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颂-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有点类似。而在岑天时公布的优先发展计划中,新区的发展应该首先集中精力发展农业,保证百姓温饱,将工商业在两年之内不作为政府工作重点,先集中精力解决温饱,然后再考虑扶贫。这个计划也得到了李玄清的赞同,中原地区在经历土地改革之后百姓对于发展农业积极性非常高,此时必须扶助农业发展。
不过和政府计划相反,以工商部为首牵头组建的工商业发展其实并没有落下,只是不再是政府的工作重点,而变成了民间自发的发展。
内阁在老区的发展上基本遵循了之前的发展轨迹,但是提出来一个新目标,那就是依靠区域优势,讲究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尽可能完善行业种类,并且圈划出来五大城市作为新的发展目标。
在岑天时汇报完毕之后李玄清也拿出了自己和巧兮花费了十几天才完成的大唐帝国经济发展全图。等于是在内阁计划的基础上提前公布了全国的经济发展版图。在一片惊诧之中李玄清也重新解读了经济圈和中心城市的概念。李玄清要求内阁在制定经济计划的时候需要根据这份全图来布置,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出中心城市和经济圈,以此带动周边发展。
这份图随后也被岑天时带回内阁,成为指导内阁发展帝国经济的原始依据,在其后的十几年时间内岑天时领导的大唐帝国第一届内阁全体成员将全部精力都花在了这份全图之上。
“岑先生这个图你可不能拿走啊,这上面还有军工企业分布图啊。”不过此时在会上,当岑天时眼睛放光准备将地图拿回去的时候左天成却马上阻止道:“你拿回去了我后勤部和装备处怎么办?”
“老左你放心,回头我拓印一份给你们天策府。”岑天时笑道。
“主公这份规划图真是以江山为棋盘,纵横腾挪格局非凡。”慕容瀚海笑道:“这等于画出了我们未来十年的工作计划啊,我怀疑咱们这一届内阁是完不成了。”
“没事,完不成那就交给下一届嘛。只要咱们完成了这个目标那就是千秋万代永载史册的奇迹啊。”慕容瀚海的感慨让杜让能点头笑道:“你们内阁的计划这么大,我也来说说我们律法院的规划了。其实律法院的大唐帝国宪法大纲已经整理出来了,会后会送到你们一阁一府和皇上那里,等皇上修改完毕之后择日发放出去。以此作为我们修订律法和新增律法的依据。”
“其次律法院除了日常的布点让新区都能够完成和布政使衙门同时开张之外,还有一条最重要的事情要宣布,那就是律法院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实现同级监督。”杜让能的话让大家的脸上都浮现出凝重之色,也都明白他说的是什么,随着大唐帝国的诞生,自己这些开国元勋一个个上位,必然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情发生。此时就必须严格执行律法,维护正义,否则必然让大家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慢慢腐化。
岑天时和徐天翔对视一眼,同时站起身来对着杜让能和李玄清施了一礼,肃然道:“请皇上和院正大人放心,我等必会严格约束下属和家属,如有违背帝国律法,必不袒护不庇护,让律法的公平和正义从我等做起,维护律法威严,维护帝国威严。”
“律法独立,人人平等。只要我们的律法公布出去没有问题,只要我们的法官队伍没有问题,那么就没有任何人能够敢于律法院执行律法,维护大唐帝国的尊严,就是我本人也不会例外。”李玄清摆摆手示意大家都坐下来肃然道:“从我们这一代人都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从今天起不再是一句口号。要将它变成事实,变成所有百姓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实。这件事我们所有人一起共勉。”
“请皇上放心,让能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我大唐律法工作竭尽全力。”杜让能起身抱拳朝李玄清深施一礼。
“好了,这件事需要律法院去实践,也需要大家全体努力,持之以恒。”李玄清点点头道:“律法工作需要坚持。”
“好了,我来代表天策府汇报军方在天启二年的工作计划。”徐天翔见到李玄清说完站起身来代表军方发布自己的计划。
