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英雄血 >

第241章

抗战之英雄血-第241章

小说: 抗战之英雄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让国民知道,这场所谓的黄河决堤改道事件,并非日军轰炸所致,那些受灾的灾民,又会如何看待国民政府呢?失了民心,那这场抗战就更为难打了。

    同样意外的,还有延安方面的几位大佬,收到朱老总转发过来的电报,太祖也很直接的道:“给老总回电,把购买的粮食运往黄泛区,以八路军名义赈灾。”

    面对太祖的决断,周副帅想了想道:“这样做的话,只怕有人会说我们拉拢民心啊!”

    “咱们还怕他们说吗?更何况,这事是别人委托咱们做的,咱们总不能说话不算吧?让老总多派遣一些队伍过去,有可能的话,多救济一些逃难的灾民吧!”

    “以咱们的能力,能救济的灾民只怕不多啊!”

    “能救一个是一个,总比见死不救的强吧!人家一个药贩子,都能舍得下这样的本钱救济灾民,咱们为何不做呢?何况救济的物资,本身就是别人的,不是吗?”

    赈灾的物资由胡彪提供,救济的事情却由八路军负责。在太祖看来,不论于公还是于私,他都无法拒绝胡彪的请求。何况,这对八路军而言,本身就是一件极为有利的事。

    给八路军发去请求帮助的电报后,胡彪又给李宗仁发去电报,希望他能下令辖区内的部队,尽可能多的救济一些灾民。同时询问,负责炸决口的指挥官是谁。

    收到胡彪发来的电报,李宗仁一脸苦笑的道:“看来有些事,还是瞒不过有心人啊!”

    “将军,难不成真要告诉他,这事是谁做的?”

    “唉!说到底,真正受苦的还是那些百姓。从我了解的情况看,这个胡队长看似冷酷无情,实则心怜百姓。让他知道炸堤的人是谁知,估计那家伙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那怎么办?”

    “给胡队长回电,救济灾民的事,我会给辖区内的部队下达命令。值此国难当头之时,还望协同一心抗战。此时此刻,真经不起折腾了!我的意思,他应该能懂的!”

    事实上,从想起黄河口决堤造成的灾难,到眼下开始展开救济工作,胡彪都清楚追究不了谁的责任。说到底,如果可以选择的话,相信谁也不想轻易炸开黄河堤口。

    从林雅诗手中接过李宗仁的回电,胡彪一脸感叹的道:“都强调大局为重,可谁理会过百姓的生死呢?行了,给他回电,告诉电报已收到即可!”

    “队长,你觉得黄河决堤的事,不是小鬼子干的?”

    “是不是小鬼子干的,其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黄河已经决堤了,那些受灾的百姓,已经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算了,这事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即便提前知道这个消息,即便身为穿越者,在这种历史大势面前,胡彪依旧无能为力。除了请别人帮忙之余,胡彪也从队伍中,抽调相应的人员进入黄泛区。

    就胡彪从后世电影中了解到的情况,有关这次黄河决堤造成的一系列灾害,未来也会持续上演。提前派人进入黄泛区,或许也能挽救一些灾民的生命。

    等进入黄泛区的人员开始站稳脚,未来胡彪也会尽可能,筹集更多的物资运往黄泛区。他只希望,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挽救更多因决堤事件而死去的灾民!

第三四三章 必须更努力() 
原本打算在马陵山站稳脚之后便离开,结果却因黄河决堤的事情耽误了几天。为尽可能多救济一些黄泛区的灾民,胡彪还是做了不少的布置,希望能多挽救一些生命。

    尽管国民政府跟其它抗战部队或政治团体,都发出倡义去救济这些灾民。可胡彪心里清楚,这些都是空口白话,真正能落实下来的赈灾物资,只怕少的可怜。

    相比之下,胡彪从不说什么空话,而是直接用行动方式去救济那些受灾的民众。凭借自己的人脉,胡彪让八路军跟距离黄泛区不远的第五战区,尽可能多的救助灾民。

    除此之外,从润州支队跟枣庄支队这边,抽调一些出身黄泛区的战士,组成相应的救灾小队进入灾区。除了救济灾民之余,胡彪也让他们在黄泛区组建武装势力。

    发给这些救灾小队的命令中,胡彪也很直接的道:“有小鬼子驻守的区域,挽救灾民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打击小鬼子。没小鬼子驻防的区域,也要尽可能救济灾民。

