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帝国征服史 >

第186章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186章

小说: 大宋帝国征服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赵构地表现也不差。就在昨天射赛中。他隔着五十步。连射三矢。发发中地。这水平。赵琦和高明光自认不如。而完颜宗望看得是眉头大皱。甚至怀起他是假货来。幸好有赵琦在旁作证。确认了他地身份。

只是高明光看赵构后来的表情,他应是不想赵琦做这个证的。只要他的身份被怀,说不定会让他回去,再换个人质过来。高明光的这个猜测其实并没有错,在没有被干扰的历史上,赵构便是因为箭术水平高超而被宗望等人认为是将门之子,而非亲王之尊,将其遣还换了肃王赵枢过来,只可惜赵琦横插一杠,赵构不得不把金营的牢底坐穿。

赵琦和赵构的表现没有丢大宋和东海的脸,但他们也不能阻止宗望继续进攻。炮口每一次喷吐火焰,都是在打大宋君臣的脸。赵桓委屈求全,甚至将唯一的助力东海都往死里得罪,为了满足金人的欲壑,搜刮城中百姓家里的金银,没收妓女和戏子的家产,有敢于隐匿转移者,甚至要处以军法。送出城来地二十万两金和四百万两银,就换回了一枚枚呼啸而至地生铁炮弹。

“康王,瀛侯!”完颜宗望对着赵构、赵琦得意笑道,“你们猜一猜,我今日午前能否打开东京城的城门?”

“大国之求,吾等无不遵从。今我已入营中,犒军之资也已送到,割地之约更已说定,二太子何作此背信之举!?”才十九岁的赵构此时还算年轻,又没有经历世事,依然有着一点初生牛犊的脾气,却反过来质问宗望。

宗望没理他,把头转去对上赵琦,笑道:“瀛侯,你说我大金地火炮比起你家东海之物如何?”

赵琦立刻没有回答宗望的问题,沉吟了片刻,却没头没脑的回了一句:“……靠得太近了。”

就像在为赵琦地话做注解,一支铁枪从城头上疾速飞来,在宗望的眼底烙下一串黑影,冲进炮兵阵地之中。铁枪连

三名毫无防备的炮手的躯体,一头扎进了已冻得板结。三名不幸的炮手串在长达七尺的铁枪上,手舞足蹈的抽搐着,一如和乐楼的生炙鹑般鲜活。

宗望的呼吸一滞,“床子弩?!”

“正是!”赵琦地声音平静如常,但听在宗望耳中,却带了浓浓的幸灾乐祸地味道。

高明光也在暗自窃笑。在火炮出现之前,大宋的床子弩是天下威力最强地远程武器。

宗望为了保证射击的精确性,刻意把火炮阵地放在离城墙只有百余步地方。同时炮手们只顾轰击城门,却不注意压制城头上的火力,虽然用几面盾牌就能防住抛射过来的箭矢,但对于有八牛之称的床子弩来说,这样的防御如同薄纸。

隔了半里多地,东京城头上的一众守军已经细小如蚁,但从他们那里传来极有韵律的号子声,高明光都听得清清楚楚,那是宋军正在重新给床子弩重新上弦时喊得口号。

方才金人的火炮突然而至,将城中守军打得发懵,但等他们反应过来,城头上的床子弩便开始发话。虽然宋人仍在使用冷兵器,但金人仿制的热兵器却也没能超越时代,不论从射程还是威力,都不比床子弩强到哪儿去。

现在守军的反击才刚刚开始,等城内的宋人将摆在其他几门的石运过来,金人的炮队还要吃亏。被从天而降重达百余斤的石块砸上一下,就算是青铜火炮也吃不住。如果是东海炮兵,拉起炮车转移阵地方便得很,但金人的火炮重达千斤,又没有炮架车轮,想及时转移根本不可能。

在高明光看来,宗望方才没能在第一时间轰开城门,是这一战中最大的失误,如今他们已经再也没机会打破城门。以东京城中的人力,在火炮重新装填的间隙,就足以将门洞用砖石木料堵起,金军炮手装填速度实在太慢了点,多余无谓的动作也太多,一顿饭的功夫,才发射了两次,而东海最好的炮兵组,在不用考虑炮膛散热的情况下,前膛火炮能做到一分钟两发,而后装的子母快炮,则是一分钟三发。

一旦城门门洞被砖石封死,那金人就再也不可能从这里进城。就算是东海的重型六寸城防炮也打不穿两丈厚的砖石工事,更别提完颜宗望摆出来的这六门口径乱七八糟的破烂。高明光心中有些纳闷,完颜宗望好歹领军多年,对此不会不知,但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难道还会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没拿出来?

