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大帝国 >

第94章

崇祯大帝国-第94章

小说: 崇祯大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帝疾步上前,双眉紧皱,居高临下瞪着国舅周作福,高声喝问。

    殿内,所有的宫女太监都低垂着头,屏气凝神的躬身站着,连大气都不敢喘。

    国丈周奎薨了,这是大事,尤其是无病无灾莫名其妙的暴毙。

    搞不好,这是要死人的。

    殿内人太多,周作福环顾左右,眼神露出迟疑。

    周皇后见状,摒退左右,让周作福起身,然后急切的问道:“大哥,父亲身体向来不错,怎么说走就走了呢,究竟出了什么事?”

    周作福长叹一声,似乎有点难以启齿,不过这么大的事情,瞒是瞒不过去,他在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目视下,期期艾艾的说出原因。

    原来,国丈周奎白日那个啥,竟然死在女人肚皮上。

    说完,殿内陷入令人尴尬的静谧。

    “唉,让朕说些什么好呢?”

    良久,崇祯皇帝悠然长叹,仿佛心力交瘁一般,慢慢走到桌前坐下,自斟自饮喝了三杯苦酒。

    其实,他这是喝几杯御酒压压惊。

    老王的东厂,还真是藏龙卧虎,很有人才。

    这么溜的操作,崇祯皇帝很满意。

    让国丈周奎不知不觉死于道德败坏的阴谋下,无疑让他可以有很多操作空间。

    “皇上,让您为难了。”

    周皇后红着眼,满脸悲切的走到崇祯皇帝身边,低声说道。

    国丈不是阿猫阿狗,他离奇暴毙是大事,需要皇宫派出御医检测他死亡的原因。

    可是这种不道德的死法,却会有损皇家声誉。

    这擦屁股的事情,需要皇上来操作。

    可想起父亲的所作所为,周皇后觉得对不起皇上。

    “唉!皇后请节哀,朕来处理。”

    崇祯皇帝再次长叹,拍拍周皇后的柔夷,多少有些愧疚。

    虽然周奎该死,可周皇后是无辜的,希望不要伤害到她。

    周皇后柔弱的点点头,出现这样难以启齿的事,她只能让皇上来处理。

    随后,崇祯皇帝和周作福离开坤宁宫,回到乾清宫并找来老王。

    “把府中知道事情真相的丫鬟仆人全部处理掉,太医那里派一个信得过的人走过场,这件事情到此为止。”

    崇祯皇帝对国舅周作福和老王吩咐道。

    这样安排虽然对周府的丫鬟和仆人不公平,但皇家的事,就没有公平。

    否则一旦传出去,有辱皇室的威严。

    虽然,崇祯皇帝和老王都知道其中的内幕。

    但做戏,自然要做全套。

    “遵旨!”老王和周作福明白的应道。

    当晚,老王和周家就安排好一切。

    于是,周奎死后的第二天,崇祯皇帝和周皇后驾临周府,亲自祭奠周奎。

    这场面上的事情,还是要走的。

    毕竟,怎么说,周奎也是崇祯皇帝的老丈人,周皇后的父亲。

    从御辇里面下来,崇祯皇帝面无表情的看着挂满白幡的周府大门,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周家子弟,“免礼吧!”

    等到大家都站了起来,崇祯皇帝拉着周皇后走进了周府,径直来到了周奎的灵堂。

    心情复杂中,崇祯皇帝给周奎上了一炷香,然后离开周府。

    作为女儿,周皇后则留下来,和她的两个兄弟一起守灵尽孝道。

    回去的路上,长期呆在紫禁城的崇祯皇帝,并没有选择龙辇,而是选择骑马。

    得了,又是微服私访这一套。

    上瘾了!

    天冷气寒,枯树插天,积雪开始消融,马蹄踏着冻土得得有声。

    崇祯皇帝深深呼吸一口清冽的空气,笑问旁边的老王:“怎么都是砧板响?”

    “回公子,今天冬至,不大不小是个节气,家家都在剁肉馅包铰子呢。”

    老王与崇祯皇帝出行时,都是称呼他为公子。

    崇祯皇帝宽慰地笑了。

    老百姓过节能吃上饺子,不能说国事政局已渐趋兴旺,但至少有些变化。

    他有理由相信,国家若无战事,铸剑为犁,化干戈为玉帛,几年之间就会再变一个样儿。

    在街上逛了一圈,崇祯皇帝也只是简单了解了一下京城的物价,再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老百姓关心的无非也就是这些事情。

    看得出来,崇祯皇帝心情很不错,虽然国丈周奎死了。

    可这不正是他希望的。

    “周家应该也有牵涉盐政的事情吧?”

