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敌之大唐 >

第424章

无敌之大唐-第424章

小说: 无敌之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契丹人的叛乱,让女帝彻底看清了武氏一族子侄的能耐,先不说帝位继承人,至少在军事上是指望不了他们的。

    她是一位合格的帝王,自然明白社稷传承离不开武力的支持,一个无法掌控武力的皇室是保不住江山社稷的,迟早要大权旁落。

    对于赵无敌,她的心情很复杂,出于对安儿的愧疚,她一直视其为子嗣,对她百般迁就,太溺爱了!

    赵无敌无疑是掌控兵权的最合适人选,而到目前为止,这孩子并没有表现出野心,反而太任性了,为了两个女人而一怒孤身东渡,看着就不是一个善于隐忍的人。

    纵观这些年,他的所作所为,可谓是真情流露,从来不知道遮掩。正因为如此,女帝反而对他放心,打算将天下兵权尽数交到他手中,让他成为大周江山的护道者。

    可这样一来,武承嗣就没戏了,因为这个猪脑子自作聪明,老是找茬,同无敌之间关系极为不好。

    也罢,就武承嗣那身体,保不准要死在朕的前面,只有先舍弃他了!

    至于三思,年纪同样不小,剩下的武攸暨性情太懦弱了,被太平那丫头欺负得死死的,然如何做得了天下之主?

    难啊,武氏一族就找不出一个合适的继承人,难道正要将江山还给李氏吗?

    她想起了狄仁杰临终前对她所说的话,心中不由得迟疑起来。

    “陛下出自武氏,可您同样是李氏的儿媳,李氏的宗庙里始终有您的一席之地,可陛下,臣从未听过有侄儿世代祭祀姑母的,陛下你百年之后将如何自处”

    是啊,朕是李氏的儿媳,朕有儿有孙,哪怕他们心里再怎么不愿意,可逢年过节还是要给朕祭祀血食,这是孝道,无法改变。

    传位给武氏,将保证大周国祚长存,可百年之后,她却成了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

    还政李氏,必然会将国祚改回李唐,那么她这样折腾一生却又是为何呢?

    神武军在幽州城外安营扎寨,武攸宜带着幽州三老和士绅代表牵羊担酒迎接安王爷,道路两旁挤满了男女老少,一个个兴高采烈,呼喊着安王爷的真名。

    幽州尚未恢复,故此也拿不出足够的好东西劳军,可百姓们还是尽其所能,将不多的羊给牵了出来。

    赵无敌挥手道:“自旧年起,契丹作乱,天灾肆虐,河北大地生灵涂炭,家园破败,田地荒芜,皆是某等之罪也!今有何面目接受诸位的馈赠?”

    安王爷拒不接受劳军的物资,让那些人将羊都给牵回去,待到来年添些小羊羔,也好添补家用。

    不仅如此,他还让将士们将从北地带来的肉干散给百姓们品尝,然后与武攸宜相携进入了城主府。

    武攸宜在武氏族人中很是另类,一心只忠于女帝一人,对武承嗣和武三思的拉拢视而不见。

    另外,他是武攸暨的亲兄长,因为武攸暨同安王爷向来关系不错,二人以兄弟相称,让他又随之对安王爷亲近了很多。

    至于坊间传得沸沸扬扬的关于太平公主和安王爷之间的风流韵事,武攸宜并不在意。这是人家公主闺阁中的事情,他一个做大伯的如何好介入?

    另外,对于小扬州的身世,很显然就是武攸暨的种,那眉眼之间就是最好的证据,和眼前这位安王爷八竿子都打不着。

    在城主府中,武攸宜设宴招待,也就是寻常的猪肉和河鱼,对于迎接凯旋的安王爷,的确是太寒酸了!

    赵无敌令人将肉干拿来一些,有马肉羊肉和牛肉,甚至还有一对熊掌,些许鹿筋,让厨子给烹制好,然后两人推杯换盏,从午后直喝到入幕时分,方才作罢。

    翌日,赵无敌提笔写了奏章,将辽东之战的始末以及战果等详细写明,并让军司马赵政将功劳簿给整理好,一并包成一个小包袱。

    他对武攸宜感觉不错,认为这是个实在的人,在武氏一族中可算是一颗明珠。于是,他给武攸宜安上了些功劳,不能让人家辛辛苦苦地看守幽州,最后却连残汤都捞不着。

    这次功劳太大了,他打算将手下的中郎将和郎将放出一批,让他们进入大周其它军队中。

    这些人将散布在禁军、边军中,编织成一张网,等到需要的时候,将网一收,呵呵,想要什么鱼没有?

