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奴利 >

第37章

奴利-第37章

小说: 奴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的礼数反而显得更像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的礼数。

    ……

    太子进入大厅,转身坐上主位,也不见外。

    善笏亭也缓缓落座,待下人奉上茶点以后,屏退了左右。

    “善大人,礼部的事情,你觉得咱们应如何应对?”太子十分不安的问道。

    “礼部?礼部何事?”善笏亭微微一笑,神情淡定。

    “善大人,我现在可没心思与你说笑,此事父皇已经交由宁泊志处置了,我虽不了解此人,但他是老二的心腹,必定会拿此事大做文章,一但被他拿住什么证据,我这可是百口莫辩啊。”太子紧紧皱着眉头。

    “所以我适才问殿下,礼部何事。”善笏亭饶有深意的看着太子。

    “他们……”太子突然一顿,似有所悟的低声问道:“大人的意思是……”

    “礼部尚书萧天风贪赃枉法,私下买卖科考名次,太子殿下得知以后,也是痛心疾首,恨其不忠不义,下令门下务必配合宁都司协查此案,如此歪风绝不可长。”善笏亭饮了一口茶,微微一笑。

    “可若是轻舍礼部,难免让他人寒心呐。更何况咱们与礼部多年往来慎密,账目定有疏漏,宁泊志一定会彻底翻查。届时……”

    “敢问殿下,东宫可与礼部有直接往来?”善笏亭挑眉问道。

    “那倒没有。”太子若有所思的说道:“但这些年都是通过善大人你……”

    “所以太子与礼部之事绝无半点关系。只要老臣无事,任何脏水都不能往太子的身上泼。”善笏亭认真的说。

    “善大人是否已经有了妥善安排?”太子脸色稍缓,同时带着一丝疑惑的问道。

    “太子殿下只需紧记,此事与你无关便可,而且还要彻查。”

    “彻查什么?”

    “彻查事发原因。”善笏亭收起脸上的笑意,冷声道:“此事原本不算什么,就算礼部之事事发,陛下也会下令暗查。到时候有些事情,就算陛下心知肚明,也不会对你我如何……只是如今此事的起因在刑部大堂,宁泊志身为都城检查司,正好在场,加上庭案记录和几位官员见证,这样一来,不但我们骑虎难下,连陛下也被逼的不得不命令下旨彻查此案了。”

    “哎……这事说来也是巧合。我听说原本刑部是在审理一桩市井之案,没想到能把这件事牵扯进来。虽然刑部尚书一直深受陛下信任,这些年来未曾对党争之事表态,但我想他们定然不敢公开与咱们作对的。”太子郁闷的叹了一口气道:“所以这件事算下来,只能是咱们倒霉罢了。”

    “真的是这样吗?”善笏亭摇了摇头,缓声道:“萧天风之子萧易在堂是巧合,买了新科状元的陈文贵在场是巧合,陈文贵与萧天风在青楼冲突是巧合,恶霸冲撞宁泊志,引至宁泊志介入庭审是巧合,李元救下陈文贵是巧合,陈文贵为报恩,许下武举名次是巧合,李元胆小怕事,当众揭发此事是巧合……但如此之多的巧合,真的那么简单吗?”

    善笏亭的话,让太子脸色大变,沉默了许久过后,太子额头微微渗出了冷汗。

    “大人的意思是,有人蓄意揭发此事?”

    善笏亭点头默认,之后开口道:“虽然我们没有证据,但我不相信,天下会有这样巧的事情。”

    “那依大人所见,此事何人所为?”太子认真的看向善笏亭。

    “原本此事一发,直接影响到太子殿下在陛下心中的位置。因此靖康王嫌疑最大,但介入此事的是宁泊志,我又怀疑此事可能真的与靖康王无关。”

    “你怀疑老二倒是无可厚非,但为何说宁泊志介入,反而与老二无关呢,他不一直都是老二的人吗?”太子不解。

    “殿下请细想一下,若此事由他人主审,再搜集有关我们跟礼部的证据,那受益之人必然是靖康王。但若由宁泊志去做这件事,就是靖康王在明面上在找我们的麻烦,陛下圣明,怎会看不出其中之事,到时候还有可能怀疑此事是靖康王故意陷害殿下,就算罪名坐实,最后也可能让陛下对靖康王心生芥蒂,可谓同归于尽之策,甚至殿下身为太子,还有补救的余地,而靖康王在陛下心中产生污点,恐怕再难出头了。”

