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英雄血 >

第334章

抗战之英雄血-第334章

小说: 抗战之英雄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说‘打仗其实打的是后勤’,这话也渐渐被映证。失去东南这些商业发达的税赋之地,国民政府想支持这场卫国之战,更多只能依靠外部借款跟援助。

    那怕与粤省接壤的桂省,被李、白二人统治多年,可论税收跟商业发达程度,自然远远不及粤省。早年军阀混战的年代,李、白二位也不是没想过将其吞并下来。

    可惜的是,在这件事情上老蒋也一直保持警惕之意。若非小鬼子悍然入侵,或许老蒋训练出来的国军精锐,早就跟桂军打的不可开交。

    关于这一点,此刻坐在开阔地跟胡彪喝酒聊天的白崇喜,自然也是心知肚明。说的难听一点,若非为了抵挡住日军的入侵,只怕老蒋也不愿意跟其它军阀及势力合作。

    加上日军攻陷沪市、浙省、苏省这些老蒋视为根基的省份,又重创老蒋一手打造出来的精锐。只怕李、白这两位桂系的扛鼎之人,也无法拥有现在这样的权力跟地位。

    想拉上桂军对付小鬼子,老蒋不拿出一点诚意,自然无法打动李、白这样的一方将领。这些道理胡彪看的清,坐在他面前的白崇喜又岂会看不清呢?

    尽管胡彪的猜测尚未变成现实,可对白崇喜而言,他很清楚粤省沦陷的后果有多严重。这不单单意味国民政府仅剩的海上通道被截断,也意示着桂省将沦为日军的攻击目标。

    一旦失去桂省这块根基之地,那他们这些参与抗战的将领及官兵,都将成为无根浮萍。桂军未来的下场,只怕不会比龟缩起来的晋绥军好到那去。

    听完胡彪所要的地盘,白崇喜也很好奇的道:“为什么是西隆这个地方?”

    “原因很简单,这里位于三省接壤之地,更利于发展。如果未来日军开始进攻西南,我也能随时派遣部队投入战斗,将他们阻击在西隆之外。

    其次,如果我的判断成立,下一步日军必然会偷袭你们的钦州港,并且封锁从友谊关到桂省的陆路通道。而我想做的,就是提前为此布局,希望开辟出新的运输通道。”

    相比后世闻名的滇缅公路,前世在西南特种部队服役的胡彪,却知道在滇缅公路被充分利用起来之前,其实还有一条闻名的国际交通线,便是途经桂省的桂越公路。

    可惜的是,后期日军多次截断这条公路,这条备受国民政府重视的物资补给线,最终只能彻底放弃。转而将战略补给线,换成从缅邦入境云省的滇缅公路。

    虽说胡彪可以不跟白崇喜打招呼,先派一些人去西隆这个地方发展。可胡彪更清楚,掌控桂省多年的李、白两人,其对桂省的掌控力,只怕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即便后来小鬼子兵锋直指桂省首府桂林,却依旧未能拿下桂省。其原因,跟李、白的应对及掌控力,也有很大关系。其次桂军在对待日军入侵时表现的狠劲,同样令人钦佩。

    加上桂省独特的地理环境,让日军视为优势的机械化部队跟炮兵部队,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甚至很多时候,连带路党都找不到,想拿下桂省谈何容易。

    同理,如果没有李、白两人的首肯,胡彪就算在桂省扎下一根钉子,想发展起来也非常困难。相反,若是能让李、白两个看到好处,他们便会大力支持加强合作。

    针对胡彪索要一块地盘,还是三省接壤之地的地盘,白崇喜也没觉得太重要。可他内心依旧有所担心,那就是给了胡彪地盘,未来赶不走胡彪怎么办?

    或许看出白崇喜的顾虑,胡彪也很直接的道:“老哥之前应该听我说过,我能在租界结交诸多洋人,便是因为我有他们想要的资本。说的直白一点,我有他们想赚的钱。

    有些想法,我在敌后很难施展起来,而且顾虑也很多。相比之下,如果去了那里,我或许可以放开手脚开。开些工厂,搞些建设,都是很有可能的。

    至于老哥担心,我到了那里会影响你们,那我觉得你们还真是太高看我了。如果你们在桂省的影响力,真这么容易被动摇,相信早有人打你们的主意了吧?

