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大帝国 >

第28章

崇祯大帝国-第28章

小说: 崇祯大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终在捕鱼儿海的风沙滚滚间,插上一把沉默而犀利的匕首。

    至此,他让天雄军无敌威名传扬天下。

    可同时,他也毁掉了天雄军。

    从此,天雄军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默默无闻。

    而后人,只知道卢象升的天雄军。

    这一切,都因为蓝玉,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

    安徽定远人蓝玉。这个人说复杂却简单。

    冷血无情的沙场猛将,无师自通的骑兵战专家,数次天雄军经典战役里攻城拔寨的急先锋。

    从娃娃兵到将军,从将军到元帅,十五世纪与徐达比肩的杰出军事家。

    说简单却更复杂,胜仗打了一箩筐,抢男霸女的恶事也干了一箩筐。

    敌人面前足够嚣张,同僚面前更嚣张,朱元璋面前还嚣张,终嚣张到被抄家灭族,死了也免不了喷口水。

    喜欢他的人说他是民族英雄,国家栋梁,讨厌他的人骂他是乱臣贼子,骄兵悍将。

    徐达带领的天雄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独独放到蓝玉身上是例外。

    经常是大军过处寸草不留,占开封,一把火把蒙古中原王府烧个干净。

    当然是奇珍异宝全抢光后再烧,克邯郸,抢东西我还抢人呢?

    城里蒙古王公家的女眷统统分给战士们“共妻”。

    个人生活也腐化的厉害,胜仗打的多,国难财发的更多。

    相传家里妻妾成群,汉族的少数民族的都能编支娘子军,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翻牌子。

    高兴一晚上翻好几回,据说比朱元璋这个帝王过的还滋润。

    杀人当然更不眨眼了,古人云:杀降不祥。蓝玉答:不祥个头。

    每攻下一城,先忙着抓给蒙古人当过差的汉奸,逮着就是一刀宰,行军路上抓了俘虏,嫌带着走累赘,也大都拉出去砍了。

    最瞠目结舌的就是洛阳会战,一支逃跑的蒙古军被他包围,白旗都挂出来了,蓝玉大手一挥:不许投降,就地消灭。

    更过分的当然就是捕鱼儿海战役后的那件事,凯旋回朝的路上,蓝大帅多灌了两壶庆功酒,晚上竟摸进了被俘的蒙古皇后的绣房。

    一番云雨之后,蒙古皇后不堪凌辱,竟上吊而死……

    荒淫,残暴,禽兽不如,几百年来,多少正人君子们摇头晃脑的谩骂。

    禽兽,外加在皇帝面前也敢嚣张,这样的跋扈将军谁家主子能容?

    最后遭罪灭门,貌似也再正常不过了。

    后世的军事爱好者说起此事,经常大叫自毁长城,可放在当时,正人君子们就俩字评语:活该。

    但就是这个活该倒霉的“禽兽”,偏偏又干了许多正人君子干不出的好事。

    比如洪都会战,蓝玉奉命率军截击敌增援部队,行军路上恰遇一群扶老携幼逃荒的难民。

    蓝玉当即下令,拿出军粮救济难民,让百姓们放开肚皮吃。

    亲卫弱弱的问句咱吃啥?蓝玉一瞪眼:一顿不吃你就打不了仗啦?

    结果,两千士兵的口粮被灾民们吃个精光,战士们饿着肚皮向敌人发起冲锋,大获全胜。

    再比如说纪律问题,都说蓝玉纵兵抢掠,可都忘了,他抢的全是王公贵族,平民百姓家从来不碰,谁碰就灭谁。

    某次一个救过蓝玉命的亲兵奸污民女,气的蓝玉大骂:没能耐的才欺负百姓家。拖出去剐了。

    积善院的设立更是功德无量!

    蓝玉每到一处,都命人搜找战争中失去双亲的孤儿,设积善院集中供养,每日三餐好吃好喝,并重金请先生教习读书识字。

    闲暇间,蓝玉常来积善院巡视,有敢克扣孩子伙食的一律重办,更常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取乐。

