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军阀 >

第124章

三国之军阀-第124章

小说: 三国之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韩烈赶好饺子皮时,蔡琰道:“夫君,二乔妹妹她们还没吃过饺子呢,待会让人给她们送一些去,说起来马上就是一家人了,夫君你可要对人家好一点。”

    “这事都是老典闹的,罢了,你们看着办便是。”如今韩烈手头事务繁重,哪有心情理会儿女私情,虽说二乔是难得的美人,可他却深知,这样的美人,没有足够的实力,可不是能够守护好的。

    一个上午忙活了下来,韩烈还未能吃上饺子,却因为一件紧急军务,打乱了他陪伴家人的安排。

    “夫君,军务要紧,你先去忙吧,待会饺子好了,妾身与贞儿妹妹给你送过去。”得知韩烈有军务,蔡琰眼中虽然闪过一丝失落,但却还是温柔的劝说着韩烈先去忙。

    “辛苦你们了,你们陪父亲好好吃一顿,吾争取晚上回来陪你们。”韩烈点点头,张开双臂把二女揽入怀中,温存了一会,方才遂丁奉去了前院大厅。

    如今丁奉、丁封、丁山三个小子,都成了他的贴身亲卫,轮流在韩烈身边听用,虽然丁封和丁山资质差了一些,但却总体韩烈还是满意的。

    韩烈来到前院的幕府大厅时,郭嘉、荀攸、程昱、张昭、董昭、孙邵、顾雍七人已经赶到,武将方面只有负责将军府禁卫的许褚和典韦二人在,其他人暂时没有通知,所以并没有人员在列。

    顾雍是昨天刚刚抵达建邺的,韩烈已经决定年后正式成立幕府,顾雍是杰出的内政人才,自然是幕府人选之一,至于他担任的吴郡太守一职,则由原郡尉步骘接替。

    “主公。”见到韩烈到来,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丹阳太守周昕和郡尉卫旌是如何办事的?为何事先一点风声没有听到?”韩烈挥手示意众人坐下后,看了一眼桌案上从宣城送来的紧急军情,得知丹阳境内五万山越人造反不说,甚至在送出情报之前,宣城也已经失守,太守周昕和卫旌率领残兵退守春谷县,与丹阳北部尉袁霸合兵一处正在固守待援。

    “主公,卫旌这人秉性过傲,据说他上任之后,几次出手都不顾风俗人情,尤其跟山越人闹的很僵,还得罪了周昂、以及宣城令张英、以及校尉陈横,这次山越人的动静之所以闹得这么大,也正是得到周昂、张英、陈横三人的协助。”郭嘉这会把另一封公函送到了韩烈跟前,这封公函是太守周昕数日前送来的,当时丹阳境内并没有叛乱,这份公函也主要是周昕针对卫旌的处事的一些看法,不过有了这份公函,在结合眼下的情报,郭嘉已经可以基本推断出丹阳境内如今生的大规模叛乱原由。

    “唉,看来正被奉孝你说中了,结果闹的连个年都过不好,这事确实是我的错。”韩烈想起在庐江之时,郭嘉就说过卫旌不适合担任丹阳郡尉一职,可当时自己却因为卫旌在丹阳北部尉上干得不错,而轻易提拔了他上位。

    “主公无需自责,山越人的叛乱,并不是偶然事件,几乎年年都在生,只是规模大小而已,今年入冬大雪封山,山越人想必日子不好过,如今正逢年关,他们联合起来抢掠百姓,这完全是附和他们的生活习性。”郭嘉却是如实的分析着山越人叛乱的真实情况,道:“当务之急,是立即平叛,最好能够趁山越人大规模下山的机会,一举剪灭他们的有生力量。”

    “山越人乃是古越遗民,他们崇拜武力,祭祀巫鬼之神,确实有些过人之处,硬拼我们并不一定能够讨到好处,吾以为还是应当以安抚为主,山越人向来靠山而食,部落分散,大汉数百年来多次征讨战果都不大,相反还会陷入战争泥潭,反而得不偿失。”作为江东本地派的顾雍,对于山越的历史和由来,可谓了解的入木三分,他所言也不无道理。