    换句话说,我把资金投入在桂省境内,反倒能给你们提供大量的税收,甚至还能加强我们彼此间的合作。将来小鬼子打进来,为了守住那些家业,我也必须跟小鬼子玩命。

    同理,桂省也是你们的根基之地,小鬼子正要入侵,你们也肯定跟小鬼子拼命。或许我现在实力不如你们,可你们更应该清楚,钱,有时真的很管用!”

    话虽然有点直白,可白崇喜必须承认这道理说的过去。他们愿意听从老蒋的指挥跟调遣,其根本原因便是老蒋有钱,能给他们发饷还有提供作战物资。

    换做他们,即便在军中有威望又如何,身后没有资本支持,他们依旧掌控不了部队,更别说那些视财如命的政客。在财富上面,老蒋比他们任何人都资本雄厚。

    衡量了一番利弊,白崇喜最终道:“以我个人的看法,我愿意跟老弟加强合作。说实话,我也很想看看,老弟究竟能搞出多大名堂来。可这事,我必须征求德邻兄的意见!”

    “当然没问题!即便我要派人过去,也需要好好计划一下。”

    凡事不可操之过急,也是胡彪的行事准则。如果得到李、白两人的首肯,那么胡彪也需要挑选得力干将,去西隆主持大局,为迎接后续势力转移打前站。

    甚至这些人出发时,胡彪还必须回沪上一趟,跟布鲁克好好谈几笔大买卖。赶在日军入侵桂省前,将一些急需的机械设备跟物资,提前运到西隆境内。

    而后想办法,在边境地带建立一条物资运输渠道。如果海路跟陆路都行不通,胡彪也不介意建立一条空中物资运输通道。那怕成本有点高,可回报也一定不低。

    早前跟布鲁克谈妥的飞行员培训,此刻正在实施当中。等那些飞行员培训出来,胡彪必然要组建一支空中部队。买些战斗机跟运输机,刚好来用的上。

    只不过,想完成后续这么大的计划,胡彪必须更努力的赚钱才行。选择西隆这个地方,更多还是缘于这个地方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还有一个尚未被发现的金矿。

    前世到过这座小县城的胡彪,知道那座金矿开采难度不大。虽然储量不算很丰富,却足以支撑胡彪前期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加上其它矿产资源,应该都能利用起来。

    虽然这样做,多少显得有些挖国家的墙角。可胡彪相信,即便他这个时候不挖,那些矿产资源,短时间也不会被发掘出来。现在将其挖出来,也能用于抗战跟发展。

    只要在西隆这个三省地带站稳脚,胡彪便能先日军一步,将触角延伸到日军未来入侵的地方。等日军展开入侵前,或许还能混水摸鱼,截获一些日军搜刮的战利品。

    做为穿越而来的人,胡彪对后期日军的侵略计划,还是比其它人更清楚。只要历史大势不变,那胡彪便能抢占到更多先机,为未来储备更多的本钱。

    等胡彪准备的酒水全部消灭干净,胡彪也适时道:“老哥,时间不早,我也需要启程离开,还有部队在外面等着呢!有机会,下次我再请你跟德邻兄喝酒!”

    “好!真没想到,老弟除了打仗有一手,这酒量也是惊人啊!若是下次有机会在战场相见,或许由我做回地主,请老弟好好喝一顿。如何?”

    “有酒好,那自然是好事,我自然不会拒绝了!临行之前,老弟还有一点心里话,希望老哥别介意。若后期日军重兵进犯,老哥最好派兵接应一下。

    不管怎么说,虽然我们不是一个战壕的弟兄,却也是并肩作战打鬼子的兄弟。若六安守不住,老哥也请拉一把五十一军,让他们退入信阳休整,配备你们阻击小鬼子。

    于将军跟徐将军的情况,相信不用我多说,老哥应该比我更清楚。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强。多结善缘,终归不是坏事。希望老哥别嫌我多嘴才好!”

    “那的话!于公于私,做为战区指挥官,我也会一视同仁的。只不过,你觉得六安依旧守不住?小鬼子为占领皖省,真的会再次投入重兵?”

    “会!对小鬼子而言,这一战他们输不起,即便是惨胜,他们也必须取得胜利。唯有不断胜利,才能维持他们的军心民心。所以,卷土重来的日军,势必会拼尽全力!”

