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大秦生活 >

第20章

我的大秦生活-第20章

小说: 我的大秦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生虽然颠沛流离,但是大部分时间也都在鲁国为官,所收弟子也都为齐鲁人士,何况孔仲尼的再传弟子们如今在齐国的稷下学宫的亦是为数众多,特别是孟轲还是现任稷下学宫祭酒,按理说齐人对儒学应该颇为重视才对。

    当然这只是从表面上分析,棋室即便是他们不说,宋涛也清楚在这个你攻我伐,诸国皆以争霸天下为己任、变法图强的时代,孔子那一套所谓“克己复礼”的思想根本不可能行得通,也自然少让许多深谙乱世之道的战国人嗤之以鼻。

    “若是大小姐无事,那宋涛便不打扰大小姐您了。”禁不住大小姐全方位的打击,宋涛呵了口气,眨巴眨巴眼睛,开口道。

    “谁说没事了!”大小姐正在气头上,见他想溜之大吉,自是不会给好脸色看。

    “那大小姐还有何吩咐?”宋涛扁扁嘴,貌似恭敬的问道。

    “这。。。”蝶儿一时语塞,不过聪慧如她,眼珠子一转,很快便是计上心头,“久居内室颇为烦闷,既然今日无事,不如先生陪蝶儿出游吧。”

    “出游?”这次轮到宋涛吃了一惊,回望窗外,暮色沉沉,不由开口道,“天色已晚,此时出游只怕不甚妥当,何况许老。。。”宋涛顿了顿,小心翼翼的瞥了大小姐一眼,接着说,“不若明日再出游,大小姐以为如何?”

    “先生曾有言:今日事今日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大小姐斜乜宋涛一眼,嘴角微微上翘,脸上挂着狡黠的笑容,道,“难不成先生要蝶儿都将事情放到明日不成?”

    宋涛总算明白了什么叫作茧自缚,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心底暗骂自己,吃饱了没事在这丫头面前卖弄什么才学。

    “何况许老那里。。。”大小姐狡黠的笑道,“我们不告诉他不就成了。”

    “这也行!”宋涛张大了嘴,久久无语。

    事情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胳膊总是拗不过大腿的,即便这条腿再怎么苗条也罢。宋涛怯生生的站在洞香春后门,这里虽然这里门前冷落车马稀,但他还是小心的四下搜寻以防许老神兵天降。不多时,一女子迈着碎步从洞香春内走了出来,她衣白如雪,似梦如幻。身披雪白罗裳,一尘不染。耳垂坠着一片玄黄的美玉,发髻云松,一枚玉钗斜插在上,更增高贵。

    那女子眉目如画也就罢了,只见她步伐的轻盈,动人的体态,烟视媚行。一举一动看起来都是娇慵懒散,却又妩媚迷人,肌肤白里透红,美的简直惊心动魄。如此妙不可言的女子不是大小姐却又是何人?

    宋涛不禁看得有些呆了,待到她走到面前才恍然,老脸不自觉的一红,却落在大小姐眼底,自是引来一阵掩嘴轻笑。

    宋涛甚是尴尬,四下张望了片刻,赶紧转移话题开口道:“大小姐出游不乘车么?”

    “今日便罢了。我若乘车,倒教先生置于何处。”大小姐澹澹的笑道。

    宋涛搔了搔头,想来也是,这战国之世男女之间虽不像后世严防大理,然而孤男寡女在马车那么狭小的空间内共处,终究不太合适。

    想通了这层,宋涛倒也释然,伸手请大小姐先行,自己则微微落在她后面。不过两人往前没走多远,这一前一后的距离便变为了并肩而行,盖因宋涛按平日里行走的习惯把步子迈得大了些。斜眼瞄见大小姐已走在了自己身侧,宋涛多少觉得有些不妥,稍稍放慢步伐,却发现大小姐止住脚步,转头回来看着自己,笑道:“出了洞香春,先生不必如此拘泥礼数,将蝶儿看做普通友人即可。”

    “这如何使得。”宋涛连连摆手。

    “如何使不得了,难不成先生不愿视蝶儿为友?”大小姐瞪了他一眼,嗔道。

    宋涛哑然,每每此时他便会无言以对,大小姐所言虽皆为歪理,但他同意也不是反对更加不是,看来不管是什么样的年代,这样的男人和女人之间的辩论大多都会以女子的获胜而告终。宋涛无奈,只好走在了她身侧,大小姐的俏脸上泛起一丝得意的微笑,在城墙上昏黄的风灯烛火中,平添了几分妩媚。