    另外,他请求女帝敕封孙阿扎为契丹之主,而他也要一个营州刺史,世袭的,至于朝廷会不会答应,他一点都不担心。

    就以他此番的功劳,差不多已经是赏无可赏,女帝巴不得他主动开口,而今人家不过要了一个营州刺史,怎么可能不答应。

    营州在契丹人地盘里,本就是可有可无,女帝是个聪明人,而即便是武承嗣之流,也不会在意这些不毛之地的。

    他写好了奏章,交给了武攸宜,让他给派人送到神都。而他将率领大军回扬州。

    他从上巳节离开,差不多大半年了,对窈娘等人很是想念,而今若是紧着赶路,还能赶上过年。

    武攸宜很是无语,你打了这样大的胜仗,却不去神都,也太说不过去了!可他仔细想想,貌似这位安王爷自从归元二年离开神都,至今以有十多年了,却还没有去过神都。

    人家就是这样任性,可人家有任性的本钱,换成别人,你试试看,立马给你扣一顶恃宠而骄的帽子。

第861章 武功与文治() 
赵无敌走了,大军离开了幽州,没有带走一片云彩。

    一路紧赶慢赶,回到扬州时已是除夕前一日,他将大军扔到大营以后,立马带着亲卫回月落湖,至于军中的琐事,自有王忠义和赵政打理。

    大半年没见,窈娘的心境平复了许多,差不多已经从昔日的噩梦中走出。并且,她每日坚持修炼,打磨心境,在少女火儿和丹药帮助下,越发显得仙风道骨,有出尘之姿,宛若天女。

    小战儿还是那么淘气,俨然成了孩子王,整天带着一帮子府中的孩子四处捣蛋,将他母亲给气坏了!

    就连小扬州也被带坏了,让窈娘很是忧心,一个皇家公主成了野孩子,可怎么得了?

    对此,赵无敌倒是无所谓,孩子嘛,贪玩点很正常,若是一个个都成了道学先生,才是令人头疼。

    他在月落湖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可神都却不平静,岳中奇太庙献俘,武攸宜亲自将他的奏章送到了朝廷之上,让整个朝廷立马炸锅了!

    尼玛,这安王爷可真是个狠人,不仅剿灭了契丹,顺带将突厥给灭了。这样一来,整个北地就再也没了威胁,只剩下西边的吐蕃人。

    剿灭契丹不过是平叛,可灭突厥可是灭国之功,自大周建立以来还是首次,该如何封赏?

    最重要的就是,他赵无敌已经是亲王,爵位到顶了,没法再封赏。对此,武承嗣曾与门下走狗在家里密议,说赵无敌已经是赏无可赏,功高震主,接下来是不是该“敌国破谋臣亡”了?

    女帝显然不会让他如愿以偿,将政事堂的诸位宰相招到武成殿里,商议了一天时间,就为了如何封赏安王。

    赵无敌的爵位是亲王,勋官是上柱国,这两样都到顶了。至于散官,却还有进阶的余地,诸位宰相一商量,也只有在散官上面做文章了。

    先是武散官,赵无敌如今是辅国大将军,再上面只有一个骠骑大将军。因为大周是禅让而来,即便是继承了大唐的管制,而大唐原本还有一个天策上将,是高祖开国时赐予秦王李世民的,可自秦王叛乱之后,太宗皇帝将天策上将给砍掉了,大唐不再有天策上将,而以骠骑大将军为尊。

    对此,宰相们也是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可授安王爷骠骑大将军,为大周诸将之首。

    可武承嗣这个心怀叵测的家伙却说安王爷功高盖世,古来都不曾见,一个骠骑大将军远远不够,干脆重新设立天策上将,并授予安王爷。

    尼玛,这就是居心不良,将安王爷和秦王相提并论,摆明了是诅咒安王爷不得善终。

    女帝沉吟半晌,还真接受了,不过,没有叫天策上将,毕竟她也觉得不吉利。

    神武上将军,就是女帝新定下的诸将之首,位在骠骑大将军之上。

    神威大将军本就是赵无敌的头衔,不过以前只是神武军之首,而今跨了一大步,成了天下诸将之首。

    这样一来,神武军自然也就成了天下诸军之首,将南衙的左卫和北衙的羽林卫踩在了脚下。

    搞定了武散官,接下来文散官要好办些,因为赵无敌目前是金紫光禄大夫,上面还有开府仪同三司和特进。

    这回女帝没有一步到位,只给了一个开府仪同三司,给留了个余地。毕竟赵无敌才三十出头,将来的日子还长,可不想正弄个赏无可赏的境地。

    职官,赵无敌已经是扬州大都督,神武军上将军、领军使,算是一镇诸侯,位极人臣了。

    这回给他加了一个检校兵部尚书,右羽林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也就是拜相了,成了政事堂的一员。