    行进间,崇祯皇帝笑吟吟的问了老王一句。

    周奎死了,可是事情不算完。

第一百六十章 死人能等吗() 
第一卷风雨飘零

    寒风中,老王双眸微微闭合,已然明白下一步行动的重点。

    他把马头一拔,在马上俯身小声答道:“公子,老奴明白了。”

    说这话的同时,他心里叹了一口气。

    原来自己怎么没有发现,皇爷的想法仿佛羚羊挂角天马行空一般,自己好像有些跟不上节奏啊。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也就不再说别的了。

    老实说,老王在能力上跟魏忠贤有差距。

    关键他是老实人,没有主动害人的心思。

    不过,只要自己吩咐的事情,倒是执行得非常彻底。

    其实,这也就够了。

    他若真跟魏忠贤一样,崇祯皇帝自问到后面也会不安心。

    大不了,自己多指点就是了。

    认真说来,厂卫是不能有思想的,这才是政治正确。

    魏忠贤,也只是特殊时期的一个例外。

    这是天启皇帝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无奈之举。

    但是,这无疑非常英明。

    就凭他在那种形式下,能想到放魏忠贤出来,并且保住想保的人,又岂是东林党口中一个木匠所为?

    “走,去温首辅家里打秋风。”

    看得出来,国丈周奎死了,崇祯皇帝的心情确实不错,居然到有兴致到首辅家一游。

    前面的禁军闻言,调转马头朝温首辅府邸行去。

    说老实话,过去崇祯皇帝还从未到温奸相家里,大门在哪里都不知道。

    不过也简单,到了府邸附近,只要看门前停着的车马就有点数了。

    温奸相的府邸是崇祯皇帝赏赐的,深宅大院,豪华气派,门前停满了车马。

    看来,最近在崇祯皇帝的纵容下,温奸相权柄滔天啊!

    禁卫留在府外,在崇祯皇帝的命令下,不得通报,温府管家屁颠屁颠的领着崇祯皇帝和老王,进入宅院。

    崇祯皇帝这是打算搞突然袭击,看看里面有哪些朝堂重臣大咖。

    进入府邸,首先是一个花园,足有十几亩地。几座高低不等的凉亭散布在池水四周,极是错落有致。

    当中有一座压水拱桥直通池心,从玲珑剔透的假山绕过去,再经一曲折的石桥便到会客的厅房,温奸相正在那里抚琴。

    三人行至桥上,就听到传来叮叮咚咚的琴声。

    一缕缕幽香在这山亭水石中间飘荡,真使人有如走入仙境之感。

    崇祯皇帝止了步,三人站在桥上手扶石栏静聆琴音。

    琴声时紧时慢,挑拨勾划,也说不清其中是个什么滋味?

    反正崇祯皇帝觉得,时而使人觉得飘飘欲仙,有凌空乘云之感,时而又觉得似有压在心头、排挤不出的郁闷。

    只是反复咏叹余味无穷,但觉心中浊气一扫而空。

    这家伙,琴棋书画,倒是样样精通,有才!

    抬起腿,崇祯皇帝朝前走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温体仁看见崇祯皇帝进屋时,整个人立刻呆住了。

    微一失神,立即狂喜跪地行礼。

    天子驾临府中,这对朝臣可是一个殊荣。

    多少人,求而不得!

    同时,屋内的其他人纷纷下跪行礼。

    只是,他们心里多少有点忐忑。

    国丈薨了,他们却在这里抚琴饮酒作乐,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啊!

    “免礼,都平身吧!”

    崇祯皇帝龙眼一扫,屋内有八九人,看来都是他的贴心死党了,次辅王应熊、吏部尚书闵洪学等人赫然在列。

    众人这才战战兢兢的起来面君。

    “温爱卿,你的琴弹得真是高雅之极啊!”

    首辅大人亲自搬来太师椅,崇祯皇帝落座后,夸赞温奸相。

    “皇上谬赞,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温奸相笑脸如花,侍立一旁拱手答道。

    皇上心情不错,这是一个重要信号。

    “不好意思,朕今日打搅各位爱卿雅兴了。

    王爱卿、闵爱卿留下议事,其他人散了吧!”