    每每此时,活泼泼的欢声总荡漾在蓝玉满是疤痕的脸。

    笑语里的孩子们很难想到,眼前和蔼可亲的“蓝叔叔”,竟是战场上杀伐无情的死神。

    至于发战争财的事也值得一说,多少年来蓝玉抢的多,可花的更多。

    死难的将士遗孤,多年来几乎都由他出钱救济,供养成人。

    那场摧毁了整个蒙古帝国的捕鱼儿海之战,出征前蓝玉下令,查一查所有的十五万士兵,有尚未婚娶的赶紧给张罗着讨老婆成亲,钱不够我来拿。

    折腾完了方才上路,副将王弼不解,蓝玉长叹:此战九死一生,让弟兄们都给家里留个后吧。

    几百年前,十五万来自中原的汉人北征蒙古,然后是沙尘暴,狂风,骤雨,恶劣的草原环境,接着是断水,断粮,迷路,绝望。

    然而却没有乱,没有溃散,只是一路咬牙走到最后。走到沉默的捕鱼儿海畔,然后是决战,不世奇功。

    追随他们的将士相信蓝玉,他或许残暴,或许荒淫,却带走了一颗跳动的心,追随他的目光,就追随住一个不死的魂。

    也许他不是一个好人,也许他最终的悲剧是恶有恶报。

    但是只有经过刀光血影的人才会懂:他是一个军人,负起天雄军的军魂。

    他的战刀,永远指向敌人的前沿。这些,正人君子们不会懂,也懒得懂。

    所以道正人君子们就更不懂,为什么在大明朝立国后,这个禽兽还一次次上奏章要求北伐蒙古,他们说这叫“邀功贪战”。

    他们也不懂,为什么这个禽兽,会为了死难将士的抚恤金问题一次次在朝堂上咆哮,他们怀疑这禽兽在吃空额。

    他们同样不懂,为什么这个禽兽喜欢拿自家的钱出来救济人,他们说这是收买人心,肯定想造反……

    一声长叹,崇祯皇帝喃喃自语,“朕的蓝玉在哪里?”

    ps:诸位道友,这是朕老书的一段,节选给诸君,希望喜欢。

    还有一段关于徐达的,到时发在番外上,就不发在正文里了。

    希望大家能记住大明的战神徐达和蓝玉,他们是千古传奇,是汉人的英雄。

    另外,恳请诸君多多支持本书,投票、打赏、评论皆可,帮助积攒人气。

    因为,本书正在推荐中,目前第二名,算是不错的成绩了,再次拜谢诸君支持!

第五十二章 挑动野心() 
第一卷风雨飘零

    崇祯皇帝知道,卢象升虽然手很黑,也很能杀人,但他成不了蓝玉,因为他是士大夫出身。

    从小受到阉割版儒家思想教育的他,向来讲究仁孝忠义、家国天下情怀,怎么样也做不到杀人如麻。

    他,其实只是谦谦君子的徐达将军。

    奈何以现在混乱的世道,真的需要蓝玉那种不许异族投降,就地消灭的霸气和手段。

    毫不夸张的说,蓝玉干的事情,崇祯皇帝会比他干得更过分。

    因为,穿越过来的崇祯皇帝过去只是一介小民,没有当皇帝的经验,是不懂什么大爱博爱的。

    但是,他曾经也是一家之主。

    崇祯皇帝发现,二者其实是有共同之处的。

    就像现在,他是汉人的皇帝,那么整个大明的汉人其实就是自己的亲人,首先要保证他们衣食无忧。

    这点,屁股不能歪!

    其次,对汉人友好且融合进来的其他民族,那就像亲朋好友一样,有了能力以后,要帮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

    这,是人之常情!

    而建奴和跟它勾结在一起的漠南鞑子,以及倭国等类,对家人怀不轨之心,那就是敌人了。

    对待敌人怎么办?

    简单,就是彻底消灭他!

    而且还要斩草除根,避免留下后患,祸及子孙。

    而这,就是崇祯皇帝需要蓝玉将军的原因。

    偌大的帝国,需要不同的人才。

    而蓝玉将军,就是帮大明帝国干黑活的特殊人才。

    就像厂卫,一内一外,不可或缺。

    崇祯皇帝从来就不是什么圣母婊,他这个人说得好听点叫爱憎分明,说得难听叫睚眦必报。

    这,就是他的性格,天生的,改不了。

    也不想改!

    尤其是现在,重来一世,不要善良,只要锋芒!

    特别是作为大明的君王。

    有些问题,他现在必须解决掉。

    因为,他不想让家人以后活得太憋屈。

    仅此而已!

    “两位爱卿啊,为何我华夏传于上古,载于史册,虽经千载,可华夏之张,细细思之,却唯有两次而已?”

    迎着西下的阳光,崇祯皇帝眯着龙眼,朝孙传庭和卢象升唏嘘问道。

    卢象升脸上掠过一丝讶然,却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皱眉问道:“皇上此言倒是新颖,臣不知却是哪两次?”