    听了善笏亭的分析,太子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

    (ps:今天这么晚,是因为写完又忘记上传了。我这无药可医的健忘啊~~~)

    ;

第064章 牢房探监() 
深夜,景平帝独自一人坐在软榻之上,手中轻抚着一根玉簪,闭目沉思。

    他身边没有服侍的太监宫女,也没有传召侍寝的妃嫔,因为他需要安静的思考一些事情。

    十二年前,他初登帝位,身边执手的是相濡以沫的发妻芷云,膝下承欢的是聪慧孝顺的太子子毅,门下所立的是一殿直臣心腹,赤胆忠心……

    而如今,芷云先逝,太子不才,忠臣渐老,当初一片赤子之心,以变得不负往日。

    也许只有这枚芷云贴身的玉簪,还如往日一般无暇吧。

    ……

    半日前,景平帝命孙孝资暗查科举案,他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这件事是否真的跟太子有关。

    但是现在,他又有些后悔了。

    虽然作为帝王,他需要知道事情的真相,但作为父亲,他真的不知如何面对真相。

    如果这件事真的与子毅有关,或者说,子毅不但利用科举勾结礼部大肆敛财,还暗自培植朝堂势力,志在帝位……那自己应不应该狠下心,去减掉子毅的羽翼,甚至不惜伤及父子之情,损其根基呢?

    一个正值壮年的帝王,最恨的就是自己无法掌握的事情,尤其是私自笼络朝臣,培植朝中势力,窥伺帝位之举。

    子毅是他与先皇后芷云唯一的儿子,自小疼爱有加,对其的宽容和宠爱从来都胜于其他皇嗣,如今之事,景平帝不仅为难,还感到心痛,因为无论结果如何,都不是他想要的。

    然而等一切情绪平复以后,景平帝又开始思考另外一件事。

    如果不是一系列的巧合在其中,这件事就不会被明目张胆的搬到御书案上,自己也不会不得不下旨彻查此案,弄的众人骑虎难下。

    若是巧合便罢,若不是巧合……那这件事情获利的到底是谁那?

    景平帝越想越觉得不寒而栗,心底渐渐有了自己的一番猜测。

    ……

    科举案已经触发三天了,此案在大燕朝廷之上,引发了不小的波澜。

    一般发生这种大事,朝臣们都会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彻查,誓将贪赃枉法之人一一定罪,以正朝纲。而另一派则主张暗查,不宜牵连过广,免得有损国体。

    但是这一次,朝臣们竟然十分难得的意见一致,全都主张彻查,高呼科举之重在于选才则贤,若是此风不治,不免寒了天下士子的心。

    太子对待此事尤为认真,毫不避嫌的亲命门人全力协查此案,反而显得坦荡,令朝中许多肱骨老臣刮目相看,也让不少怀疑此事幕后之人便是太子的大臣们开始疑惑自己之前的猜测。

    ……

    相比之下,一直以贤德著称的二皇子靖康王那边,反而没什么动静。

    他依旧如往日一般处理政事,没有一分越轨之举,更没有一分偏私的行为,甚至没有对此事发表过任何看法,只是冷眼旁观的看着一切,甚至不再私下跟一些朝臣往来,连平时私交甚密的宁泊志都很久没有与他私下碰面了。

    这不免遭人猜疑,有人说二皇子是因为宁泊志主审此事,所以在避嫌。也有人说,这件事本来就是他与宁泊志密谋构陷太子的,所以他是心虚。

    但无论大家如何评论,都不自觉的开始把不善的目光从太子的身上转移到了二皇子身上。

    因此二皇子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承受了最多的非议。

    ……

    这些事情对于万利这个九品司狱来说,是完全无关紧要的。

    虽然刑部同僚在茶余饭后也会悄悄议论这件事,但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市井之言。

    原本万利也不打算理会这件事情,尽管莫兰那边好像对这件事十分有兴趣,但这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就在昨日,孙孝资突然登门,给他交代了一项令他十分反感的差事。

    “经北门查实,李元的背景很有问题,但是明面上的事情,咱们北门不方便介入。所以你最近多在狱中走动一下,探听一下李元的虚实。”孙孝资说这话的时候,面色平淡无波。

    但万利心中却十分不悦,因为上一次,他也是这么让自己接近程万里的,难道皇帝把自己安排在刑部,就是用来跟犯人套话的吗?