    对此番参与武汉会战的抗战部队而言,那怕守不住也要咬小鬼子一块肉下来。可对日军而言,花费如此大的代价,却无法完成预定作战目标,那便是战略失败。

    一旦失败,负责指挥的日军将领,势必会受到国内政府跟内阁的责难。相应的,他们的国民也会怀疑,政府跟内阁主导的战争,是否还有必要进行下去。

    说到底,这场战争谁都胜不起。唯一不同的是,国民政府还有回旋余地。反观日军,他们已经开启没有刹车的战争机器,唯有车毁人亡时才会真正停止脚步吧!

第四七一章 心里堵的慌() 
黄河,一条被华夏民族视为母亲河,无数民族及百姓得赖于这条河流而休养生息,也称的上恩泽万民。可这条‘母亲河’,有时也会大发雷霆,让沿河百姓饱受其苦。

    黄河改道、决堤往往都会造成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曾经因黄河而受益的一切,也会随之付诸东流。从古至今,为治理黄河水患,无数皇帝政府都为之头疼不已。

    黄泛区,一个苦难的代名词,一个曾滋生了杂草,又滋生了故园重生梦想的地方。徐州会战花园口决堤,最终导致这个令无数百姓恐惧的词,再次浮现世人眼中。

    将从六安缴获的武器弹药,绝大多数都免费奉送给第五战区的白崇喜后,胡彪随即带着麾下的特遣支队,沿豫皖两省接壤地带,朝许多人避如蛇蝎的黄泛区走去。

    对于胡彪的这番行动,相信谁也想不到。当日军得知,重创第十三师团的神秘部队,是一支叫特遣支队的神秘武装时,胡彪跟其麾下的部队,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伴随日军特高课不惜血本展开调查,最终打探出的情报,却令整个特高课及日军方面军大将们震惊。原因很简单,特遣支队的指挥官,算的上是他们的老熟人。

    看着特高课提供的情报,新任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很是震惊的道:“情报是否可靠?据我所知,这个支那军官,不是被我们消灭在金陵城中了吗?”

    “司令官阁下,这份情报可靠度很高。早前我们潜伏在支那政府及军中的谍报人员,冒着曝露的风险,打探出这支部队的番号,后又打听到指挥官的姓氏。

    这份情报,也是由投诚的支那政府高官透露。据他介绍,此人颇受山城方面重视,军统方面为确保他的信息不泄露,多次警告知情人员,不得对外透露任何消息。

    其次,早前我们一直调查无果,在华北战场伏击第十师团的特别行动队,指挥官也是此人。有些可惜的是,关于此人的情况,我们目前也仅能搜集到这些。”

    “纳呢?第十师团的战败,也跟此人有关?”

    “以目前搜集到的情报,基本可以确定。正是因为这支部队的存在,我们的师团部队屡次遇袭。前番枣庄境内铁路屡次中断,应该也是这个家伙干的!”

    尽管武汉会战依旧还在持续,可日军已经有意识加强对占领区的统治跟控制。为消除占领区百姓的敌意,日军也开始收买一些汉奸特务,引诱一些政府官员将领投诚。

    随着这些汉奸的投诚,国民政府跟国军的一些情报,也被一并供了出来。此番日军能打探到有关胡彪这么多情报,也是因为有一名情报系统的高官选择了当叛徒。

    听完情报官的汇报,始终关注前线战事的畑俊六,也很直接的道:“这支部队的行踪,你们是否已经掌控?这支部队目前,是否还在六安地区活动?”

    “不太清楚!根据我们部署在六安周边的情报站汇报,第十三师团被重创后,这个家伙就好像失踪了。其缴获的大批武器弹药,似乎都送给了配合作战的支那军。

    虽然尚未发现其行踪,但综合目前的情报分析,以及此人行事低调神秘的作风,我们怀疑这个家伙,有可能潜入武汉境内,伺机背后偷袭我们的作战部队。”

    这个情报虽然是猜测,可就目前日军特高课掌握的情报而言,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也正因如此,以至进入武汉境内的日军各师团,也开始加强周边及后勤的安全警戒。

    如果说第十师团倒霉,更多是吃了孤军深入的亏。那么刚刚被重创,甚至短时间很难恢复战斗力的第十三师团,却在特遣支队一系列战斗下被重创击溃的。

    最令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