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军阀 >

第104章

三国之军阀-第104章

小说: 三国之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吃大喝了起来。

    大帐内,韩烈喝了一口滚烫的马肉汤,环顾众将道:“今天大家虽然都很疲惫,但眼前的营地内,尚有超过两千人的曹军,为了防止他们狗急跳墙,今晚必须加强戒备,不知哪位将军愿意肩负此则。”

    “末将愿意。”韩烈话语一落下,众将纷纷请命道,也仅有受伤休息的典韦未在。

    “诸位不愧为股肱之臣,此事一人即可,吾看就让子龙负责戒备。”韩烈之所以点赵云的将,也是因为众将之中,也只有赵云目前是受伤最轻的,仅有三道皮外伤。

    当然这并不是代表他作战不卖力,恰恰相反,今日他虽然没有斩杀敌将,但他的部队却是斩杀敌人最多,伤亡最少的一支。从这份战绩中不难看出,赵云用兵之道,可谓冠绝众将。

    郯城以北五十里外的一座山谷,当曹操接到清点之后的军队情况之时,脸色却不由蒙上了一片阴影。出征前的三万五千兵马,到现在仅仅剩下不到五千人,其中夏侯惇、曹洪、曹纯撤退之前陷入敌阵,而负责断后的于禁、李典二将如今也未赶来,究竟是生还是死,一时也未有消息。

    “主公,今日月色明亮,如今我们距离徐州尚近,若不抓紧赶路,万一追兵一到,实难一战啊。”别驾从事程昱,此刻也是满心忧虑,这一战,现今看来,可谓是一败涂地。

    “让妙才负责警戒,全军休整一个时辰,立即出发。”曹操有些意兴阑珊的点了点头。

    郯城城外的曹军原的大营内,于禁和李典清点营地之后才发现,他们如今剩下的兵马仅有两千七百人,其中有一千骑兵,剩下都是步卒,而更他们忧心的是营地中根本无可用的粮食。

    为了充饥,晚上营中所有的将士,除了靠一部分藏于干粮的士兵手中集中起来使用,另外杀了一百多匹受伤的战马,即便如此,也顶多管吃上一顿,但明日的话,他们要么突围,要么只能战死,否则只能在营地中活活饿死一途。

    “曼成,想必你已经知道,夏侯惇、曹洪、曹纯都死在了乱军之中,如今主公也车撤军了,留下我们这支孤军,你可想过怎么办?”于禁此时的官职是陷阵都尉一职,在军中的官职实际比李典高一级,而这个时候的于禁,年纪也不过二十五岁,比之李典还小一岁。

    而论起来李典投靠曹操的时间,却要比于禁早上三年,李典是跟随其叔父李乾和堂弟李整一道跟随曹操的,也就是关东联军战败之后,兖州刺史刘岱战死,曹操入主兖州之时。

    因为有叔父和堂弟在前,李典平时作战都备受照顾,加上他为人低调,所以一直都只是佐官,一直到最近,他叔父李乾和堂弟李整先后在攻城战中而死,他才获得曹仁的提携,得以接管叔父李乾旧部并升任别部司马一职。

    而于禁则是去年刚刚投奔曹操的,原来他是鲍信的旧部,鲍信去年战死之后,鲍信所部尽归曹操,当时身为军候的于禁,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曹操的部下。不过再后来的青州讨伐黄巾战役,以及在许昌与袁术一战中,于禁颇有战功,被提升为陷阵都尉,统率两千兵马。

    “文则,是不是想投降?”李典虽然不是个善言语之人,但却并不愚蠢,这个时候,他岂会不知道眼下的处境,而近日战场的血战,赤焰军的战斗力,也给予了他极大的震撼。

    “曼城休要说笑,曹公对吾也算是有知遇之恩,吾岂能背主。”于禁脸色一变,断然否定道。事实上眼下的于禁,并未来得及想这些,他向李典问计,实则也不过因为韩烈大军压境,他心中忧虑难安,所以想找个人说说话而已,以缓解心中的愁闷罢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 曹孟德死了() 
平静的一夜过去,当黎明的曙光划破天空的刹那,震耳欲聋的鼓号之声,便把一夜辗转翻则难以安睡的于禁给惊醒了。,

    于禁还很年轻,作为寒门子弟,他从小就好学,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二十岁那年,因为在家乡闯出了一些名气,他娶了当地的乡大夫的女儿为妻。之后他便进入了县里当小吏,之后的又过了几年,也就是济北相征兵之时,他不顾丈人妻子的反对,已然投身了军伍。

