚向往新的城镇居民,吴正道不知道说什么好。

    报名场地的人排成了长龙,大概有一千多人来报名,大多数人都是朝着那个五亩地诱惑去了,这五亩地对他们的诱惑可以说非常大。

    只要定居新城镇,就能获得开垦出来得五亩地,这样的好事哪里找。

    人越来越多,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整个长安镇的居住人口三千多人,有一千多人来报名,这等于说了近三分之二的人愿意去当农民,而放弃目前优越的生活条件,这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要不是有人数限制,恐怕这会儿执委会委员们和各工厂领导都要急眼了,还好只是为了先期的开阔吸引移民去定居,要是一直这样下去恐怕没有多少人会留在城市成为产业工人。

    “这个政策可不能一直执行下去,要是这么一直执行下去迟早会出事,我看以后还是按照比例进行分配的好。”吴正道对徐仁国说道。

    “恩,新城镇的开阔吸引老居民放弃优越的生活前往,没有一点好处诱惑是不行的,小吴啊,你可别舍不得那几百亩地,这对澳洲来说不算什么,对他们的付出也算不什么。”

    看来徐仁国看的比较开,澳洲这个地方不缺少的就是土地,对于给移民奖励土地的做法还是非常支持的,但同时他也肯定了吴正道的话,就是后期的移民绝对不能有这样的政策享受,不然这些老城镇的居民只要移民都得移民了,这对新建立起的工厂来说可是一种损失,毕竟培养一个工人出来不容易,要是都走了那前期的投入就等于打了水漂。

    这一点徐仁国看得非常清楚,也比较吴正道清楚熟练工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熟练工可以说是与粮食储备同等级别的存在,所以也不能马虎。

第129章 范迪门特使() 
就在澳洲国内第二座城镇开工建设的同时,巴达维亚运送物资和移民的船队也再次到达了长安镇码头,这次来的船舶数量没有变,还是五艘船,除了运送过来了一千百名移民之外,还运送了各种澳洲缺少的生活物资。

    这次带队不是别人,埃尔德船长已经得到了范迪门的信任,加上他是一名具有海上经验丰富的人员,所以由他率领船队负责运送物资,这是可以得到了肯定的。

    作为范迪门的使者,另外一位老熟人,尼克中尉也随船来到了澳洲,上一次的澳洲之行大约还是在二十多天前,现在再次来到澳洲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巴达维亚总督区与澳洲建立起联盟关系。

    从各个方面的考虑,范迪门与巴达维亚的地方官员们认为与澳洲人建立合作的联盟关系,这是没有错的,至少能够保证澳洲人不会轻易对他们动手。

    澳洲人的强大已经显现了出来,他们比西班牙人的确更具有威胁性,但同时他们并不像是具有攻击性的民族,这一点到是与东方的大明有些相似之处。

    这次来澳洲,尼克的主要目的就是与澳洲签订一份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基本上让括了贸易和军事等领域。

    这个条约澳洲人会不会签订,目前还不知道,需要尼克与埃尔德船长两人的努力。

    当荷兰人的船快要进入码头时,他们打起来旗语,通过旗语知道他们是荷兰来的商船,不过每次荷兰进入码头,整个码头区域的岸防官兵就会提高警惕,观察船上的一举一动。

    别看荷兰人现在与澳洲合作非常友好,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双方就会到一场矛盾之中也说不定,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位具有扩张为己任的总督。

    范迪门的远东扩张可以说是非常疯狂的,他到处用兵,几乎已经超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这一地区殖民地面积总和。

    用扩狂人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要不是与大明打了几场海战,加上郑芝龙为了自身利益的因素在里面,荷兰人甚至有进攻大明本土的想法。

    虽说这一时期的欧洲主要强国已经开始使用火器,但要想对大明进行作战还是需要一点儿实力的,别的不说,就拿人员来说他们就没有这个实力,大明不是东南亚那些部落大小的国家。

    所以范迪门也是一个懂得进退之人,知道自己惹不起强大的人,就和他们进行合作联盟,这个人懂得变通,也难怪可以担任总督。

    商船还未进入码头,在打出旗语的同时就已经有人前往外贸小组寻找吴正道,目前外贸除了负责进出口贸易之外,还有另外一项工作就是外交部的工作。

    所有对外的事务上基本都由外贸小组的吴正道负责,此时吴正道正与建国筹备委员会的人进行商讨,看到港口来通报的士兵,他就知道应该是荷兰人来了。

    荷兰人现在几乎每半月来一次澳洲,往这里运送物资和移民,每次负责交接的人员都是吴正道,所以他已经有些习惯。

    随着人一起到了码头,就见到船上走下了两个熟人,埃尔德与尼克,这两个家伙身份不简单啊,尤其是尼克,这家伙可是范迪门最信任的军官之一,上一次他来澳洲就有调查澳洲的意思,这次来拿到还有那个意思。

    “欢迎你们,我的朋友,很高兴再次见到您,按照惯例,你们得先去那边消毒洗澡,马车已经在外面等候。”

    热情的吴正道,笑着欢迎二人,他说的惯例,他们当然知道,尤其是埃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