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大帝国 >

第37章

崇祯大帝国-第37章

小说: 崇祯大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他能无中生有自创温党且不让本尊察觉,这又是何等手段?

    在小心翼翼的情况下,保护自己,打击强大的东林党屡有建树,让他们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这又是何等能耐?

    所以说,钱谦益跟他无论是在手段、能力、权谋上,真的不是一个级数。

    监牢里,温奸相笑容满面,频频劝酒,丝毫没有因为环境而影响舒畅的心情。

    温奸相笑得越美,笑得越豪爽,钱谦益心里就越惶恐越心惊。

    作为花丛老手,他明白,女人丰胸细腰,放荡风骚,不是掏你腰包,就是放你黑刀!

    作为政治人物,他也明白,男人总是笑容满面,两眼放电,不是发病犯贱,就是坑蒙拐骗!

    尤其是在诏狱里,尤其是温体仁温奸相,那可是坑人整人的高手啊!

    “长卿兄,不知今日把牧斋请到诏狱,究竟有何事?”

    几杯过后,这酒钱谦益再也无法安心喝下,终于忍不住直言相问。

    现实是什么?

    现实是残酷的。

    在这样的形势下,钱谦益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且喝酒叙旧,不急!”

    温体仁笑眯眯的摆摆手,不慌不忙答道。

    他非常享受折磨钱谦益的过程,尤其是在得到崇祯皇帝许可的前提下。

    一直以来,在后世的史书里,出于某种目的,把温体仁归类为奸相,四处迫害正直的忠臣,好像他权势滔天一样。

    但其实,他和钱谦益相比,充其量只是弱势群体。

    在时下的朝廷,东林党势力极大,内阁和六部,大都是东林党人,所以钱谦益基本上算是个没人敢惹的狠角色。

    哪怕是他现在已经下台,但作为东林党领袖,一呼百应,朝堂从上到下,都是他的人。

    但是,温体仁也算是动物界的平头哥,非常执着,抓住一切机会跟钱谦益拼命死干。

    因为他知道,只要钱谦益没被搞死,他起复是分分钟钟的事情。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久经宦海争斗的温体仁非常明白。

    钱谦益如果得势了,那么受害的就一定是他。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和东林党已经开战,他温体仁已经没有了退路。

    不是留名青史,就是遗臭万年,别无二路。

    原本温体仁觉得,有生之年恐怕斗不倒东林党,唯有尽心尽力,但求问心无愧而已。

    何曾想,皇上竟然突然意识到东林党危害,而且下定决心铲除,这怎能不令他豪情万丈欢欣雀跃?

    而东林大佬钱谦益,就是他们君臣商议撕开的第一道口子。

    温奸相如此态势,头皮痒钱谦益立马意识到不妙了。

    这其中应该有崇祯皇帝的意思,否则,温奸相不敢如此有恃无恐?

    别看他各方面不如温奸相,可也是政治斗争的高手,只不过是既生瑜何生亮的现实版而已。

    他面上小心应承着温奸相,可内心已经打定注意,不管如何,哪怕是妥协,也一定要活着走出去,这才是关键。

    “牧斋老弟,实不相瞒,愚兄想让你烧了东林书院。”

    酒也喝了,旧也叙了,折磨得也差不多了,温奸相开始摊牌了。

    “什么?怎么可能?”

    钱谦益闻言,饶是有心理准备,整个人惊得跳起来,目瞪口呆盯着温奸相。

    这奸人好狠毒啊!

    既然想用一石二鸟之计,不仅毁了东林书院也毁了他。

    “怎么不可能?有何大惊小怪?不过是一座书院而已嘛!”

    温体仁波澜不惊,风轻云淡回道。

    “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

    东林书院教书育人,教化万民,何罪之有?”

    钱谦益坐下来,一副痛心疾首说道。

    “何罪之有?”温体仁吔视了一眼,摇摇头沉声说道:“东林讲学,倾动朝野。

    大明抱道忤时的士大夫等都仰慕应和,闻风响附,皆以东林为归。学舍至不能容,一时盛况空前。

    遂成为江南人文荟萃的盛会,亦是议论国事的舆论中心。

    牧斋也曾身为大明礼部右侍郎,熟读大明律令,难道不明白愚兄之意?”