徐天翔的话一说完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军方这几个人,毕竟在天下未统一之时,军方就代表了所有人的努力。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线战略()
帝国会议虽然结束了,但是随后刊行天下的传媒集团的月刊却将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颁布了出来,对于江南的势力瞪着眼睛想要从中寻找到天策军的动向不同,江北已经纳入到大唐帝国统治区域的各省各州却开始仔细研究其中民政方面的改变,并和随后内阁下达的具体每一省份具体的经济计划放到一起,开始考虑本省的经济发展大计,而且今年也是各省级分会第一次召开的年份,各省布政使在研究完内阁的经济发展计划之后制定本省的计划。
而随后财政部税务司也下发了关于税收分级和分种类处置办法,按照李玄清从后世带来的税收政策分国税和地税进行分开征收的模式,这种办法让省级政府有了自己的财政来源,避免全部靠中央财政拨款的窘迫状况。
税收改革之后税务司依旧是全国最高税收管理机构,管理分配各省区税收征收和处置。各省级单位不得随意插手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收取,只在年终的时候由税务司将地税总额合计完毕之后交由省财政厅,省布政使按照财政厅和税务司核定的税额来发布来年计划。而国税是要全额缴纳给中央财政部的,由内阁进行统一分配。
这种办法既保证了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财力来发展本省的经济又保证了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而且新推行的税收政策也将土地征收和处置纳入到税收范围,土地收入归地方政府,处置收入并入国税收入。为了合理审批土地处置,内阁建设部新成立了国土资源局,专项处理土地审批和矿产资源开发审批,防止过度开发。这个新型的部门一开张就收到了全国各地五花八门的矿产和土地报告,不得已内阁紧急抽调了大批人手进入国土资源局才应付了第一波土地和矿产开发热潮。
各地开发呈现出一片热潮之后李玄清和巧兮也放下心来,剩下的就交给内阁去优化调整就可以了,按照帝国经济发展全图去一点一点雕琢,也没有自己什么事了。剩下来的时间两人将时间和精力放到了自家的企业上面,渭南造船厂已经开始设计建造第一代轮渡了,图纸两人也看了,倒是有模有样,铆钉榫接技术也已经逐渐成熟,而且在橡胶技术和产业逐渐成型之后造船工业上面很多东西都可以用橡胶来替代,大大减少了其中的工序,连带着船舶内部装饰都开始由橡胶制品替代。为了满足日益火热的橡胶制品市场的发展,巧兮将位处长安城外的橡胶厂扩建了两三倍之大,而下游专门制造产成品的徐兴夏依样画葫芦,也将自己的制造厂扩大了两三倍,制造产成品的品种也从原来的寥寥无几的几样变成了现在十五条生产线,共计二十多个产品。而且下一步专门针对民间开发了雨具、轮胎等十八样产品。
其实橡胶制品在北方地区发展起来难度很大,而且橡胶草的产胶的数量和质量比之巧兮在后世所熟识的橡胶树差别太远,而且需要专门的加工,所以巧兮也不打算继续扩张了,等什么时候天策军打到福建广东的时候再考虑种植橡胶树吧,或者等海军进行远洋航行之后再说。
不过就在巧兮畅想自己身处广州等后世的大都市的时候李玄清也在天策府和徐天翔商议今年的战略计划。几乎和年前预想的一样,天策府在帝国会议上制定的就是两线战略,及北线进入东北,南线渡江南下收复江南。
这个计划让内阁不太满意,两线作战给内阁带来的压力太大,好不容易有一年完整的发展机会,岑天时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放过?所以等到李玄清闲了下来岑天时就拉着他来到天策府总参大楼。
“你们军部有没有算过两线战略展开之后需要的钱粮大概有多少?告诉你啊今年可没有过多的备用金拨付给你,你要想两线开战自己想办法,我要是再开口的话被被慕容和祁宏打死的。”岑天时摆摆手不理会徐天翔幽怨的眼神,抱怨道:“去年一年民政这一块基本上就没有投入,光靠民间投资已经严重拖累了经济发展速度。”
“我的首相大人,要不咱们打个商量,我保证打完东北给你把所有的损失全部找补回来,实在不行我给陈凡下死命令,用你多少钱他就得上缴多少缴获如何?打仗也不一定会亏钱嘛?”徐天翔摊着手见到岑天时丝毫不放手直接找李玄清苦笑道:“当着皇上的面我给你写借条这总可以了吧?”