    荀攸和程昱都是北方人,加上又是新人,对于山越了解实在不多,为此到没有表意见。

    郭嘉所言也没有错,若是能够歼灭山越的有生力量自是最好不过,但顾雍说的在理,山越人聚散无踪,茫茫大山,也不适合大军征讨,这也是山越人一直犹如疥癣之疾的原因。

    韩烈思虑之下,道:“传于禁、高顺、周泰三人来见,通知周昕前往吴郡接任郡丞一职,吴郡长史严畯接任太守职务,卫旌降职为丹阳北部尉,袁霸接任郡尉一职,让步骘接任丹阳太守一职,负责统筹丹阳军务。另外,提升会稽郡尉贺齐为裨将军,统兵对会稽境内的山越部落进行剿抚。”

    “喏。”张昭等人当即把韩烈所出的命令备案了出去。

    “对付山越人,我们要剿抚并用,主要还是得靠本郡的武备军,有一点元叹说的不错,大军征伐,不过途耗损失罢了,那些山越人见我们大军压境,必然会化整为零,散落在大山之中。”韩烈细想之下,觉得与其自己重兵征讨,莫如派两员得力干将负责此事。

    而根据他对帐下官吏的了解,他现步骘和贺齐二人,足以担当大任,这也是他启用二人的原因。

    “主公说的是,大军一动,钱粮滚滚,如今我们虽然财政还算富裕,但主公两年内计划把水军扩编五万兵力的计划,这笔经费高达数亿钱财,若我大军在四处征讨,势必造成府库空虚,最终损害百姓利益,这无疑是得不偿失的举动。”张昭虽然才高八斗,但却同样短于战略军事,但却精于治国理政,从他的出点来看,小规模的战事无法避免,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没有必要打的话,最好别打。

    韩烈对于府库一项,却是很有信心,如今东莱郡在自己掌握之中,张辽坐镇东莱,更是把治所迁至掖城,东莱如今有三万余人在掖城掘金,虽然是最原始的挖掘作业,但一年所产出的金子却可以达到十五万金的数量,这笔巨大的钱财就足以支撑韩烈水军的建设。

    不久,接到军令的于禁、高顺、周泰赶到了幕府大厅,韩烈当即委任周泰为讨逆将军,于禁为副将,高顺为先锋,率赤焰军一万前往春谷与袁霸会合,负责征讨山越之事。

    待处理完手头事务,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韩烈又听取了许褚和典韦二人近日对建邺道门的清剿工作。

    “主公,那个于吉确实了得,为了捕获他,吾手下足足折了百名兄弟,实在可恨之极,更可恨的这两日赤焰军营地的牢房外,****都有百姓前来求情,希望我们放了于吉,此等妖人,妖言惑众,理应处斩。”许褚只要想到为了逮捕于吉,足足有一百多名兄弟,死伤在了于吉那妖法之下,他就充满了愤慨。

    “此事不急,给我好好审讯,务必要那道一份口供,然后在处决他,这样才能得到百姓认可。”韩烈虽然知道于吉虽说不属于五斗米教的人,但却属于太平道一脉,据说这于吉在琅琊山建有琅琊宫,而那琅琊山福地,却恰恰是徐州鼎埋葬所在之地,而据禹帝所言,这于吉如今还镇压了原本负责守卫徐州鼎的琅琊福地的阴神琅琊君少康。

    “主公放心吧,吾定然会撬开那于吉的嘴。”许褚沉声应道。反倒是典韦却有些奇怪,并没有一言,典韦之所以会这样失态,则是因为昨日他在审讯于吉时,于吉却对他笑道:“汝寿元将尽,命不久矣。”

    起初典韦并不相信于吉的妖言,但结果于吉却一连串说了典韦几项秘闻,以至于典韦这一日都在胡思乱想,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于吉之言。

    “老典,今日是元日,你就早点回去,过完年早点把妻子娶回家去,省的一个人单着。”韩烈见典韦精神有些不振,关切的嘱托了一句。

    “喏。”待典韦离开之后,许褚犹豫了一下,道:“吾听军士说,那妖道说老典寿元将尽,也不知道真假,反正自从听了那妖道所言后,老典就有些不正常了。”

    “有此事?”韩烈寻思之下,赫然现历史上的典韦似乎真的快死了,但如今他跟着自己,难道命运还是不能改变?