    大明律,军民一切利弊、并不许生员建言。

    果有一切军民利弊之事、许当该有司、在野贤人、有志壮士、质朴农夫、商贾技艺、皆可言之。

    诸人毋得阻当!

    可惟生员不许。

    钱谦益怎么会不明白,他不过装傻矣!

第六十八章 缺德的温体仁() 
第一卷风雨飘零

    东林党是如何崛起的,老朱同志又为何不许生员议论国事,钱谦益作为东林大佬和大明的高级领导,自然知之甚深。

    而且,生员议政对大明朝廷的危害,他也比任何人都清楚。

    涉世未深的士子是热血的,也是最容易被掌控的,尤其是他们的恩师。

    那还不是说什么就是什么,根本没有反抗辨别的能力。

    老朱同志目光深远,明白生员士子的本质,故而在大明律中对此进行限制。

    可惜制度是好的,奈何执行力有问题。

    后世子孙一代不如一代,没有他老人家有魄力,对于这些国家的未来花朵,始终心存善念。

    骂不得打不得更杀不得,唯有步步退让,最终让东林党成长为畸形的庞然大物。

    说穿了,东林党就是通过绑架生员弟子为炮灰,成为他们对付朝堂的利器,继而攫取利益。

    而钱谦益之所以是东林大佬,那是因为他收的弟子足够多。

    不管有教过没教过的,还有挂靠之类的,林林总总加起来估计有上千人之多,许多连他都叫不上名字。

    不过这没关系,大家彼此各取所需,利益均沾嘛。

    现在,温体仁当面摊牌,其意已经不言而喻。

    大家都是聪明人,在这牢房中,扯那些表面上的东西已然没用,那是在朝堂人多力量大的情况使用。

    钱谦益已经可以肯定,只要他敢说一个不字,自己一定横着出去并且累及家人。

    他相信温奸相有能力也一定会这样做。

    因为,他也会。

    这就是政治!

    文人政客相争,明处无风浪,暗地藏锋芒。

    软刀子杀人,绝对比战场厮杀凶险万分。

    战场厮杀,若是力战而死,死的只是自己一人,不仅有军功在身,多少也会让家人子孙受益。

    可被文人政客陷害,网织罪名,那可就不只是关乎自身的事情。

    哪怕没有祸及家人,也不可能有荣华富贵,至少打击报复肯定少不了。

    此刻,钱谦益面如死灰,绝望的盯着温奸相,不甘心的问道:“这是皇上的意思还是你的意思?

    难道朝廷就不怕东林士子奋起反抗?”

    “你觉得呢?有区别吗?”第一个问题,温奸相嘴角高挂,模棱两可反问钱谦益。

    至于第二个问题,却是紧盯着钱谦益双眼,一字一顿回道:“东林士子胆敢闹事者,一律以妄议朝政,诽谤朝廷加罪。

    依大明律,革去该生功名,着锦衣卫遣返原籍,族中子弟,一律不准科考。”

    温奸相这招真是毒辣啊!

    钱谦益明白,断了士子的功名并让其族中子弟不许科考,闹事者除了个别傻缺之外,再无其他人敢于闹腾。

    士子或许有勇气得罪朝廷,却不敢毁了整个家族的科举。

    那样,家族就没落了。

    缓缓闭上双眼,低垂着头,他留下伤心而悔恨的泪水。

    自己当初怎么就得罪了这个瘟神?

    他为什么不依不饶,非得把自己从江南温柔乡里揪出来,如此折磨自己?

    钱谦益可以想象,当他一把火烧了东林学院,必然是江南士子的公敌,节操尽碎。

    余生除了庇护温体仁门下做狗,别无他想。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以死明志,博得死后哀荣,只是他压根没有考虑。

    在生死抉择面前,钱谦益从来不是硬骨头。

    否则,他怎会挣得水太凉头皮痒偌大声名?

    好死不如赖活嘛!

    再说,也要替家人考虑不是。

    他可不想家中女眷被温奸相陷害,打入教坊司供江南富商官员享用。

    那岂不是报应?

    钱谦益很悲伤,温体仁很开心。

    快乐总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此乃至理名言!