就在高明光跟随赵琦入金营前,他收到的最后一条情报,便是大宋京东、京西两路的勤王军正在集结,马忠、范琼等人身边已经汇集了数万人马,很快便将来援,而其他各处的勤王军也在拼命赶来。以大宋的人口,任意一州都能轻而易举的编选出三五千名战士,且装备俱全,只要以西军为主力,其他勤王军配合,靠人堆都能把金人堆死,留给完颜宗望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完颜宗望现在的确很在意时间,就在火炮不断射击的时候,他多次看向天上的日头,当宋军的反击中,又加上了划着抛物线的石块的时候,他转身对着跟在身边的号手道:“时候差不多了!”

等候已久的号手兴奋的扯下腰间的号角,鼓足气力用力吹起,高亢悠长的军号声登时传遍战场。号声悠悠散尽,下一刻,从战场西南面传来一声号角的回应,紧接着,更远一点的地方也传来同样的号声。一声声的号角渐渐远去,直至微不可闻。

完颜宗望把视线投向东京城西水门的方向。他放在卫州门外的火炮仍是虚晃一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女真名将,宗望不可能不去了解自家最强利器的威力如何。

经过多次测试,完颜宗望已经了解到他的火炮对人效果很好,但攻击起城防却差了许多。所以他并没有把破城的希望放在火炮上,他真正的杀手锏现下却在西南面从西水门流入城中的汴河上。

几艘改装过的纲船,正沿着汴河顺流直下。纲船的船身被厚木板刻意加固,又蒙了两层生牛皮,足以抵御城头上的床子弩和石,而船身之外又抹上了一层湿泥,又没有张帆,完全不惧火攻。每一艘纲船都满载着千余斤的火药,只要其中任何一艘在西水门下点燃,就足以把水门那段城墙炸跨。这就是完颜宗望为了攻破东京城特意造出来的杀手锏。

随着纲船渐渐逼近,西水门上的守军矢石齐发,但落到船上却毫无作用,但守军们也只能用更多的矢石去阻击。虽然他们不清楚金人是玩的什么花样,但看见这几艘纲船改造后的外观,人人皆知大事不妙。一时箭矢如雨,一支支铁枪深深扎进船板中,一蓬蓬的水柱不断从河面升起,那是石投出的石块所造成的结果。

守在船上的金军士兵们在点燃了引线后,便接连跳下了冰冷的汴河。没了水手控制,但已被固定了船舵的几艘纲船,仍在河水的推动下直往西水门冲去。箭矢更急,落石更密,但一切还是无用功。就在纲船撞向西水门的那一刻,几声雷霆般的巨响传遍了五十里的汴京城,东京人在震惊中抬起头来,却看见从西水门的方向腾起了一朵巨大~云。惊雷过后,开封府的西水门已不见踪影,在被乱堵起的汴河旁,无数碎石瓦~铺起了一条通向城中的通衢大道。

尘埃渐渐落定。完颜宗望终于打破平静,仰天一阵状似疯狂的哈哈大笑,直笑得喘不过气来才低下头,深呼吸一口,回身对着已是兴发如狂的族人高声喝道:“东京城……破了!!”

近万女真铁骑随之振臂高呼,声振云霄。在赵琦无奈的叹息声中,这片大地上战绩最为显赫的骑兵力量,在这场围城战中第一次显露出自己的爪牙。蹄声震颤着大地,数千金国骑兵丢下久攻克的卫州门,绕过东京城的西北角,向被炸开的西水门杀去。

宋靖康元年元月十三,金军围城八日后,完颜宗望以河船载火药,炸开西水门,八千女真甲士从破口处趁机杀入,随即占领了开封府的外城城墙,东京遂告沦陷。

同在这一日,道君皇帝一行终于在日落前抵达扬州。隔着宽阔的扬子江水,赵终于松下了一口气,虽然他并不知道东京已经沦陷,但他从这段时间来的战报中已经知道西京陷落的消息。

金人兵锋难当,还是早点过江为妙,道君皇帝的心中尽转着继续南逃的念头。但在瓜州渡对面的扬子江中,二十余艘车船正隐藏在江心沙洲的阴影处,陆贾俯身在沙洲北岸的芦苇荡中,举起望远镜看着对面的动静,他的目标已经到了。