    “此事我知道了,你多宽慰一下他,我会找人打开他的心结。”韩烈一时也无法证实此事真假,只得笑笑宽慰着许褚。(。)

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号大将军() 
当天夜里,韩烈又去了钟山,拜访了禹帝帐下的大将庆忌。作为先秦时代吴国王僚之子,庆忌死后得以享受香火祭祀,被禹帝册封为钟山君,镇守钟山一地的地府鬼神。

    韩烈那日从禹帝陵出来后,手中就握有了一块玉佩,只要他到达这些鬼神陵地附近,滴血进入玉佩,就能与当地的鬼神碰面。对于韩烈的到访,钟山君庆忌很高兴,当得知韩烈前来是询问有关于吉,以及典韦寿命之事时,庆忌凝重的道:“于吉乃太平道中的人间三大人仙之一,知晓阴阳术数,能够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法术,此人在琅琊国的琅琊福地建有琅琊宫居室,并奴役了琅琊山的阴神琅琊君,其大师兄号南华仙人,也就是黄巾起义张角之师,可以说太平道一脉,也曾经有过以教立国,掌握人间秩序的念头。”

    “其二师兄则是左慈,据说南华仙人和左慈都脱离了肉身不朽的人仙境界,左慈常年在天柱山与黟山一带隐居潜修,这两地的山君不但已经被他奴役,而且左慈在百越还有一个大祭司的身份。百越乃是先秦越过后裔,他们断纹身,信奉巫术,几乎每个部落,都有各自的祭司与信奉的山神,势力遍布扬州、荆州南部、以及交州大部,人口多达百万,大笑部落数千,故又号称百越。”

    听完庆忌之言,韩烈也是大吃一惊,皱眉道:“你是说左慈乃是百越大祭司,那这次越人叛乱,也跟他有关系?”

    “这事吾无法回答韩君,毕竟左慈法力高深,黟山天柱山等阴神也都被其奴役,吾手中的势力无法触及到他的势力,所以无法断定事情的真相,但有一点吾可以明确告知韩君,那山越人因为信奉巫术祭司,所以十分好战,可谓悍不畏死,加上他们地处大山,占据地理优势,想要歼灭他们,几乎不太可能,最好还是剿抚并用为好,若实在要歼灭他们,最好在战斗之前,先除掉他们部落中的祭司,这样可以有效打击他们的士气,以及悍不畏死的斗志。”庆忌作为古代大将,对于军事他自然不陌生,这番见解却是他对于山越人针对性的进言。

    “多谢君上的指教,改日吾定当亲自前来拜祭君上。”韩烈对于庆忌提出的见解,也是十分满意,遂躬身作揖表示了一番谢意。作为鬼神之躯,庆忌虽然得到禹帝庇佑,受封钟山君,设立地府,接纳收容钟山方圆之地的阴魂,但若是受不到人间的祭祀香火,他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要知道他们这些阴间鬼神,全靠人间祭祀香火存活,看似永生不死,不入轮回,但只要断了祭祀,他们就会受困在陵墓之地,连动弹都动弹不得,更不可能去害人,而且他们见不得阳光,同样活着的人也看不到他们,而且他们对活人没有任何杀伤力。

    即便是十恶不赦的罪人,只要他一息尚存,他们都无法靠近对方三尺之内,这也是世人皆言有鬼,却始终无人得以道明究竟的原因。至于他们为何会存在的原因,正是维护一地阴间秩序,虽然他们这些人无法伤害活人,但这世上总有那些冤死屈死之人,这些人的阴魂不散,就会搅乱人间秩序,而他们这些鬼神,就是拘禁这些阴魂,还天地一个清平,也正是这份功劳,使得各地始终有各种祭祀的存在。

    至于所谓的投胎转世一说,根据庆忌之说,也不是没有,但这种机遇如同人间帝王般,也许需要获得天地钟爱,气运逆天之人才能够得到机会。至于韩烈询问关于什么十殿阎罗,天庭神仙,庆忌却表示这些他都没有听说过。

    “韩君有心了。”庆忌满意的笑道:“至于人寿命之事,虽然都说命数天定,但实际也有命格变化,比如你说那个典韦将军,或许他寿元却是将尽,但如今他跟随在韩君身边,得到韩君气运加身,命格也很有可能变化,这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多谢君上为我解惑,使我获益匪浅。”与庆忌的一番长谈,让一直困惑的神鬼之说,以及人生宿命都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正如他自己所言,却是得以解惑。

    也让他终于明白,为何历代帝王,始终要坚持国之大事,惟祀与戎的这个准则,很明显祭祀,就是聚拢鬼神,鬼神虽说无法插手人间之事,但却能够给世人一种寄托,从而让世人秉承忠孝为先的道德标准。

    “韩君无需客气,这些都是吾等该做之事。”庆忌平静的回了句,又道:“韩君虽然有人君气象,但九州鼎却不能不祭祀,昔日禹帝打造九州鼎,分别埋于九州地底,其中扬州鼎在涂山,这韩君是知道的,至于徐州的则在琅琊山,荆州的在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