    崇祯皇帝摇摇龙首,肃然说道:“第一次始于炎黄,止于战国。

    我华夏先祖历经磨难,血火融合,出黄河,至瀚海,上辽东,下长江,遂有中原。”

    孙传庭点点头,出声道:“那依皇上方才之言,这第二次恐怕就是秦始皇一统天下,罢封建而称至尊了吧?”

    崇祯皇帝苦笑,心情不知为何有些郁闷,龙首微点,“正是如此!

    西秦起于雍州,兴于穆公,盛于商鞅,成于始皇。

    出函谷关平灭六国,代周而立,兴兵黩武,南至大海,遂有今之天下!

    可自此之后,华夏便再无野心!”

    卢象升饱读史书,闻言大不认同,抚着长须笑道:“皇上此言大是偏颇,臣不敢苟同!

    想汉武大帝北驱匈奴,南吞百越,西征大宛,东并朝鲜,封狼居胥,通商西域,何其伟哉!

    唐太宗灭突厥,联姻吐蕃,西征万里,三伐高丽,天可汗之尊,何其壮哉!

    就是本朝,太祖高皇帝驱逐蒙元,设卫西宁,再复中华,何其英烈!

    成祖皇帝五征蒙古,西建哈密卫,收复安南。建奴儿干都司于辽东,遣郑和扬国威于西洋,何其恢弘也?

    此皆千古光耀之伟业,皇上何以避而不谈?”

    崇祯皇帝一脸严肃反问,“请问爱卿,今西域何在,安南何在,蒙古何在,高丽何在,郑和又何在?”

    卢象升怔然片刻,方唏嘘道:“子孙不肖,文盛武衰,再无血勇,尽皆湮没矣。”

    说完,面对残阳,摇头感叹。

    孙传庭此时出声答道:“可是皇上,此两回事也!

    卢督所言,不过是证明皇上所言:自秦以后,华夏便再无野心,乃错也。

    泱泱中华,开疆拓土无算,岂如皇上所言,无野心?”

    崇祯皇帝龙爪摇摇,长叹一口气,落寞的说道:

    “犬戎犯周,为秦所灭。继而匈奴,为汉北驱。再而突厥,为唐覆没。百年蒙元,太祖逐之。

    此皆游牧部落纵恶于先,我农耕之国反击于后,何谈野心?

    反击之余,纵有荣耀伟业,也皆是帝王雄心。

    岂是万民所愿?

    朕愿华夏之野心,不在一代帝王,而在万世之民。

    民有野心,则国有野心,则帝王有野心!

    朕的爱卿,可是如此?”

    微风拂面,清爽无比,可崇祯皇帝却没有舒适之感。

    为何?

    糟心!

    华夏爱好和平吗?

    自然是的。

    可有用吗?

    看看历朝历代就知道,没用!

    即使到了后世,亦然如此!

    看看美帝,前围后堵。区区倭国,上蹿下跳。英法列强,不亦乐乎!

    现在的拎包小弟,后世的南洋诸国,也趁机拿砖头,想敲过去大哥的后脑。

    一群白眼狼啊!

    所以,爱好和平没有用。

    既然没用,那就改。

    崇祯皇帝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挑动天下万民的野心。

    而身边的道友,只是第一步而已。

    不待二人答话,崇祯皇帝继续说道:“吾辈读史,为汉武而壮怀激烈,为唐宗而拍案叫绝。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醉酒而歌,慨当以慷,恨不得拔剑四顾,再复祖先荣耀于今。

    敢问两位爱卿,若朕降旨挥师再征西域,光复汉唐旧地,不知天下万民,又有几人雀跃以从?”

    卢象升苦笑连连,坦然言道:“启禀皇上,不能!

    不说百姓不知兵锋之利,便是大明卫所边军,要他们征战苦寒之地,估计也不会应承。”

    崇祯皇帝点点头,这就是大明长达两百多年来,重文轻武的窘境。

    太祖成祖年间,手指所向,便是兵锋所指,大军立马可以开拔。

    现如今,能防守就不错了。

    其他的,只是奢求。

    “两位爱卿,朕多希望你们日后能打出一疆一域,裂土封侯,载名青史,为后世子孙千古传唱啊!”

    终于,到了最后,崇祯皇帝对孙传庭和卢象升二人说出了对他们的期许。

    落日下,卢象升和孙传庭听了崇祯皇帝的话,相互对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