    ……

    不悦归不悦,万利还是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刑部大牢走动一下。

    真探听也好,做样子也罢,这件事是必须做的。

    因为这不但是皇帝交代下来的事情,还是莫兰跟他说过无数次的事情,就好像知道了李元背后的身份,就能多得几两金子似的,一个个积极的不能再积极了。

    ……

    经过上次的庭审,那五个市井恶霸已经从地字号牢房转移到了人字号,而萧易、陈文贵和李元,也被分别关入天字号牢房之中。

    万利来到李元所在的房间,见其全身都是血痕,显然是用过鞭刑,而且手脚都扣着铁锁,及其虚弱的趴在地上,脸色苍白。

    “你就是李元?”万利皱了皱眉眉头,低声问道。

    李元转过头,有些艰难的撑起身体,见到万利穿着司狱的官服,立刻向着万利的方向爬行了两步,哭诉道:“这位司狱,草民冤枉啊!都是那个陈文贵骗我,说是报答我的救命之恩,许我个官职能衣锦还乡,草民事先并不知道,他这样做是触犯律法的呀……”

    “他事先没告诉过你,如何取得武举名次吗?”万利好奇的问道。

    “没有,绝对没有!草民只是一时被他的花言巧语所骗,绝对不敢枉顾律法啊!”李元双目含泪,似是受了极大的冤屈,既恐惧又委屈的神情,着实让万利一愣。

    因为万利事先从莫兰那里听说过,这个李元曾经在潇湘馆内私下见过宫中的人,所以背景绝不简单,再加上孙孝资也说其背景有异,需要详查,因此万利并未被对方装出来的样子骗过,而是忽然对李元诡异的一笑。

    “司狱……您……”

    “你如何知道我是这大牢的司狱?”万利微微勾起嘴角,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因为您穿着司狱的官服……”

    “刑部的官服都差不多,你一介草民如何懂得区分这些细节?”

    “因为……因为草民……”

    “还有你头上束发用的发带,看似平凡的麻布,实则是蜀缎参杂韧度极佳的寒丝所织,我没记错的话,这料子是叫寒麻,对吧。”

    “不……不是……”

    “行了,你们习武之人最喜欢这些高价的寒麻,要我看,还不如普通的锦缎舒服呢。”万利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

    “你……我……”李元一时语塞,也不知道该如何辩解。

    就在他紧张不已的时候,万利突然蹲下来,在他耳边低声道:“你也别着急,我是宫里派来的。”

    李元先是一惊,而后警惕的说道:“我……草民不知道司狱您在说什么……什么宫里宫外的?”

    ……

第065章 生辰前的准备() 
“看你的样子是受过刑了吧,怎么样?刑部大牢的刑具比起宫中刑罚如何啊?”万利挑眉笑道。

    “司狱,您……”

    “我今天来也没别的事,就是代上面来给你交代几句,除了我以外,千万不要随便相信别人,这刑部里可不干净,谁的眼线都有,知道吗?”万利煞有其事的在李元耳边低声道。

    “草民真的不知道您在说什么……草民……草民冤枉。”李元的眼神虽然流露出震惊之色,但依旧守口如瓶。

    万利也不急,他故作赞赏的打量了李元几眼,笑道:“对,就要这样,一口咬定你是冤枉的,剩下的事交给我就行。”

    “……”李元闭口不语,也不再看万利。

    万利起身,佯装要离开的样子,但走到牢房门口的时候突然停住脚步,转身对李元轻声道:“对了,上面还让我跟你说,千万别忘了那日在潇湘馆二楼的雅房中,你自己说过的话。”

    原本万利因为无计可施,所以随口一说,打算再诈一诈李元,他根本不知道那日在潇湘馆中,李元跟宫里的人说了些什么,但没想到,万利这样一说之后,李元突然抬起头,眼中的惊愕再也掩饰不住了。

    ……

    万利知道自己的方法可能成功了,但也没急着问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