    数年下来,他一心都想着建功立业,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而他家中父母也先后早逝,家族也没有什么人,对于那个成婚几年都没有生养的妻子,他也没有多少感情。

    虽然这些年来他拼命的努力,可结果也仅仅从一个伍长,爬到军候,直到在许昌一战中,获得曹操的亲睐,得以提升为军司马,而在徐州的战役之中,由于他追随夏侯渊为先锋,一路拿下下邳十几个没有防守的县城,从而再次被提升为陷阵都尉,并授予了两千兵马的指挥权。

    直到这个时候,于禁终于看到了曙光,以为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可转眼这道曙光就黯淡了下去。眼下被困守空营,外边重兵围困,虽然于禁自诩才华卓绝,但他却连半分坚守或者突围的把握。

    昨夜他与李典聊了很久,二人一直聊到子夜方才分手。对于眼前的困局,李典显然也没有什么办法,这次他实际是作为于禁副手留守断后的,加上在徐州城下,叔父和堂弟先后战死,让李典内心之中,对韩烈多少生出了一些仇恨情绪,虽然他知道,这场战役的发起者,是他自己的主公,与被动守城的韩烈并无多少关系。

    “敌军攻寨了。”于禁披甲冲到营门口时,李典那略显消瘦的身躯依旧出现在哪里。

    “我刚才观察了,韩烈军最少有一万二千人以上,如今大寨四面都围上了,而且所有军士都在背捆柴薪,看来韩军是准备火攻了。”李典的眼中同样有黑黑的一圈,不单单是昨日他没有睡好,这段时间来,他也一直没有睡好。

    “曼成兄,留下也是死,你我立即集结兵马,分开突围,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于禁绝对不是一个甘于等死的之人,因为他的梦想和志向都还未能实现。

    “好,文则多保重。”李典迟疑了一下,道:“骑兵一人一半。”

    “嗯,保重。”于禁郑重的点点头,二人随即分别召集兵马,在韩烈兵马进攻之前,二人率领兵马,同时由东西两个方向杀奔而出。

    曹军大营内的异动,并没有瞒过韩烈,被四面包围的大营,兵马集结这么大的动作,他不可能视而不见。

    这不一接到消息的韩烈,立即传令道:“敌人若突围,无需力战,稍稍抵挡,放去离开之后,再一路尾随追击便可。”

    帐下的张奋带着满脑子疑惑,把韩烈的军令传达到了各将手中,一直到赵云营中,忍不住的张奋才问道:“赵将军,为何主公让你们放敌人突围,而不把敌人拦下,就地围杀呢?”

    赵云接到军令的刹那,便明白了韩烈之意,当下遂笑道:“曹军被围,求生强烈,突围必然死战,这时我军要是与之硬碰硬,必然是一场血战,即便取胜,损失也不相反放敌人冲出去,然后尾随追杀,敌人一来忙着逃跑,自然无心力战,二来离开重围,他们的士气也必然衰减三分,如此一来我军就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多谢赵将军指点,小子受教了。”张奋这时方才恍然。

    事实上于禁和李典二人所部,在明智留下就是死路一条,而突围有一线生机的情况下,原本低弱的士气,也因为求生的,而一下子燃烧了起来。

    “杀,杀出去”

    为了能够活下去的曹军将士,在于禁李典的带领下,怒吼着冲出了营寨,朝着营门外防守森严的韩军杀奔而去,几乎每个军士,都从骨子里爆发出了汹汹战意。

    于禁李典率军突围的两个方向,分别是太史慈和周泰二人镇守的方向,在接到军令之时,太史慈倒是领会了韩烈的意思,所以让全军将士后撤三十步,全军将士换上弓箭手列阵待命。

    结果自是李典所部,一冲出营寨,就遭到太史慈的迎面痛击,一千多人马,仅仅一个照面,就有近两百军士倒在血泊之中。

    俯身马背的李典,这个时候也顾不得步卒,督率着队伍中的五百骑兵,趁着弓箭手交替的功夫,提枪众马冲了出去,在太史慈所部军士射出第二轮箭雨之时,再次折损数百军士的李典,却趁势率领七百余人冲了出去。