    如果发现有当地守军或政府,在这种时候欺压或者迫害灾民,那就拿这些守军跟政府开刀,从他们手中抢夺物资,将这些物资发放到迁离家园的百姓手中。

    从灾民队伍中,挑选一些青壮扩充武装势力。对这些青壮的家属,带队的队长也要加与照顾。尽可能的,将那些失去家园的百姓,指引到国统区或安全区生活。”

    这条命令的发布,也令不少带队的小队长有些吃惊。在这些小队长看来,从小鬼子手里抢夺物资救济灾民,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可这种事,在国统区岂能乱来呢?

    只是在胡彪看来,越是这种时候,越是有一些人喜欢发国难财,欺压那些流离失所的无辜百姓。甚至还有一些乡绅,借助敛财或高价售粮为富不仁。

    对于这些人,胡彪态度也很直接。反正进入黄泛区的救灾小队,都不允许打队伍的旗号。那也意味着,即便抢了那些地主,攻击那些不作为的守军,也赖不到胡彪头上。

    只要有相应的证据,胡彪便师出有名。就算有人知道,那些救灾小队是胡彪麾下的部队,胡彪也想看看,谁敢质问于他。这些灾民因何而受灾,国民政府的高层心知肚明。

    为顾全大局,胡彪不会去捅破这个密而不宣的消息。可胡彪自问,做不到那些高层那般冷血无情。既然黄泛区的政府不作为,那胡彪只能代为行事了。

    这样的乱世,说到底谁枪杆子硬,谁就有说话的权力!

    得知胡彪做出的这番决定,刘仕兴等人也很敬佩的道:“队长,此举不亚于万家生佛啊!”

    “佛也好,魔也罢,我求的只是一个心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我们这些抗战军人而言,保家卫国也是应尽的职责。打小鬼子是卫国,救济灾民则是保家啊!”

    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待,胡彪都不会过多理会。那怕八路军方面,对胡彪下这么大本钱,却让他们去做善事的行为想不通,胡彪也从未解释过什么。

    对胡彪而言,穿越到这个时空,亲历了抗战的血雨腥风,胡彪只希望少死一些人,多保留一些国家跟民族的元气。至少对待这个国家,胡彪始终保持一个赤子之心。

    安排好救济灾民的事,以胡敏义为参谋长,钱仲为副支队长的枣庄支队,胡彪也算可以安心放手。这段时间,支队在两人的配合下,发展势头还是非常不错。

    最为重要的是,随着多个村庄组建了民兵护卫队,配合各作战连队,胡彪对于马陵山周边三县的管控力度,也得到了近一步的加强,小鬼子对此也无能为力。

    鉴于救灾的情况,看到缴获的物资足够支队用上一段时间后,胡彪才决定启程离开。临行时,胡彪把情报组长刘仕兴一并带上,沿着苏省沿海向沪上挺进。

    此行赶往沪上,也是打算跟布鲁克进行第二次交易。早前委托布鲁克代购的货物,如今已经安全抵达沪上。剩下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物资从沪上运出来。

    把刘仕兴带来的原因,自然是提前勘查一下路线跟建立情报站的县城情况。随着马陵山基地建立,胡彪也希望尽快把情报网络在苏省全境铺开。

    那样的话,到时需要调动人员或物资,也能通过各个情报站还有基地,进行传递跟运送。听完胡彪的这番布局,刘仕兴也显得颇为意外跟兴奋。

    意外的是,胡彪竟然有这么大的野心。兴奋的是,他有机会成为这个庞大情报组织的指挥官。要知道,组建这么大的情报网络,需要花费的资金也不菲。

    好在从目前看来,胡彪似乎并不差钱。给予刘仕兴管控跟处理的资金,比两个支队投入的都大。那些训练出来的情报人员,大多都是部队中挑选出来的精英。

    虽然作战能力比不上特务连的战士,可在情报侦察跟搜索情报上面,这些人都经过专业的培训。甚至胡彪也给刘仕兴承诺,每个情报小组未来都会配备电台。

    想要做到这一点,那怕目前军统都很难做到,至于八路军的话,无疑就更难做到了。好在胡彪也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先把苏省的摊子铺开,钱应该不缺。

