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奴利 >

第36章

奴利-第36章

小说: 奴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估计这位就是传说中的宁都司了,果真如传闻中一样,惊似天人啊!”王管承忍不住低声在万利耳边感叹道。

    “你之前没见过他吗?”万利有些惊讶。

    “当然了,这种人其实咱们说见就能见到的,难道你见过吗?”王管承不以为意,目光仍然停留在宁泊志身上。

    “呵呵……。”万利尴尬一笑。

    就在此时,宁泊志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视线竟然穿过众人,意味深长的看了万利一眼,嘴角微微勾起,举步迈入大堂。

    万利感受到宁泊志的目光以后,微微一愣,心想自己现在可没带着人皮面具,他应该没见过自己才对啊……刚刚的目光,八成是个错觉吧。

    ……

    随后没过多久,堂上就传来将犯人押送入堂的指示,万利带人将犯人送进去的时候,见宁泊志正色款款的坐在副主位上,目光清冷深邃,广视着整个大堂。

    ……

    万利入内行礼后退出,发觉宁泊志并未多看自己一眼,更加坚信之前的想法,宁泊志不可能注意到自己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

    而后的审问似乎进行的并不顺利,五名犯人再次供出礼部尚书独子萧易,还说对方买通他们只是要教训一个草民,并非有意冲撞宁都司……

    为了以示公正,萧易被强制提堂。当然,他的态度并不好,自上堂以后,显得并不配合。

    主审此案的刑部官员原本就低尚书一级,而萧易又有功名在身,自然有恃无恐。

    但这对万利来说,根本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不过让他惊讶的是,这个萧易原来自己早就见过。

    他就是万利第一次去潇湘馆时遇到的胖公子,记得这人身边的随从都十分嚣张,让万利心有不悦。

    ……

    由于在堂外也能听到堂内的声音,所以万利开始竖起耳朵,认真的听了起来。

    一听之下才知道,原来这整件事便是始于那日潇湘馆内的冲突,这也就顺理成章的解释了他出现在此地的原因。

    不出万利所料,下一个被带上大堂的人便是陈文贵,那个直接压下青色庄牌的有钱公子。

    ……

    接下来便是萧易与陈文贵对簿公堂的时间,二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陈文贵愤慨之下怒道:“当日那五人手持凶器,来势汹汹,我逃了好几条街,若不是偶遇李元壮士相救,恐怕此刻早已身首异处,难道这就是你口中的‘小小教训’吗?”

    “你说那五人追了你几条街,有何证据?”

    “请张侍郎明见,听闻那五人在追赶在下途中曾冲撞宁都司车驾,若非追人追急了,怎会分辨不出官家的车驾?”陈文贵反驳道。

    “我也可以说,是你故意引他们五人去冲撞宁都司的,蓄意引起祸端,报复于我。”萧易冷声回道。

    “在下是否引诱他们去冲撞宁都司,张侍郎可传召李元上堂,一问便知!”陈文贵掷地有声的说道。

    ……

    审问至此,已经一个时辰过去了,万利对案件已经失去了听下去的兴趣,百无聊赖的站在外面,有一句没一句的跟旁人低声闲聊。

    没过多久,负责传唤证人的史吏便压着一名身着粗布劲装的男子入堂,这人万利并不认得,只觉得他眉眼之间似是有那么几分傲气,但是他衣着朴素,看上去生活并不宽裕。

    ……

    李元被带上堂以后,张侍郎还未来得及开口问起那日他救下陈文贵的细节,便见李元噗通一声跪倒再低,高呼冤枉。

    众人面面相觑额,不知其意。

    ……

    就在刑部这边的堂审陷入谜团之际,潇湘馆三楼的房间内,莫兰面色沉沉的看着眼前的资料。

    “兰姑娘,这便是李元的来历,虽不全面,却不会有错。”

    “真是想不到,看来是我们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莫兰微微勾起嘴角笑道:“不过如此也好,应该不用我们再去费心思了吧。”

    ……

    ;

第062章 科举行贿案() 
万利埋着头,认真的整理着闹市惊马案的卷宗和堂审记录,上面交代下来,让他必须在日落之前把这些东西整理好,并且交付刑部案卷房去封底备案,这不免让万利有些头疼。

