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大帝国 >

第108章

崇祯大帝国-第108章

小说: 崇祯大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这是一坏扣一环的事情。

    “皇上,纵使天涯海角,臣愿意。”

    出乎崇祯皇帝意料,田宏遇只是和田贵妃对视一眼,立马就下定决心。

    这无疑颠覆了崇祯皇帝心中的三观,这位老丈人和死鬼周奎有些不一样啊?

    不过,这都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是骡子是马,拿出来溜溜再说。

    崇祯皇帝点点头,立马开始问政。

    “田指挥使以前在陕西做过生意,对那里了解多吗?”

    “启禀皇上,臣老家在陕西,早年经商颇有经验,收获也还算颇丰。虽说后来迁往扬州,可关系门路皆在。

    若是皇上让臣去西北做生意,一点问题都没有。”

    田弘遇没有吹牛,他做生意原本就很成功,这才有钱财到扬州去培养自己的女儿。

    而且他眼光很长远,走的路线是成为皇亲的路子。

    当年吕不韦投资的是老婆,田弘遇投资的是女儿,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走女人的路子。

    自从女儿成了王妃,他以前的老关系,又联系上他。

    如今,女儿成了贵妃,以前那些和他做生意的人,纷纷以认识他为荣。

    要说关系、路子、人脉,那是一点不缺。

    更别说如果顶着一个皇商的名头,那更会让他如鱼得水。

    至于说自己商人的身份,田宏遇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女儿进宫,这些资料都是有据可查的,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要不是寒门,女儿还进不了宫呢?

    “那如果和蒙古人做生意,你有把握吗?”田宏遇得意间,崇祯皇帝又问道。

    “蒙古人,臣没有直接打交道,但多少了解一点。”

    田弘遇想了想,微微俯身上前说道:“蒙古部落众多,地域相当的宽泛,过去草原上主要是固始汗和林丹汗为主。

    如果是甘肃那边,主要是固始汗打交道,也就是皇上所说的漠西蒙古。

    而陕西和山西,则是和林丹汗打交道,应该称之为漠南蒙古了。

    只是崇祯七年林丹汗生死陨灭后,漠南蒙古四分五散,臣也有好几年没有关注,不知现在情形如何?

    倒是顺天府和永平府之外的蒙古部落,臣这些年在京城,多少有做一点生意。

    皇上,基本上就是这样了。”

    不得不说,田弘遇是个成功的商人,至少在信息上很了解。

    “善!”

    崇祯皇帝对田宏遇真是出乎意料,不由得高看了他几眼,对他也有了信心。

    想想也是,一个和吕不韦一样的人,怎么会没有头脑呢?

    历史上,田贵妃病逝,这货居然能想到用陈圆圆来取代田贵妃,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只不过在大明这样的环境下,皇亲勋贵被文官看得死死的,是龙也得盘着,哪里有发挥的余地?

    所以,这些人在京城无事可做,心思自然就歪了。

    现在被自己打压后,榨出部分财产,有些聪明的皇亲勋贵就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田宏遇,无疑就这类人的翘楚。

    不说别的,就凭他的反应速度就可以知道。

    “那田爱卿对和蒙古人的贸易,有了解吗?”认可以后,崇祯皇帝温和的问道。

    皇上总算叫自己田爱卿了,田宏遇的精神立马因为这一称呼兴奋起来,他忐忑的心瞬间放下来,人也从容起来。

    “回皇上,大明和蒙古人做生意,主要还是为了战马,次之为牛羊。

    朝廷为了战马,才跟蒙古人做生意,所以,这边市,也叫马市。

    若是朝廷不跟蒙古人互市,他们就要开始劫掠了。

    因为,没有大明的物资,他们就无法活下去。

    茶、绢、酒、盐、粮食、铁,甚至铁锅之类的,都是蒙古人亟需的,他们没有我朝的铁锅,就喝不到干净的水,吃不上饭……

    总之一句话,蒙古人有求于我们。

    所以,这蒙古人的钱,实在是太好赚了,东西一运到马市,立即被抢购一空。

    至于辽东马市,还能换到人参、珍珠、貂皮等等,不过如今我朝和建奴是结了死仇,估计难开马市了。

    不过臣以为,这是好事。

    因为,建奴没有大明想要的东西。”