    此刻已是华灯初上,这大梁城宽阔的街道两边,每隔十数步便是一棵大树,浓荫夹道,清爽异常。所有的官署、民居、店铺,都隐在树后的石板道上,街中车马通畅无阻。路上行人往来如织,市面繁华拥挤,当真是一派“天下名士争往游学,列国冠带趋之若骛”的景象。

    历经春秋三四百年,商人商业就象无孔不入的涓涓溪流,非但渗透瓦解了古老的礼治根基,而且融通了天下财货,给庶民官府带来了许多好处。周王室时期那点儿可怜的官商官市早已经被生机勃勃的私商取代,新兴的诸侯国对商业商人也早已经刮目相看了。大梁城便有着此时战国第一市魏市,魏市一日开放三次,分别为朝市、夕市和大市。在朝市出售货物的主要是商贾,因为他们居于城中市的附近。在夕市出售货物的主要是小商贩,因为他们要朝资夕卖。

21。定情() 
而在大市里出售货物的则是范围更广大地区的老百姓“百族”,一切不受官府控制的货品都可以在此时交易:丝绸、衣物、珠宝、家具、车辆、牲畜、五谷、并各种日用器物分做了几条大街,琳琅满目,市声如潮。大市的时间是太阳当午而开始西斜的时候“日昃”,因为这时候最便于各地老百姓赶来做生意。由于这次开市范围和规模都比较大,因而称为“大市”。

    战国之世,商旅与自由工匠融合起来,商贾不再仅仅是贩卖成物的牛车商旅,而且成为直接制造各种器物的生产者。这时候,最早实行土地变法的魏国,便成了天下最大的市场。变法倡导者李悝发明了一个平粜法丰年谷贱时由国库用比较高的价钱收买农民的余粮,荒年米贵时将国库储存的粮食低价平价卖出具体价格由年成丰歉的程度来核定。如此一来,但凡丰年,商旅们就将在别国低价收购的粮食运到魏国来,卖给国库,魏国府库便极为充盈一遇荒年歉收,商旅们却又无法在魏国高价卖粮,因为他们无法抵御魏国府库源源不断的低价粮食运走吧,几百里路途人吃加牛马饲料更是折本,无奈只好自认倒霉,跟着降价。

    如此一来,魏国粮食便成了只进不出,几乎将天下商旅手中的粮食财货大半吸引到了魏国来。也确立了魏市的地位。

    此时正是魏市大市之时,宋涛陪着蝶儿大小姐在人群中穿梭者,他惊奇的发现身边的女子与端坐洞香春内室中的那位大家闺秀截然不同,出了洞香春的大小姐有如放归大自然的精灵般,在这里她脸上不再是一副精于算计的模样,而是仿佛鹰击长空、鱼游浅底般,挣脱了所有束缚,自由的在大梁城里遨游。看得出来,在这里她是快乐的,因而宋涛不时能够听到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宋涛不禁开始感谢起这拥挤的人潮来,因为在洞香春中自己与这身边的女子总是隔着些东西,或是屏风、或是棋案,而在大市里,女子就站在自己左边,右手臂不时地碰触到自己的左手臂。两个人偶而穿插几句没有意义的对白,这让宋涛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宋涛不自觉的遥望远处街道的尽头,心中蓦然升起一股感觉,非常希望这条路能永远走不完。。。

    “来,快过来。”胡思乱想之际,宋涛耳边忽然响起了熟悉的声音,循声望去,大小姐正站在一个小贩摆的摊子边找自己挥手。

    宋涛微微一笑,快步走了过去,只见那小贩铺开的摊子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小玩意,而大小姐则一手拉住他的衣袖,一手指着其中一种满是兴奋的急道:“你看,这是什么?”

    宋涛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大小姐手指着一团红色的球状物,宋涛不自觉的微蹙起眉,惊讶的开口道:“咦!”

    “怎么了?”大小姐侧过头来,显然是看出了他脸上的异样。

    宋涛朝她轻轻点了点头,没有回到,反而是看向那小贩,指着那团红色开口道:“我可以拿起来看看么?”