    因为早时的堂审出了些意想不到的岔子,案件的性质已经由简单的打架斗殴变成了贪赃枉法,这么一来,事情就严重多了。

    ……

    回想起当时的情况,万利依然觉得脑子有些转不过弯来。

    ……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别见了坟就哭,至少先看看墓碑上的名字。

    李元就是那个哭错坟的人。

    这事说起来,最倒霉的莫过于陈文贵了,当然,萧易也好不到哪去。

    当时李元被带到公堂之上,是为了证明陈文贵并非故意将五个恶霸引诱到宁泊志的车前,而且出事的时候,二人早就脱离了危险,在茶楼喝茶。

    但是李元心中有鬼,以为是自己托宁泊志买卖武举名次的事情被翻了出来,所以才会被带到公堂上,因此他见到陈文贵也在下首以后便慌了神,立刻跪地喊冤,并且一股脑的道出了买卖武举名次的事情,在场的人拦都拦不住,最后他还十分没有义气的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了陈文贵头上,硬说自己是受到了对方的怂恿,才犯下这种错误的。

    ……

    听到这一番说辞,不但陈文贵惊出一身冷汗,就连之前站在一旁振振有词的萧易也是差点吓死。

    萧易是礼部尚书独子,这礼部尚书在买卖科举名次这件事中所处的位置不言而喻。若是这种罪名被坐实了,那可是抄家杀头的大罪啊。

    ……

    不过在场的众人之中,显得最为震惊的不是陈文贵和萧易,也不是主审官张侍郎,而是坐于其下首的都城监察院都司,宁泊志。

    他的职责便是监管都城大小官员的风纪,行贿受贿,非法敛财,买卖官职,这都是他的直接管辖范围,因此这样一闹,接下去的审理就不是刑部一方能主的事了,而他也从一个被无辜牵连的旁观者转为主事官,一下子成为众人的焦点。

    ……

    不过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件事无论真假,在刑部公审的大堂上被揭示出来,又在场数位官员鉴证下,就绝不可能随意处置了,如果处理的稍有不当,上达天听便是罪过。

    因此宁泊志只好公事公办,一脸无奈的协同刑部侍郎张丰,先将一干人等压入刑部大牢候审,再急速整理好卷中,一边于刑部封存备案,一边由都城监察院上呈到陛下面前。

    于此同时,宁泊志还有便宜行事之权,因此他派人暂时将礼部尚书软禁于尚书府内,任何人不得出入,等候陛下旨意。

    ……

    过了申时,万利才完成了卷宗的整理,这还是他跟几个下属同僚共同努力的成果,否则这些东西靠他一个人,三天也弄不完。

    之后便是公事上的移交和备案,完成的十分顺利,但是他回到家中的时候,已时近黄昏了。

    就在万利满是疲惫的坐在餐桌旁,准备与二女一蛇许多虫共进晚膳的时候,宫门深处的御书房内,刑部尚书和宁泊志跪在地上,正承受着景平帝的震怒。

    ……

    “岂有此理!这萧天风是吃了豹子胆了吗!这种事情也敢做!”景平帝怒目圆睁,将宁泊志呈上的卷宗狠狠的摔到了地上。

    “陛下息怒,微臣以为此事是否属实,还需详查。目前并无切实证据,凭的只是一介草民的口供而已。”宁泊志低着头,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查!一定要彻查!”景平帝高声喝道:“来人,传朕旨意,着令都城检察院全力彻查科举受贿一案,宁泊志主审,刑部协查,十日之内务必结案,所涉人员不论品级地位,一律收监,听候发落!”