    况且,随着胡彪跟军统还有李宗仁以及八路军,达成药品买卖的合作,仅凭这桩生意,未来就会给胡彪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何况,有时还能从战场得到缴获。

    最不济,胡彪还能跟一些人做些武器买卖的交易,这些都是可以用来换钱的。相比于资金,胡彪觉得人才反倒成了最困难的。好在这次回去,他又有一批可信之人能使用。

    早前委托沪上情报站以及布鲁克,从关押在沪上的孤军营中,不断调换出来的战友,都被一批批送往润州基地。抵达那里后,那些老战友都接受了严格的训练。

    即便身为胡彪的老连长,雷雄在抵达润州支队后,也没端什么胡彪长官的架子,依旧担任连长职务。而其管辖的队伍,正是从孤军营换出来的部队。

    接受的训练,也是留在润州支队的警卫排老兵负责。可以说,胡彪对孤军营出来的战友,给予的待遇也是非常优厚的。可雷雄知道,这支部队真正的指挥官是谁。

    做为胡彪的老长官,雷雄很清楚他们这支孤军营,在沪上或许很受百姓敬重。可对国民政府而言,只怕很多人已经将他们遗忘。若非胡彪,他们此刻依旧身陷牢笼。

    用雷雄对那些孤军营士兵所说的话就是:“你们应该清楚,能来到这里,是谁帮了你们的。彪子把你们换出来,不是让你们出来享福的,而是希望你们能帮他忙的。

    未来想拿更高的军饷,想掌管更多的部队,你们就必须比其它人更努力,别让其它人觉得,咱们孤军营出来的人怎么差距这么大。这个脸,咱们孤军营丢不起!”

    被调换出来的老兵,出来时谢进元都亲自找他们谈过话,也把情况说的很清楚。待在孤军营虽然跟坐牢没什么区别,可至少不用担心生命安全,那些洋鬼子会看着。

    可问题是,他们需要关到什么时候,那就不知道。或许只有等这场战争结束,他们才有可能被放出来。但从目前的抗战形势来说,国民政府似乎一直都在节节后退。

    徐州会战结束之后,追击抗战部队的日军,鉴于黄河突然决堤改道,不得不停下追击的行动。可目前多支师团主力,已经准备攻打武汉,发起新一轮会战。

    相比早前老蒋决定死守金陵,此次老蒋却决定,提前让百姓跟一些工厂从武汉离开。那怕行营,老蒋也决定将其搬到山城去。这也意味着,国军没信心守住武汉。

    这仗继续打下去,国军未来会退到那里,或者会不会出现退无可退的情况,谁也不知道。那也意味着,关押在租界的谢进元等人,想等到释放那天依旧遥遥无期。

    怕死或不愿继续上战场的官兵,谢进元也不会强行命令他们离开,相反依旧让他们继续待在孤军营陪着自己。那样的话,还是替自己管理部队,训练换进来的青壮。

    选择离开的战士,虽然能重获自由,却依旧需要上战场,面临不可预知的战争风险。可他们既然做出了选择,身为他们的指挥官,雷雄也希望他们多一些活命的机会。

    接受警卫排老兵的训练,虽然非常的累跟苦。可雷雄依旧知道,那些警卫排的老兵,都是真正的沙场精英。教导的作战技能,都是能在战场保命的技能。

    想活命,那就必须努力训练。对雷雄而言,他不想辜负胡彪的信任。相同的,他也很想看看,这位老部下终究能搞出多大的名堂来。

    甚至雷雄还期待着,将来有一天胡彪带着他们这帮老兄弟,反攻沪上消灭驻守在沪上的小鬼子,从洋鬼子手里把他们的老长官谢进元从孤军营接出来。

    而这也是胡彪承诺过的,可雷雄依旧觉得,这件事他们也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毕竟,他们也是孤军营的一份子,让那些战友跟长官重获自由,不也是他们应该做到的吗?

第三四四章 等的好辛苦() 
安排好救济灾民的事,再次收到布鲁克发来的电报,胡彪终于决定启程前往沪上。临行前,胡彪还回了一趟枣庄,将空间剩余的药品全部清空进行交易。

    尽管日军的打击行动依旧继续,可八路军主力撤入沂蒙山区后,日军的注意力也被牵引离开。此刻驻守枣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