    崇祯皇帝挥挥手,对其他人说道。

    皇上没有怪罪,众人如释重负,纷纷露出最好看的笑脸,连连作辑说不敢,然后纷纷离去温府。

    只是,作为温奸相的党羽,现在他们的心中无比亮堂。

    首辅大人圣眷正浓!

    也就是说,温首辅的大腿,很粗,应该要再抱得紧一些。

    “皇上,不如请上阁楼饮酒观雪如何?”

    作为地主,温奸相笑眯眯的提议。

    此刻,他的心中也是无比畅快。

    明天,整个京城都将知道皇上驾临温府。

    这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有数。皇上的一举一动,牵挂着多少人的心。

    崇祯皇帝同意了温奸相的建议,立马,温府开始张罗开来。

    天空中飞舞着雪花,在一个打开窗户的楼阁上,温府准备了温暖的火炉,崇祯皇帝与三位朝臣饮着烧热的美酒佳酿,观赏着冬景。

    一阵寒暄之后,崇祯皇帝捏着酒杯,对三人问道:“国丈无疾而薨,你们看谁为治丧大臣,全权操办国丈的丧事?”

    三人沉默了,皇上这问话有讲究。

    按理,国丈周奎乃最顶级的皇亲国戚了,由首辅温体仁带头操办治丧,无疑最让周府显赫。

    可皇上竟然这样问,那无疑就是不想让周府有这个殊荣,所以,温首辅可以排除了。

    不是温首辅,那么内阁六部中,谁都可以了。

    其实,皇上这就是像他们定基调,国丈周奎不配享用高规格的丧礼。

    可现在他既然这么问,就一定有他的用意。

    如果按照周奎的一生行事,确实很操蛋。

    欺男霸女的那些琐碎事情就不说了,就凭皇上向他借钱一事,就可以看出此人的愚蠢贪婪。

    这样的一个人,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不过,这人即使再烂,可人家身份摆在那里。

    皇上的正牌老丈人,周皇后的亲生父亲,作为皇上,也有他为难的地方,有些话不方便说。

    或许,这就是皇上今日来温府的原因。

    几个呼吸之间,这些人精就把崇祯皇帝的意思捋了个差不多。

    “皇上,那国丈的谥号是平谥还是恶谥?”

    思考清楚了,次辅王应熊小心翼翼的问道。

    中心思想是明白了,可里面具体的操作还是试探一番。

    而谥号,最能代表皇上对国丈周奎的评价,这才算是大家认可的盖棺定论。

    应该说,王应熊这问得有些僭越,这原本是礼部的事情。

    戚贵、大臣死后赐谥,一般是由礼部拟谥,皇上核定。

    只是,现在礼部被打压得厉害,礼部尚书周廷儒又不在京城,王应熊问得也就无所顾忌。

    “再等等,不急。”崇祯皇帝摆摆手,呷了一口美酒,不急不躁的说道。

    再等等?

    王应熊他们愣住了,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活人能等,可死人能等吗?

    要知道,国丈周奎可等着谥号入葬的啊!

    可是,说到这里,崇祯皇帝放下酒杯,摆驾回宫,留下一头雾水的他们。

    不过,老王留了下来。

    “唉,皇爷也无奈啊,不知如何评价嘉定伯?”

    崇祯皇帝走后,老王坐下来,有些无奈的说道。

    “东厂最近查明,嘉定伯府两位国舅爷也参与盐政与私盐贩卖,真不知他们如何想?

    嘉定伯府已经如此富足,却还要疯狂敛财,这为的究竟是那般?

    简直……”

    悠然长叹中,老王摇摇头,把崇祯皇帝不方便说的话,基本传达清楚。

    明白了!

    温奸相三人点点头,原来皇上对嘉定伯府不满意到了极点了。

    但哪怕他们是人渣,可在讲究以孝治国的大明,有些话崇祯皇帝无法说更无法做。

    可是,他们这些大臣可以。

    国丈周奎一生没有什么功绩,美谥是不可能了,正常来说是平谥。

    可瞧皇上的意思,嘉定伯府如果不付出一些代价,却是连平谥也不愿意给。

    虽然他们不知道周奎如何死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