    ……

    景平帝的旨意下的干脆,宁泊志的处境却十分尴尬。

    在外人看来,这件事十分不好处理,可谓是个苦差,因此离开御书房以后,刑部尚书看向宁泊志的眼神中,都透着说不出的同情。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走出皇宫的宁泊志,脸上竟然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

    谁都知道宁泊志是二皇子的人,而礼部一直以太子为尊。

    这件事先不说是否真的涉及到太子,就说宁泊志要查这件事,不免要与太子正面相对,稍有差错变回落人口实。

    退一步讲,就算太子不为难他,他若是查出太子与此事有染,那便容易会被认为是二皇子授意其诬陷太子,惹怒圣颜,后果不堪设想。

    更何况太子与礼部之间,还有一个正一品的内阁大学士兼军机处总领大臣,善笏亭。

    善笏亭是个绝对不能忽视的人物,他在朝中多年,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不但是一等一的宠臣,还是手握实权的权臣。

    在景平帝身边,内有孙孝资掌管禁军内院,守护皇室安全。外有善笏亭执掌军机重地,守卫都城门户。而且善笏亭是唯一一个文官兼掌武职的大臣,可见景平帝对其的信任,绝不在孙孝资之下。

    ……

    这些高官与皇亲之间微妙的关系,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得懂的。

    至少万利就完全不懂其中厉害,当然,他也不想懂,尽管此刻坐在他对面的莫兰正滔滔不绝的说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万利的思绪还是飞到了自己的软榻之上,听的昏昏沉沉。

    ……

    “我说的话你到底听懂没有。”莫兰面色不善的看着万利。

    “恩,你说李元的身份其实是个幌子,他其实是皇宫里某个大人物养的打手。”万利默然的重复着莫兰的话。

    “不是打手,是私卫。”莫兰皱眉。

    “反正都差不多。然后呢,他那日在潇湘馆见了陈文贵以后,还到二楼见了皇宫里的人?”万利有些困倦的问道。

    “对啊,所以他在刑部公审的时候高呼冤枉,并且将陈文贵替他买来武举名次的事情说出来,完全是授意于他的主子!”莫兰笃定的说道:“看来是有人蓄意将此事揭示出来,只是不知其目的为何?”

    “那又怎么样,跟我们有一文钱的关系吗?”万利不以为意。

    “怎么会无关呢,不行,此事我们一定要查清楚。还有,你最近有时间也探听一下北门那边的虚实,这件事上呈天听,北门必然会有所布置。”

    “哦……”万利昏昏欲睡,耳朵虽然听到了莫兰的话,但似乎完全没有经过大脑。

    ……

    ;

第063章 善府来客() 
位于宫城外不远处,东南方向的长顺街幽静而肃穆。

    因为这条街道所立府宅,大多都是朝廷重要官员,换言之,这里多数府邸都是高门大院,石狮铜环,甚至有些宅邸是皇帝御旨修建的,有些匾额也是出自皇室之手,总之,这条街是寻常百姓不敢轻易踏足的地方。

    因此这里虽仅与闹事相隔两条街,却格外的安静。

    要说这条街上什么最多,不是行人,更没有摊贩,最多的是车马,尤其是豪华的私人车驾和官家车驾,几乎随处可见。

    ……

    一辆高棚宽骨的马车缓缓驶入长顺街,车身四面由昂贵的金色丝绸所裹,由于是夏季,宽大的车窗上嵌着银色绉纱,既遮蔽了外面的视线,又不影响车内的光线和通风,绝非华而不实的车驾。

    车驾前后,七名侍从随车而骑,随时保持警惕,注意着周围的情况。

    没多久,这辆马车便停在了一座朱门大院的府邸门前,大门上方金字棕底的牌匾上,赫然写着“善府”二字,十分庄重。

    一名侍从翻身下马,上前向门侍递上拜帖,其他侍从则恭谨的服侍车内的主子下车。

    ……

    门侍接过拜帖看了一眼,神情顿时一变,立刻恭敬的行了一礼,转身进门通报。

    而马车之上下来的,是一名身着精致青色绣金长袍的年轻公子,银冠玉带,华丽而雅致。他的身形虽算不得挺拔高挑,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气势,让人为之臣服。

    ……

    不一会,一位四五十岁,面色红润的中年男子带着两个侍从迎门而出,恭敬的对年轻公子行礼道:“参见太子殿下。”

    “善大人不必多礼,小王微服前来,也是唐突了,咱们进去说话吧。”太子欠身微微回礼后,与善笏亭进入善府。

    ……

    按照常理来说,太子是君,善笏亭是臣,君臣见面应行跪拜之礼,然而太子十分敬重善笏亭,且私下交往慎密,所以二人之间私下见面的礼数反而显得更像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的礼数。

    ……

    太子进入大厅,转身坐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