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宋不哭 >

第17章

南宋不哭-第17章

小说: 南宋不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儿子不孝,让您跟着受苦!”杨成文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傻儿子,只要你好好的,对娘来说,哪里都是天堂!”林氏抱着杨成文的头,笑着道:“记住了,这人啦就是几十年光阴,如哪树叶一般,即便高高在上总是要回到生养它的地方。以后千万不能再说这种傻话!”

    杨成文不是很明白,却知道母亲做任何事都是为自己好。

    石远青和小石头伤的很重,勉强能动,坐在地边,呆呆地看着绿油油的粟苗。

    “如果你们愿意的话,跟我去四川!”杨成文对石远青和秀儿道。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杨成文不信找不到一块安身立命的地方。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9章 出头() 
“哪里都不要去,安心地呆在杨家庄!”一个满脸黝黑的庄稼汉从山坡下跑过来,喘了一口气,大眼瞪着杨长兴道:“老十二,真是不要脸,欺负一个小孩算什么本事,把咱七房的脸丢尽了!”

    “老十五,你还是来了,”杨长兴嗤笑道:“杨正心,你还真以为他是老二十八的种!”

    “是不是三郎的,我不想和你理论,”杨正心叹了一口气道:“反正这事我家管定了,一句话,等太公回来再说!”

    “你”杨长兴大为不甘,费劲周折,却是白忙活一场,不由回头瞪了杨盛兴和杨永兴一眼。

    哪知两人闷着头并不吭声。

    有些事唬外乡人可以,自家人拿不出手了,杨家人是出名的倔,杨正心更是其中的倔头,既然出了头,万万不会让步。

    眼见人群逐渐散去,林氏红着眼,微微一福道:“他大伯,你总算来了!”

    “嘿嘿,有事耽搁了,总算不晚!”杨正心干笑一声,往旁边让了让。

    “成文,见过大伯!”林氏将杨成武揪了出来。

    杨成文瘪了瘪嘴,将头转向别处。

    不晚,还好意思说,这情景就如同前世的警匪片一般,罪犯制住了,警车也恰好赶到。

    杨家庄并不大,碰面的机会自然不少,杨成文对杨家的人耿耿于怀,要么关在家里,要么在山上,即便是回家也避过那几个点。

    偏偏母亲却最喜欢拉着杨成文和杨家人套近乎。

    “这孩子,总是犟!”林氏瞪了杨成武一眼,笑着道。

    “犟才好呀!”杨正心咧开嘴笑了,盯着杨成文,眼睛越来越亮,“你们先回去好好休息,父亲说了,田的事自会处理好的!”

    “老爷子开口了!”林氏顿时喜上眉梢,转眼间轻轻抽泣起来。

    杨正心不知所措,慌忙离去,留下杨成文干瞪眼。

    “孩子,是大好事,老杨家终于开始接纳咱们了!”林氏笑着道。

    杨成文闷着头,粗声道:“娘受了多少苦,受尽多少白眼,当初怎么不见他们出来?”

    “这孩子”林氏叹了一口气道:“如果不是老杨家暗自打点,咱们早就被赶出杨家庄了。那一年你病重,志勇偷偷拿了饺子。还有你去当兵,多亏你大婶照料”

    又来了!杨成文深知这一说得半个时辰,连忙道:“娘,老石和小石头伤的不轻,我得找郎中去!”说完,向山下跑去。

    杨家庄只有一个郎中,杨成文轻车熟路,很快将杨郎中接到山上。

    “五脏六腑都有淤血,要好好调养!”杨郎中把完脉,开了好几副中药,千叮万嘱要躺上一个月,千万不能妄动,否则会落下病根。

    “郎中,杨大哥流了好多血,您赶紧看看!”柳秀淑在旁焦急道。

    林氏也跟着紧张起来,方才瞧见杨文兴活蹦乱跳仿佛无事一般,所以给忘了。

    “嗯,脉象平稳,气血稍损,吃上一副药便无大碍!”杨郎中笑着道。

    奇怪了,老石和小石头只挨了一棍,怎么伤的那么重!柳秀淑眨着大眼睛想不明白,哦,一定是杨大哥底子好。

    青山叠翠,溪水潺潺,缤纷粉红桃花中隐隐现出一座四合院,白色围墙,朱红色的大铁门,一眼看去,颇为气派。

    嘎嘎嘎,叽叽叽。

    一阵吵闹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几只壮硕的白鹅高昂着头追逐数只母鸡,一时鸡飞狗跳,好不热闹。

    “不急,都有的,都有的。”一个身穿员外服的老者正向地上撒麦子,白色的胡子随着身体颤动。

    “太公,鹅和鸡太肥,一顿可要吃上不少粮食!”一个黝黑的壮汉一旁笑着道。

    “都是你大娘,说什么自己喂的,吃着放心,谁知几年下来,养出了感情,反而舍不得吃了!”太公好不容易将鹅鸡喂足,松了一口气,洗干净手,笑着道:“臭小子,你心里一定骂我浪费粮食!”