    “所有将士丢掉一切负重,随我追击,务必全歼这股敌人。”太史慈眼看着仅仅付出十余名伤员,就拦截了五百多曹军,心情大好的他,当即跨上马背举枪吼道。

    “喏。”帐下众军纷纷脱下战甲,手持着单刀,便尾随着冲了出去。

    而另一边的周泰,虽然一时没能领会韩烈的军令,但他却是一个忠勇为先的人,对于军令一丝不扣的执行了下来。

    面对于禁率部的突围,周泰虽然没能向太史慈那样,布置全军以弓箭迎击,但他却对先冲出的步卒,只是象征性的进行了阻击,而对于于禁亲率的骑兵方阵,却毫不留情展开了攻击。

    面对周泰所部数千兵马的围追堵截,于禁所部冲出去的步卒,并没有回援被包围于禁骑兵,而是一哄而散的逃奔而去。

    而陷入重围的于禁,面对周泰所部的猛攻,惊怒之下,却不由暗自感叹自己失算,早知道骑兵会成为重点阻击的对象,还不如扮着士卒突围。

    “弟兄们,头戴翎羽头盔的便是曹军大将,斩杀此贼者,赏钱一千。”周泰提刀纵马冲入于禁的骑兵方阵之时,远远看到军阵之中戴着头盔的于禁,当即大喝一声。

    “戴翎羽头盔者乃曹军大将!”随着周泰的话音落下,战场上的赤焰军将士,纷纷怒吼着把这消息传了下去。

    “该死”于禁气急之下,率领骑兵,左冲右突,却始终未能杀出周泰的阵势,反而四面八方涌来的军队越来越多的,第一个赶到现场的正是赵云。

    手持龙胆枪,胯下千里驹的赵云,一身银盔白袍,如入无人之境,仅仅一个照面功夫,就单枪匹马的冲进了敌阵,一路冲杀上来的曹军士兵,无不纷纷被刺落马下。

    “敌将休走,九江周泰在此。”于禁在军阵之中,看到龙猛虎如羊群杀奔而来的赵云,胆寒之下,拔马便走,却不料一头撞到了周泰刀口。

    “锵!”于禁虽然惊慌,但也绝非浪得虚名之辈,面对周泰斩下的刀芒,他奋力一举手中的长矛,抢在刀芒加身之前,挡下了周泰的必杀一击。

    “再吃我一刀。”周泰双目一瞪,战马驰骋而起,手中战刀化作一道寒光,再次席卷上了于禁,急于脱身的于禁,惊慌之下,一个俯身马背的他,再次堪堪躲过了周泰的杀招。

    “还不落马。”然而就在于禁俯身躲避之际,周泰手中战刀却临时变招,形成一道弧形而横扫而出,直接把于禁扫落了马背。

    滚落马背的于禁,发出一声闷哼,刚要起身,周泰手中的战刀却再次斩了下来:“吾命休矣。”在感受到后颈传来的冷冽刀锋时,于禁不由发出了一声暗叹。

    “周将军手下留情。”就在这时,纵马杀奔而来的赵云,一声大喝,却救了于禁一命。

    落下的刀锋从于禁后肩划过,虽然划破了于禁的盔甲,却并没有受到伤害。

    “子龙将军认识此人?”周泰一刀架在于禁脖子上,直视着赵云道。

    “此人在战阵之中,临阵指挥,井然有序,接应败军,安然后退,可见是个将才,周将军何不留下此人,问问主公之意再杀不迟呢?”昨天在战阵之中,赵云远远的见过于禁一面,对其能在乱军之中,依旧能够从容指挥的印象颇为欣赏,是故这会才会喊周泰手下留情。

    “既然是子龙将军求情,那就擒下此人,交由主公发落便是。”周泰闻言,冷喝一声,呼唤左右把于禁给绑了起来。

    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的于禁,确实心头一松,感激的向赵云投去了一眼,方才狼狈的被左右军士推出了战场。随着于禁的被擒,以及周泰和赵云两部人马的围杀,于禁帐下这五百骑兵,很快就被全部消灭殆尽。

    而另一边突围出去的李典,仅仅跑出二十多里,就因为遇到河流,战马一时渡河不得,被太史慈和徐晃所部尾随而至,尽数围杀在河岸边上,李典也因大战力竭被擒。

    随着于禁李典二人被擒获,曹操征伐徐州一战,被彻底的宣告失败。

    而就在三日之后,曹操率领的残兵在微水遭到孙观所部伏击,曹操本人也中了流矢,几乎全军覆没,若不是因为曹操部将,督运粮草的车胄及时赶到救援,曹操只怕难以逃脱。

    即便如此,受伤的曹操,虽然侥幸的躲过了一劫,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