    精神抖擞之下,田宏遇也开始卖弄起来,滔滔不绝的说了许多。

    “皇上,还有宁夏卫,就是朝廷开发河套的地方,那里除了沙漠,也是一处水草丰美的好地方。

    臣早年也在宁夏卫做过买卖,见过有人贩卖一种十分精美的毛料。

    这种毛料,色泽十分的光鲜,摸起来,十分的柔顺,制作得也相当的薄。

    可是,保暖出奇的好,真是好东西。若是大明边军可以穿上它,那寒冷的天气或许……”

    田宏遇摇头晃脑,口里啧啧说道。

    不过,想到大明的财政状况,他不认为边军可以消费得起。

    能够把粮饷发下去,这就已经不错了。

    尤其是皇上提高军饷之后。

    羊毛衫?

    捡到宝,发财了!

    崇祯皇帝的呼吸急促起来,不淡定了。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这就是了。

    哪里想到,自己今天接见田宏遇,原本只是想树立典型,其他方面根本没有抱有什么大的想法,不意却打开了一扇门。

    天意啊!

    田弘遇见皇帝女婿听了楞楞的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他也只能陪着发呆。

    同时,心里思虑自己刚讲的话,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过滤一遍,好像没有,方才放下心来。

    而崇祯皇帝心中的那道窗户纸一被捅破,各种灵感就如潮水一般的涌入脑海之中。

    这羊毛衫实在是防寒的利器,比棉花具有更好的防寒效果。

    也就是说,保暖有了保证,大明的活动足迹,可以朝着更加北方的地区推进。

    最关键的一点,大明边军的战斗力可以得到加强。

    这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崇祯皇帝深呼了一口气,羊吃人带来的影响,他太明白了。

    而且,这是逐渐吞噬蒙古人,让他们真正成为牧民的一个关键因素。

    只要大明能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活物资给他们,蒙古人就成为大明豢养的牧民。

    并且,可以招募蒙古人为大明帝国征战。

    过去的朵颜三卫,岂不正是如此?

    要知道,那时大明的财政同样不轻松,可愣是做成了,实在了不起。

    用羊毛控制整个蒙古,然后大明深加工,做成羊毛衫卖给他们,这是何等酸爽之事?

    只要有钱了,足以把所有蒙古成年男子招募到大明的帐下,组成雇佣军对付建奴。

    试问,建奴又如何应对?

第一百七十六章 事若成,朕许你伯爵之位() 
第一卷风雨飘零

    崇祯皇帝越想越美,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仿佛一个神经病。

    野猪皮建奴,就他娘的一个笑话。

    事实证明,任何异族都不是汉人的对手,汉人的对手其实就是汉奸。

    千百年来一直如此。

    去死吧,野猪皮和汉奸,朕一定灭了你们。

    旁边,田贵妃担忧看着崇祯皇帝变化多端的表情,皇上该不会癔症了吧?

    “咳咳……爱妃,朕没事。”

    崇祯皇帝推开田贵妃端来的茶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嗯,是有点高兴过头,失态了。

    “田爱卿,你觉得用宫廷玉液和漠西蒙古换羊毛可行吗?”

    崇祯皇帝勉强让自己冷静下来,满脸笑意的对田宏遇问道。

    “什么?”

    田宏遇以为自己听错了,用酒换羊毛,皇上不智啊?

    宫廷玉液他知道,听说是皇庄特制秘方酿造,虽说口感一般,没有竹叶青可口,但胜在有劲,与西北名酒西风烈不遑多让。

    鞑子要是喝宫廷玉液,那还不美死他们?

    虽说宫廷玉液不知如何酿造,但用粮食是肯定的了。

    “皇上……这生意,怕是不妥,这样做,大明会吃亏啊!”

    田弘遇哀叹着,以他常年做生意的眼光,这生意,绝对是亏得一塌糊涂。

    他还想着靠给皇上揽财,替自己女儿争宠,现在一看皇上这意思,心里是凉了半截。

    “怎么说?”