第三十八章 异变下

元年元月十四,庚辰。【西元1126年2月7日】

扬州。

道君教主太上皇帝的车驾沿着汴渠旁的官道急急而行,三千胜捷军前呼后拥。这支童贯从西军中精挑细选一手建立的精锐部队,护持着赵及同行的大小官员往长江边的瓜州镇赶去。

而高俅的三千禁军却不见踪影。

在泗州的淮河浮桥上,童贯的胜捷军和高俅的禁军小小的火并了一场。由于童贯诈传赵御笔札,令高‘只在本州守御浮桥,不得南来。’高对这道御笔深表怀疑,拟面见徽宗,‘亦复艰难’。高所带禁卫兵想强行渡河跟随徽宗南下,‘童贯遂令胜捷亲兵,挽弓射之卫士中矢而,自桥坠淮者凡百余人。’‘道路之人,莫不扼腕流涕。’高只得留守泗州,守御淮河,‘于南山把隘’。

赵倒不在乎这点小事,有高俅把守淮河浮桥,他还更安心一些。从车窗上的布帘缝隙中看着淮南的风景,辛苦赶路十余天,一觉也没睡好,但现在他离最后的目标只剩了一条大江,到了明日,就可以不用再担心金人,而高枕无忧了。

十一天前,金人渡河。由于事发仓促,他夜出通津门。将太上皇后及诸皇子、帝姬留在后面随后赶来,自己则在蔡攸和几名内侍、班直的陪同下,微服乘舟出逃。因舟小速缓,便上岸改乘肩舆,后又嫌肩舆缓慢,便在岸边找了一艘搬运砖瓦船乘载。舟上饥饿难耐,从于舟人处得炊饼一枚,众人分而食之【注1】。

就这样一夜行有百余里,等抵达雍丘时,则因汴河水浅不得不弃舟上岸,改骑一青骡与一众护卫继续没日没夜的往》阳奔逃。将及天明,抵达一滨河小镇。此时人困马乏,见镇上民皆酣寝,独一老妪家张灯。赵推门入内,老妪问其姓名,自称‘姓赵,居东京。已致仕,举长子自代。’【注2】

就在这逃难的过程中,他还写了一首《临江仙》——过水穿山前去也,吟诗约句千余。淮波寒重雨疏疏。烟笼滩上鹭,人买就船鱼。古寺幽房权且住,夜深宿在僧居。梦魂惊起转嗟吁。愁牵心上虑,和泪写回书——其时困厄如此。

直至抵达泗州,童贯、高俅各领胜捷、禁军三千精兵赶来,赵他才松下一口气,稍微放缓了脚步。但也只是一点点,金军围城的消息,就是在洪泽边的泗州收到地。,就算到了扬州能不敢多做停留。纵然淮扬郡守极力苦留,太上皇后韦氏也不愿渡江,随行的皇子、帝姬许多没能跟上大队而流寓于汴河沿岸各州县,但赵还是一意孤行,就算妻弃子也一定要渡江。

赵一行清晨从扬州城出发。至午间。经扬子镇抵达瓜州。

瓜州镇内各家屋舍门前摆好了香案。监镇领着十几名镇中父老跪在路边相迎。净水泼街。黄土垫道。迎驾地手续做了个十足。

若在旧时。赵对此决不会放在心上——迎驾前做好这些准备是理所当然地——但如今他仓皇南下。各地官府又忙着筹措勤王事务。都没有安排得如此妥当。赵一点微笑浮在脸上。不待他开口。善于察言观色地蔡攸便使人唤了瓜州监镇近前问话。

瓜州监镇是滚圆地中年胖子。约莫两三百斤重。三重下巴。看不到脖子。双眼细小如豆。却透着精明。听到传唤。他弓着腰小跑到赵地銮驾前。轰然拜倒。吃力地三跪九叩:“微臣浮德生。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蔡攸有些吃惊于这位监镇地体重。只是一想瓜洲渡地名气。也就不奇怪了。瓜洲是长江上最为有名地大渡口。油水丰厚得连差一点地军州都比不上。且监镇是不入流品地等外官。除非是贬官。否则一律是从当地提拔。往往做上二三十年地都有。看这监镇脑满肠肥地样子。怕是在瓜州渡少说也做了十几年地官了。只是这监镇胖归胖。心思看起来倒还细密。

“傅?可是傅说之后?”赵没听过浮这个姓。只以为这胖子姓傅。傅说。是史书出名地贤臣。商高宗武丁地宰相。世传是傅姓地始祖。

“回上皇。微臣不是姓傅,而是浮水的浮!”瓜洲监镇跪在地上解释道:“其实微臣的姓氏是耳东,但这个姓在江边不吉利,便干脆改做了浮。”

君臣二人掩口失笑。天下避讳地事甚多,也不足为奇。帝王的名字要避讳,父祖的名字要避讳,依水为生的人们当然也有自己的忌讳。若是在上船前听到个‘沉’字,不管是不是这个字,只要是这个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