    尤其是对温体仁这个奸人来说,更是如此。

    接下来,自甘堕落的钱谦益借酒消愁,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在他看来,自己已经答应温奸相做狗,性命已然无忧,温奸相不会再有什么幺蛾子了。

    只是,他猜对了一半,却忽视了温奸相的节操下限。

    性命自然是无忧的,还指望着他做事背黑锅呢。

    等钱谦益鼾声四起,温奸相闪动着狡诈目光,叫来了东厂的番子,在没征得崇祯皇帝的许可下,自作主张把钱谦益卵蛋摘掉,让他变成了太监。

    并且亲自监督指导,方才神采张扬离开厂卫诏狱。

    稍后崇祯皇帝就得到王承恩的禀报,惊诧过后,方才体会到温奸相做事的狠辣与稳健。

    这其中公报私仇的因素绝对存在,却也有防备钱谦益日后反水的成分在。

    毕竟,人心都是阶段性的,不可能永远不变。

    万一哪天钱谦益突然不听话,又和东林党眉来眼去怎么办?

    只有拿捏住他的阴私,让他有苦说不出,有痛不能嚎,唯有乖乖的忍受着。

    高明啊!

    这奸人整人的手段果然不是吹的,朕可要多学习。

    值此乱世,帝王可不能有半分仁慈。

    只是,钱谦益被阉割了,柳如是后半生的幸福谁来保护?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微微皱起眉头。

    说起来,崇祯皇帝对秦淮八艳还是很敬佩的。

    她们虽然出身卑微低贱,可气节却不知比多少文人政客高尚,羞愧多少汉奸走狗?

    巾帼不让须眉,用在她们身上并不过分。

    安置在皇宫戏班显然不合适,容易惹来闲言碎语。

    虽然崇祯皇帝原本是草根,些许虚名并未放在心上,可又不是什么事权从急的大事,能讲究就多少讲究一点。

    那,到底怎么安排呢?

第六十九章 勇卫营() 
第一卷风雨飘零

    崇祯皇帝提笔写下柳如是、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等一连串名字,然后交给内侍太监小德子。

    吩咐他着南京教坊司牵头,负责寻找以秦淮八艳为主的名妓百名,让她们脱籍,然后遣送京城来。

    崇祯皇帝考虑清楚了,这些名妓都是精通诗词歌赋等艺术表演,若是不计较她们的身份,算是时下女子中的精英。

    相比其他小家碧玉大家闺秀不宜抛头露面,她们可做的事情其实很多。

    不说别的,崇祯皇帝准备尝试组建一个女子文工团,让她们为将士表演才艺,振奋士气。

    毕竟,现在的军队生活,实在是枯燥,根本没有什么娱乐节目。

    而其中有些精明的女子,还可以抽调到他即将成立的皇家商业公司,帮忙打理公司业务。

    老实说,有些行业还是女子比较适合一些。

    当然喽,在崇祯皇帝心中,她们最后的归宿可以被军中将领看中,有一个美满幸福的人生。

    至少,这些好白菜,不能让复社那些猪给拱了就行。

    可能有人会说收几个到宫中享用,这不是扯淡嘛!

    不存在的。

    崇祯皇帝表示,朕还没这么无聊下作。

    暂且不论什么言官的批评、民间的非议等等,这些崇祯皇帝表示他都可以不在乎。

    但后宫呢?

    你们让朕的周皇后、田贵妃、袁贵妃们情何以堪?

    朕会缺女人吗,用得着没事找事?

    后宫佳丽三千是没有的,但一两百那是往少了说,朕有这能力有这身体吗?

    连一个宫女都要精挑细选,那些嫔妃哪个不是绝色妖娆?

    真没必要啊!

    朕的帝国如今百废待兴,要解决的事情很多,要清除的事情更多,实在没精力理会这些。

    今天只是碰巧遇到钱谦益的事情,才想起这一遭。

    她们的命运,朕一句话就改变了,何乐而不为呢?

    秦淮八艳的事情,崇祯皇帝交代完毕,立马穿上拉风的军服,其实就是戎装,就兴冲冲去巡视真正的天子亲军——勇卫营。

    这是一支非常牛逼的部队,和关宁铁骑、天雄军、秦兵、白杆兵并列齐名,由前任崇祯皇帝亲手缔造组建。

    虽然它最终的结局也是团灭,可勇卫营从上到下,无一人投降。

    并且自成立伊始,剿寇战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