“你是不是看上东北渤海国的国库了?”岑天时有点诧异道。
徐天翔笑道:“上次小天启满月渤海国就一口气送了两尊纯金打造的金马,事后我让小四去探查了一下,渤海国大祚荣这些年在东北搜刮的宝物可不少,如果拿下的话至少今年钱庄发行钱币的备用全部都够了,而且保证给内阁今年的投资全部赚回来。”顿了一下继续道:“而且渤海国国力贫瘠,内部腐朽,区区耶律瀚雄那点人马都搞不定还需要割地求和,咱们几十万大军上去不是直接抢钱嘛。”
李玄清倒是没有说话,而是拿起了徐天翔之前的两线战略计划书仔细的研究了一下,开口道:“让钱庄借钱给你打仗吧,打完仗还本付息,多出来的缴获上缴财政部作为战后抚恤等费用。”
“成交。最多四个月时间,我保证拿下渤海国。”徐天翔一拍手笑道:“回头我就去找殷红林,说不定他比我积极性还要高呢。”
“皇上你这是助长天策府的气焰。”岑天时对于李玄清出的这个主意哭笑不得,摇摇头道:“看来今年内阁又要悲剧了,还好之前已经把各省的款项基本都拨付下去了,否则肯定会被天翔打劫。”
“好了,北线的事情就这么定了,南线呢?”李玄清当做没看到岑天时的苦瓜脸,转了个话题道。
“天成已经赶到南线庐州了,筹备南线作战指挥部,准备统一指挥南线大军进行渡江战役。”徐天翔道:“直属营和亲卫营我想了想还是调到北线吧,毕竟现在火枪的装备没有跟上节奏,所以飞雪和陆翊找到我,打算推迟装备,先打完北线战役再说。”
“可以,南线作战基本上以步兵为主,配备少量骑兵就可以了。从现在起要有意识的培养专业兵种,培养专业化作战。”李玄清示意徐天翔继续说。
“我和天成还有厚纯等商议过,还是将主力突破方向放在金陵,以碗口城以及附近的枞阳镇以及东部地区的浦口等集结地点,分为三个集团军,为薛万里的东线集团军、陈宇的中线集团军以及薛洋的西线集团军,集结三十万兵力。具体的兵马配置由天成负责规划上报皇上批准后执行。”徐天翔一边比对着地图一边道,“至于钟传的江州等地我打算留下李阳的十五营等兵马伺机进入南岸逼迫钟传就地投诚,如果不行让李阳转入西线和薛洋合并。”
“也好,具体指挥让天成他们两个自行处理吧。”李玄清点点头道:“听说万毅在洛阳生病了,让他会长安疗养吧,顺便进入总参和你搭伙帮助陈凡筹划北线战役。”
事实上在李玄清等商议前线部署的时候杨天成也在庐州的指挥所筹划南线的具体部署,由于淮南等地之前是杨行密的地盘,所以指挥部会议的时候特意将已经是布政使的杨行密请了过来。
“部长,依我看你们还是将主力集中在浦口附近,直接渡江南进进入薛枚的静海军地界。根据我之前的情报,静海军势力虽然大,但是兵力却很羸弱,静海地区兵员有问题,这一点比淮南地区还要严重。”杨行密听完杨天成的叙述之后直接开口道:“一旦打开缺口,整个南方必然陷入群龙无首的地步,到时候我军必然可以横扫千军。”说起来杨行密对于现在天策军动不动直接十几万人直接上阵很是羡慕,之前自己主政淮南的时候十万大军就已经是自己倾家荡产才拼凑出来的了。
“行密兄当初选民政就是个错误。”他的这一番话让王厚纯笑道:“你要是来我天策府,我估计皇上直接给你个集团军总制将军最少了。”
“启禀大帅,玄影卫送来紧急情报。”三人正在商议军情的时候,门外亲卫汇报。
“紧急情报?”王厚纯诧异道:“这时候有什么紧急情报?”但是他话还未说完门外一个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