    “没有,没有!”壮汉慌忙解释道,右手不安的挠着头发。

    太公笑眯眯地指了指院子中央的石凳,背着手看了看开得正鲜艳的桃花道:“老四几十年没来了,我还以为这次为了他的宝贝孙子,怎么着也要来我这一趟!”

    “孙子!”壮汉刚刚坐下,闻言突地一声站起来。

    “当初林氏带着小家伙来到杨家庄,没了信物,老四在那破屋周围走了一圈,我便知道他的意思我和他一起长大,又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他撅起屁股,我便知道他要拉屎!”太公坐在太师椅上,得意地眯起眼睛。

    杨正心无语,低着头猛灌茶水。

    “待小家伙从战场上回来,眉眼长成,活脱脱和老四年轻时一般模样,我心里有谱了,否则怎由他在落霞坡胡闹!”

    “回去告诉你爹,老杨家一代出一个倔头,我自有分寸!”

    太公端起茶杯,杨正心赶紧起身,立马跑得不见人影。

    茶还没有喝完,一名老人进来道:“老爷,七房的杨家兄弟来了!”

    “来了老文,我困了,先眯一会儿,叫他们等着!”太公放下杯子,闭上眼睛道。

    这一眯就是两个时辰,杨家兄弟坐卧不安,庄外景色虽好,却没有心情观赏。

    直到太阳西斜,铁门才慢慢打开,老文走出来,笑着道:“老爷让你们三人进去!”

    三人你望望我,我瞅瞅你,心中忐忑不安。

    穿过回廊,眼前出现一个大厅,太公坐在椅子上,手中拿着一卷书。

    “太公!”三人躬身行礼。

    “嗯,坐吧!”太公头抬抬手,眼睛没有离开过书卷。

    “太公,杨成文霸占我们的土地,还请您老做主,为我们讨个公道!”杨长兴忍耐不住,率先道。

    “哦,你们的土地?这么说来,整座秦岭随意打上标记,就都是杨家的?”太公用力将书券丢到桌子上,冷笑道。

    杨家兄弟傻眼了,虽然有心理准备,却没有想到太公的火气这么大。

    “听说盛兴家中了几颗小树苗,长兴家种了几颗高粱,永兴家种了几根蓝瓜,我怎么没见到呀?族中早有规定,土地荒废五年之上,便算作无主之地,只要是杨家庄人,都可以重新开垦!”太公手指敲着桌面,呵斥道。

    “杨成文又不是杨家人,您偏心!”杨长兴硬着脖子道。

    “我偏心?”太公眉毛竖起,站起身来,“瞧瞧你们做的什么事?杨成文是不是杨家的人,你们心中有数,不过是差个名分罢了!”

    “如果不是顾忌这,我早就弄死他了!”杨长兴嘀咕道。

    太公虽然老了,耳朵却很使,闻言冷笑道:“幸亏是留手,最后一下要是挨上了,怕是只剩下半条命!”

    杨家三兄弟不说话了,太公虽然不在杨家庄,却仿佛当事人一般,比谁都清楚。

    “杨家庄虽然禁止自相残杀,然而以武立家,争斗是难免的。但是,有些人竟然蠢到替别人当枪手,这就不可原谅了,回去好好想想吧!”太公冷哼一声,拂袖步入后堂,留下三兄弟发呆。

    “心胸狭隘,鼠目寸光,”太公余怒未消。

    “瞧你,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大的火气,儿孙自有儿孙福,顺其自然便是了!”一名老妇人笑着迎上前来,富态中隐现风华。