    崇祯皇帝皱着眉头,有些不解,不知道哪里出了毛病。

    “皇上,咱们的酒是用粮食酿造的,金贵得紧,平常人根本喝不上。

    而鞑子的羊毛,要多少有多少。

    整个蒙古辽阔的草原,都盛产羊毛。

    可这玩意,中看不中用,鞑子除了做自家保暖的敖包之外,基本就没有用……除非做成毛料。

    可臣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也知道,大明百姓向来是男耕女织,衣裳、布匹什么的都是自家制作的,从来没听过直接买新衣裳穿的啊!

    皇上,这生意如何做得?岂不是要把皇上的银子往水里扔?臣担不起这个罪啊!”

    面对皇上的疑虑,田弘遇几乎是哭丧着脸,如此解释的。

    老实讲,田弘遇是真的想哭了,这叫什么事啊?

    这个差事没法做,不行,皇上做不来生意,自己要劝劝他老人家。

    “呵呵……呵呵……”

    崇祯皇帝被田宏遇的解释雷到了。

    敢情,酒比羊毛值钱。

    不过,好像是这个道理啊,没毛病。

    蒙古人现在无法大规模处理羊毛,只有少数部族靠手工纺织,效率低下且处理不当,不具备商业价值。

    这是好事,他们不行大明可以呀。

    有文化跟没文化是有区别的。

    现在英国佬已经开始圈地运动,大明可不能落后。

    羊吃人,那就吃鞑子好了。

    “田爱卿,要不这样,朕把酒卖给你,一斤酒五斤羊毛,你帮朕把羊毛收过来如何?

    朕也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坑蒙拐骗都行,朕只要羊毛,这生意你觉得可以做吗?”

    正当田宏遇琢磨着怎么劝皇帝女婿,耳里却传来崇祯皇帝的变通方法。

    田弘遇无语了,只是目光呆滞的看着皇帝女婿,这个皇帝,大概傻了,又在说这种不着边际的话了。

    一斤酒五斤羊毛,自己肯定包赚啊,而且赚大发了。

    可皇帝女婿要赔死掉了,他能饶了自己?

    要知道,自己这个女婿变得残酷了。

    “皇上,这个生意,真的会赔本啊!

    毛料做的布依旧是毛乎乎的,根本就不如丝绸光鲜,甚至连棉布都不如。

    这做出来的衣物,谁敢穿出来啊?岂不是被人笑死?”

    田弘遇苦口婆心又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他明白告诉皇帝女婿,这毛料可不是丝绸,也不是棉布,做出来的衣物,不是很光鲜。

    要是毛没处理好,整个就是一个“毛人”,要想这种衣物成为老百姓都穿的衣物,这是不可能的。

    至少,田弘遇觉得自己是在是难以想象。

    这钱,他也不赚了,怕有命赚没命花!

    “这生意你只管做,赚了算你的,亏了算朕的,朕绝不会为难你!

    何况,朕说过,这事还和大明的国运联系到一起,不光是生意那样简单。”

    崇祯皇帝刚开始的计划,还没有这么系统,经过田宏遇这么一说,可以说和洪承畴的河套开发完美的结合起来了。

    如今河套虽然自己大举赈灾、移民,可是,崇祯皇帝觉得还是不足。

    关键问题就在漠西蒙古上。

    河套属于边关,和蒙古部落已经无限接近。

    所以,为了避免骚扰,为了拉拢漠西蒙古,崇祯皇帝选择用互市的办法,想努力达成一个短期的和平。

    然后,再用金钱让漠西蒙古为大明所用。

    这个计划的缺陷是,时间太长,用钱颇多。

    现在,有了酒换羊毛的方案,无疑让整个计划完美了。

    蒙古人的羊毛不值钱,大明却愿意用美酒来对换,怎么样,够意思吧?

    这样,双方就有一个长期合作的基础了。

    而且,纺织行业是能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的企业。

    这样一来,开发河套的移民,男人种田,女人纺织,且需要大量的人手,这盘棋,就活了。

    在崇祯皇帝心中,从来都是把大明内部的问题,当作事关自己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来办。

    对百姓如此,对文臣亦是如此。

    至于野猪皮,只不过是大明崛起中的一块畔脚石罢了。

    田弘遇一听这个生意还和国运联系到一起,瞬间对这个生意热心起来。

    给皇帝女婿做生意为的什么?不就是为女儿争宠和自己往上爬吗?

    既然这生意和国运联系到一起,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