    可赵无敌身在扬州,只不过是挂了个宰相的名头,而不可能来政事堂议政。对这种顺水人情,诸位宰相也犯不着和女帝较真。

    另外,赵无敌索要的世袭营州刺史,女帝毫不犹豫地给了,并且还加了一个营州都督,同样是世袭的。

    对于辽东契丹人的地盘,女帝同臣子们的看法差不多,那种苦寒之地,可没有兴趣去统治,只要在名义上臣服就好。

    赵无敌的封赏解决了,其他人就好办了,哪怕是第二大功臣王忠义,既然他不愿意离开神武军,那么给他封一个开国侯也就够了。

    岳中奇成了朔方都督,云州都督则落到康大王头上,另外,神武军中诸将,自校尉到中郎将共有一百一十二人因功升迁,掉入大周诸军之中任职。

    录事参军、军司马赵政也封了开国侯,但却依然在神武军中出任大管家。

    另外,女帝答应了神武军继续扩军,从目前的三十三军再增加三十军建制,差不多就是二十万人。

    其中,骑兵就占了三十军,其中大部分驻扎辽东,可算是遂了赵无敌的心愿,将北极彻底落入掌控中。

    一场惊世大战落幕,将赵无敌的威望提升到极致,如今他就是大周的军神,再也没人敢质疑了。

    而同时,女帝的武功同样攀升到极致,根据诸臣共议,一致认为超过了秦皇汉武,只要在文治上添一把火,那就是名正言顺的千古一帝。

    契丹平、突厥灭,只剩下西边高原上的吐蕃人孤掌难鸣,大周的局势前所未有的好,虽然不至于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但却可以将重心转移到文治上来。

    这也是诸位宰相的心机,随着安王爷的崛起,武人独领风骚,太耀眼了,让他们这些苦读圣贤书的文臣情何以堪?

    女帝从善如流,接受了宰相的劝谏,令人在今年春季增加一次恩科,给天下士子多一个出仕的机会。

    并且,她打算于秋季泰山封禅,将她的文治武功向昊天禀告。

    天道十四年,朝中暗流汹涌,并不平静。

    人世间的各大世家纷纷开设书院,广纳门徒,待古代圣贤教化天下,抢占气运。

    一时之间,天下各地,文风大盛,人们开口就是文章,以至于大户人家宴饮时没有几首即兴诗文,都不好意思请客。

    就连女帝的禁脔,两位张氏兄弟都闻风而动,招纳天下英才编纂一部浩瀚大作三教殊英,以此为进身之阶,谋取更大的利益。

第862章 多事之年() 
张氏兄弟也是世家子,家道中落,不得已以姿色幸进,侍奉女帝,心中实则是不怎么乐意的。

    不要看他们出则前呼后拥,满朝臣子对他们阿谀奉承,极尽讨好之能事,可他们何尝不明白,这些人一转身背地里会这样诋毁和鄙视。

    因此,他们不甘心只做女帝的“男妃”,而是要在朝中立名,正经八百地位极人臣。

    女帝年岁大了,对男女之间的事情已不那么迷恋,对张氏兄弟的感情更多的是像对孩子的宠溺。既然他们要立德立功立言,那就让他们折腾就是,至于官儿,女帝随手就赏了张昌宗为司仆卿、右羽林卫将军,张易之为麟台监。

    天道十四年夏五月,铁面先生,也就是星乐的亲爹荆无衣亲自出马,将武陵王李景接回了神都,皇嗣李煜请辞,将东宫让给了兄长,搬到了宫外。

    女帝对李煜的识相很满意,诏令封李景为太子,诸子为亲王,诸女为公主。而以李煜为相王,诸子降为郡王,女为县主。

    女帝这是向天下人表明了态度,将传位于子,将江山还给李氏。一时之间,多少李唐旧臣在府中喜极而泣,以至于有好几位年老体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