    “一屋子倔头,现在又出了个小倔头,凭白受苦,有些心疼啦!”太公苦笑道。

    “成文这孩子确实不错,就是心机重了些。人也太野,只怕以后和他十叔一般,吃上不少苦!”老妇人笑着道。

    “月儿,你错了,我更觉得成文像存中。杨家人就该野,不然哪有冲劲,只要林氏在,就如一道缰绳拉着,不会走上歪道。”太公摇摇头道。

    “说到存中,史家那边意见很大!”老妇人叹口气道。

    “各人有各人的难处,庙堂之上更加险恶,存中也是身不由己,顺其自然吧!”太公皱了皱眉,无奈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0章 隐() 
“成文哥,杨征可厉害了,武社预备队中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哼,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还不是败在你的手中。”杨志勇仰着小脸,嗤笑道:“这几天天天垂着头,再也没有往日神气!”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扬成文呻吟一声,无奈地用纸蒙住双眼。杨志勇仿佛一只麻雀般叽叽喳喳不停,哪里能静下心来。

    田地的事在太公回来以后一锤定音,归杨成文所有,杨家兄弟还补偿了医药费,杨成文满心以为可以恢复原来的安闲生活。

    先是杨正心,没事总喜欢去地里转上一圈,接着是杨家大娘屡屡来窜门,林氏高兴的从早到晚乐呵呵的。

    好吧,杨成文无所谓,只要娘高兴就成,偏偏大娘每次来窜门时总带着杨志勇。母亲只顾着高兴,将他丢给杨成文。

    事实上,两人相差不大,隔着两岁,母亲的意思是两兄弟先亲近亲近,可杨成文的心态早已是成年人,不可能满山掏鸟窝,或者是在水塘里扔石头玩。

    “这家伙还自号为小再兴,十叔可是天下第一猛将!”杨志勇半点没有察觉到杨成文的无奈,说的兴高采烈唾沫飞舞。

    “哦,对了,武社不是要天天练武吗,你怎么如此清闲?”杨成文打起精神问道。

    “单日学武,双日上私塾学文,每个月休息两天!”杨志勇道。

    “哦,今天,今天是十二!”杨成文算了算道。

    提起这个,杨志勇仿佛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学文有什么出息,杨家人生来就该血战沙场马革裹尸,幸亏那先生识相,每次去报个到便可自由活动,否则有他苦头吃!”

    杨家的血统真是古怪!如果不是前世的遗憾,杨文兴也实在没有耐心啃书本,真心比练武还累!

    “杨大哥,杨大哥!”小石头远远挥着手飞跑而来。

    “小石头,慢点慢点,伤可没有完全好!”杨成文急急叫道。

    “杨大哥,没事了,那些伤是小菜一碟!”小石头卷起袖子,露出肉肉的手臂,红扑扑的脸庞上全是笑容。

    “好了就好!”杨成文连连点头,眼珠一转,“志勇,我家小石头可是掏鸟窝的高手,只要从树下一走,所有的母鸟吓得都不敢出声!”

    杨志勇的眼睛亮了,仰起小脑袋,哼哼两声道:“吹牛,真要是掏鸟窝,没有人是我杨家的对手!”

    杨成文清净了,两小早已跑得不见踪影,而屋内的母亲和大娘正聊得高兴。

    “大妹子,你的手真巧,看看这衣服,杨家庄没人能比得上!”

    “大娘,哪有你能干,老杨家的衣食住行都是你当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大半是你持家有道!”

    “咯咯,妹子真会说话,女人啦就是菜籽命,落到好田里长得枝叶繁茂,落到瘦田里,一身孤苦。”

    “唉,谁说不是呢?”

    “女人嘛苦一点不怕,只要男人一心一意,日子总是好过,最怕的是村东头二房家东子家的,月花嫂累死累活,东子好吃懒做,竟然勾搭上外来的寡妇,硬是娶过来当小的,月花嫂气得差跳河,最后为了两个孩子,还不是忍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没得选择!大娘,这就是命!”

    “哎呦,瞧我这嘴。大妹子,老爷子对文兴可是赞不绝口,成文孝顺,你要过好日子啦!”

    杨成文颇为无聊,书也读不进去,想了想,干脆上山去看看,秀儿这些时日一直在照顾老石,也不知道恢复得怎么样了?

    还没有靠近高坎地,半山坡的树林中传来很大的动静,两个少年仿佛猴子一般敏捷,在树枝上灵活穿走。

    “你们小心点!”杨成文摇摇头,大声喊了一句。

    看来今晚有鸟蛋吃了。记得前些时日,小石头掏了好多鸟蛋回来,母亲合着韭菜煎得香喷喷的,自己不过好玩说了句,鸟蛋吃多了,脸上容易长雀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