    “当然,先生自取便是。”那小贩一看有生意上门,自然是笑容可掬。

    宋涛伸手拾起那个红球,入手并不算沉,耳边传来一阵轻微的金属碰撞声,将红球捧在眼前,细细打量,红球是用红色的彩绣缝成,在彩绣上还挂着不少青铜烧制而成的铜片,微风拂过,那些铜片交相碰撞,发出刚才听到的声音,颇为悦耳。

    宋涛一脸诧异,大小姐只是微笑的看着他,脸上挂着恬静的笑容,并没有开口打断宋涛的思绪。

    “这。。。这似乎不是中原之物吧?”良久,宋涛终于缓缓开了口。

    “先生好眼力。”那小贩点头笑道,“这是前些日子一位楚商由湘水贩来大梁,小的见此物在中原难得一见,必定是奇货可居,便以物易之,今日还是头次贩卖,未想先生一眼便能猜出其出处。。。”

    小贩在一边喋喋不休的说着,蝶儿则收敛起笑容,有些怪异的看了宋涛一眼,忍不住开口问道:“你见过此物?”

    “算。。。算见过吧。”宋涛略一扬眉,心中颇为无奈。望向手中的红球,忽然有些哭笑不得,这东西自己自然是见过,而且见过不止一两次,不过不是在现实中,而是在那些狗血的古装电视剧里,剧情里大都会有一出嫁女儿的戏目,其中招亲方式最为重要的一件道具就是这玩意儿,殊不知此时居然便有了此物,但是宋涛仍然能够一眼就喊出它的名字,对,这玩意儿就叫绣球。

    “算见过?”宋涛的回答显然让大小姐更加迷茫。

    “我只远远看过,看得不甚清楚。”宋涛自觉失言,赶紧解释道,“此物叫做绣球,并非我中原之物,大抵是南蛮人所用。”

    “南蛮?”大小姐微微一愣,旋即接着问道,“那此物有何用?”

    “此物系南蛮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

    “定情?”大小姐两眼倏然发亮,迫不及待打断宋涛的话,追问道,“如何个定情法?”

    宋涛眼见她一脸的小女人情态,忍不住微微一笑:“在南蛮之地有这样的风俗,当家中的姑娘到了婚嫁之时,就预定于某一天让爱慕者集中在自家绣楼之下,由姑娘抛出一个绣球,楼下谁人能抢得此绣球,谁便能成为这个姑娘的丈夫。当然,姑娘一般会事先便找准意中人,然后把绣球抛到他身上。。。”

    宋涛兀自侃侃而言,身边两人脸上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那小贩忍不住出言赞道:“先生高才,小的这几日将此物拿到大梁城中数个酒肆,都无人能说出来历,而如今听先生一席话,不禁豁然开朗,原来此物用作此途,倒是小的眼拙了。”

    “那些南蛮人为何会选抛绣球招亲呢?”倒是大小姐依旧是心存疑惑。

    “因为绣球花瓣如绣,团聚成球,又美又圆,象征着幸福圆满。据我所知,在南蛮之地,许多人家抬新娘的花轿顶上要结一个绣球,意图吉庆瑞祥。”宋涛微笑着耐心解释道,“所以将彩绣结成绣球花的样子,借着抛绣球寻找好姻缘。”

    “此物是楚绣吧?”说到这里,宋涛一手摩挲着缝制绣球的彩绣,向小贩问道。

    中国的刺绣,自商周便可寻觅其踪迹,不仅官府设有绣坊,民间的刺绣也很发达。后世考古学家在商、西周墓葬中,发现了大量刺绣的印痕和残片。刺绣经过千多年的发展,到战国时期,已空前发达,在遍及全国各地的刺绣中,尤以楚国的刺绣最著名,不仅楚绣产量最多,而且质量最好:其绣工极其精美,颜色五彩缤纷,纹样神奇浪漫。大文豪屈原的楚辞招魂为后人描绘了一幅楚宫丝织品图画,“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蒻阿拂壁,罗帐张些纂组绮缟,结琦璜些。翡帏翠帐,饰高堂些”,“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可以说楚绣完全可以代表战国之时,刺绣的最高境界。

    “先生所言极是,据那楚商所言,此物正是由楚绣制成。”那小贩恭敬的答道,看得出他对宋涛已然颇为佩服。

    宋涛点点头,正待开口,身边大小姐却是夺过宋涛手中的绣球,仔细端详片刻,问道:“若是绣球象征幸福圆满,那么抛绣球不就是抛弃幸福圆满?”

    “这。。。”宋涛今晚难得哑然,一时不知如何解释。

    “或许该这么说。”大小姐歪着头想了一会儿,开口说:“她们是将自己的幸福圆满抛向空中,然后由心上人接住自己的幸福圆满。”

    “嗯,大小姐果然聪慧。”宋涛思忖片刻,笑着说道。

    蝶儿也笑了起来,双手轻轻摇晃绣球,绣球边的铜片清脆响着。忽然她毫无征兆的将绣球轻轻朝宋涛抛去,宋涛微微一愣,反射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